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十五章 名字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第十五章 名字

作者:夏侯龙城 字数:1884 书籍: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刘玄德在极短时间之内,表情经历诸多变化,由悲切,变为愕然,继而震惊。

  “再立德行,再立德行……”

  刘玄德喃喃自语个不停,如同魔怔了一般。

  李孟羲告诉刘玄德的是再立德行,再夺天命。

  刘玄德仿佛只听到了前一句,喃喃自语之时,只说德行,未提及半点天命。

  刘玄德打心底就排斥做什么乱臣贼子,夺天命一说,他或许不愿为之。

  “对!那便再立德行!”刘玄德长舒了一口气,意气风发,眼睛中已重新焕发出比以往更甚的色彩。

  在一番夹刀带棍的犀利言辞的轰击中终于回过神来的刘玄德,看到面前的少年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刘备赶忙施以大礼,李孟羲赶忙回礼。

  一旁,砖头不知该怎么办好,他学着哥哥的样子,也回了刘玄德一礼。

  一礼完毕,“先生一席话,令备茅塞顿开。”

  “先生虽年幼,以备视之,当绝非寻常之人。”

  “若非先生点醒,备不知何时才能幡然醒悟。备愚钝,必有人在侧时时提点劝警一二才好,斗胆想请先生留于军中,共创伟业。请先生切不可推辞,若无先生,大事万不可成……”

  刘备起了招揽之意,这也正是李孟羲所期待的。

  “某早有此意。”李孟羲笑着应到。

  刘备一时未反应过来,听到少年的回答时,他愣了一秒,然后刘备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实在是太兴奋了,就像是一个穷小子突然中了一亿彩票一样那种炸裂般的兴奋。

  刘备仰头哈哈大笑,笑声爽朗,酣畅淋漓的十几声大笑后,自知失态,刘备赶忙憋住了笑。

  刘备缓了缓情绪,正色问到,“相谈许久,某还不知先生该如何称呼?”

  这一句话,把李孟羲难住了。

  李孟羲张了张嘴巴,然后转头看着一旁的弟弟,“砖头,二哥我叫什么名字来的?”

  “二哥就叫老二啊。”砖头天真的说着。

  “老二?”

  “对啊,娘就是这么叫的。”

  好吧。

  李孟羲无奈,弟弟只记得娘老二老二的叫,根本不知道他二哥到底叫什么名字。

  连名字都没有,这是个问题。

  沉思片刻,抬起头,“我叫李孟羲,孟子的孟,伏羲的羲。”

  这是前世的名字,从这一刻开始,也是这一世的名字。

  “孟子,伏羲。”刘备颔首,“好啊,一名两圣人,好啊,好名字。”刘备恭维。

  “看先生年纪,不知……”刘玄德打量了少年一番,欲言又止,不细看不知道,一细看才发现,这个小先生,年龄真的是太小了。

  “砖头。”李孟羲迫不得已又向弟弟求助了,“你二哥我今年多大来的?”

  砖头瞪着迷茫的大眼睛,茫然摇了摇头。

  李孟羲无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他只能确定一件事,就是自己还是个孩子。

  “玄德公以你观之,我年岁几何?十岁?”李孟羲不确定的问。

  “顶多……八九岁吧。”刘备脸皮直抽抽,他的谋臣大人,是个很小很小的孩子啊,小的简直没眼看了。

  “那行,就九岁吧。”李孟羲亲自拍板,定下了自己的年龄。

  一日之内,少年完成了两件对他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有了名字,也有了年龄。

  刘备和李孟羲两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事情的发展对双方来讲都很顺利。

  刘备欲招揽李孟羲,而李孟羲迫切需要抱上刘备的大腿吃上饱饭,两人一拍即合。

  刘备不知该给李孟羲何职,给低了刘备怕怠慢人才,给高了,若把义军全给李孟羲统领,刘备也下不去决心。

  实在是李孟羲太小了,尽管他好像很厉害,但怕他过于幼小的年龄,无法于军中服众。

  思来想去,刘备迟迟拿不定主意,索性,把问题丢给了李孟羲。

  “不知孟羲师从何人?所学为何?若军中任职,孟羲欲任何职?”

  师从好多老师,单单幼儿园老师就有十几个,学过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

  但是,这些不能说。

  李孟羲沉吟片刻,“某师承不便告诉他人;至于所学,天文,地理,数算,包括兵学,医药,诗词歌赋,机关造物等等,所学甚杂。至于军中任职,我倒是无意任职,至少短时间内无意。”

  “奥?”刘备连忙问,“为何?”

  “我曾听闻,读万卷书,尚需行万里路,如此,才能知行合一,方可学为所用。”

  “我虽读过书,却未曾行万里路,实务更是一概不通。”李孟羲有些汗颜,“军中之事,粮草,扎营,观山望水,查勘地形,还有排兵布阵,恰是老师没教我的,我也没学过的。”

  说完,不管刘玄德在作何感想,少年对刘备重施一礼,“孟羲有一不情之请。军中之事,愿玄德公多多教我,不吝赐教!”

  刘备心情变得复杂了,自家军师慧眼如炬能洞察天下大势,却不知兵机。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而已,不知军伍之事好像也很正常。

  也罢。

  “那好。”刘备点了点头。“但我兄弟三人能教你的,我等必不私藏。”

  听到刘备的保证,李孟羲松了口气。

  幸好没有头脑一时发热,去要求自己能力达不到的职位。

  军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单粮草一项,就包括运输,调配,规划,监管等方面。

  士兵一日所需口粮多少,骡马一日所需草料又是多少,还有一辆马车的运载力多少,步兵负重的运载力是多少,步兵车辆骑兵移动速度又各是多快,这些,少年很有自知之明,这些他通通不知道。

  若有两只军队交给李孟羲指挥,一只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部队,而敌人也是现代化部队;另一只是东汉末年的义军,敌人也是东汉末年同时代的军队。

  那么李孟羲指挥现代部队作战比指挥古代军队作战更具胜算,为什么?时代带来的割裂产生了巨大的认知鸿沟。

  因为是现代人,尽管李孟羲尽管可能对现代军队了解不是很清楚,但他却知道,现代军队可以依靠铁路公路等便利交通方式运输物资,还有无线电通讯什么的。了解这些只是常识,甚至不需要主动去学习。

  而东汉末年,处处违反前世日积月累下的根深蒂固积的常识。

  前世感冒不会死人,东汉末年感冒很容易死人。若前世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及时改正,比如感冒不吃药自己也会好严重了去诊所就行了,在东汉末年,再像前世那样不把感冒当回事,很容易就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