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椰子树下的青春 海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椰子树下的青春》海那边打过来的电话

作者:木水年代 字数:1279 书籍:椰子树下的青春

  上世纪末,我十八岁,在一所省重点中专学校读书。那时候的农村孩子,学习好的都考中师中专,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永远的遗憾和伤痛。多少年后还经常做梦,梦里自己在念高中,总是为自己不相宜的年龄焦虑,醒来一身汗。

  当时正面临毕业,很多同学已经找到单位自己出去实习了,我们还天天上课下课,就像操场上晃荡的秋千一样,没有着落。

  一个冬夜,刚刚下晚自习,我就接到学长阿杰的电话,他高我们一届,夏天的时候刚刚毕业。寒暄了几句之后,他轻描淡写地说:

  “海南很美,海滩很美,天气很好,空气很好。你有时间了可以过来旅游,食宿我包了!”

  “哇!真的吗?”同宿舍的几个小伙伴儿,除了新疆的就是四川的,谁也没有见过大海,海浪、沙滩……对于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这太有诱惑力了!大家都嚷嚷着说好想去看大海,宿舍里炸开了锅。

  “想来都来吧,我用一个月的工资来招待你们,就绰绰有余了!”阿杰轻松而诚恳地回答我们。

  “可是马上毕业了,我们要找工作,一时半会儿怕是来不了。”我沮丧地说。

  “来玩几天没事的,如果喜欢这边,也可以直接留下来工作,一句话的事。”

  “哇!你那么厉害?”

  “也没有特别厉害,说得上话而已。我几个同学都在这里上班了。”他说了几个我们都认识的人,顿时让我对他崇拜不已。

  阿杰来自川北,印象里是帅帅的,格子衫休闲裤,走路吊儿郎当,带一点点痞气,爱笑,笑容却稍显腼腆。我们关系不错,见了面会打闹开玩笑,他像个大哥哥。

  我们宿舍一共八人。四个新疆同学,学习一般,但生活上却是自律有计划。她们毕业后都回了新疆,听说后来大部分进了政府机关工作,算是我们班混得比较好的一批了。

  另外四个来自四川不同的地方,其中两个是肤白貌美的城市女孩,父母早在四处活动联系工作的事。剩下我和燕玲,她家在偏远山区,我家也是在闭塞穷辟的农村。前途和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家门口冬天里那片硕大的迷雾,一片茫茫。

  我接到的这通电话,无疑是黑夜里的一束光,燕玲抱着被子爬上我的小床,商量着要不咱俩去看看,我激动得彻夜无眠。

  我和燕玲都有点小文青,有点莫名的浪漫主义情怀。大山有时候也不全是障碍,比如它给予我们做作的文笔和单纯的梦想,还有无知无畏的果敢。

  “还是和家里商量一下吧!毕竟那么远,这么大的事,和父母商量一下总是好的。”新疆同学小倩隔着蚊帐小声说。

  “是哦,阿杰又不是我们真正的同学,谁知道他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还是个男生,谨慎点比较好。”另一个同学也无不担忧地提醒我们。

  “……”

  “……”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一直是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多年后听见一同事对我的评价是“执拗”。我恍然大悟,也欣然接受。现在我把这一切都归咎为无知,因为无知和视野狭窄,才会执拗吧,也有成长环境的因素。

  我从小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一家人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商量过事情,固执己见的父亲和气急败坏的母亲,他们一说话就吵架,家里的事情都是他们单方面强制的结果,所以我从来不知道商量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当然也就不把同学们的话放在心上。

  因为怕父母担心,最终我和燕玲对家里撒了个谎,说学校推荐我们去海南工作。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电话费不菲,邮局是最权威的通信中转站,遥远漫长的等候是家人朋友传递信息和思念的常态。一周后父母邮寄的路费到了,我们就轻率仓促地离开了学校,踏上了前往海南的寻梦之旅。

  殊不知这一次离开学校,就是永远。十二年的读书生涯,在那个寒冷的早晨,我们还没来得及和它挥手道别,它就永远从我们的生命中抽离了。

  我们前脚踏出校门,后脚就步入了江湖。这座社会的江湖,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汹涌澎湃地向我们席卷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