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的那头有只妖 第十九章 两族切磋

《山的那头有只妖》第十九章 两族切磋

作者:顽强的骨头 字数:3400 书籍:山的那头有只妖

  不知道是该感谢徐芬牵制和消耗燕军主力, 还是该怪罪他几乎葬送了三千大军。

  于是众人都对徐芬的所作所为沉默了。在确定无法对这事做出任何弥补,也不可能绕过温留去援救他们后。很快,大家跳过这个话题, 讨论起下一步作战计划。

  随后分成两派, 一派建议多修整几日,查探清楚后,再出兵温留;另一派建议, 趁着温留燕军刚刚激战过后, 来不及休整恢复, 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前者多是原北境守将。

  而后者, 基本上援军将领,除了两个人──游弋喾和秦文卿。

  对于游弋喾、秦文卿二人竟然持和北境守将们全然不同的态度,众人皆是侧目。

  游弋喾道:“燕太子的确善谋, 正因为这样,我才主张尽快赶去, 这样才给他最少的谋划时间。”

  谢涵又让众人各陈一番利弊。徐芬有一句话没说错:北境守将们确实怕了燕太子。他们说不出什么很好的理由, 只硬着头皮“应该多搜集温留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云云。

  目光闪躲, 自己都没有自信, 谢涵自然不会理睬他们的意见,“那就明天一早,全军进军温留。”

  “小人建议今晚出发。”忽有一人道, 举目看去,是秦文卿。

  谢涵挑眉。

  秦文卿早已知道这位太子不是会给人讲话扶梯子的人,自己很快续道:“昨晚全军一夜安眠, 上午自行修整, 下午又在渡船,并不疲惫, 完全有体力今晚出发。而今晚出发,全军疾行,明日破晓前即可抵达温留,恰可打燕军一个措手不及。若等到明天早上出发,明天晚上抵达温留,燕军怕早就准备好了。”

  不只北境守将们赞同,援军将领们也认可既然要出战,越早到温留城越好。

  当夜点兵,留下一千人把守下廉城,占据城墙上每个要塞。剩余万余大军连夜向东,奔袭温留。

  夜华如水,月明星稀,冰盘高悬藏蓝色的天幕,洒下明亮柔和的光,照的人脸清清楚楚,细致到一根眉毛都清晰无比。

  “怎么?”见豫侠一直长眉不展,谢涵问道。

  “我还在想傍晚那种奇怪的感觉。”豫侠道。

  谢涵哑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有一样的不安,遂一一道:“进城,杀洒扫燕军,过道,派人占据城防位置,告知百姓……一步步,都是惯例……”

  “等等!”豫侠忽道。

  谢涵疑目看他。

  “你再说一遍。”

  谢涵见他神色凝重,遂细细再道了一遍,当说到“告知百姓”时,对方忽道:“将军有没有觉得,今天的百姓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谢涵眉峰微微弓起,“虽然有北境口音,到底说的也是齐语,捧来的粮食不多,但也是心意……”

  豫侠一时也说不上来哪里奇怪,只是觉得不对。

  谢涵素来过目不忘,虽说不能还原今日见到所有百姓的面孔,但飞快还原大致场景还是不难的。

  没有什么特殊发现。

  他又把进肘髎县和巨髎县的百姓欢迎场景拿出来对比,忽然──

  “下廉城的百姓几乎没看到女人,老人也不多,大部分竟然是青壮年。”这不合理,谢涵立刻叫来游弋喾询问。

  “不可能,北境四分之一的兵力来自下廉城,男女比例早已失调……”游弋喾面色大变。

  秦文卿也觉不对,但大军已经拔营,还是宽慰道:“下廉相对保守,许是女子不好抛头露面,老人又走的慢……”

  谢涵、豫侠已都不听他说话,对视一眼,齐齐道一句“糟了”/“不好”后,谢涵立刻扭头,“回下廉城。”

  说时迟那时快,正他下达完命令,队列旗手改出军为守军旗,众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忽然轰隆隆巨响。

  两侧高山滚下来巨大石块,裹挟着飞扬尘土,下方士兵还正在转换回程队形,根本躲避不及,两翼精锐连人带马被砸成肉泥。

  有那二三/反应敏捷之辈,左支右绌地躲避,终于躲过巨石,却没躲过下一拨如蝗飞箭。

  “此地两侧高耸,一直被敌方居高临下,我们只能等死,快走,前方一里后,地势就会开阔起来。”谢涵被卫士团团保护,见不过转瞬,己方人马已十去其一,心痛难当,暗恼自己终究大意,但却不得收敛情绪立刻下令。

  “不行。”豫侠却立刻反驳,“前方地势的确会开阔起来,但燕军设伏之后肯定有大军迎驾。”

  “不错。”游弋喾替秦文卿挡过几箭,“我们派出去的斥候没有侦查到两侧埋伏,说明埋伏人马绝对不多,那么燕军主力肯定在前头。”

  “不能前进,不能后退,难道我们要在这里等死吗?”谢涵道。

  “为何不能后退?”游弋喾疑道:“我们出下廉不过半个时辰,回去正好。”

  “殿下小心!”耳边碎石声不断,挟着如雨飞箭,一人飞扑过来替谢涵挡过一支,口吐鲜血倒了下去。

  时值七月,正是燥热时节,听两边飒飒风声,生死时刻,谢涵福临心至,“传令弓/弩手,备射。”

  “敌方居高临下,且人数少,咱们射箭上去,准头必定极低。”游弋喾想也不想驳道。

  “准备火油,拿麻布浸了,套在箭头上,再往山上射。”谢涵也不管他,快语如珠地吩咐。

  游弋喾听得大喜,立刻传令下去。

  豫侠这才对谢涵道:“虽然下廉城内的百姓有蹊跷,但是比起前路,退回去更重要,否则我们就没有据点了。”

  谢涵皱了皱眉,正此时,第一波火箭往上射去,乘着风势,不一会儿星星之火就在漆黑的夜里蔓延开来,原本疾风骤雨的攻势果然迟缓起来。

  趁此时,众军列队,在弓/弩手和盾手的掩护下,且避且退往下廉城回去。

  至于此时的下廉城──

  夜色朦胧,站岗的士兵昏昏欲睡,鬼魅的身影从城内而上,熟门熟路贴墙过来,袖中滑出一柄弯刀,弯刀一勾,鲜血“噗──”地喷在墙上,持戟立着的人只来得及睁开眼就倒下了。

  也有警醒的卫士,皱眉看着城墙下一身平民葛衣的男人,“来者何人?”

  “小人下廉五里村应酬丑,这次上来,是突然想到之前燕军的信息,特来禀报。”男人躬身道。

  城墙上两个卫士对视一眼,“你上来吧。”

  男人拾级而上。

  “好了,你要说什么?”

  “小人要说的是──”低眉顺眼的男人忽然抬头一笑,从衣襟里抽出一把长剑,剑光一闪,两人猝不及防被偷袭,“啊──”的一声都晃了晃倒在了血泊中。

  “小人要说的是──城内有燕军埋伏。”男人笑了笑,收剑往前方火光处奔去。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下廉城各个角落,当然这些都是零散的,主力冲往了齐军驻扎地。

  巡逻士兵见大片黑影压来,正心惊准备喊人,却见是抱着竹筐背着背篓的百姓,不由皱眉,“你们──”

  然而话没说完,就被取走性命。

  那些“百姓们”把竹筐背篓扔地上,发出哐啷重响,掉出来刀斧剑弩,一个个捡起一把趁手的兵器就往熟睡的士兵中冲去。

  仿佛放屠夫进了猪场。

  谢涵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率军赶回来的,后方斥候来报,“禀将军,后方有燕军大队兵马,人数五千到八千之间。”

  谢涵心里一沉,想加快速度,然而军中已有近半数人披红挂彩。山上虽然火势蔓延,仍不时有石块滚落、箭镞飞下。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又有下一波斥候来报,“燕军、燕军杀过来了……”

  “将军要做好在这条路上决战的准备了。”豫侠道。

  谢涵深吸一口气,“这条路上可有适合躲避的地方?”

  豫侠:“两侧高山。”

  谢涵:“……”

  “不过这山不仅上去不容易,现在还都一片火海了。”豫侠又道:“前方有一拐角,如果在拐角后列队排阵,燕军过来是看不到的。”

  “好。那就在此处修整待战。”谢涵拍板。

  “将军不先回去拿回下廉吗?”秦文卿皱眉道:“下廉城不一定有问题,可能只是巧合;即使有,城中假作百姓的燕军最多不超过一千,即使方才我军损伤惨重,要拿回下廉也绝非难事。届时有下廉作为凭借,我军对垒燕军胜算就大的多了。否则,于路上决战,今夜一旦败了,就是全军覆没。”

  谢涵手中渗出冷汗,心也咚咚咚跳个不停,他知道现在面前摆着两个选择──

  半路设伏,胜了回去还能拿回下廉,败了就全军覆没,但……胜率极低,还可能被后方下廉军两面夹击。

  或者回下廉,拿回下廉或能依地利反败为胜,拿不回……只会比上一种情况更惨烈。

  四周都是等待他下命令的目光,再远点……士兵的脸上已经只剩惊慌,没有一点出城时的意气风发,他深吸一口气,“回下廉,最快的速度回下廉。”

  此时,两旁高山上的攻势已彻底尽了。全军疾速前行。

  终于,城门近在眼前,全军都露出轻松的表情,谢涵却把心提到嗓子眼,距城门半里远的时候,他勒马止停,呼人叫城。

  城门开了。

  知道就里的为首几人面面相觑,眼里皆是惊喜与释然,谢涵却没这么早放心,“叫城墙上的人报名姓,属何营何队。”

  喊话人才按着谢涵所言喊了一遍,城头立刻飞下箭矢,与此同时,城门也紧紧闭上。

  最不愿看到的,还是发生了。谢涵紧了紧五指,被护卫着远离飞箭范围后下令,“告知众军,下廉城已被一千燕军占了,攻城。”

  先锋营不顾枪林弹雨率先往前冲去,梯手扶着云梯在后,每前进一步,都有一排人倒下。十队人分别抱着擂木前进,等跑到城门口时,已经只剩下一队人一条横木了。

  可谢涵不敢叫他们后退,因为后面还有追兵,不尽快攻城,就会腹背受敌。

  只能源源不断加派人手,加大攻势。

  然而,云梯上的攀爬者还没有爬上城墙,浑圆粗壮的擂木还没有叩开城门──

  后方已依昔能听到一阵动地的马蹄声。

  “禀将军,燕军……燕军来了。”

  “距我们最多二里路。”

  莫非天要亡他?谢涵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长剑,银色剑锋在夜色里泛着雪亮的光,凉得人心头发寒,他剑指苍穹,提气扬声道:“众将士,随孤攻城,第一个登上城楼的,千金赏!前一百个登上城楼的,每人十金。”

  话音刚落,就冲出保护圈,不要命地朝城门冲去。

  其余诸将吓了一跳,还没等他们反应回来,谢涵卫士也都一个个冲了上去。全军原本仓惶失措的氛围为之扭转,主将如此威武,兵卒岂能落后?何况还有诱人的奖励在后头。

  “殿下,你受伤了!”一直紧紧跟在谢涵旁边的叶猛“啊”地叫了一声。只见一根羽箭深深没入身侧面色冷峻的人左上臂肌肉最丰厚处。

  “闭嘴。”谢涵低骂一声,削断露出来的箭尾。随后一马当先,冲到云梯下。

  扶梯人见他竟要爬梯,吓了一跳,“将军,使不得。”

  “众军使得,孤有何使不得。让开──”

  “不不不,殿下,属下来,属下来──殿下有事,属下服其劳,您说的。”叶猛奋力把谢涵扯自己身后去。

  这时,王洋却道:“殿下,你看……城楼上──”

  谢涵正被叶猛拉扯得倒嘶一口冷气,抬头却见──

  城楼上的人居然自相残杀起来。

  不不,不是自相残杀,是城楼除了燕军,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一波人。他们一个个杀人如砍瓜的收割燕军脑袋,不像正规军队,反而像……杀手。

  原本密集的箭雨为之一滞,紧闭的城门忽然大开。

  谢涵正惊疑不定,忽听其内一道熟悉的声音,“齐太子殿下!王洋!快进来,我们挡不住啦!”

  “是贪狼。”王洋道。

  谢涵猛地松一口气,“全军进城。”

  一旦进城后,其内剩余的不到千人燕军根本不足为虑。

  “分四千人守城门,绝对不能让人攻进来,也不能让里面的漏网之鱼打开城门。”谢涵对豫侠说完,转头看温亭和游弋喾,“分两拨人从东西街围杀城内燕军!”

  最后自己带上数百卫士上城楼查看,顿时惊出一身汗──只差一点点,只差一点点,燕军就要杀到了。

  几个呼吸后,燕国青底大旗就飘扬在暗夜里,只不过,为首者很快察觉出不对。同样在距城门口半里处,大军止停,看着地上遍布的羽箭与尸体,一看就是激战过后,为首将领心中越发疑虑,喊来叫城人,“应酬丑何在?”

  应酬丑并没有来,对面喊话的是一个半大少年,他喘着粗气,“应大哥、应大哥不在。”

  “你是什么人?”为首将领喝道。

  “我是隐杀营的小陈呐,聂将军你不记得我了?”

  隐杀营是燕太子宁襄排出来的一个秘密部队,里面的人从燕国大军中挑选出来,专门培训后精通伪装、暗杀,但却和正规军不同且不通。显然城外为首者也并不识得其中所有人。

  那小陈脆生生的声音飞快地道:“齐军都逃了,往南面逃去,忽然就不见了。应大哥怀疑这里有地道,带人出去查探。让我先守着等您,聂将军你现在进来占城吗?要进来就快点进来啊,我还急着向太子殿下复命。”

  聂将军听他这样说,倒也不疑有他。齐军本来奇至归来城,就是走了一条地道。现在又来一条地道,也不是不可能。

  见一扇城门打开,他一挥手,率军入内。

  只是走到一半,见地上车马印,那是有大队人马进城后留下的印子,他猛然反应回来,目眦欲裂,“撤退。”

  他才下令,那城门就“咚──”地一声关上,齐军如法炮制,射下飞箭。

  燕军且避且退,到底城内隐杀营的人还没解决完,谢涵并没下令追击,任他们逃走了。

  “这次多亏你们及时赶到。”谢涵站在城楼上,见燕军狼狈远走,吐出一口气,对贪狼由衷道。

  “误打误撞罢了。”贪狼摆了摆手,“当初您说三个月考虑时间,我想清楚后,带人去了扶突,只是刚到就听到您到北境的消息。就一路跟过来,刚到下廉城外,觉得不对,摸进来看看。”

  至于怎么摸进来的,偷盗头子没点看家本领,怎么好意思出来混江湖?

  谢涵点了点头,见对方眼神一个劲飘向王洋,正这时,游弋喾、温亭过来回禀,他遂道:“抱歉,孤还有要事,贪狼首领有什么需要或者什么想法,告知王洋便好。”

  贪狼大喜,抱了抱拳,“那就如齐太子所愿。”

  谢涵抽了抽嘴角,把王洋留下来,下了城楼。

  “禀将军,大部分燕军都已绞杀完,至于是否有漏网之鱼,还在搜查中。”游弋喾、温亭道。

  “挨家挨户,地毯式搜索,不能放过一个。”谢涵说完,自己也带人下去搜查。

  还没行几步路,前方忽然爆发出一阵喧哗。

  以为有漏网燕军攻击,谢涵皱眉,带人过去,却见前方一圈士兵围成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