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 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家军校(二)招生预案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家军校(二)招生预案

作者:南柯寻梦人 字数:2865 书籍:重生之大宋浮生录

  杨文广受命组建新军,然后就被封了个“团长”之职。对应的新军制的军衔是中校。

  孟鸣被授予团政委之职,和杨文广等阶平级,也有对他监督的权利。

  此时杨文广来到了孟鸣的府上,一行前来的还有他的妻子鲍飞云和儿子杨怀仁(四岁)。

  孟鸣此时闻讯急忙前来迎接,因为有女眷和孩子,所以前来迎接的还有玉蝉和赵明月。

  孟鸣和杨文广去了书房,而其他女眷和孩子则去了后院。

  此时杨文广就说道:“正声老弟,这次老哥我来是向你致谢来的,我在会理取得的大捷,离不开你的相助,尤其那火枪、地雷、手榴弹都立了奇功,这些利器一发动,就杀得西夏狗尸骸遍野,人仰马翻,他们都以为是雷公发怒,所以都被吓得想掉了魂一般,纷纷失散而逃,溃不成军了。”

  孟鸣此时说道:“仲荣老兄,你过奖了,武器再厉害,也不过是个物事,战争的关键因素还是人;还是你们一线将士悍不畏死、一心用命的结果。”

  杨文广此时哈哈一笑,就说道:“咱们兄弟俩就不用虚言客套了吧?这次来我就是为了组建新军而来,毕竟这是你出的点子,你心里透着亮儿。虽然这次我是主将官,但是还是需要老弟居中筹划,你就是新军的幕后主脑。”

  孟鸣也是一笑回应,然后说道:“仲荣老兄,你最好抓紧招兵,就从农夫和良家子中召;不要从禁军中召所谓的精锐之士,因为他们有旧军队的习性,也是老兵痞了,找他们来容易带坏新军的风气;而那些农夫和良家子大都是忠厚老实之人,就像一张白纸一般,容易涂写,也容易调教。”

  杨文广就拿来纸笔,就将孟鸣的讲的招兵要求写来下来。

  孟鸣此时又问道:“仲荣兄,现在的普通士兵的军饷是多少啊?

  杨文广说道:“现在的军饷一般是月饷十元(一贯钱)左右,口粮是每人每天两斤口粮。”

  孟鸣说道:“我们训练的新军,训练强度相当的大,我决定给他们增加粮饷,新军除了朝廷的军饷,我决定我个人掏腰包,给每人月饷再额外补贴十元;还要改善他们的伙食,每人每天加肉半斤,顿顿见肉,例外再加鸡蛋两个。”

  杨文广一听顿时惊呆当场,他对孟鸣刚才说的话一时接受不了,这 超出了他的眼下的认知范围,毕竟这样的条件堪比军伍来的营指挥使的待遇。

  他回过神来,就结结巴巴地说道:“兄弟不是在、在…说笑吧,再说这钱数目一年下来不少啊,再说这待遇也太高了吧?”

  孟鸣毫不在意地说道:“这钱我还掏的起,这一年的费用大约在一百万元(十万贯)左右就够了。”

  孟鸣就在书房里当场写出了征兵告示,然后就让他家印刷厂刊印了几百份,然后就交给了自家的管家,让他派人到乡下张贴告示。

  孟鸣此时又说道:“仲荣兄,你先派心腹到东京的下面的县里设上几个征兵点,然后和我一起去趟皇家军校,现在军校也要招生了,你得给我推荐几个精英,最好不要功勋子弟。”

  他刚说完,就见杨文广就跳将起来,然后就见他有些急眼了,还一副气急败坏的表情。

  就见他怪叫道:“兄弟你啥意思?你哥哥我也是功勋之后,怎么看不清你哥哥我了,功勋之后招你还是惹你了?功勋之后不全是纨绔、二世祖,

  他们一生下来确实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但是他们的这一辈子已经被设计好了,就沿着设计好的轨迹混吃混喝,装装纨绔过一辈子,他们和功名基本无缘了,特别是那些庶子庶孙们,所以纨绔、浪荡、二世祖不过是他们表象,内心的酸楚有谁知呢?”

  孟鸣一听也连忙向他道歉,也给了他三十个招生的名额,让他自主推荐。

  孟鸣和杨文广一起乘坐着公交车去了皇家军校,公交车上一直是人满为患,但两人坐得是贵宾座。

  两人到了军校,杨文广是第一次来。

  只见军校大门坐北向南,风格非常朴实,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大宋皇家军官学校“横匾,是赵祯的手笔。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马革裹尸始回头“。

  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赵祯手书的“精忠报国“校训。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忠君报国者来“。

  一进大门就看见竖立着的一尊高约四米的兵圣“孙子”的铜像。

  然后就走在绿树成荫的校内主道上,道路的东面有一幢教学楼,四层的四合院水泥建筑,三路四进,分为左中右三路,上下两层,各层回廊相通;深四进,每进以天井相隔,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四周有围墙。

  全校自校长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二十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大门西侧有也有一幢三层楼房,是教职员宿舍。

  政治部掌管全校政治教育、军务和宣传,主要要想学员们灌输家国意识和忠君思想,由孟鸣担任部长。

  教授部与政治部一样是重要的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成绩考核。由枢密使薛奎担任部长。

  军事总教官是杨文广。杨文广虽是总教官,但他对先进的教练方法并不熟悉,有些东西只能边学边教。

  面积最大的就是训练场了,杨文广看到了许多没见过的器材和设施,孟鸣就一一给他讲明。

  孟鸣重点给他讲了四百米障碍场,依次安置的障碍物是转折旗、跨桩、壕沟、矮墙、高跳板、水平横梯、独木桥、高墙、低桩网、转折旗。

  其规格如下:跑道长一百米,宽三米半。转折旗距跨桩五米,跨桩距壕沟十米,壕沟距矮墙十五米,矮墙距高板跳台、水平梯十五米米,高板跳台、水平梯距独木桥二十米,独木桥距高墙十八米,高墙距低桩网十米,低桩网距转折旗七米。

  孟鸣此时演示怎样跑四百米障碍,他一鼓作气,腾挪跳跃,攀越壕沟、高墙,匍匐穿越地桩网,很快通过了所有障碍物。

  杨文广来兴致,他看孟鸣通过的很轻松,便跃跃欲试,就试着快速通过,半路上在独木桥上就摔了下来。

  最后他灰头土脸地出糗着回来了,一脸悻悻却又不甘心的样子。

  孟鸣笑着打趣道:“仲荣兄,你以为这四百米障碍就这么好通过呀,兄弟我在农庄里也有个这样的训练场,我也是在苦练了多年呢,而且它要求五分之一刻(三分钟)通过才算合格。”

  杨文广对一座高高的尖塔比较感兴趣,他指给孟鸣看。

  然后就好奇地问道:“正声兄弟,你说说那个巨大的白色圆盘是什么东西,你看它上面还有两个长长的指针;圆盘上有均匀地分成了十二等份,上面分别有十二数字标识着,每一份都有分成了五小份。”

  孟鸣就解说道:“仲荣兄,这时个计时用的东西,就和我们现在用的日晷和漏刻一样,我叫它为钟表,远比漏刻精准,也为军校训练报时之用。”

  他指着钟表对杨文广说道:“你看现在的时辰就是上午的九点四十五分,那个短粗的指针是时针,那个细长的是分针。”

  杨文广说道:“有了这么准确的钟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意义非凡,人们不再靠经验和不太准确的漏刻来预测时间了。这将使工作生活有了真正的时间观念,也有了节奏感。”

  孟鸣也赞同他的观点,杨文广要求去参观一下这个钟鼓塔。

  两人进入塔内,然后沿阶梯而上,最后就进入了钟表的内部,只见厚重的锻铜底座上布满大小齿轮、链条以及巨大的钢制螺钉、铆钉,齿轮不停的啮合着、运转着,发出“滴滴答答”有节奏的声响。

  此时钟表忽然发出“当当”的声响,连响了十声,吓了杨文广一跳,他急忙四处查看,想找到发声源。

  孟鸣看他的样子顿觉好笑,然后就打趣了他一番,然后两人就下了阶梯,出了塔,就到了招生处,开始商议相关的招生事宜。

  此次生员是从三衙禁军和西北边军中层层选拔、筛选的,另外官家也给了功勋子弟四十个名额,共计招收学员三百名。

  孟鸣和杨文广正在观看枢密院送过来的学员名单,名单上有不少熟人和好友,如:郭遵、曹宁、狄青、李昭亮、王克旭、石彦斌、种诂、潘良佐、慕容俊逸、高文焕的人。

  孟鸣就拿出以前写好的《皇家军校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交给杨文广观看,他一看就入了迷。

  已经中午了,孟鸣准备回家,他叫了杨文广几次,他都顾不得回应,孟鸣只好无奈地等他看完。

  最后杨文广看完就拍案叫绝,接连说道:“有了这个好方案,我这个总教官就安下心来了,再也不用犯愁肚子里没货了,有了这个方案,按图索骥、现学现卖都来得急。”

  他看了孟鸣一眼,眼里露出一丝感激之色,他此时肚子突然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他顿时尴尬无比,有些讪然地向孟鸣笑了笑。

  他有些歉意地说道:“正声老弟,都是我的不是,看这方案太入迷了,忘了吃饭点,这次我请你吃大餐,感谢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

  最后两人 就离开了军校,向公交站走去,准备返回东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