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华秋实岁月长 第一百五十七章 传世的笔

《春华秋实岁月长》第一百五十七章 传世的笔

作者:尘栖 字数:2932 书籍:春华秋实岁月长

  这是他的负担,也是他的支撑。

  场里另外几个妇女也做了些吃的,给老盛端了过来。

  “老婆子做了点饭,你好歹也得吃着点,你不心疼自己,你还得心疼孩子。”书记说道。

  志胜一句话不说。

  这周围的人都看着有些害怕。

  接过碗胜埋头大口的吃着,边吃着饭,便淌着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

  此刻也湿了衣襟。

  咽下了最后一口饭,志胜找老婆子要孩子。

  这老婆子说道,“孩子是无辜的,你别生气啊……”

  志胜点着头,老婆子小心翼翼的将孩子抱了过来,似还担心着。

  志胜抱着孩子,眉眼之中竟然全是微笑。

  众人瞧着也没什么事,也都四散开来。

  志胜关上了门,合衣斜靠在墙壁,怀里抱着娃儿,轻声道:“小栖,从此就剩咱们了,你要乖乖的,平平安安的长大……”

  志胜这一晚上,都是把孩子搂在怀里。

  孩子在志胜的怀里,也是睡的踏实。

  一夜里昏昏沉沉的,志胜睡得极浅。

  还有工作呢,场里的造林任务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有些事情,场里的人都不敢问。

  大多数都是靠书记处理。

  但有些急事,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书记吃不准。

  又不得不问。

  这山上的造林任务紧,终于来了愣头青。

  “你看这2000棵苗子,怎么拉到山上去?”

  此刻场里已经没有多余任何运输工具了。

  “是啊,还有工作。场里正在春季造林呢!”志胜似乎清楚了。

  老婆子把娃儿接过来,说道,“长长,你去山上的吧。有我们几个老婆子轮流着照顾娃儿呢。你就放心吧,娃儿受不了罪。”

  “还有生产呢,今天几号了?”

  “今天5月7号了。”

  “场长,其实大多数生产都按照您之前的指示安排好了,就是这最后一批造林,遇到了许多困难……还得上山去……”

  “还有好多事情。都等着你拍板呢。”这人转言道。

  说了原委才知道,这山上的两帮人都已经打起架来了。

  原因是为了载种的方法。

  志胜收拾工具,拿着地图,将孩子交给场里的父女后,就急忙上山去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

  人生三大悲剧:“少年丧父,中年丧妻女,老年丧子。”

  志胜是幸运的,但他也是苦命的。

  人生的三大悲剧,他已经经历了两个。

  常人说,生死只在一瞬间。

  的确如此凤英就这么走了。

  在他们刚刚团聚了一年的时候,就这么走了。

  凤英从发病到死亡,只有五天。

  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身材高挑,为人和善的人就这样没有了。

  诚然,这就是命运。

  医疗物资条件的落后。让人面对生死的时候更加的无助。

  志胜谢第六天便投入到生产工作中。

  在这忙碌中,他才可以忘记这份难以言说的苦难。

  工作和孩子,没有了凤英的帮衬志胜,志胜感到异常的艰难。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通关。

  过了半个月,附近的农民看着娃儿可怜,牵来了一只母羊。

  这让他给孩子的饭碗。

  孩子觉得羊奶膻,很长一段时间都喝不下去。

  那几年是异常艰辛的岁月。

  好不容易弄到了糖,娃儿才算能养活了。

  还不止这些。

  中秋节后,江南发来电报。

  母亲过世了。

  也就是小栖的奶奶过世了。

  志胜又奔波回到江南,赶去奔丧。

  六个兄妹们见面了,在灵堂里大家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唯一缺少的是小六。

  这一年,对于志胜来说,他最亲的两个女人都走了。

  一个是妻子,一个是母亲。

  都走了。

  这已经不是泪水所能说清楚的事情了。

  唯一安慰的是,家里的几个兄弟聚在一起。

  这也是他们姊妹六个人第一次聚到一起,第一次去照相馆拍了照片。

  当小栖再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是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人的命运为什么会这么悲壮?

  即是这么艰难场里的造林任务也是没有耽搁,顺利完成。

  等到11月份的时候,小栖的外婆过世了。

  志胜赶去江北奔丧。

  入殓埋葬后,是个漫长的冬天。

  这该是什么样的场景?开始什么样的痛等到这一年痛楚的凝结。

  这一年三个最亲的人都走了。

  这一年,对于志胜来说,是悲怆之年。

  从凤英开始,三个最亲的女人都走了。

  志胜都不知道他该怎么度过这最艰难的岁月。

  人到中年,面对这命运的坎坷。

  还能做些什么?

  “五哥你回来吧,你自己带着孩子也不是个办法,大西北这么艰苦自己,你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太苦了。向领导申请调回来吧……”

  “我申请下吧……”

  半年后,志胜接到一份电报。

  这份电报是保密局发来的。

  地址这一栏目上只留了600号基地这一行基地。

  关于600号基地,曾有一段时间讳之莫深。

  这个基地志胜是知道的。

  这个基地所在的沙漠与志胜接壤,只是边界处接壤了300公里的沙漠。

  整个边境都是架起高高的铁丝网,那上面还通着电。

  没有特别的事他们都尽量避免走近。

  他隐约知道,这里承载着很重要的机密。

  但却不想,今日自己会与这个地方有关。

  这身电脑没有说其他的直说是请他前去。

  没有事由,没有人名。

  志胜是忐忑着踏上西区的列车。

  小栖如今不用再完全吃奶了,可以吃点米汤面糊了,她留在了江南,大妈照料。

  志胜只身前往。

  他心里只是隐约的赶到这是大事。

  母亲丧事的时候,妹妹还说通知老六回来。

  偶尔都是老六写信来,也从未有过地址,如今怎么通知他都不知道。

  这一家人的全家福还是老六考上红花大学那年拍的。

  那个年头,去拍张全家福,可是大事。

  是全家走了50里路去镇上拍摄的。

  这就是家!

  从那之后,志胜去了西北,小六上了红华大学很少再回家,最近一封家书是大学毕业分配了工作。

  说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事了光荣而艰巨的工作,说他的目标是响应学校的号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还寄回了三个月所有的工资,说是让母亲买个收音机可以听广播,多了解了解外面的事情,多了解了解国家的大事。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封信怕是读了上百次。

  奶奶将这信放在自己的怀里婆娑着。

  嘴角里带着笑。

  “如今小六也成才了,是为国家工作,出席了,你们父亲九泉之下也可以安心了!”

  奶奶边笑边哭,边哭边笑,那笑容中闪烁的是晶莹的泪水。

  她这一生没识几个字,但在旧社会多少次躲过日本人的追杀,自己将这7个子女拉扯大。

  如今自己最小的孩子都为国家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母亲经过清朝,经过抗战,迎来新中国。

  她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

  母亲将这封信压在自己的枕头底下,说这样她睡的踏实。

  一晃十六年过去了。

  极少小六的讯息。

  这封信就成了母亲全部的牵挂。

  如今母亲归尘了。

  这份信老五志胜收着。

  他只是隐约的觉得这封电报或许跟小六有关。

  家里兄弟姊妹7人,只有他没有讯息了。

  自己隐约知道,小六每次写的信组织上都要审查过的。

  他们兄弟情深,血浓于水,就是这个样子。

  曾经的孩童,如今的大人,天涯各异。

  不管分别多远他们都是一家人。

  不管多久他们都互相牵挂着。

  这就是亲人的含义。

  志胜从怀中掏出那支钢笔,本是在小六考上红花大学的时候给他的。

  但他却是拒绝了,说这支钢笔本就是上海的三爷给他的。

  志胜说:“那个时候小六还小,你读书厉害,考上帝都最著名的大学,不容易,这个应该给你。”

  小六却哭了。

  志胜只觉得奇怪。

  半天小六说道,那个晚上家里做决定让谁读书的时候,其实自己是醒着的。

  “4个哥哥都说志胜聪慧,应该让他去读,他一定能读出来。然而只有五哥你坚决反对,说是我年级小干不了什么农活,再说自己年纪大了,自己就是适龄的时候没书读的,小六刚到年纪,如今解放了,就应该按照年岁接受教育。哥是我自私了,我读的书都是你应该读的书。咱们兄弟7个,我知道你天资最聪慧,这个书本来是你的,你若是读下来也能考上红华大学的……”

  “说什么呢?我这不连蹦带跳的读了金陵大学么……”志胜笑言。

  “可你都是赚够了工分,选择了不收学费的,也没有想过自己想干什么……你数学好……你都是跳级,我……我资历浅我也想跳级但……但成绩并不好,只能……只能下苦功夫,你若有我的条件读书,你定是比我读的好,你定是江南省第一名,而我是第二名……”

  “说什么呢,第二名怎么了,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更别单行我,这有什么关系,不都是学习么,能学习就好……”

  “哥这支笔我不拿,但我带着三爷的嘱托,我到了帝都会好好学习的……我也是为了你学习……”

  “好……你好好学……”车站边志胜将一尼龙袋鸡蛋递给小六。

  这是全村人听说小六考上帝都的红华大学全村人凑的。

  志胜将这支笔再次揣入怀中。

  说起这支笔,原始有一段原委。

  盛润泽是志胜上海的同族远亲,他是全族人的骄傲,他是洋务时期选派出国留洋回来的。

  传闻这支笔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朝廷大臣李大人送给他的。

  很是贵胄。

  志胜清楚的记得那年还没有解放。

  三爷夏天的时候来到村子里。

  志胜摘了一堆果子拿衣襟兜着,本是打算去换书读的,碰到了三爷。

  三爷故意讨要果子。

  志胜把果子都给三爷了。

  那三爷问道,为何愿意给自己。

  志胜说三爷是读书人,读书人最尊贵,理当如此。

  “可我没有书给你换来读……”

  “没关系,我还可以上山再去摘果子,还可以换书……”

  三爷哈哈大笑,接过递来的果子。

  入殓师灵异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