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古代当豪商 第201章 南货北运

《回到古代当豪商》第201章 南货北运

作者:虎虎有点威 字数:2591 书籍:回到古代当豪商

  大华开国皇帝李元昊起兵赶走鞑靼,意气风发,以天下任为皇帝已任。提出大华国策、皇家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将大华国都,定在北方,是为京城。京城就此成为大华政治中心。

  大华北方既称国门,实则就是与草原接壤,常年受游牧民族滋扰掠夺,战争不断。

  再者相对南方,北方地理位置,气候,水域等条件较差,所以北方经济比南方逊色不少。

  但京城所在,权势之地。意味着南方的税收,粮食物质等,必须北上。

  南方与北方的主要运输商路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北方起点京城,南方起点杭州。途经北直隶、山东、南直隶、浙江等。沟通衔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两千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人类伟大奇迹,历经千年,千万人,数个朝代接力完成。

  在大华朝时,大运河趋于完善,是大华的主动脉,大华南北连接的生命线。

  每年南方的税银,粮食,织造丝织品,御用、官用、民用的绸、缎、纱、罗、布匹、茶叶、瓷器等无数物质经大运河运抵京城。

  湖、广、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运河北上,也运到京城修宫殿、建宗庙。

  大华北方也有南方所需,牛,羊,人参,皮革等返运南方。还有棉花种植在北方很普遍,发达的纺织业在南方,所以棉花南运,布匹北上。

  但总体而言,北方物质总量不及南方,所以北方空船返回南方居多。

  商品物质流动越大、越多的地方往往就是繁华之地。打开大华地图,大运河沿线城市,特别是南方的城市,就是大华最富庶繁华的城市。

  杭州,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江西不在大运河边,但地处内陆。百姓休养生息数百年,又与湖广、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五省交界,绝对算商业调集转运中心。

  所以江西也称得上富庶。一个地方是否富庶,还有个标准,就是文人数量与质量。江西在这方面,更是完全碾压其他各省。最牛逼的是,大华某年科举,取进士470人,江西独占110名!而且前七名都是江西人。此记录,前所未有,后也未有。

  整个大华朝,因此有个说法: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有此成绩,江西岂不富庶?既然富庶,就有商人来往。

  前些日子,江西水患,导致大华各处,甚至海外的瓷器,都出现断货,短缺。物以稀为贵,故而瓷器价格在江西以外节节走高。

  反之江西自己因为水患造成瓷器积压,瓷器价格在江西跌跌不休。

  江西的瓷器出不去,同时其他货物也进不来。前段时间,仅有的通行路线只允许运送粮食,药材等救灾物质通过。

  所以谁能及时贩运货物到南昌一出一进,谁就能大赚一笔。

  如今江西水患基本结束,潮水退却,官道恢复通行,各处关卡放开管制。

  江南各地商人,纷纷开始筹集货物,调配护卫。

  杭州商人朱志远,眼光独到,又有极强的执行力。在杭州,是有名的大商人。杭州乃天下豪商巨贾云集之处,能在此地闯出名声,殊为不易。朱志远的经营能力与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这一次,他事先判断出水患结束时间,又通过信鸽与南昌关系户保持紧密联系,已经提前备好运往南昌的货物。虽然这样会造成银钱积压,有囤货风险。但也能先人一步出发,就看你如何取舍。

  所以当别人还在配货备货时,朱志远已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事宜。

  一般而言,以朱志远今日之财势,这种押运货物不需要他亲自出行。他只需要在家运筹帷幄即可。

  但近期来自江西的消息,太过特别,吸引了朱志远。最初获悉,江西南昌出现一个大华银行。这是从未听说过的行业,随着大华银行的消息接憧而来,朱志远就坐不住了。这个有眼光的商人,细细一揣摩,越想越心惊!他感觉到银行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自己甚至不敢去想象的世界!

  所以他必须亲自去南昌,见识一下这个银行!看看秦枫到底何等人物!

  因此朱志远必须亲自去南昌一趟,家主出行,自然规格不小。

  千辆马车,骡车载货,提供沿途补给。

  三百名全副武装护卫,其中两成骑士。

  六七百名青壮伙计随行,沿途货物转运,调剂。如遇山贼,这些青壮也能拿起武器,借助车辆障碍,配合护卫作战。战斗力比乌合之众的山贼还强两分。

  这种级别的防护,理论上已经是绝对安全了。无限

  南昌三家布行会首联合南下走商,护卫规模也不过如此。

  到底是江南,土匪山贼总体比之其他地方还是要少很多。这是杀头的买卖,除了实在走投无路,一般人不会参与。反过来讲,在这种富庶内地为山贼的人,大多数都是性本恶人。

  这种大商队出行,一开始满载货物,比如走到湖州,就会出卖一些杭州商货。购进一些湖州特产。一路走,一路销售,一路购进当地物质。等到了南昌,商队依然满载货物。

  北方贩运牛羊也是如此,牧民组成的商队从草原出发,可能是数千上万头牛羊。一路走,就可以一路卖。几家人的牛羊卖完了,买了自家需要的物质,自行组成一个小队伍,就可以返回草原。其他人继续南下。最后走到南昌的,可能就只有几百头牛羊。

  走得越远,卖价越高。

  草原人可以随意自由组合,出门在外,他们比大华人团结。遇敌更不会临阵脱逃,甚至,他们手痒时还希望遇上山贼。

  大华商人不行,不会随意接纳小商队,万一是山贼内应?

  不是山贼?我的护卫白白给你使用,我是不是亏得慌?

  付费?付多少?既然付费,万一遇到危险,出现损失,算谁的?所以后来出现的镖局,收费护卫,也有个规矩,货物被抢,镖局要担当!

  大华人精明,凡事都想个全面。问题是,越全面,分歧就越多。

  回头一看,我都已经大商队了,何必与你讨价还价喋喋不休?就此作罢干脆利落。

  除非官员上任顺路同行。富家,官员家眷随行。没问题。

  总之,商队吃不住,看不准的陌生人不会接纳。

  唯一的例外,商队最欢迎的,就是郎中,医生。

  商队出行,动辄就是以月计算。出门在外,生活不便,水土不服,经常会遇到各种小病。身体吃苦受难还在其次,万一丢了小命岂不冤枉?

  有医生就多一分保障!

  平常大商队出行,都会自备一位医生。若遇到个要求顺路同行的医生,那不就是正好?!

  大华正规医生,都有医碟,有这个,能自己开馆,收徒。没有,那就是江湖郎中,等于无证经营,病人死在你手上,人家有权利上衙门告你!

  有谍,就是持证上岗,病人死在你手里,那是该死。就算你技不如人,医死人,也是意外。无罪。

  想搭顺风路,就得有医碟。

  找上朱志远的商队要求同行的,是一位持有医碟的年轻人。剑眉,宽鼻,一身儒雅气。背着一个行囊和医盒。

  但凡商队接纳外人,必须家主同意。

  朱志远对年轻人第一印象很好。只是此人看起来太年轻,才22岁!年轻得不太像持有医碟的医生。

  朱志远细细观看手上的医碟,顺天府人,章望之,22岁......医生世家。朱志远暗暗点头,原来是医生世家,这就能解释了。医碟没问题。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是自己父亲,太医院右判院张静远从太医院取来的空白医碟,张光北自己填的。

  这样的医碟,张光北身上还有好几张。名字籍贯都不同。就是年龄,他也虚增了,张光北实际只有19岁,虚岁20。

  走一个地方,换一张医碟,他认为这样做,自己就是来无影去无踪。

  那晚和父亲深谈以后,第三日,张光北就悄然离开家。

  父亲要为天下苍生牺牲自己,这是大义正道!

  自己不能成为父亲的累赘,要成为父亲的希望。成全父亲一世英名!儒家教育,生命可贵,英名更可贵。

  自己还要活着,延续父亲血脉,把张家医术发扬光大!把父亲的选择、英名,流传出去。还要找到三哥......

  一夜之间,张光北长大成人了。

  离家以后,张光北在外面住了几日,跟着一个商队到了南直隶。

  再跟着另一支商队到了杭州。他本来想留在杭州,但是杭州商路繁华,大华旅游胜地,万一遇到京城人士,怕泄露自己身份。

  赶巧遇到朱志远的商队准备出发去南昌,张光北本无目标,觉得能去南昌看看也不错。随即前去接洽,成不成也无所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