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环球探索生涯 第四十二章 奇门遁甲

《环球探索生涯》第四十二章 奇门遁甲

作者:吃牛的大熊猫 字数:2707 书籍:环球探索生涯

  “哇塞,陆远这是什么地方啊,景色好美啊,好想去这个地方!”

  “oh,天啊!这就是传说中的伊甸园吗......”

  “这只能是上帝的杰作,这实在是太美了......”

  陆远的第一次直播相当成功,当直播结束的时候,观看数量已经超过了10W人。

  在陆远宣布直播结束的时候,观众们纷纷询问下一次直播什么时候举行。

  直播结束之后,陆远简单的吃了一点东西,继续前行。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山谷前。在这个山谷中,陆远有了一些让他感觉奇怪的发现。

  因为天色已晚,所以在考虑一番后,陆远准备先扎个营,休息一晚,第二日再对山谷进行探查。

  第二天早上天才蒙蒙亮,陆远就起床了,洗漱一番后他进入了山谷中。

  这片山谷拥有大片的竹林,气候环境与陆远的家乡非常接近。

  竹林的面积很大,至少有数千亩,竹子的品种也非常多。

  一路走来,还能见到不少的竹笋。

  陆远忍不住也挖了一些常见竹子的竹笋,他从小就喜欢吃各种竹笋做成的食物。

  这个习惯一直都没有改变,每次去市场如果见到有新鲜的竹笋出售,他也总会买上一些。

  挖了一些鲜嫩的竹笋放入小鼎空间之后,陆远满意的笑了笑。

  “哈哈,以后出去探险的时候就不愁没有竹笋吃了!”

  开心的呼吸着竹林中清新的空气,陆远感觉浑身的骨头似乎都轻了几两。

  “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陆远一边走着一边忍不住在心中默默的吟诵着。

  忽然,他发现前方有异常。

  快步走过去一看,他在一块空地上发现了竹笋和竹子被咀嚼过留下的痕迹。

  “什么东西会吃竹子和竹笋呢?”

  以竹子和竹笋为食物的动物虽然不算多,但还是有一些的。

  陆远仔细观察起这些留下来的残骸,结果让他非常惊讶,这明显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生物留下来的。

  陆远查询了一下资料,会以竹子做为食物的动物,除了大熊猫之外,还有五种比较有名的动物。

  第一种是民都洛矮水牛,这种水牛生活在菲律宾民都洛岛上,在这里矮小的水牛曾经普遍,但现在它们的栖息地被严重侵占,已经不到300平方公里。

  第二种是黑犀牛,这种动物如今也面临的灭绝的危险。

  黑犀牛的种群在过去六十年中下降了90%,主要归功于偷猎。

  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黑犀牛的数量有所回升,当时只有不到3000只的非洲黑犀牛存在,现在数量稳步增加,不过如今它们的数量依然堪忧。

  第三种是温哥华旱獭,这种啮齿类动物是北美洲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曾经他们在枫叶国地区非常常见。

  不过因为旧大陆的殖民者为了它们的皮毛而大肆扑杀这种动物,再加上如今栖息地的破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

  第四种是凤头猕猴,这种黑猕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西北部地区,主要在苏拉威西岛-也被称为凤头猕猴。

  它经常被人类当做是一种有害生物被捕杀,因为它可以破坏农场,以及食用森林作物。

  最后一种是竹狐猴,竹狐猴迄今为止只在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有发现,但竹狐猴只能吃竹笋竹叶。据说马达加斯加这种最濒危的狐猴已经不到200只了。

  除了这五种之外,另一种就很常见了就是竹鼠,不过从痕迹来看,显然不是竹鼠。所以陆远一直没有考虑过它。

  “到底是那种动物所为呢?”陆远思考着。

  他很快就排除掉了竹狐猴和旱獭,山谷的环境完全无法适应这两种动物生存,而且它们也只吃竹笋和竹叶,不会吃竹子。

  另外的民都洛矮水牛、凤头猕猴和黑犀牛陆远都不太了解。

  陆远只是在书上看到过中国古代,是有大量犀牛生存过的,不过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环境的变化如今已经灭绝了。

  而且中国犀牛主要有三种(印度犀、苏门犀、爪哇犀),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但是这三种中国犀牛都不会食用竹子啊。

  “难道中国也有黑犀牛的存在!”陆远心中突然激动起来。

  如果能够在这片山谷里面发现黑犀牛,那么又将是生物学上面的一个重大发现。

  陆远振奋起精神,在周围寻找起更多的线索来。

  经过一番寻找,他在山谷的边缘发现了一个不大的洞口。

  陆远走过去一看,“熊!”

  一只看起来像熊的生物正趴在洞内休息。

  这只生物听见洞外传来的声音,懒洋洋的转过身来。

  这只生物体色为黑白两色,长得有两个大的的黑眼圈

  “大熊猫!”陆远惊呼起来。

  出现在陆远面前的分明就是大熊猫。

  这完全颠覆了陆远的认知。

  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只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发现过野生的大熊猫。

  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主要以竹子为食,偶尔也会捕食牛等大型动物。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诸夏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在这里发现大熊猫,实在是太让陆远感觉意外了。

  陆远迅速取出了摄像机,把发现大熊猫这一幕给拍摄了下来。

  随后几天陆远都没有离开这座山谷,而是一直跟随着这只大熊猫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经过几天的观察,陆远又陆续发现了七只大熊猫。这让陆远相当兴奋。

  在完成拍摄和记录之后,他立刻打电话联系了孙教授。

  没有办法,陆远并不认识生物学界的大拿,只能请孙教授帮忙。

  孙教授接到陆远的电话后,立刻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国内的一名生物研究专家。

  这名专家很快就与陆远取得了联系。

  在收到陆远发来的视频和照片之后,这名生物学教授瞬间就激动了。

  立刻申请前往陆远发现大熊猫的山谷进行考察。

  不得不说他们的效率还是非常快的,仅仅三天时间,考察队伍就已经组建完成。

  一个星期之后就到达了陆远发现大熊猫的山谷。

  教授和他的考察队到达后,又发现了几只大熊猫。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考察之后,他们发现这里的大熊猫与西蜀的大熊猫在遗传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跟秦岭大熊猫一样,应该算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这个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也一战出名。

  不过这些都跟陆远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在把资料发送给教授之后,就独自立刻了山谷。

  为了保证大熊猫们的安全,他忍住了公开视频的冲动,选择了对视频进行保密!

  离开山谷两天后,陆远来到了一个山间小盆地。

  “奇怪……这地方很诡异!”

  陆远之所以会感觉诡异是因为,这个山间小盆地里面的植物生长情况非常不正常。

  因为这些植物,尤其是其中的树木非常缺乏生物的多样性。

  而且一眼看过去,虽然感觉有点凌乱,但又同时隐隐感觉到其中似乎有一些规律。

  艺高人胆大,陆远虽然感觉到有些诡异,但还是走进了这一片山谷。

  进入山谷之后,起初还比较正常,但在行走了一段时间之后,陆远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猛然发现,自己走来走去竟然一直在原地打转。

  “奇门遁甲!”

  这个发现一下子让陆远兴奋起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传说中的“奇门遁甲”之术。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最有理法。

  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情况。

  《奇门遁甲》最初创立时,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风后改良为一千零八十局,到周朝时姜尚因为行军布阵的需要压缩为七十二局。

  汉代的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后,再次改革,成为现在使用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十八局。

  它包含有天文学、历法学、战争学、谋略学、哲学等。现在《奇门遁甲》又通常被人简称“奇门”、“奇门遁”、“遁甲”。民间流传的俗语有“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传统文化中,奇门遁甲以易经八卦为基础,结合星相历法、天文地理、八门九星、阴阳五行、三奇六仪等要素,是诸夏预测学中集大成者、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因此奇门遁甲自古被称为帝王学。

  在古代的各种传说中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除了姜太公和张良之外,范蠡、诸葛亮和刘伯温在各种演义小说里面也被描述成精通《奇门遁甲》之术。

  其中诸葛亮最有名的就是传说中的“八阵图!”

  在这个偏僻的小盆地之中,居然突然出现了疑似《奇门遁甲》的东西,陆远如何能不兴奋。

  再加上神农架可一直是传说中墨家的总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