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平行的生活 第336章,伤愈出院

《平行的生活》第336章,伤愈出院

作者:孟小轩 字数:2818 书籍:平行的生活

  武大娘守寡多年,向来是个坚强的性子,可是再坚强的女人,听到官差上门也难免心惊肉跳。"梅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他们不开门,外面敲门声越发急促起来,还伴随着一些再不开门就如何如何的威胁话语。

  梅娘略一思忖,此刻天已经晚了,可北市口一向繁华热闹,这会儿街上应该还有不少行人,外头那些人如果是骗子,不会这么早就来砸门,应该是真的官差。

  她轻声说道:"娘别怕,咱们又没做坏事,先开了门再说。"

  武大娘微微发着抖,打开了门闩。

  三个膀大腰圆的衙役一拥而入,狭小的房间里顿时变得拥挤不堪。

  “你们这是——”武大娘鼓起勇气问道,却被梅娘轻轻拉了一把。

  因为梅娘看见,这些人压根就没有听他们说话的意思,一进屋就各种翻找,还有个衙役径直进了里屋,里屋立刻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武大娘见他们连米缸面缸都要翻开,用棍子插进去查看,柜子篮子更是翻了个底朝天,又是心疼东西,又是害怕。

  梅娘却一直扶着她的胳膊,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武家一共就这么大地方,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那些衙役就搜查完了,目光又停留在武大娘和梅娘等人身上。

  武鹏站在武大娘另一侧,脸上有几分惊惧,还有几分敢怒不敢言。其他几个孩子则紧紧依靠在一起,数双大眼睛满是惊恐。

  梅娘见几人盯着他们不说话,便上前一步,盈盈施礼。

  "几位官差大哥辛苦了,不知有什么事是小女子一家能帮得上忙的?"

  众衙役见她不过十五六岁模样,举止却十分从容,自家被翻得乱七八糟,居然还能笑着说话,不由得高看了她一眼。

  “你是武家的闺女?"见她还是少女发式,打头的衙役微微皱眉,"你爹呢?你哥哥呢?叫他们出来说话!"

  梅娘说道:"小女爹爹去得早,家中长辈只有娘亲。还有一个大姐,早几年就嫁出去了。"

  武大娘勉强镇定下来,上前说道:“各位差爷,我们家里是什么情形,你们也看见了,的确没有旁人,各位有什么事,就跟

  我说吧!"

  见这一家不是寡妇就是孩子,几个衙役不禁有些意外,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

  梅娘见他们沉吟不语,便笑道:“官差大哥们办差辛苦了,不如先坐坐,有什么话慢慢说。”

  一个年轻些的就忍不住抱怨道:“坐什么坐?一天到晚在外头跑,到现在连晚饭还没吃上呢!王大哥,这家要是没有,咱们还是赶紧去别家看看吧!"

  王猛瞪了他一眼,硬邦邦说道:“话还没问清楚,哪儿能就走?差事办不好,连饭碗都要砸了,你还只惦记着吃饭呢!"

  众衙役显然都累了,一晚上没吃饭,冒着雨跑这么远,偏偏又什么都没搜出来,个个儿都是一脸不耐烦。

  梅娘笑着说道:“原来各位大哥还没吃晚饭,倒是我们怠慢了,若是不嫌弃,小女子做些吃食,各位大哥就在这里用饭,有什么话也可一同问过,这样可好?"

  衙役们进屋的时候,武家正在吃饭,这会儿饭菜还没撤下去,衙役们闻着饭菜香味,越发不想走了。

  王猛便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其他人也纷纷落座。

  梅娘示意云儿上前收拾桌子,重新摆上碗筷,又让武大娘去和面。她则盛了三碗汤,放在桌上。

  "外头下着雨,各位先喝一碗汤,去去寒气。"

  几口热乎乎的胡椒猪肚鸡汤下肚,身上冰凉寒湿的感觉顿时消散了不少,众人的脸色都不由得缓和下来。

  梅娘低声嘱咐武大娘擀面切细条,做成水面,自己则准备炸肉酱。

  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豆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一会儿就好。打四五个鸡蛋,用大锅摊成金黄色的鸡蛋饼,盛出切丝备用。

  黄瓜、青蒜、豆芽、小水萝卜等切丝,做成拌码。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大盆热腾腾的面条就上了桌。

  梅娘又摆上几个小碟,分别放着金灿灿的鸡蛋饼丝,绿油油的黄瓜丝,红艳艳的水萝卜丝,看着就清爽开胃。

  肥瘦相间的肉丁被黄酱浸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溢。

  >

  滚烫的面条拌着咸甜味十足的肉酱,混合着各种脆生生的蔬菜,酱汁绵密醇厚,小菜鲜甜脆爽,让人食欲大开。

  等梅娘倒了葡萄酒出来,他们的第一碗面条已经见了底,王猛正在盛第二碗。等每个人两三碗面下了肚,他们才注意到了放在一旁的酒壶。

  王猛终于从美味的炸酱面中回过神来,想起了这次来的正事。

  “我们正当值呢,这酒还是免了吧。”

  梅娘笑着解释道:“知道几位大哥都在当值,并不敢用白酒,这是前几日李家送来的葡萄酒,喝着不醉人的。"

  这时候人们经常喝的无非是白酒和黄酒,葡萄酒酿造工艺繁复,又不易保存,寻常人是极少喝到的。

  听说酒壶里是葡萄酒,那年轻的衙役就有些坐不住了。

  “王大哥,既然不醉人,咱们就尝尝吧,少喝些,不打紧的。”梅娘拿起酒壶,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

  酸酸甜甜的葡萄酒一入口,方才吃过炸酱面的口腔立刻清爽了许多。连王猛都忍不住喝了两杯,赞道:“这葡萄酒好喝,是从哪里买的?”梅娘说道:"这是前几日李府送来的,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买的。"

  "李府?!"听到这个名称,王猛挑挑眉,“哪个李府?跟你们家是什么关系?"

  若是寻常人家,怎么会给一个烧饼店的丫头送这么贵重的葡萄酒?

  梅娘想了想,说道:“是东城金鱼胡同的李府,跟我们家倒没什么关系,只是他家明日设宴,叫我过去帮忙做几个菜。"

  住在东城金鱼胡同的都是京城官吏,衙役们一听就知道了。

  "原来是礼部李主事府上,他家能看中你的手艺,当真是难得。"

  他们刚吃过梅娘亲手做的炸酱面,自然知道梅娘的做菜手艺如何,连官员家设宴都请她去,可见这丫头本事不小。

  想到这里,几个衙役不约而同缓和了脸色,说话也不知不觉客气起来。

  梅娘跟他们闲聊了几句,这才进入正题。

  "请教各位大哥,我家不过是卖烧饼的,不知沾了什么事儿,劳动几位大哥来访?"

  听她说得客气,言语中丝毫没有怪罪他们

  的鲁莽无礼之处,众衙役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你们有没有听说南城史家失窃一事?”王猛问道。梅娘正要摇头,武大娘却开口了。

  "差爷是说史家丢嫁妆那事儿?我听买烧饼的客人说起过。"

  “正是。"王猛点点头,“有人举报,说你家藏着赃物,我们这才来搜查。”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搜出来。

  梅娘微微蹙眉,问道:“可曾说过是什么赃物?”

  王猛如实答道:“说是一根牡丹花簪子。”武大娘恍然大悟,连忙从头巾下拿出一根银簪。

  "可是这个?"武大娘把簪子递给王猛,说道,“这是我闺女才给我买的,这么点儿个东西,怎么就碍着人眼了!"

  王猛拿过簪子,放在烛火下细看。

  梅娘说道:"这是我在街上银楼买的,王大哥明日去银楼一问便知。"

  不用问,王猛也能看出这簪子做工粗糙,不过是市井妇人常戴的寻常簪子罢了。史家小姐嫁妆丰厚,自然不可能用这么粗劣的银簪。

  梅娘又说道:“王大哥是个聪明人,您细想想,若我家真有赃物,只怕藏着掖着还来不及,哪里会戴在头上呢?家里每日要卖几千个烧饼,门外窗前人来人往的,被人瞧见岂不是大麻烦?"

  王猛听了这话,不由得微微点头。

  武大娘知道是有人诬告自己偷东西,已经按捺不住,忍不住骂道:“这是哪个天杀的,红口白牙地陷害我们家啊!我们就这一屋子女人孩子,天天起早贪黑卖烧饼还来不及,怎么会去偷人家东西——"

  梅娘轻轻按住激动又气愤的武大娘,向王猛等人微微一笑。

  “污蔑我们家偷东西倒是小事,劳动几位大哥大晚上的还不得休息,这人实在是不大厚道。”轻轻一句,便勾起了王猛等人对那个举报人的满腔愤恨。

  梅娘又一脸诚恳地说道:“我家最近生意好,只怕是惹人眼红了,是我们一家不小心,劳烦几位大哥费心了。"

  她这样宽宏大量,丝毫不责怪王猛等人,连是谁举报了武家这一事都不问,王猛等人越发对她刮目相看。

  “姑娘说的哪里话?都是那起子烂了心肝的小人作祟。”“竟然拿

  咱们哥几个开涮,我看她是活得不耐烦了!”“诬赖人偷盗也是罪名,咱们绝不会饶了她!”

  王猛等人这会儿已经被梅娘的厨艺折服,再想到自己堂堂官差居然被小人利用,上武家来找一群寡妇孩子的麻烦,又是惭愧又是恼怒。

  此刻已经吃饱喝足,不赶紧去抓人,难道还要留待明天?王猛等人越想越是生气,起身告辞出去了。

  武大娘见梅娘不过做了份炸酱面,说了几句话,就消弭了一场大祸,不由得大大松了口气。

  只是不知道诬告自家的人是谁,她还是很恼火。

  "不知道是哪个眼皮子浅的贱人,看我戴个银簪子都要去告状!要不是梅儿你伶俐,只怕娘就要被抓走了!”武大娘想着那些凶神恶煞的衙役,不禁一阵后怕,“要是我知道是谁,我非撕烂了他的嘴!"

  梅娘站在门口,望着王猛等人的背影消失在胡同里,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这还用问吗?娘这几日得罪了谁,难道不记得了?"

  武大娘开烧饼店一直是和气生财,最近生意好,连隔壁几家小店都跟着沾光,那些客人和店主自然不会找武家的麻烦。

  除了那户人家,还能有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