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族少年 第二十章 星火燎原起高歌

《鬼族少年》第二十章 星火燎原起高歌

作者:新王的诞生 字数:3129 书籍:鬼族少年

  义军进入通源镇,里面早已残破不堪,守卫的王军、士兵都逃之夭夭了,宽阔的大街见不到一个身影,只有满地丢弃的武器、破碎的牌匾以及践踏稀烂的食物。

  义军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喝口水、吃一口食物,每个人都各自找寻一片可以让自己倚靠、躺下的地方,舒缓身体一天积累的伤痛、酸痛。

  一双双闪动的眼睛透露着惊恐、不安,他们不清楚现在外面到底如何,谁获得了胜利,胜利的人又会如何对待他们,只能“强硬”的警惕着危险,有的躲藏在床底下,有的潜藏在地窖里,有的抱成一团苟且在自制的掩体下,更有一群群手持铁锹、锄头甚至木棒扫帚聚集在一个个宽阔紧闭的房间里,时刻做着“战斗”的准备。

  一个义军劳累、虚脱“噗通”一声的跌靠在一扇门前,门上的大锁预示着安全,所以义军没有多加防备,但是当他倚靠在门上的一瞬间,沐浴战场的警觉性还是让他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听到了房间里有动静。事实也确实如此,房间里如惊弓之鸟的人们被倚靠门的声响惊到了,发出了碎碎的脚步声和慌乱的屏息声。这个义军立马忘记了身上的酸痛,爬起来招呼同伴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一瞬间聚集的义军就把这个房间团团包围住了,抽出身上的刀剑准备拼杀,而里面的人也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在义军谨慎将要围攻的时候,突然破门而出,拿着手里的家伙就要搏命。

  双方仅仅拼杀了几下,便僵持住了,义军看出来这些人是镇里的百姓,在回击了几下后就收手了,小心的防御,慌乱的百姓在短暂的冲动之后也消散了拼命的想法,只是左顾右盼、惊慌失措,如同迷失的蚂蚁般聚拢在一起。

  听到这边的动静,离差、凌风等人急忙赶了过来,见此情形,先是示意义军收起手中的武器,而后走上前去面露微笑的解释:“你们是城里的百姓吧!很抱歉吓到你们了,我们是洛兰嘉华组织的义军,来此地只是为了抵抗王军,并不是为了屠戮,所以各位乡亲不用太过紧张,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

  慌乱的百姓也开始嘀咕起来:“你们当真不会杀掉我们……”

  “这个,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不久前我们才经历过战争,知道这种命不保夕的感觉。所以大家才会联合起来,反抗王军,尝试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百姓又熙熙攘攘起来:“我听说过洛兰镇发生的事,没想到是真的?”“如果他们真是洛兰的人,应该不会杀害我们。”

  “看他们的样子好像不是什么坏人,这么多年轻稚嫩的脸庞。”

  ……

  议论着、小声交流后,百姓们纷纷放下手里的家伙,紧张的局面缓和了,而后,有人高呼:大家都出来吧,已经没事了。

  越来越多的身影出现了,相互观望着,依旧保持谨慎走上街道,双方都仔细的打量着对方,虽然没有太多的语言,但是都知道彼此不是敌人。

  昨夜十分平静,仿佛给每个人都置身于一间隔音屋,听不到任何吵闹、动静,一个个都沉入了梦乡。休整了漫长的一夜,所有人都精神了不少。

  镇守、官宦的府邸着实不小,竟然安置下了几万义军,虽然有点拥挤。平时的稀粥、馒头此刻竟是如此的美味,大家吃起来都是笑容满面的。

  镇守家的大堂里,离差、骆川、云天等也都是馒头配着咸菜,吃的津津有味,果腹之后,举行了一个小会议,商定接下来的战略。

  赵剑:“没有想到,第一次和王军的大规模战争能顺利的取胜,虽然连带的又攻下了通源,但这次战斗我们伤亡也不小,我觉得我们应该撤回去,修养一段时间。”

  离差:“通源是个小镇,这里的人民又刚刚经历了战争,物资也比较匮乏,确实不适合大军安营扎寨,但现在既然攻下了通源,也不能弃之不顾,无论是这个城镇还是这里的百姓。这次王军失败,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行动,通源可以做为我们的据点,不论以后我们出击还是抵抗,都能成为一个前哨。我想留下来整顿一下这里,同时安抚这里的群众,也顺便鼓舞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

  骆川:“王军刚刚经历失败,应该不会那么快反扑回来,不过还是要做好防范。再者,我们胜利的消息也需要带回洛兰,但大军来回折转只会白白消耗人力。我觉得,通源这里可以留下一半人马和巨兵,伤员需要休息、调养,不能颠簸跋涉,至于物资,可以分出来一批人从嘉华运过来,胜利的消息只需要分一小队人回洛兰,和陈伯商议下一步如何做就行了。”

  “这样可行,那我和云天、赵剑留在这里;凌风、周涛带一小队人回洛兰;骆川、黄伟、孙进义你们几个就负责物资转运吧。”

  两天后,凌风、周涛返回了洛兰,带回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陈伯等临时领导团队和洛兰的人民无不欢呼雀跃,战场上传来了的捷报可喜可贺,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好消息,封丘(东部),金水(西北部)也取得了反抗的胜利。

  陈伯:“前几日,封丘、金水那边派人来,说听闻洛兰人民反抗王军获得胜利,也不甘奴役至死,愤而抗争,虽然过程无比惨重,但好歹也算是挣脱了枷锁,所以他们想跟随我们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建设一个平等和平,没有奴役的社会。”

  凌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急忙追问:“这真的太振奋人心了,那我们洛兰是如何打算的,又是如何回复的。”

  陈伯:“我和在座的其他人员都已经商议过了,暴政重役注定是不能长久统治的,压迫必有反抗,所以,我们已经回复封丘、金水的使者,说会和他们一道,共建平等自由的世界。”

  周涛:“那这样就太好了。但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王都也不会让我们这样偏安一隅的。”

  陈伯:“之前我们反抗,只是想卸去身上的重压,没想过会走到今天这个局面,但现在的结果表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现在大势所向,我们当然不能龟缩一角,担惊受怕的过活了,既然有那么多志同道合之士愿意同我们一道追求幸福,那我们也应该帮助更多的人卸去他们身上的枷锁,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现在和王都已经势同水火,只能存其一。战争不可避免,那我们就好好的面对它吧!”

  李少钦:“凌风、周涛你们刚刚激战完,让义军们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吧!七日后,我们会传信封丘、金水的人民一同讨伐王政。”

  凌风兴奋不已,拍案叫喊:“好。”

  “此次征伐事关重大,我会和你们一同奔赴战场,日后洛兰的管理就交给少钦和诸位了。”陈伯激动、有些颤抖的说到,可能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参与如此大事吧!

  听闻凌风回来了,离清十分担心哥哥带着离歌赶过来询问情况。知道哥哥没事后,总算是放了心。

  王军战败的消息,国王早已知晓,三位圣将都战死杀场,让高枕无忧的王有了一丝不舒服,如芒刺在背。现在又得知封丘、金水反抗胜利,王总算要认真起来,甚至有点兴奋的感觉,如当初征战魔族般,要亲自指挥全局。

  战争总是伴随着杀戮,不过这次通源的百姓不用担忧了,义军不霸占他们的房屋、不强抢他们的食物、不掠夺他们的钱财,甚至还主动帮助他们。离差、赵剑等人也不断的向通源的百姓宣扬着他们的新秩序、新理念,鼓励他们加入义军,共同反抗王都的暴政。虽然大部分人都持怀疑的态度,但入军的人也不在少数。义军在不断发展壮大,新理念、新政也在不断传播。

  “没想到我们几个有一天会做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不久前大家还在矿场、锻厂辛苦的劳作,而今却要去逆天改命了。此次征伐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不论结果如何,有幸与好哥们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也算没来人世这一遭。”几个人在城楼上感慨万千。

  凌风:“离差,你妹妹拜托了我一件事,差点忘了给你说了。”

  “什么事?”

  “嗯…这个该怎么跟你说呢,你跟我来吧。”

  现在已是黄昏,晚霞照在几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是征伐前的欢笑,下一次所有人还能不能这样站在一块谈笑风生,就是个未知数了。

  几个人言欢之后便散去了,离差和凌风一起走了,云天默默的看着这一幕,有些失落;如果没有那次屠杀,自己应该也会和好朋友像这样一起欢笑吧。

  凌风带着离差来到一间营帐前, 不好意思的挠头示意:“就在这了,你进去吧!”

  “什么事啊,不能直接说吗?还搞的这么神秘。”

  离差掀开帐幕走了进去,惊讶道:“你俩怎么来了,简直胡闹,这是在打仗,不是开玩笑,明天都回洛兰去。”

  “不行!你不在我们身边,我和离歌天天都担心的睡不着觉,生怕再也见不到面了,父亲母亲都不在了,你这个当哥哥的当然要时刻照顾弟弟妹妹了,怎么能把我们仍在家里不管不顾呢。”离清有些生气的反驳。“再说了,你打仗我们又不会碍着你的事,你要害怕别人闲言碎语说出门还带着亲属,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会做饭,可以在后厨帮忙。是吧,离歌?”

  离歌使劲的点头。

  离差犟不过,只好让他们留下了。不过自己并没有生气,反而感觉安心了不少。

  “你也不要责怪凌风哥,是我死气白咧非要跟过来的。”

  “行行行,你们就在后营待着吧,不要乱跑。我还有事要处理,我走了。”

  “差哥,你可不能怪我,是离清非拉着我要跟过来的,我劝了……”

  营帐外,声音渐渐消散了。

  (三天前)洛兰新征集的近两万义军在百姓的欢呼中出发了,陈伯也随大军而来,留下李少钦等人继续发展建设洛兰大本营。同时联络了封丘、金水两地相邀三日后一起出兵讨伐王军,推翻暴政。再加上嘉华城召集的一万多人,通源四万余人,还有不断莫名而来的忠义之士,队伍更加壮大了。而明天,这些人将会为伟大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热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