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野山橘 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收获

《野山橘》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收获

作者:紫纳 字数:1956 书籍:野山橘

  同时,利用河边矮竹丛隐藏起来,他轻轻对于氏两兄弟说:“我们躲在这里,只要不出声响,那些贼人是找不到的,只是今天要挨一天饿,到晚上我再回城里找点东西来吃,趁机会看看你们家里的情形”,于氏小兄弟眼里噫着泪珠,点点头表示答应了,并且拥抱在一起沉沉地睡去。

  二更过后,骆中明对于氏兄弟嘱附了几句,就离开那矮竹丛走向城根,施展着“壁虎游蔷”的工夫,不一会就到达墙顶,先在城墙上垛子偷窥一下,但见城内灯火辉煌人声喧杂,不时还有爆竹的响声,城墙上十多丈远的地方,有几个守兵不知在商议什么,骆中明立刻就利用这个机会跨上城墙,再匍匐行进,然后悄悄地溜进了城内,在平时这几个兵那里是他的对手,但他想到此行的任务,纵然是老虎也要暂时做兔子,以免引起敌人的警觉,但他进入城内之后就不相同了,双脚轻轻一点,一个“旱地拔葱”上了一排矮屋,从瓦面上一连几纵,竟朝人烟稠密的地方接近,他知道那块地方,就是于尚书府邸的附近,他判定了方向之后,立刻向于府飞跑,他明知道到那边去并没有得着什么,但那几间屋子正是他梦寐不忘,精神寄托的地方,尤其是今天早上发生事变之后,那个地方的情形怎样,是他急需知道的,不多一会,他已经到达于府,探头向墙里一望,只见各间屋子都是黑黝黝地静悄悄地,惟在客厅上有几个锦衣卫士,目中无人地在喝酒谈论。骆中明正想知道他们谈些什么,一个“倒竖蜻蜓”翻入墙内,立刻双脚向墙上一点,一个“孤鹜凌空”身体像箭一般斜斜地穿上屋檐,接着“倒卷珠帘”向下挂着,真似二两棉花落在屋瓦上声息毫无。现在他对于客厅里一切,已经是一览无遗了,围着桌上喝酒的锦衣卫士有六个人,上首座的那人长得枭眼鹰鼻,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个阴狠的家伙,这时坐在下首的人问道:“看来于谦这个人,倒是好人哩,我们以为他当了兵部那么多年,又外放过做平南都督,家里必然有点油水,那知道却搜不到十两银子,连到皇上赐给他的衣剑古董,他也用黄布包起来锁在箱子里,好像舍不得拿出来用似的。”坐在右首一个连忙接着说:“谁说不是,今天司礼监曹公公来的时候,一眼看到那个红漆箱子,以为里面藏有什么贵重物品,打开来看,又见几个包袱包着,更证明是值钱的东西,曹公公还说于谦这些年来可肥了,这次死得不冤了,那知打开包袱一看,却都是皇上赐给于谦的东西,还害得曹公公跪拜一番,我看到他把脸都气红,幸好他没有胡子,不然,他不把胡子吹上天去才怪”,他最后这几句话,谈得大家呵呵大笑,骆中明不禁对他多看几眼。

  但是,坐上首那位鹰鼻子,却扳起脸孔在骂:“周明,你想死;江怀,你也不想活!说笑话说到曹公公的头上去,你们都活得不耐烦了。”这几句话果然收效,那几个锦衣卫士都把头低下去,不敢做声,客厅里缄默了一会,坐在左下首那个卫士,把头一抬,说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谁还管他那么多,不过是自家弟兄们说说笑吧,谁要那么认真,”那位鹰鼻子又说:“你倒说得轻松呢,听说这次连大学士王文,也同时下狱,今天我听曹公公说王文于谦联络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造反,共谋迎立襄王瞻噫,所以统统关到天牢去了,说我们造反,那就想活也活不成啦。”鹰鼻子说完话之后,就和坐在上首那位卫士“八马”,“五魁”豁起拳来。

  经过鹰鼻子这么一说,骆中明已大概明白了这次事变的真相,他跟随于谦很多年,知道于谦绝没有谋叛的企图,这次必然是被曹吉祥等人所陷害,他本想立刻到天牢去设法见于谦一面,但是又记挂着于氏小兄弟已经饿了一天,而且没有人照顾,恐怕再出岔子,轨不堪设想,看这时的情形,再呆下去也听不到什么消息,还是先去找吃的东西才是正经,骆中明想到这里,立刻“倒退金钩”,上身一荡,两脚一松,竟飞上对面的墙头,翻出于家的院子之后,在另一条街上接连光顾了两家大户,取得食物,衣服和盘缠,飞也似地跑回原先进城的地方,仍施展着“壁虎游墙”的身法,不消片刻,早就到达城根,可笑那城上的守兵在不到一个更次,被人家经过他们的身旁两次,还瞢然不觉哩。

  骆中明很快就找到那一丛矮竹,先在四周查察一遍,知道没有什么异状,然后从护城河的水里接近那丛矮竹,骆中明的身形刚刚接近矮竹,就听到两兄弟轻轻啜泣的声音,骆中明连忙靠了上去,把他两兄弟拉到怀里,于志敏立刻就问:“骆伯伯,我的爸爸呢?”骆中明不禁一怔,他知道如果将实在情形告诉他们,说不定引起他们大哭大喊,反而害了他们,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志敏,你们已经饿了一天了,先把东西吃饱了,我会告诉你们”。

  于志强说:“骆伯伯,你要先告诉我们!”这一天又使骆中明为难起来了,没奈何,只好说:“告诉你们,可是不准哭”,于氏兄弟答应了,骆中明只好一面劝他们吃,一面把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被曹吉祥陷害的情形,告诉他们,于氏兄弟虽然是两个小孩子,可是倒有坚忍的耐性,怔怔地听完骆中明的陈述。

  游于志强听完骆中明的陈述之后又问:“这样说来,我的爷爷和爸爸,可不是要被皇帝杀了?”

  骆中明说:“那倒不一定,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再打探你爷爷的消息,而且你们两人绝对不能再出乱子了,万一你爷爷真的被杀了,我们也要想法子报仇,快点吃饱了饭才好干事呢!”

  于氏小兄弟虽然生长在大贵的人家,可是因为于谦是一个廉洁的清官,一年也吃不到几回鸡鸭,有时客人来了,也杀一只鸡招待招待,两小兄弟也不过每人分到一只鸡腿,这回骆伯伯带回两只鸡、一只鸭和一只小烤猪太好了,同时,又是饿了一整天,肚子已经提出抗议,虽然还挂念着爷爷、爸爸、妈妈,可是吃起来就毫不客气了,真是风卷残云,狼噬虎吞,那消片刻就把这些东西吃得一干二净。

  老少三人填饱了肚子,骆中明立刻催促着走路,带着于志强兄弟避开官商大道,朝南方走去,约莫走了三四十里,他们找到一个山洞,骆中明先把两兄弟安顿下来,自己也盘膝假眠,不久,天色大亮,离开他们临时寓所小山洞约二三里地的官商大道上,行人已是熙熙攘攘。

  因为这一带的习俗是初二外出拜年,骆中明静静地想一会,他计划着离开山洞去打探消息,同时替二小买一点食物,这两个晚上,他虽然在北京城闹过事,出过手,可是除了赤眼雕许鹏之外,别人不会认识他的真面目,何况许鹏受了他的腿劲,不死也要重伤,绝对不能再来追踪,不过于氏两兄弟仍然要避免露面,万一朝廷已经绘图通缉,轨不好办了,他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嘱咐二小几句,就单独一个人利用山上疏落的树影,掩掩映映地走上了小径,再从小径大摇大摆走上了官商大道,顺着官商大道一直向京城走去。

  骆中明刚刚进入南苑街,就见街上围着一大堆人在看一张招贴,他知道必然有些蹊跷,所以也挤身向前一看,原来是皇帝改元的谕旨,上面说的是英宗复位改年号为“天顺元年”;在这谕旨的左边,另贴一张通缉于志强、于志敏和王紫霜的布告,上面环绘着三人的面貌详列了年籍。那些围观布告的闲人,有些点点头在欢悦,也有人暗暗地咨嗟,骆中明看到这样情形,就知事态并不简单,两小兄弟无论如何也不能露面了,自己虽很想进入天牢去见于谦一面,却要丢下两小兄弟又没人照管,同时天牢必然有很多高手严密戒备着,自己双拳不敌四手,冒这个危险去看于谦,倒不如扶养于谦的后代比较有意义。骆中明衡量轻重,决心不再往北京城,就地买了一大包熟食和不少的干粮,又买了一个拜盒,把食物装在拜盒里,扮作到远处贺年的老头子,由原路上走回山洞,待到晚上,继续称着于氏小兄弟继续向南方前进。

  开头十几天,骆中明等人都是选择小路,夜行晓宿,不敢使于氏兄弟和别人接触,半个月后离开京城已经是一千馀里,虽然在大城市里仍有通缉的招贴,但一般人早就把那件事淡忘了,骆中明查察了很多次,知道没有多大的妨害,才改为晓行夜宿,一路上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直把两小兄弟乐得笑口常开,骆中明看在眼里,也减轻了不少的心事。

  骆中明等,行经了三个多月,进入泉州地界,已是离开京城几千里,而且人烟较少,以为是安全的地方了,骆中明就想在泉州城附近租下一所房子,住了下来,一面可以教于氏兄弟的武功,一面也可以趁机打探些有关于谦的消息。

  有一天,他带于氏兄弟上街溜鞑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匹马从横街上转了过来,他急忙把于氏兄弟一拖,向街边闪避,但是已经迟了,骑在马上的恰是一名千总,霎眼间那千总已到骆中明的跟前,立刻滚鞍下马,向骆中明打了一躬说:“骆参将!好久不见你老人家了,今天是被什么风送参将来到此地?舍下就在此地不远,请一同回去喝杯酒谈谈别后情形吧!”

  骆中明原是认识这个人的,他是骆中明充任参将时一名小兵,在一次校阅中骆中明发现他的武艺不错,便有意提拔他,由小兵而把总,而百种,而千种,都是骆中明的恩惠,却料不到会在此地遇上了,他乡遇故知,当然是非常愉快,但骆中明因为带着两个逃命的小孩子,实在不愿意再和有职官的人往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