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

作者:夏侯龙城 字数:1789 书籍: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兵法是实用的最终结果,从实战中是如何总结和推演出阵略的过程,是理论过程。

  可惜,尽观兵书,兵家先贤著立兵书之时,未有一人会想到去教后人如何思考,如何自己去推演兵法阵略。

  可能是受制于物质基础,竹简记录的文字量太有限,只能选最重要的成果记录下来;也可能,是兵家先贤,未能想到,思维方式会是比兵法更珍贵的东西。

  时常,李孟羲想起自春秋至今,诞生了无数杰出的兵法家,只见其兵法著世,未知其思维智慧,想及种种,李孟羲时常觉得可惜。

  幸好,他李孟羲来到了汉末,意识到了兵法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李孟羲初学阵略之时,为了弄清锥阵为什么长于破阵,李孟羲从头推演,把锥阵推论了一遍,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锥阵是坚固了人力集中和人力投放速度两个因素的最优解。

  李孟羲对军阵的推演,做的是历代兵法家一样的事。

  不同的是,李孟羲日后若要写兵法遗馈后世,一定会把推论过程,写的要多详细有多详细,写他个十几页不带停的。而后,最后的结论,不管是策略也好,军阵成果也好,只写寥寥一两页收尾。

  比把鱼留给后人更有意义的是,把钓鱼方法,一并交给后人。

  事情商谈完毕,李孟羲站了起来,踢腾着发麻的腿脚。

  在刘备和李孟羲谈事事的这段时间,行军队伍跑的又没影了。

  李孟羲不是没想过边行边谈,可不管是在马上,还是在车上,都很颠簸,安静不下来,还怎么沉下心来思考。

  “玄德公,那我回去,先把各营的旗帜做出来。”

  “好!有劳孟羲了。”

  然后,两人去追行军队伍去了,好久才追到。

  ——

  做旗帜,需要长木杆,最好木杆上还略经过改造,能挂上旗子。

  李孟羲早想到旗子有关的技术细节了,旗子最好的展示效果,是有风的时候,旗面被风完全吹开,旗面舒展,好看又显眼。

  这是软旗,有风的时候旗面能舒展,要是没风,旗面就耷拉着,特别是打着仗呢,要是突然下雨了,旗子被雨一淋,就彻底没办法展开了。

  所以李孟羲想到的是硬旗。

  硬旗在汉军军备里也有,就是不知汉军正轨军用软旗和硬旗都用在什么地方。

  汉军军制如何,李孟羲还不怎么了解,李孟羲决定,如果技术条件没问题,军中大部分的旗帜都用硬旗,这样,无风也可展旗,下雨也不怕。

  追上了行军队伍,刘备和李孟羲两人在后队分别,义军缺人,刘备分身乏术,得时刻照应中军。

  李孟羲一回到自己的车驾旁,弟弟就远远的的看到了他了,开心的喊哥哥。

  一想到,今天还没教弟弟学字呢,李孟羲于是就决定暂时不管其他事了。

  弟弟才是最重要的,军务什么的,不重要。

  “砖头,来,写字。”李孟羲把车上的犀面大盾翻了出来。

  李孟羲的这面犀面盾,非常的精致,是军中最好的一面盾牌。盾牌很大,盾面是纯黑色的,黑色中还带有隐约的七彩之色,这面盾,用了精致的漆器工艺,李孟羲问过木匠们了,漆料里面可能是加了螺,所以才看起来像有七彩。

  淡水三角螺,其壳的内里的部分,在太阳下看,有隐约的一层薄薄的能反射出七彩颜色的物质,漆匠们就从螺壳上刮下来这种螺的内分泌氧化物,然后混在漆料中,给漆器增添了一点奇幻的光泽。

  李孟羲选这面盾,就是看上了这面盾够黑,够光滑,用来当黑板是不错的。

  李孟羲让弟弟默写已经教了的字。

  “一,写。”李孟羲提了一个字。

  弟弟很认真的左手伸出一根手指,然后横起来,看了一眼后,用右手手指头沾了一点水,在盾牌上很认真的画了一横。

  这就是一。

  “再写二。”李孟羲说。

  弟弟于是就伸出了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手指成剪刀状,然后把手指横起来,照着手指的样子,弟弟在盾上写下了二。

  李孟羲看的忍俊不禁。

  弟弟也太可爱了吧。

  看着弟弟在盾上写的字,横还算平,不错。

  “再写三。”李孟羲继续挑字。

  一样,弟弟得先伸指头,看一眼三个指头是什么样,然后写三。

  “四。”李孟羲说着,开始复杂的字了。

  写四了,弟弟终于不再伸手指头了,他把小手握成拳头,然后拳头往水碗里沾了一下,用小拳头按在了盾牌上。

  李孟羲不由扶额,“砖头,写字不能这样写的啊,得一笔一画的写。”

  “这不就是四吗?”弟弟举着小拳头,瞪着大眼睛,要哥哥看他的拳头。

  教弟弟认四这个字的时候,李孟羲是这样教的,把大拇指向手心握,然后伸出四个手指,四个手指握起,拳峰刚好是汉字“四”的字形。

  拳峰上边,是四上边的横,左右两边的手指,就是四两边的两个竖,中间的手指,是四中间的“儿”,四根手指第二指节连起来, 就是四下边的封口。

  象形文字中,四是不是这样演化来的,李孟羲不清楚,不过这样教弟弟,很直观易懂。

  写字哪有用印章写的,尽管拳峰沾了水,往盾牌上一按,水迹再添两横就差不多就是个汉字四。

  弟弟学习态度不端正,李孟羲弹了他两个脑瓜崩,弟弟委屈的抿起嘴巴。

  后边把学过的字默写完,开始教新的字,今天教的是火字。

  李孟羲在盾牌上写了一个规整的大大的“火”字,弟弟趴上去认真的看了一会儿。

  “哥哥这个不是人吗?”弟弟指着火字的正中,“这是不是人,两边是他的胳膊?”弟弟天真的问到。

  李孟羲一下就笑了。

  火字正中,就是个人啊,弟弟一眼就认出来学过的人字。

  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就像一幅幅小图画,弟弟是个小朋友,联想能力特别强,他能联想到火字的两边,是小人儿的两个胳膊。

  至于是不是呢,应该不是的。

  人两个手,怎么跟火有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