当前位置 首页 爆笑医妃:夫君今晚要动粗 第124章 口红风波

《爆笑医妃:夫君今晚要动粗》第124章 口红风波

作者:妃茜 字数:1815 书籍:爆笑医妃:夫君今晚要动粗

  吴冕在空中感觉前面寒光一闪,下意识皱了皱眉,这当空一箭直刺他眉心而来,分明也是想趁机要他的命。

  此时正在下坠途中,脚不沾地,饶是身具二品实力,依旧没有办法转身躲过,可见其角度刁钻狠辣。

  吴冕眯了眯好看的桃花眸子,不躲不闪,羽箭堪堪到达眉心之前,猛地抬手抓住。

  这一箭势大力沉,吴冕抓住箭簇落地之时,箭尾犹自嗡嗡颤动不止。

  吴冕落地转头望向射箭之人,一身粗布短袍,肩披一张梅花鹿皮,手握一张铁胎大弓,蓬头垢面,古铜一般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竟是一位少年。

  少年下意识搭上第二支羽箭,并不拉弓,一个箭步挡在不知所措傻傻站着的小女孩跟前,神情戒备。

  从小膂力惊人的他,从来都是打猎的一把好手,一张铁胎弓又快又准,只是这一次拉弓如满月,角度刁钻,来人竟轻描淡写抬手抓住,这让务必一箭功成的少年眼里流露出淡淡的忌惮和不解。

  对面这人密林纵掠如履平地,面对羽箭竟然如此托大,徒手抓住箭簇不说,还不用卸去力道,飘然落地,真是白日见鬼了。

  吴冕只觉得这剑拔弩张的微妙气氛有些尴尬,何况背后的胖子形势危急更是等不起,也顾不得计较刚才那一箭,踏出一步,正要说话。

  谁知这少年误以为吴冕就要暴起行凶,二话不说背起小女孩就玩命奔逃。

  吴冕哭笑不得,隐约有些怒气:好家伙,这一路只碰见两个大活人,见了自己都跟见了鬼似的,若说身后胖子脸色发青像鬼倒合情合理,自己哪里像了?

  少年背着小女孩往前奔逃,约莫是时常打猎早已练就,山林之中健步如飞,灵巧如猴,还不忘抽空转身后跃,给紧追不舍的吴冕来几次回马枪。

  有一次更是匠心独运的连珠两箭,让不断侧身躲箭却不影响速度的吴冕啧啧称奇。

  在翻过一片密林以后,来到一处山壁,嵌着一个低矮洞口,少年闪身一穿而过。

  吴冕追到跟前,见洞口隐匿在山岩之后,幽幽然有风透出,那头兴许连接着什么空间,不像是绝路,一咬牙也钻了进去。

  行不多时,前方有光,吴冕背着胖子钻出洞口之际,阳光刺眼,下意识抬臂遮挡。

  这一抬臂,眼前的景象逐渐看清了,饶是见惯了三清山秀丽巍峨景色的吴冕,也不紧有些目眩神摇。

  天地真是世间最心灵手巧的工匠,竟能在四面悬崖之中,修整出这么一片小山坳,只留小洞通幽,不与外界通人烟。

  一片错落有致的朴素山房,依山而建,一条碎石小径联通各屋,又有叮咚溪流横穿于此,潺潺流水倒映着其上仅够两人通行的小竹桥和屋舍的炊烟袅袅,妙趣横生。

  如果不是屋舍上和篱笆后那些个搭弓拉箭虎视眈眈的猎户,还有小径上同仇敌忾拿着柴刀菜刀斧子各式家伙伺机而动的村人,吴冕差点就误以为自己来到什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了。

  真是怪事连连,吴冕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即便自己比不得那些世家子举止斯文温良恭俭让,可也与那些满脸络腮胡子凶相毕露的山贼歹人八竿子打不着的样貌了吧,怎么一进山,人人跟见了瘟神一样的呢?

  就在吴冕微微出神的时候,屋舍上一个拉弓少年不知是年轻气盛还是指力不够,一支羽箭破空而出,径直朝吴冕的门面射来。

  吴冕回神一拂手,轻松拨开当面一箭,脸上已有愠色。娘的,都喜欢二话不说就先开打是吧?既然非要这样才能好好说话,那就先好好打一场再说。

  不顾对面众人惊骇于他这一手拨开羽箭的眼神,吴冕把胖子搁在路边一块大青石旁边,转身面对众人,浑身凛冽气机暴涨,示意对面大可以一起上,我自岿然不动。

  谁知众人看见吴冕放下脸色由青转黑的胖子之后,惊惧神色更甚,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几位靠前的村里老人,脸上都各自晦暗不明。

  吴冕一步前踏,刚准备能动手就不多废话,对面一位居中的老人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先放下弓箭,随后仍未放松警惕地出声问到:“来者何人?所谓何事?”

  吴冕见终于有人肯开口说话,敛去气机,回答道:“在下和这位同伴皆是三清山弟子,此番前去万剑堂参加江湖选拔,途径此地,同伴吃蛇中毒很深,一直在山中找寻解毒之法,若有冒昧,还望各位海涵。”

  字斟句酌,吴冕虽然识字不多,但也自认这次说话客气完满,对面要是还不通情理,吴冕不介意让他们认真听一听自己的道理。

  众人听到三清山这个无论在江湖庙堂还是平民百姓间都是正派的名字,都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紧张的气氛也随即缓和几分。

  老人捻了捻雪白的胡须,目光如炬,先看了眼胖子,又看了看吴冕,大概没在他眼里看出有一丝作伪,微微点头,自从看到胖子就开始躁动不已的人群中就走出两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凑近了查看。

  不多时返身走回老人跟前,神色黯然,点头又摇头,便径直离开了人群。

  老人似乎被勾起了痛苦的尘封往事,双拳紧握,手背青筋毕现,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吴冕见那两个妇人如此作态,那位老人也是面沉如水痛心疾首的样子,不明所以的他心里也满是疑惑和紧张。

  那两个离去的妇人去而复返,拿来一把草药和一罐子丹药,来到胖子身边,打开胖子的嘴巴,先把草药碾碎了就水服下,再喂进去几枚丹药。

  吴冕蹲下查看胖子,仍旧是昏迷不醒,但气息脉象已经开始稳定,脸色也在微微好转。

  这时一直闭口不言的老人似乎经历过激烈的心理斗争,悠悠然松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些都是探龙山村的村民,之所以遗弃了旧址,躲进这与世隔绝的山坳之中,不是因为战乱,不是因为逃难,而是因为一个人。

  多年以前的一个冬夜,一位落魄的年轻道人被仇敌追杀,流落此地,躲藏了数日最终因伤重和饥寒交迫,倒在了山涧附近,被一位老猎户,也就是老人带回了探龙山村。

  伤势痊愈后的道人无以为报,便在村边结茅而居,帮村民们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顺道算算命写写书信什么的,偶尔上山采药采风,也是两三日便回。

  山村民风淳朴,人人相亲,也不介意多出一张嘴巴吃饭,久而久之也就把他当成一份子看待了。

  后来道人算了算日子,拜别山村,村里还多少有些不习惯,但道人始终是山外之人,也不强留,只当作结下的一桩善缘,缘灭则人散。

  只是后来再过了几个月,道人又回来了,这次带了几个年龄相仿的道人,还有几位妙龄道姑,说自己是无上妙真道的掌教真人,这次回来把探龙山当作本派修炼繁衍的洞天福地。

  听到无上妙真道的时候,吴冕眉头一皱,若有所思,似曾相识,但还是忍住没有打断老人说话。

  后来年轻道人便提出聘请村民一起前去修建道观,山风淳朴,道人又曾与村里结下过善缘,不比外人,而且酬金不低,当时村里便应承下来。

  道观选址在探龙山主峰之后云海之上,终年云雾缭绕,山这边看不见。起初上山帮忙的村民一旬半月回来一次,银钱都是现结,看得村里之前犹豫不去的汉子们直悔青了肠子。

  再到后来,上山的汉子们大半个月才回来一次,可大多神情萎靡,一次比一次憔悴瘦削,跟他们说话也不爱搭理,村里只道是干活劳累,休息好了吃些山参补补也就没事了。

  再后来,他们许久都没回来,只是山上道姑重新下村子来,说是道观正在修整的关键时期,问村里可有人再愿意上山帮忙,忙过了这一阵,大伙儿一起下山回家了。

  而且只要壮年的汉子,不要老人小孩和女人。

  这可让村子了之前那帮后悔没去成只能暗地里眼红的汉子们炸开了锅,当夜村子里剩下的壮年汉子就全上了山。

  从此,也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了。

  吴冕听着毛骨悚然,忍不住出声问到:“那旧址村口一排排的坟包,就是村里汉子们的?”

  老人说起此事,牵扯到心里最痛苦的记忆,本来就断断续续地边说边抽泣,听吴冕问起这个,更是哽咽着泪流满面。

  其实,那些坟包并不是村里汉子们的。

  道人后来带着观上全部道人下到山村,彻底撕掉了伪善的面皮,邪笑着说山上的汉子全都已撇下这副老旧皮囊,悟道飞升了,也不理会村民们是否能听懂,二话不说就把妙龄的女子全部掳抢上山,连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妇人也不例外。

  那些挣扎着保护和反抗的村民,那些誓死不从的刚烈女子,那些抱紧或阻拦掳走他们母亲的坏人而遭残忍屠戮的孩子,还有那个全家惨遭不测之后半夜里独自上吊离去的老妇人,他们的尸体由剩下的村民帮着葬在了村头。

  很多人已经死了,但剩下的人还得继续活着。

  那帮夜叉一般的道人临走前,又把村里剩余还没长大成人的童男童女全都记录过一遍,甚至一两个怀着孕的村妇。

  年轻道人临走之前,还回头阴测测说过,让他们好生将养着,等以后长大了,妙真观还会再来。

  这与被阎王爷写在了无常簿上有什么两样?

  要想不被绝了户,那就只有连夜逃命,连送送亡者的时间都别想有。可是天大地大,一帮老弱妇孺,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即便逃到官道上,一马平川,一帮子有老有小的又能逃得过这帮索命鬼?

  老猎户想起以前曾追着一只山兔进过一个山洞中,洞外连着一片小山坳,可以躲避。

  于是当晚全村就尽挂白幡,做出接下来几天都要给亡者做超度法事的样子,实则一到半夜就分批悄悄撤出村子,一直躲到这深山老林里。

  这一躲就是好几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