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州娘子 第四百零六章 皇孙

《青州娘子》第四百零六章 皇孙

作者:意已阑珊 字数:2320 书籍:青州娘子

  上一章丢失了一段,现在补上。

  秦道川听贵妃格桑曲珍说完家宴上的事,强忍着骂人的冲动,起身说道:“毕竟也是皇上的骨血,听闻他在外活得艰难,心生怜悯,也属人之常情。就算他行差踏错,贵妃娘娘也该拿出些母妃的风范,关怀一二才是。”

  贵妃格桑曲珍接道:“母妃?我的长公主呢?谁又对她心生怜悯过?”说完似仍不解气,站起身,缓步走到秦道川身边,轻声说道:“尤其是,她还活着。”

  秦道川乍一听到,抬眼望她,眼中情绪表露无疑。贵妃格桑曲珍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了,虽然秦道川立马垂下了眼眸,但她仍旧盯着秦道川看了许久。

  秦道川叹了口气,缓缓坐下,用指沾了茶水,在矮桌上写下两个字:蓝月。

  贵妃格桑曲珍看清楚后,眼睛睁得极大,强行将颤抖地手拢入袖中,轻声说道:“这是我母妃的闺名。”

  秦道川用衣袖将字拂去,重又写上了两个字:四子。

  贵妃格桑曲珍看了看字,又看了看秦道川,最后表情十分奇怪,似喜非喜。

  秦道川却没有抬头去看她,拂去旧字,写上了:一女二子。

  贵妃格桑曲珍嘴角颤动半天,身形有些踉跄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垂头半晌,不让旁人看到她的表情,慢慢吐出几个字:“戏耍于我,开心么?”

  秦道川拂去这四个字,轻声回道:“我不过早了几日而已。”又带着些许的担忧说道:“心不可乱。”

  贵妃格桑曲珍这才重又抬起头,“太子顽劣之事就有劳国公爷了,我一介妇人,实在无能为力。”语气一如往常。

  秦道川回府之后,自然将今日之事告诉了若舒。

  若舒说道:“没想到天际岭之事,对皇上的影响如此之大。”

  秦道川说道:“他自小就谨小慎微,从不笃信旁人之言,更无一句真心话与人。又自认对宁王宽宏,对太子慈爱,他们两人却是如此回报予他,岂能不伤心后怕。”

  若舒问道:“突然成了亲家,亚父打算如何作为?”

  秦道川说道:“如今之计,唯一个字——等。”

  若舒说道:“你将长公主的信给她,应该可以缓缓她的心。”

  秦道川却摇了摇头,“时机不对,以她的脾性,藏不住这种事。”

  若舒失笑,“那你今日为何没忍住?”

  秦道川摸着她禁步上的丝绦,“她跟你同年,却比你苍老许多,我不忍她再揪心。”

  若舒听了,“也是,如今,她也算是能心安了。”

  秦道川说道:“希望不要再生波澜,就这样平顺地过下去。”

  若舒却笑道:“世事无常,往往事与愿违。我劝你还是打醒着精神好些。”

  秦道川摇了摇头,“不提这事,还是先操心忠源的婚事吧。”

  若舒说道:“他自己都没选定,且等等吧。”

  中秋过后,一日比一日天冷,秋风寒凉,街面上行走的人纷纷缩起了脖子,步伐迅速。楚潇抱着孩子,后面跟着一个女子,赶在城门快关时,跨进了京城的门槛。

  两个人皆十分狼狈,身上的孩子却裹得严严实实,来到顺天府大门外,楚潇犹豫了许久,终于将手中的孩子递给身旁的女子,几步跨到登闻鼓前,拿起鼓锤,用力地敲打起来。

  几声鼓响之后,不但旁边渐渐围拢了人,就连紧闭的顺天府大门也“吱呀”一声,开了半扇。

  “何人在此击鼓?!”有声音高声呵斥道。

  楚潇听了,放下鼓锤,走到大门前,双膝下跪,回头看了眼孩子和一旁围观的人群,说道:“微臣楚潇送太子赵梓晨之子赵恒昌回京。”声调极高,说得极慢,生怕旁边的人听得不真切。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寂静,却都朝着女子抱的孩子看去,从孩子的身量来看,怕是五岁不足,四岁有余。

  之后,所有的眼睛都盯上了顺天府的大门,门口问话的人在听了楚潇说完之后,早已经转头朝里奔去。

  不多时,两扇大门齐齐打开,一队衙役列队而出,有人高声说道:“传楚潇并随行等人入衙问话。”

  楚潇听了,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一脸惶恐的女子,微微摇头,示意她切勿现形。脚步朝着她而去,走到近前,恭敬地拱手道:“贵人请。”

  女子也似深吸了口气,抱着孩子,昂起头,缓步朝着顺天府大门走去。

  楚潇则亦步亦趋,紧随其后,步伐坚定,声声入耳,为前方的女子打着气。

  走这一步,实为无奈之举。本来四个人好好的,突有一日,另外一对陡然不见,一同消失的还有他们这些年积攒的银两。都怪自己大意,他借着自己的生日,不停地劝酒,自己也因心中积郁难消,想着借酒消愁。当时明明看着他醉倒在自己面前,可是睁眼之后,却是另外一副光景。而女人和孩子也被他们早早下了蒙汗药,直到自己叫醒她们才发觉大事不妙。

  走头无路之下,在北郡徘徊许久,终是没有胆量去寻忠源,自己要如何解释另外三个人的失踪?

  孩子又长大了些,自己左看右看,发觉根本不似自己,反而似他母亲更多些。心下一横,决定挺而走险,太子这些年音讯全无,多半是受不了身上的隐伤,寻了短见。自己的孩子到了京城,对谁都不会有威胁,富贵却是免不了的,自己作为忠仆一生守候在他身旁,也说得过去。

  只要自己站稳了脚跟,另外三个人还不得逃得远远的,因为只要他们敢露一丝行踪,便是他们亡命之时。

  进了大堂,女人如他们事先商量好的那般,抱着孩子侧身躲在楚潇的身后,楚潇则拱手说道:“下官楚潇,见过府尹大人。”

  顺天府尹姓张,是皇上从天际岭回宫之后新上任的,自然一心向着皇上,听了楚潇的自我介绍,摸了摸下巴上的几缕胡须,“你说你叫楚潇,可有凭证?”

  楚潇自如地从怀中摸出一块铭牌,大方地递给旁边的衙役。

  张大人接过衙役传过来的铭牌,拿在手里,仔细地看了看,面上不置可否,接着问道:“你身后为何人?”

  楚潇说道:“是太子的侍妾严氏。”

  张大人接着问道:“怀中的幼儿呢?”

  楚潇扭头看了看吓得不敢露头的儿子,说道:“是太子的幼子,太子为其取名为赵恒昌。”

  张大人看了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看得出身量的孩子,没再追问。而是对楚潇说道:“楚侍卫在宫中多年,应当知晓,凡事皆有规矩,本官要先为你们三人做份口供,才能上书朝廷,以辨真伪。”

  楚潇坦然回道:“下官明白,大人但问无妨。”说完转身看了看孩子,轻声说道:“皇孙路上受了惊吓,还望大人问询之时,勿再次惊吓到皇孙。否则,楚潇就算千刀万剐也无颜去见太子。”

  张大人接道:“本官自有分寸。”

  按规矩该三个人分开问询,但严氏死活不肯松手,怀中的孩子也开始哭了起来,呼喊着母亲,几乎要将她的衣襟扯坏。

  张大人见她们眼神中充满着惊恐,心中也没有底气,便通融了一下,只让楚潇单独问话。

  叫来一个婆子,本想陪着严氏和皇孙先行回避一下,可严氏依旧不肯,反而质问楚潇道:“楚侍卫口口声声说太子就在京中,哄骗我们母子前来,如今看来,根本不是如此,怕是想用我们母子的性命成就你的高官厚䘵吧?!”

  楚潇则赶紧单膝跪在她面前,“贵人怪我也罢,楚潇是实在无法,自从与太子失散,楚潇夜不敢寐,生怕贵人与皇孙有些闪失。皇上向来仁爱,无论太子如何不孝,但皇孙终究无辜。只要能送你们平安回宫,楚潇也算对得起太子,对得起皇上。”

  张大人听了,开口说道:“既如此,就在此处一并问话吧。”毕竟真假未辨,万一为真,自己也无谓得罪贵人。

  楚潇听了,起身朝着张大人拱手谢道:“多谢大人体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