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八十章 兵人的技术要求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第二百八十章 兵人的技术要求

作者:夏侯龙城 字数:1816 书籍: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门板等于是匠营的生产平台,因为匠营板车充足,在车上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工作,要刨木头什么的,门板放在车上,车上不大的空间就太挤了。

  所以当有人提议,把一些门板锯开,专门放车上用,这个提议是有价值的,李孟羲自然就奖赏了提出建议的这个人。

  鲁犁说可以用木头雕刻兵人,这同样提醒了李孟羲,所以应该奖赏鲁犁。

  鲁犁看着碗里的粮食,有些不真实之感,他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被李孟羲赏了一斤粮。

  就如同绣娘柳氏不识字一样,如果李孟羲不把纹样用木炭画出来,柳氏就不知道该怎么缝。

  鲁犁也是一样,虽然鲁犁木工技艺精湛,但他不知兵人是什么样子的,不知该怎么刻。

  为了给鲁犁一个模板,李孟羲便把弟弟手里的泥巴小车拿了过来,一把把干了的泥巴捏成了一团,当时弟弟就委屈的嘴巴一咧就要哭。

  李孟羲摸摸弟弟脑袋,“别闹,一会儿给你个木头小人儿玩儿。”

  弟弟一听有木头小人儿,立刻就好奇起来,迫不及待的等着木头小人做好。

  兵人,至少包括,刀盾兵,枪兵,弓兵,骑兵,这四种兵种。

  最好做的应该是枪兵。

  李孟羲把手里的泥巴用力捏了几下,然后先捏出一个小圆柱,再捏一个小泥球充当兵人的脑袋,然后两个泥条,当做小人的手臂,从地上捡了一根草棍,当做枪兵的长枪。

  兵人做好了。

  “好了,差不多就这样,照着刻就行了。”李孟羲把泥人拿起给鲁犁看。

  李孟羲捏的泥人实在是太简单了,鲁犁咧嘴笑了。

  回到木匠营,鲁犁把碗里的粮食倒进自己的粮袋里,然后开始找工具刻木头小人,鲁犁找来找去,只有凿子方便来刻小玩意儿。

  对木匠来说,熟悉木性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凭着对各种木头性质的理解,鲁犁走到忙碌的场地之中,从随地可见的木头边角料中,捡起了手臂粗巴掌长的一个段杨木。

  杨木质软,刻着容易。

  然后鲁犁就凑到一块门板边,挤在一角,和其他木匠们一起忙碌。

  凿子和锤子是一对工具,凿子放在要凿的木头上,对准,然后锤子对着凿子尾部通过砸击的方式发力,一点一点把木头凿出想要的形状。

  李孟羲很好奇木匠们做东西的中间过程,他看重技术,这一点迥异于这个时代其他所谓的社会顶层人士。

  只见鲁犁先用凿子把木头破开,一小段原木变成了两半半圆的木头,然后鲁犁就用凿子,那里凿一阵,这里凿一阵,很快,把木头凿出了大致的人形,接着再轻凿修饰细节,当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鲁犁把小兵人做好了。

  兵人约莫半掌长,结构很简单,小人的主体是一个圆柱,顶着一个圆球样的脑袋,然后小人两个手臂持着长枪,长枪是鲁犁用镰刀一点一点给修细的。

  兵人好了。

  李孟羲拿起枪兵,往门板上一放,啪嗒一声,兵人倒了。

  李孟羲挠头,看来有缺陷,兵人是要在沙盘上,来模拟军团的阵型和功放的,要能放稳当才好。

  或许,兵人下部不用把腿削出来了,下边一个大的底座,或许能放稳。

  问题还有,兵人太大了一点,兵人要用做阵型模拟,如果一个兵人代表十个人,模拟两百人的大横阵,就得二十个兵人了,一阵二十个兵人,十阵就得二百个。

  如果兵人太大,用于模拟时,需要的沙盘就更是巨大无比。

  所以,兵人的体积,李孟羲认为,手指粗细合适,半指长短最合适。

  大了就太大了,小了就不好加工了。

  第三个问题是,标准化的问题。虽然鲁犁还没开始批量做兵人,但李孟羲先一步预料到了问题,鲁犁用完全一样手工的方式去做木人,很难做出大小完全一样的来。

  而大小不一样,如果大小相差太多,放在沙盘上,很影响视觉效果。

  想通了这些要点,李孟羲就把兵人相关的技术点告知鲁犁,一是,兵人需要底座,能够放在平处,而且能放稳,不容易倒。

  二是,兵人越小越好。

  三是兵人需要很多个一起使用,因此,尺寸要尽可能一样。

  鲁犁听完李孟羲的交代,认真的点了点头,就要找木头再做。

  李孟羲拦住了鲁犁,“鲁犁。我看你凿木头的时候,修木头就用了许久时间,以你看,什么模样的木头,雕兵人方便?”

  鲁犁沉思片刻,“薄薄的,二指厚,一个小方块,雕着容易。”

  说到这里,鲁犁挠了挠头,“可这样,底座就雕不了,小人的枪也雕不了了。”

  一块小方木,凿几下就能凿出小人躯体的形状,这样虽然方便了雕刻驱干,可底座没有木头做了,做长枪也没木头了。

  李孟羲皱眉思索,然后眉头舒展,“这样吧,鲁犁,你再找三两个人,专给你雕方木,你自己只用方木雕小人就行,至于底座和枪,分开另雕,然后想办法安上就行。”

  李孟羲很有办法的,听李孟羲这么一说,鲁犁茅塞顿开。

  李孟羲给鲁犁的建议,其实包含了先进的工业生产方法,一个是流水线,一个是零部件分开生产。

  让其他木匠负责把边角料削成小的方木,鲁犁直接拿小方木凿刻兵人,速度非常快。

  削方木,新手木匠都行,节省了鲁犁这种熟练木匠的工时。

  而零件分开生产,则有效降低了生产难度。

  这些方法都不是李孟羲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在工业技术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很容易就接触到的知识。

  来自于一个方方面面都远超汉末的时代,前世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能给李孟羲提供巨大的帮助。

  夜色已深,李孟羲便拿着鲁犁雕好的第一个小兵人,告辞离开了。

  回到辎重后队,李孟羲在妇孺营回想了一下上次在哪个伙上吃的,于是往后排了一伙,然后凑过去吃饭。

  今日弟弟吃饭特别快,啊呜啊呜的,李孟羲还以为弟弟饿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