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卒难用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卒难用

作者:夏侯龙城 字数:1825 书籍: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前锋,关羽部。

  若说刘备义军自李孟羲天降而来之后,带给义军最深远的变革是什么,一是李孟羲一手建立的随军生产体系,二就是,义军现在有意识的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

  现在天下扰扰,哪里有时间去练一两年的兵,等兵练成再图大事。

  势如潮,人如水,乱世之中所有人都是被大势推的跟头流水狼狈不堪。

  拿黄巾来说,兵器铠甲都还些造反必备的军资还备好,唐周事发,黄巾被迫起义。

  拿各地豪强来说,招募乡勇,乡勇还没怎么练呢,就得去征讨黄巾去了。

  万事俱备,对所有人来说,所有豪强诸侯都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

  纵然李孟羲有着未卜先知之能和远超时代两千年的知识和眼光,依然永远达不到“万事俱备”,是永远达不到。

  他只能让义军稍领先几步,一般势力,练兵是停下来空练,李孟羲的促使下,每日拔营前,留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民夫们正好拔营,打点行囊,并整队,同时车夫们喂牲口,辎重队清点物资,哨骑回来领补给,趁这必然要花费的时间当口,见缝插针,每日至少训练一个时辰,而实际拖延的行军时间,顶多不过半个时辰。

  一日训练一个时辰,能维持基本的纪律,每日熟悉一遍战阵,也不至于生疏了战阵以致作战时影响战力。

  同时,一个时辰虽然起到的训练效果不大,但日积月累,一百天,两百天后,士兵素质必然上升一大截。

  那么相比那些只有停下来才抽空训练的豪强乡勇,刘备军多训练好些时长,成军速度远快于其他军队。

  这一点,在关羽部尤为明显。

  民夫营行军一直向前,前锋营关羽部行军是来回折返,先往前跑五十里,然后再往回跑十里,和一天行军三十里的民夫营在傍晚碰头,驻扎在中军前十里处,顺便帮兵微将寡的中军防备敌人。

  行军也行军了,行军的同时,士兵的奔袭能力也顺便练了,一举两得。

  同时代,有没有军队这么强的自我建设意识?应该是没有的。

  大多数时候,肉食者认为人命是不值钱的,兵死了再招罢了,与其殚精竭虑的想着练兵,不如多花点心思去谋划着钻营,谋划着抢地盘的好。

  人或许不值钱,可时间太值钱了。

  纵然有再多人力,有再多底盘,要练成精兵,也要花很多时间的。

  关羽部奔袭之士,本来三百人练了那么些天,有点模样了,可青云山攻山一战,关羽部死伤大半,又因为一番大肆扩军,全军齐袭之法,和士卒个人奔袭,是两码事,所以等于又得从头练了。

  兵好不容易练的有点看头了,一战兵残,纵是关羽,也难免生出一点气馁之感。

  黄巾降兵入军的第一日,这第一日练兵,就让关羽操碎了心。

  黄巾降兵跟义军很不契合,关羽部本有的乡勇,已经能做到在奔袭时,队列齐整,保持速度的同时,还能维持队列。

  新入营的黄巾降兵跑起来乱如奔羊,又不知道惜力,跑不出几里,全累趴了,然后被关羽第一百人队全是老兵组成的百人队从容超过。

  大道正中,关羽停下了操练,先锋部所有人集结在一起。

  气喘吁吁但是军容整齐的,是旧有乡勇。

  累的跟狗一样,站的东倒西歪不成形状的,是黄巾降兵。

  关羽连训斥都懒得训斥了,他被气到了。

  其实战兵难免损耗,用训练度不足的新兵补充兵力是常态,如何最快速度的让新兵达到和老兵一样的组织度,并且军队中如搀沙子一般搀入了一些格格不入的新兵之后,又如何保证整体的战斗力,这其中大有学问。

  关羽能想到的是按一开始训练奔袭之法一样,从头再训练一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关羽略头痛,于是便想到了李孟羲,李孟羲智计辈出,或许能想到办法。

  关羽正想有时间找李孟羲商量,如果突然扩军人数太多,新兵比老兵还要多,该怎么练兵为好。

  正想者,后方有传令骑兵来了,说刘备招关羽部回军,有事相商。

  大哥有事叫自己回去,关羽不做他想,立刻调头回军。

  关羽麾下几个老兵百夫长,在关羽授意下,开始再次在阵前向新兵们传授奔袭之法。

  百夫长之中,狗子也是其中一个。

  狗子穿梭在一列列人群队伍之中,口中喋喋不休,“跑起来的时候,跟着队首的老兵跑,不可快,也不可慢。

  且要留神,步调跟老兵一样,步子不一样,铁定跑不到一起,跑不到一起,越跑就越乱。

  什长喊【一、二、一。一、二、一。】的时候,一跑左脚,二跑右脚,别笑!”

  因为狗子喊一二一,听着有点好笑,有新兵偷笑,狗子瞪了一眼过去。

  “这是军师想的主意,你们没来的时候,我们也跑不齐,等有了号令,我军便能跑齐整了。”

  说着,狗子偷偷回头看了远处关羽一眼,然后小声交代,“你们跑这个熊样,别看关将军没发怒,要再是跑不齐,他惩治你们,别说俺没交代!”

  狗子算是关羽麾下的老人了,他可太清楚关羽了。

  想最初他们老兵练奔袭的时候,迟迟跑不齐,一天跑完,还不如前一天跑的齐呢。关羽没说什么,还问累不累,乡勇们受宠若惊。

  下一刻,关羽脸色一板,罚全营各伍长什长,每人二十鞭子,以儆效尤。

  然后,接着的一天,还是没跑太齐。

  直到李孟羲和关羽闲聊,听关羽说队列怎么跑都跑不太齐,李孟羲那时建议,加上一二一二口号试试。

  没想到,简简单单甚至令人发笑的口号,如战鼓一般,能把全营所有人脚步调动到一致,再度操练,全营伴着口号齐跑,一下变得整齐的让关羽惊讶。

  李孟羲多有奇谋,关羽对此越发深信不疑。

  遇到难解之事,但找李孟羲商量商量,十之八九,难题可解。

  关羽准备正好趁回去跟李孟羲商量新兵和老兵磨合的问题,李孟羲也有问题要等关羽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