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华秋实岁月长 第九十六章 美好的江南生活

《春华秋实岁月长》第九十六章 美好的江南生活

作者:尘栖 字数:2785 书籍:春华秋实岁月长

  第一点疑问:费思琴的交友状况。

  赵向晚曾探听过费思琴的内心,令她印象的深刻的是费思琴曾经想过这么一段话:

  "处女?处女是什么东西?能吃吗?值钱吗?我这么漂亮的一个人,要是没有男人追求,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和男人上过床,怎么称得上是美人?"

  可以推断:费思琴已经与人发生过性.行为,并且享受其中,那就有两种可能。

  其一,因情而性。费思琴生得美,追求男生很多,哪怕费永柏与屈薇歌严格管束也没办法阻拦年轻人的爱情,费思琴背着父母有了男友,偷尝禁果。至于男友是一个、两个还是多个,那就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调查。

  其二,因逆反而性。费永柏夫妻俩对女儿管得很严,不允许她轻易外出,不允许她随意交友。可是这样的管束反而激发出费思琴的逆反心理,让她对异性产生好奇心,通过性来享受征服欲。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都要对费思琴交友圈进行调查,极有可能费思琴所说的“三个抢劫者”就在这其中。当然,前提是的确有这三个抢劫者存在。

  第二点疑问:费思琴与父母、弟弟的真实关系。

  父亲重伤、母亲身亡、弟弟一刀封喉,在这样的情况下费思琴没有失去理智,冷静应对,在与学校保安、警察、医生打交道的过程中从容自如。面对警察询问,尤其是在告知母亲、弟弟已死时,她的态度很镇静,哪怕是情绪激动也是表演出来的,这一切说明费思琴与家人的关系并不好。

  季锦茂对他们家庭关系的描述,只是旁观者角度,不一定是真实全面的。还需要多方走访,包括费永柏的同事、学生、邻居;屈薇歌的同事、客户与朋友;费思章的老师、同学、朋友;费思琴的老师、同学与朋友。

  只有全方位了解他们的家庭关系,才能挖出真相。

  当然,这里依然有一个前提:费思琴是个正常人。如果她是个天生冷血的人,如果她是犯罪型人格,那就难说了。

  第三点疑问:现场侦查的脚印、指纹、血迹等痕迹检测的结果,法医尸检的结果,是否与费思琴的描述相吻合。

  费思琴所说的,只是她的一面之辞。赵向晚通过读心术所了解的,也只是探听到的一个方面。还需要通过确切的证据,来对证词进行验证。

  脚印是

  否有三位男性?穿的是什么鞋子?有没有特殊标记?推测的身高、体重是多少?

  现场留下的指纹分布在哪里?门把手、床头柜、门框、抽屉等处是否有完整指纹?有什么特点?血迹主要分布在哪里?伤口有什么特点?下刀位置能够说明什么?床上是否有精.液残留?还有没有其他物品存在?

  最最重要的,是希望费永柏能够抢救成功。他若能活下来,那就有了最有力的目击者,案件侦破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赵向晚变得神采奕奕,心中燃起熊熊斗志。正在琢磨着下一步行动,高广强和艾辉、祝康、黄元德抱着一迭子资料走了进来。

  四个人一进屋,就开始喊热,叮叮哐哐地喝茶、拖椅子、坐下吹电扇,一抬头看到办公桌中央盛开的玫瑰,眼睛一亮:"哟,这么漂亮的花儿,谁买的?"

  刘良驹指了指季昭:"他送给向晚的。"

  高广强啧啧称奇:"唉哟,季昭这么懂事?"季昭一开始的确显得内向而沉闷,但现在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烟火气息了。

  何明玉瞪了朱飞鹏一眼:“可不是,比某些人懂事多了。”

  朱飞鹏毫不在意地冲她桌上呶了呶嘴:"不是截了一枝玫瑰给你吗?你记得找个瓶子插起来,这

  可是我第一次送你花,有纪念意义。"

  何明玉真是哭笑不得:“那我真的要谢谢你了。

  朱飞鹏大言不惭:"不客气,知道我的好就行。

  同事们看他俩斗嘴觉得有趣,都笑了起来。

  赵向晚却没有笑。她做事向来专心,刚才整理出三个疑点之后,着急看他们带回来的调查结果,便催促道:“你们调查得怎么样?”

  高广强示意朱飞鹏去叫许嵩岭来,大家准备开案件碰头会。

  许嵩岭今天在局里开会,高广强信息灵通,说今天是班子会议,以后许嵩岭就会担任市局的副局长。接下来,重案一组组长一职由谁担当,大家都还挺好奇的。

  许嵩岭雄纠纠、气昂昂地走进屋,一进办公室,众人都鼓起掌来。

  "许局长好。"

  "许局长走马上任,将来可就平步青云了。

  ""许局长不要丢下我们……"

  许嵩岭虎着脸,扫了众人一眼:"说什么呢?"威严犹在,整个办公室的人顿时都闭上了嘴。

  看到气氛忽然变得凝重,许嵩岭忽然哈哈一笑:“我就算当了副局长,还是你们的头儿。”

  许嵩岭这一变脸,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听到他承认当上副局长,又都乐开了花。许嵩岭可是从重案一组一步步走上去的实干家,从不溜须拍马,许嵩岭能够当上副局长,说明现在市局越来越看重经验与能力,而非关系与马屁。

  大家真心实意为许嵩岭感到高兴,都鼓掌欢呼起来。

  除了高广强之外,朱飞鹏他们几个年轻人都是许嵩岭一手带出来的刑警。重案一组是许嵩岭力排众异组建起来,大多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从大学来到公安局,刚开始接触案件时什么都不懂。是许嵩岭带着年轻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审讯,怎样取证,有什么样的流程与规范。

  现在亦师亦友的领导高升,大家当然感到高兴。

  许嵩岭看一眼重案一组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欣慰:“放心吧,我还是负责刑侦大案这一块,兼任刑侦大队队长,以后重案一组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的办公室随时欢迎你们来玩。"

  停顿片刻,许嵩岭招手将高广强叫到身边,微笑道:“老高,我离开重案一组之后,这帮年轻人需要一位老同志带着。你经验丰富、性格沉稳,以后重案一组,就交给你了。"

  高广强是因为参与周荆容校园投毒案才来到重案一组,没想到会被许嵩岭委以组长一职:“许局长,我……"

  许嵩岭拍了拍他肩膀:“我相信你。”

  高广强当了一辈子的刑警,从来没有想过当官,没想到快退休了能当上重案一组组长,有点受宠若惊:"好,谢谢信任。"

  朱飞鹏几个全都吆喝起来:"老高,高组长,以后小弟们就听你的了!"

  看着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高广强信心倍增,拱了拱手:“那我老高在这里谢谢大家抬庄,以后我们一起合作,多破案、破大案,立大功!"

  >

  这是高广强第一次当组长,压力倍增。不过他当了这么多年刑警,经验丰富,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开始井然有序地布置起大家汇报的顺序。

  先是朱飞鹏汇报与派出所对接事宜,紧接着由何明玉讲述询问受害人的过程。

  听完何明玉的汇报,众人都和刘良驹一样,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里的是:费思琴到底是受害人、帮凶,还是主犯?

  这个案子先前大家想得简单,既然有幸存者,并且看到了凶手的脸,那就直接画像、通缉,将凶手缉拿归案即可。可是现在这位幸存者的供述前言不搭后语,矛盾的点太多,微表情判断她在说谎,那怎么抓人?

  是不是真有入室抢劫者?是不是真的是三个人?

  是不是真的很壮、年轻、短发、皮肤黑?费思琴的话不可信,给案件侦破增加了难度,甚至是障碍。

  听到大家的讨论,高广强在小黑板上写下“费思琴”三个字,并在旁边打上一个大大的"?",“我们暂且不对她下结论,先由祝康汇报现场勘查情况。”

  祝康与黄元德一直在现场,与五福路派出所的同志一起,对费家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检查。

  祝康他们今天一会在地上趴着,一会爬到窗框上取样,连卧室窗帘、卫生间洗漱杯、厨房碗筷都没有放过,总共取了多组鞋印、指纹。

  "初步侦查的结果,进出费家的人有不少,除了一家四口之外,还有费永柏的学生、邻居、同事等。费家入户玄关有多双拖鞋,进来的人都会换鞋,排除旧拖鞋鞋印以及救护人员、警察入室的鞋印,目前可疑鞋印有三组,穿的是运动鞋,不过鞋底花纹与品牌,从鞋码大小、步距推测身高体重,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痕迹检验。”

  听到祝康的话,高广强在小黑板上再画上三个圈圈:“初步勘查结果显示,的确有三名陌生人,没有换鞋进入室内。"

  现场照片还没有洗出来,祝康便拿出粉笔,在小黑板上开始边画边说,他虽然画画水平不行,但画个脚印还是分分钟的事。

  "从足迹分析来看,这三组鞋印的主人均为男性,我暂且把它标为A、B、C。""A和B步子较短,脚印瘦小,脚印之间的距离不规律,步行路线比较弯曲,应该是少年,性格相

  />

  "C的脚印大,步子迈得大,脚印之间的距离比较均匀,走的是直线,应该是青年,性格较为沉稳。此人后路凹印很深,前掌浅,走路时挺胸收腹,并没有一丝慌乱。"

  赵向晚听到这里,眼睛亮晶晶的,刑侦手段多样化,弥补了她读心术的不足。看来费思琴并没有自导自演,的确是有三名抢劫劫匪,不过只有一个年轻人,另外两个是少年。

  少年?多大年纪?

  祝康是科班出身,刑侦专业知识过硬,对足迹学很有研究,一谈起现场脚印便滔滔不绝。

  “我观察到A的脚印有以下特点:脚掌宽大而丰满,脚弓相对比较低。前掌压痕比较轻,脚弓压痕比较宽,后跟的压痕有点重,压力面大而且均匀,脚印边缘明显而完整,立体脚印相对较深,因此可以知道,少年A比较胖。

  少年B不一样,他的步角比较小,脚掌压力不是很均匀,重压部位很明显,脚印边缘不够完整,起落脚比较高,蹬踏痕迹明显,我判断:少年B相对较瘦。"

  祝康看一眼重案组的同事,瘦小的个子里似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具体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计算,不过今天忙了一天取样,大致有这个结论,我们先内部讨论一下。"

  许嵩岭本来是打算旁听的,不过听到这里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称赞道:"不错,祝康对足迹学的研究很有见地,可以沿着这条路子好好发挥一下。"

  祝康抬头挺胸,大声回应:“是!”

  黄元德站起来:"关于现场勘察,我再补充几点。"

  祝康今天主攻脚印,黄元德则负责指纹及其他物件。今天天气热,他俩怕影响现场,连吊扇也不敢开,在三楼蹲了一整天,累得真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除了中午学校保卫处派人送来盒饭,算是休息了一下,其余时间一直都在忙。

  赵向晚留意到他俩的前胸、后背都有一圈盐渍,再一次对刑警的辛苦有了新的认知。

  黄元德早已习惯这样的工作强度。没案子的时候还好,能够按时上下班,如果来了案子,熬夜干活很常见。

  黄元德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书生气十足的他更注重犯案现场的细节:“指纹提取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因为还需要比对才能确定,所以暂时没有什么结论。

  不过我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整理之后,有了几点发现。"

  高广强点头道:“好,你说。”

  "第一,音乐学院教授楼的玻璃都用的是双层厚玻璃,应该是隔音用的。我问了保卫处的人,都说这里因为多数老师要练琴、练声,为避免影响邻里关系,因此修建教授楼的时候特地做了隔音处理。案发之时正值中午,南面窗户全都关闭,因此屋里即使呼救、打斗,外面的人却听不见。"

  哦,原来是这样。

  入伏了,很多家庭为了避免南面阳光直射热空气进入室内,会在上午十点左右将南面窗户紧闭,保证室内阴凉。

  先前赵向晚也怀疑过,按理说歹徒进入室内,执刀砍伤男女主人,那动静肯定不是一般的大,为什么隔壁邻居都没有惊动呢?原来因为这栋楼做过隔音处理。

  何明玉问:“楼上、楼下的人也没有听到吗?”

  负责外围调查的艾辉回道:“现在是暑假期间,不少老师都外出不在家。费老师家楼上的李老师老家是北方农村,一放假就带着家里人回了老家;楼下的金老师一家三口外出旅游,都不在家。"

  何明玉问:"对门呢?"

  艾辉道:"对门的刘老师母亲生病,夫妻俩都在医院陪床,孩子出国留学,家里也没人。"好吧,真巧。

  所有人都催:“阿黄,赶紧说后面的。”

  黄元德最恨人叫他“阿黄”,因为他老家养的一条大黄狗,就叫做阿黄。可是这个外号早就被重案组的人叫熟了,没办法抗拒。

  为表达心中不满,黄元德故意卖了个关子,拿起茶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凉茶。直到众人再一次催促,他才慢慢往后讲。

  "第二点,主卧室床上的血迹呈喷射状,主要集中在屈薇歌这一侧,应该是她被砍到了大动脉。至于她的伤口怎样,致命伤是什么,还要等法医报告出来才知道。被面沾有血迹,带着散乱掌印,初步判断是屈薇歌、费永柏与歹徒搏斗时所留。屈薇歌指甲内有残余人体组织,应该是歹徒的皮肤,已经送检等待结果。"

  r />

  没有去现场的刘良驹问:"夫妻二人穿的是什么?这么热的天还盖什么被子?"

  黄元德冲刘良驹竖了竖大拇指。

  "刘师兄明察秋毫。据保卫处的同志说,当时卧室中央的吊扇是开着的,只是因为要保护现场,再加上吊扇开久了怕发动机烧坏,所以关掉了。

  主卧室靠北面是衣柜,中间一张大床,两边有床头柜。床上铺着牛皮凉席,因为窗户紧闭隔绝了热空气,再加上窗边有棵大梧桐树,还挺阴凉,费家夫妻比较讲究,睡觉都穿得很整齐,全是真丝睡衣。

  屈老师穿的是米色桑蚕丝的短袖、长裤,费老师穿的是浅蓝色真丝短袖、长裤。他们应该很注意养身吧,枕头、枕巾、盖肚子的小薄被,一应俱全。我戴着手套摸了一下那个毛巾被,手感很好,白底浅绿碎花,清雅得很。"

  刘良驹“唁”了一声, "毛巾被啊,你早说嘛。"

  夏天虽热,但老一辈的人都会叮嘱小孩子,要盖好肚子,莫贪凉。费永柏与屈薇歌也是带过两个孩子的人了,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现在知道夫妻俩身上盖着毛巾被,吹着吊扇风,沉沉入睡。两人陡然被刀砍中,肯定会因为疼痛惊醒,与歹徒三人搏斗,屈薇歌指甲留有人体残余组织。

  刘良驹很快就反应过来:“现场有没有滴落状血迹?有没有歹徒留下的血迹?有没有衣物纤维?"如果有撕扯、有挣扎,那歹徒穿的衣服会不会被扯破?

  黄元德说:"这就是我要补充的第三点,现场没有发现衣物纤维,血迹已经取样送检,如果不是费永柏、屈薇歌的,那一定是歹徒留下的。从刚才祝康所说,ABC三人中有两名少年、一名青年,手中有刀,费永柏、屈薇歌又受伤在先,因此虽然搏斗却落了下风。结合医院反馈过来的资料,屈薇歌被砍了十几刀,大血管破裂失血过多而死,刀口长而深,我判断凶器应该是那种刀身比较长的砍刀。费永柏身上伤口不多,但被一刀刺入胸口,要不是位置略偏没有正中心脏,恐怕早就命丧黄泉。"

  祝康听到黄元德点到自己的名字,抬起头道:“有可能凶手以为费永柏已死,所以才没有继续补刀,费永柏因此才留了一命。"

  黄元德“嗯”了一声, “现场留下的凶器,只有费永柏胸口那

  一柄,不是砍伤屈薇歌的那种长形砍刀,而是西餐厨师切肉刀,短柄、尖头、刀身略厚。我们到厨房察看,费家有一整套进口的西餐厨师刀,正缺了那把切肉刀,应该是就地取材。"

  朱飞鹏立马提问:"刀柄上留有指纹吗?"

  黄元德道:"有,非常完整,已经提取,准备做进一步的比对。"

  朱飞鹏立马兴奋起来:“太好了,有指纹,就不怕找不到人!”自从上次樊弘伟案件里半枚指纹立下奇功之后,朱飞鹏对指纹细心琢磨,完全是着了迷。

  黄元德没有理会朱飞鹏的兴奋,直接说出自己的结论:“我有一个感觉,不知道是否准确。”

  众人一齐催促:“阿黄你快说。”

  黄元德再一次被“阿黄”二字打击得没了脾气,没好气地说:“你们能不能叫我的名字?”

  这一回,连许嵩岭都笑了起来。

  这么多年了,黄元德还在跟他的外号较劲。

  还是朱飞鹏精乖:“元哥,德哥,你要听哪一个?”黄元德哪里敢让高广强、刘良驹唤自己一声“哥”?只得悻悻然接受了阿黄这个名字。

  “我有一种感觉,费永柏与屈薇歌应该认识闯进来的歹徒,所以有些错愕,失了先手。尤其是胸口被刺中那一下,实在是令人不解。一般来说,尖刀刺胸,只要没有失去行动力,一定会用双手格挡,可是从医院信息来看,费永柏的双手并没有伤痕。”

  何明玉询问:“那被杀的费思章呢?北面次卧你们检查得怎么样?”

  黄元德回答:“他应该是在开门之时被一刀封喉,同样,我也怀疑是费思章认识的人作案。因为错愕,所以他根本没有防备,对方一刀过来,划拉开他的喉管与气管,一刀毙命。从倒地方向、门框上的血迹判断,对方是个左撇子。"

  何明玉继续提问:"南面次卧呢?床上是否有精.液?"

  黄元德点点头:"有,一打开屋子就有股很浓的气味,牛皮凉席上毛巾被、枕巾、枕头胡乱堆着,血液与驳杂的精.液到处都是,应该经历过较为激烈的性.事。"

  "有没有毛发?"

  "有,

  我们找到几根卷曲的短毛,都封存在证物袋中,等待进一步检测。"

  听完现场物证组的汇报,赵向晚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认真记下几点。

  第一,歹徒为三人,两名少年、一名青年。少年一胖一瘦,青年步态端正而沉稳。

  第二,歹徒是熟人。

  第三,某些事情上,费思琴没有说谎。

  先前赵向晚因为有读心术,更执着于通过探听嫌疑人心声而来寻找证据,但现在听完师兄们的汇报,她大开眼界。果然,刑侦是一门科学!

  赵向晚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举起手来:“黄师兄,我有一个问题。”

  赵向晚举手的动作像个课堂上听讲认真的学生,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黄元德却觉得小师妹此举很可爱,尤其是她称自己黄师兄,给了他十足的面子,便微笑着说:“向晚师妹,你莫客气,有什么问题就问吧。"

  赵向晚说:“你们有没有打开衣柜、鞋柜,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黄元德与祝康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两人一个负责足迹,一个负责指纹与其他物证,虽然打开过衣柜、鞋柜,却都没有细心查看。

  黄元德努力回忆:“主卧室的衣柜里,衣服很整齐,夏天的衣服都熨烫得平平整整。花衣服比较少,颜色以黑、白、灰为主。费家人都是搞艺术的,眼光肯定是一流的。"

  赵向晚:“费思琴的呢?”

  黄元德想了想:"差不多吧,一件一件挂得很整齐,也是黑、白、灰为主,没什么花衣服。""裙子多吗?连衣裙还是半身裙,长裙还是短裙多?"

  "裙子?"黄元德是个单身汉,对女性的衣服永远也搞不明白, "好像……有吧?至于长短,我没留意。"

  “现场是否有撕烂的睡衣?”"对,有。""什么颜色?""白色。""什么面料?"“真丝。”

  "有揉搓、捆绑过痕迹吗?"“我们已经带回,请痕迹科鉴定。”

  今天赵向晚虽然和大家一起去过现场,但并没有进行仔细勘查。询问过费思琴之后,她还有许多疑问。听完黄元德的话,赵向晚点

  点头,没有再问,打算第二天再去现场看一看。

  终于轮到高广强这一组汇报。

  艾辉今天跟着高广强,在保卫处同志的陪同下跑了一圈,问了不知道多少人,光是笔录本子就记了一大本。他以体力、搏击见长,不是个脑子特别灵活的人,一下子塞进来这么多信息,感觉脑子有点发胀。

  他站起身来,简单汇报了一下今天见了些什么人,有什么收获之后,搔了搔脑袋:“具体的,我也说不好。反正有人说费教授人好,有人说他不好;有人说屈薇歌好,也有人说她不好;有人说费思

  琴好,也有人说她不好,不过大家对费思章的评价都还不错。你们想要知道什么,直接问吧。让我总结概括给结论,我说不好。"

  高广强有点无奈,但因为这一组是他带队,只能顺着艾辉的话说:"对,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就问艾辉,他要是不记得,还有我呢。"

  重案组的氛围向来和谐,先前两组汇报的时候大家心中便有无数疑惑,现在听到艾辉这一说,便开始询问。

  “费永柏风评怎样?”

  "他那一楼栋的老师们都很客气,说费教授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担任副院长期间做了很多好事。"

  "什么好事?"

  "他是演艺学院的副院长,负责本科教学,从国外引进了几位知名学者,把学院档次提高了不少。他还提出绩效改革,允许教师开辟第二职业,总之,他当领导之后教师收入直线提高,所以大家都说他好。"

  "就没人说坏话?"

  艾辉翻开笔录本,指着其中几页纸说:“老师说话比较稳妥,尤其现在费永柏还没死呢,不敢说他什么坏话,不过这里倒是也有一些背后议论的,算是一种牢骚吧,你们自己看。"

  ——有点清高,不太理人,上完课就走,很少浪费时间在学生身上。也是,费老师在家里开班授课,一节课收一百块,他的时间就是钱呐。

  ——穿衣服很讲究,一看就是有格调的人。洋派得很,会养生,每天午休雷打不动,下午要喝下午茶。咱是穷人,比不上。这要是放在运动期间,怕是要被斗个半死。

  ——很严格,对本科生、对研究生都很严格,别

  看费老师平时和老师说话的时候很客气,但一旦进入教学状态,就会变成恶魔。他以前有一把戒尺,稍微弹错一点,就会毫不留情地抽过去,命令你将这段旋律重复十遍、二十遍。

  看到这里,一个立体的形象便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留洋音乐家,对工作敬业,生活讲究,有创新精神,教育方式比较严厉,但严师过高徒,费永柏的研究生都非常优秀,在业内很有名气。

  何明玉问:“你说的这些基本都是工作上的表现,工作之外呢?比如为人、交友、家庭?”

  艾辉将本子往后翻了几页,终于找到与邻居、朋友的交谈。

  ——夫妻感情挺好的,校园里经常看到他们同进同出,有时候屈老师还挽着费老师的胳膊,亲密得很。

  ——屈老师和费老师都很会赚钱,家里条件好得很。他们家最能赚钱的还是屈老师,听说她开的画廊收罗了艺术学院不少年轻老师的画作,卖一幅画收30%的佣金,赚得很。

  ——屈老师说话轻言和语,性格特别好,对孩子从来不动手,最多批评几句。但费老师很凶,真的很凶。他对自己严格,对学生严格,对家里人也严格。费思琴是他一手带大的,管教得尤其严。一般姑娘长到她这么大,总有几个玩得好的手帕交吧?可是费思琴好像就没有一个女伴。

  看到这里,何明玉再次提出疑问:“既然费永柏那么严厉,那按理说对儿子应该更严吧,为什么听季总的口气,似乎费思章他反而宽容?"

  艾辉苦恼地皱起眉毛。

  高广强代为回答:“费思章1979年出生,今年13岁,上初中。费家姐弟俩都是在音乐学院附属小学读的书,我们询问了费思章的小学班主任,真巧,胡老师也是费思琴读书时的语文老师。她说费思章刚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手背上有红印子,询问说是爸爸打的,因为他右手总弹错贝司。不过到了十月份,他手上的红印子便不见了,说是他爸爸现在脾气变好了,再也不打人了。”

  众人很疑惑:什么意思?原来打,后来不打了?能说明什么问题?

  赵向晚问:“费思琴小时候是不是经常挨打?”

  高广强点头:"经常打。"

  "什么时候不打了?"

  “上初中之后。”

  这么算来,应该是在1986年,费思琴13岁,费思章7岁的时候,费永柏改了他教琴时打人的习惯。

  是什么原因,导致费永柏突然改了这个毛病?

  费永柏以严厉见长,大多人都认为严师出高徒,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费永柏用这套方法教育了那么多学生,怎么会改掉这个习惯呢?除非他遇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原因。

  赵向晚再问:“高警官您问了费老师的学生吗?他现在还会用戒尺打他们的手背吗?”高广强道:“问了他的三个研究生,都说老师现在不打人了,不过板着脸训斥人的样子也挺吓人,他们都不敢出错。要是布置了新曲子,不睡觉也要先练熟了再给老师听。"赵向晚问:“有没有人告诉你,是什么原因让费永柏不再打人?”

  高广强看了她一眼,暗自为她的敏锐而感叹:“有,胡老师说她悄悄问过费思章,思章说是因为爸爸后悔了。他打人打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人说过有问题,没想到把姐姐打得生病了。"

  把费思琴打得生病了?什么病?朱飞鹏和何明玉异口同声:“什么病?”

  高广强摇了摇头:“这个费思章没有说,胡老师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费思章也就七、八岁吧,哪里懂那么多。能够说出姐姐生病,都算是聪明孩子了。"

  赵向晚追问:“那您有没有去询问费思琴的老师或同学?有没有找到医院病历?”

  第一句话问的是高广强,而后一句话,是对着黄元德说的。

  高广强叹了一口气:"莫急,莫急,我们今天走访了一天,主要是在音乐学院进行。费思琴初中与高中都在启明女子中学读私立高中,没有在附中读书。"

  "为什么不读附中?"

  难道和武建设一样,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冒出这么个念头。一般高校都有附属小学、附属中学,教学质量好、老师态度好,因为同属一个学校,所以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比较通畅。

  尤其是音乐学院的附属学校,有音乐特长班,有助于将来走艺术路子、进音乐学院读大学,外面不知道多少家长想挤破脑袋钻进来,怎么费家把女儿送到外面的私立学校?

  r />

  高广强说:“我问过了,先前费思琴小学毕业之后顺理成章读音乐学院附中,可是读了没两个月就生病休学了,屈薇歌还辞去了手头工作,带着费思琴出了一趟国,对外说是旅游散心,但实际是做什么,就没人知道了。我猜啊,是出国治病去了吧。"

  听他这一说,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费思琴到底在初一的时候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严重到了休学的地步?屈薇歌甚至带她出国治疗,是因为国内治不了,还是要避人耳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