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砖 第三百章 赈灾(一)

《明砖》第三百章 赈灾(一)

作者:韦云凌 字数:2448 书籍:明砖

  此时的韦家的马车已经行驶快到延安府了,这儿的地区部分高,山路亦是很多,马车还不时颠簸着。

  “韦少爷,这去延安府还得多少久到啊?”苏清露问道。

  “快了,快了。”柳堂道。

  说后,韦柳堂掀开马车帘来,看看外边的样子。

  只见,地面上的路十分不好走,泥土亦特多,一旁是高高的悬崖,一旁则是低低的悬崖,周围无任何围栏。

  “清露,这路如此颠簸,若是不好驾车,我来吧。”

  苏清露微微笑着,一边驾着马车一边道:“没事的,少爷。这路我走的很多,你就放心吧。”

  苏清露说完,便认真的驾起了马车来,继续朝着延安府而往。。。

  今儿距柳堂出行已有六日了,东楠亦是刚在翰林院为官不久。

  “儿媳啊,你说柳堂这一去得多久回来啊?”

  娘坐在榆树下绣着鞋垫儿,心里啊,不时期盼着柳堂能够早些回来。

  “娘,放心吧。他啊,若是赈灾快,一月便可回来。”玲儿道。

  “真希望他快些回来啊。东楠对着自己的婚事不着急,为娘都替他着急坏喽。好不容易柳堂平安出来了,如今又要走。”娘道。

  爹笑容满面的走了过来,道:“依我看啊,不必等柳堂了。挑个吉日,逞早给我儿办喽。免得啊,让人家亲家等了那么久,都一年喽。”

  听着丈夫的一言,娘两眼朝着爹看去,道:“就不能再等等。等柳堂回来了,咱们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庆祝不好。你这老头子。”

  “好好好。就再等等。”爹微微笑道。

  “娘,您这是绣鞋垫?”江琬道。

  江琬抱着几月大的子萱,对着娘手里的东西注视了许久。

  娘笑了笑,道:“是啊。这两对啊是做给东楠他们成婚用的,这一对啊是做给柳堂。这每日奔波,脚啊难免会起泡。有了这鞋垫啊,穿上后就舒服多了。”

  爹倚靠在榆树上,听着妻子一语,开起了玩笑来。

  “我看啊,用不着。你做的哪有街上卖的好,要我说啊,干脆在街上那些摊子买得了。”

  听后,娘放下手中的针线来,一手拍在了爹的手肘上,道:“我做的哪不好了?你脚底下穿的还是我做的呢。”

  “真的?”

  爹不相信的脱下鞋来,仔细一看,还真是。

  “怪不得这几日磨脚呢。”爹笑道。

  “你……”娘想反驳但不知如何反驳。

  在场的听后,小声的笑了笑,但很快便停止了。

  玲儿挪着椅子坐到了娘的一旁,安慰道:“娘,您啊就不要与爹计较。爹是说笑的,您做的鞋垫确实比外头好。”

  “真的啊?”娘笑眯眯着道。

  “真的。”玲儿点头道。

  娘看了眼丈夫后,看向了玲儿,道:“儿媳啊,那好。以后啊,他的鞋垫我不做了,给你做。”

  听着此话,玲儿甜甜一笑,不再说些什么。

  。。

  此刻的一家吃铺中,那位叫杨南箫的男子正与韦家的小姐韦雪凝坐在一起。

  “雪凝,你……跟了我这么多日,可否喜欢本公子啊?”杨南箫笑着道。

  雪凝听着此话语,看着一桌子的饭菜,羞涩的微微笑了起来。

  随后,抬起头来,看向了杨南箫。

  “哪有这么说的啊?我们这才相处几日。”雪凝道。

  “那……依你之言,是不喜欢我喽?”杨南箫道。

  “哪……哪有。只是,我感觉太快了。”

  “没事。慢慢来嘛,虽说现在还不是很熟悉,等日子久了便会熟悉了。”

  说后,杨南箫想了想,看向了面前长得还不错的雪凝,突然问了起来:“雪凝,我们成婚怎样?”

  “成婚?”韦雪凝吓得差点呛到了。

  杨南箫点了点头。

  “这么快,我怕……”

  “没事。感情是慢慢培养的。虽是快了些,但我们成婚后可尽情的玩乐。想去哪儿便去哪儿。”

  听着刚认识不久的杨南箫的话,雪凝似乎有些许心动了起来。

  “那……先容我好好想想。”

  “好。”

  杨南箫笑融融的,坐在雪凝对面看着雪凝发呆了起来。

  看着杨南箫的眼神,韦雪凝有些不适应起来,害羞的说了句:“你怎么不吃啊?”

  “吃,吃。”杨南箫笑着道。。。

  而在一边的陕西,韦柳堂他们已经快到了延安府了。

  “少爷,前面是不是到了?”苏清露道。

  闻见声后,柳堂掀开车帘来,探出头看去,应了声:“是。”

  此时的延安府外,遍地皆是饥民,有些饥民只要见到有人拿着食物,立马便上去抢,还有一些饥民则强行欲要进入延安府城。

  见着这些,让柳堂开始担心起了后面的粮食来。

  “清露,快赶马车。莫要停下来,到城门之时再停。”柳堂突然道。

  听着这声,苏清露什么都没说,只是应了声:“哦。”

  马车行驶到城门时,让检查的士兵拦了下来。

  “站住!”

  韦柳堂急忙走下了车来。

  看着穿着一身红色官服,这检查的士兵一下便温和了许多。

  “敢问,您是?”士兵道。

  “本官乃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前来赈灾。”韦柳堂道。

  听着他们的话,一些饥民已经慢慢的朝着柳堂靠近了。

  眼下情况危急,为了不出现乱子,这士兵还是继续的验着。

  “可有牌子?”

  “有。”

  韦柳堂慌忙的将牌子掏出来。

  接过后,这士兵便仔细看来,确定无误后,方才将这牌子递给柳堂。

  “放行!”士兵喊道。

  看着这些饥民,柳堂好奇的问了起来:“刚才,本官看到你们不给饥民放行,可是为何啊?”

  “回大人话,小的只是秉公办事。这些皆是姚知府的吩咐,说是为了不让这些饥民给城中添乱。”

  “哦。”柳堂恍然大悟。

  正当柳堂转身欲要上马车之时,便感觉到了好多人拉住自己的官服。

  柳堂回头看,正是这些饥民。

  个个口中皆念着话语。

  “大人,行行好吧。我们饿了许多日了,求大人给我们块饼子吧。”如此话语有很多。

  苏清露看到这幕,傻傻站立着。而那士兵见后,便走上前来,二话不说,便拉出了剑,看着饥民,吓唬道:“走开!走开!”

  柳堂见着此幕后,伸出两手来,拦着了。

  “不可。”

  说后,柳堂看向了这些饥民,喊话道:“各位百姓们!困难只是暂时的!再挺挺!一会儿到城中来,本官在知府衙门前施粥!”

  听着这话,这些饥民立马欢喜了起来,犹如流浪在沙漠中口渴突然发现绿洲一般。

  “不过!本官有个条件!不许殴打他人!带头闹事!亦不许食他人之肉!若是让本官发现,立马押入知府衙门!”

  说完后,柳堂看向了这士兵,道:“一会儿放他们入城吧。”

  “是。”

  “清露,走。”

  柳堂的一声,苏清露这才回过神来,坐在了马车前,赶起了马车来。

  “驾!”

  马车往城中而去了。

  “少爷。我看见这饥民这么多。我们就带了这么多粮食,能够吗?”苏清露道。

  柳堂叹了口气,一边看着街上随处可见的饥民,一边说起了话语来。

  “定是不够的。等朝廷拨来粮食吧,这些就勉强助他们肚子在挨些日子吧。”

  在行驶,不一会儿便到了知府衙门。。。

  韦柳堂刚一下马车来,便瞧见知府衙门中走来了几位官。

  “韦侍郎。”

  带头的官喊了一声后,便往前走来了。

  “韦侍郎啊,您的到来,可是我们延安府的希望啊。”

  说后,这官方才介绍自己来:“下官姓姚,乃是这儿的知府。这位是岑同知,这位是杨通判。”

  “韦侍郎好。”

  “好。”柳堂笑了笑。

  “这位是……?”姚知府道。

  柳堂微微一笑,看向了苏清露,道:“她乃本官家的侍卫,主要是保护本官的。”

  姚知府笑了笑,两眼看向了苏清露,道:“长得真俊啊。”

  “姚知府,眼下是不是应该关心受饥之百姓?”韦柳堂道。

  “是是是。那韦侍郎可有何安排?下官定协助韦侍郎。”姚知府道。

  “本官需要你们将这些粮食熬成粥,暂且施给受饥的百姓们。”

  姚知府听后,同其他官员一起,走上前几步,看着马车后的一车粮食,道:“韦侍郎,我延安府有七十万百姓,这粮食恐不够啊。”

  “是啊。”其他官亦道。

  “这可是本官用家银买来的米,就暂且施吧,实在不行,粥掺多一些水吧。过几日,朝廷便会将赈灾之粮送来。”

  “好。那既如此,便先依韦侍郎之所言。”姚知府道。

  说后,姚知府抬头,看向了门边的两守卫招招手,喊道:“你们俩,过来将这粮食搬下。”

  “是。”

  韦柳堂亦跟着走了过去,欲要搬粮食。却被姚知府拒绝了。

  “韦侍郎一路辛苦,此等小事,交由下官办便可。”姚知府道。

  听后,韦柳堂退到一边,想想亦是,这似乎亦算上些小惩罚,谁让他们将这延安府管不好呢。

  “清露,你过来这边,莫碍着他们搬粮。”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