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墟共主 第八十四章 荒城3

《九墟共主》第八十四章 荒城3

作者:唐太平 字数:1771 书籍:九墟共主

  她局促地左右顾盼,并没找到济大娘。

  不知大娘是太老了,是累了,是病了,还是已经没了,不然为何要让女儿出摊?

  十年已过,多少物是人非,她之前竟从未想过回到荒城,回到日夜苦思的甜水滩前,笑意盈盈的济大娘会不在了。

  交眉压运,眼大无神,脸胖脖粗,反骨剔透,面前济大娘的大女儿不似济大娘天生和气的模样,晒得黑黢黢的,莫名像个悍匪。

  介于幼年的几段过节,翠晴并不喜欢这段凭空出世的寒暄,也根本没从对方莫名转变的态度里感知到更多的善意——讨生意的人,笑脸迎客不过寻常,谁又能从那笑中品味出到底有多少是真诚,多少是敷衍,甚至虚假与诅咒?

  但她毕竟也二十有七,早就习乖了,压得了心绪,也藏得住惊讶,仅仅用一记敛眉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涌上心头的赧然羞愧。目光放柔,呼吸调整,自然而然地回了一声“嗯”。

  “去了好多年哦。”对方继续说,声音酥得人寒毛倒竖。

  “嗯。”

  “我记得你吃不惯羊奶,还放不放?”

  她讷讷地点点头。

  “六铢。”

  “哦。”

  涨价了?

  飞快付好钱,一手一碗,踢踢地走向矮桌。

  耳后,一声饱含怜悯的叹息传来——就在她转身后不久。

  明知她会听见,才故意叹得如此真切又感人吧?

  可她并不稀罕被谁可怜。

  搅了搅,浑浊的羊奶裹着淡黄色糖稀浸进木莲豆腐的缝隙,香意扑上鼻头,先饮上一口带着冰碴的甜水,再轻轻抿化木莲,整个夏天都不负了。

  嗯,大娘还活着,这碗酪子还是她的味道。

  她心满意足地吃完,快步离去,内心终于承认,刚刚那一派矫情,全然只是出于嫉妒。

  接近午时的阳光放下来,后背像背了一床滚烫的床单,行罢一里,就到了白果坡。

  白果坡的两侧植满桑树,属于一个富裕的绸商,全年都油光泛亮的的桑叶,养活了众多蚕农,却终年结不出像样的果子。

  那些病化的细果,大风一吹便化为白末,一点该有的甜味都没有,所以这里才叫白果坡。

  顺着白果坡一直爬到山顶,再沿着香樟道走上片刻,就到了她好友的家。

  十岁以前,她朋友不少,没觉得有朋友是件多了不起的事,整日不稀罕,动不动就和人翻脸,置气,干架,孤立,或被孤立,反正敢。

  十岁以后,朋友越来越少,她看得上的已经看不上她,看得上她的往往不如她,学会数钱后,真心就淡了。

  惟独好友是个例外。

  好友家境也不好,可比她爱笑,满肚子荒诞的传说与不羁的笑话,她帮她打气,她帮她骂人,总是和气的不得了。

  记忆中,好友家里塞满了蚕匾,就连墙缝里都是雪白的蚕窝。

  白果坡上的桑叶好友家可任意采摘,时间一满,绸商自会派人前来收丝。

  一来一去,年复一年,好友的爹娘靠着这些桑树,艰难地将七个儿女拉扯长大。

  十五岁的春天,绸商家大儿子前来收丝,一眼相中好友,她父亲作主,十两银子,就欢天喜地的把她卖了。

  出阁那天,好友不让她送,说自己是去做小,不敢太过招摇。

  自那天起,她们再没照过面。

  两年后,她亦难逃被卖的命运,甚至还离开了荒城……

  十二年渺无音讯,如今甚至不知对方是死是活,她也不知此行会收获什么,但就是很想快点步上香樟道。

  再上白果坡,才发现原本倾斜绵长的泥土坡道已然改成了气派的石阶路,石块的成色不像新的,看来已经铺了很久,但再久,也不会超过十年。

  捡着石阶往上冲,她不停不喘,心里只感觉有团急火在烧,可当她翻平山顶,寻着记忆中的香樟味再次来到好友住家前时,那团急火却是戛然熄灭。

  老房子还在,主人没换,墙缝里依然挂着茧丝,墙根潮湿,桑叶的香气涌出来,折磨人的蚕食声不减……可是,该要如何开口呢?要说什么呢?万一她过得不好呢?万一她过得不错呢?

  十二年了,她怎么忍心打扰这一切。

  正当她呆立门前,兀自愕然不知所以时,大门却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张焦黑的脸,脸上沟壑满满,双眼白翳迷糊,正是好友的阿娘。

  “丫头,找谁啊?”好友的阿娘用力眯起眼睛,试图认清她的长相。

  荒城的大多数妇人都有眼疾,且越老越严重。

  她清了清嗓子,压平心绪,很有礼数地问道:“大娘,请问老虎坡怎么走?”

  “哎哟,那你可走岔了,这是白果坡,老虎坡在一里之外呢……”好友阿娘的唠叨像一株越来越长的嫩绿的葫芦藤,一个字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只小葫芦,逐渐挂满了她心上。

  她终于恋恋不舍地点了一下头,道了声谢,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儿。

  又不敢走得太快,无数次,耳边刮来同一个呼唤:“阿晴!阿晴!你走慢点,我在家呢!阿晴……”

  她好希望那些声音是真的,是真的有一个与她同年的女子推开大门,唤她回头看看,为此她还特意放慢了脚步。

  可惜一切,只是我执。

  回家之前,先到白果坡上看看,是旧情难放,不敢相认,是近乡情怯。

  她明知此次回来,必须接纳诸多改变,心底仍不甘,不肯死心。

  若天可怜见,时间能永不翻越她俩的一十五岁,那该有多好。

  系在她心上的葫芦串,就这么一路晃动着,伴着她奔下了坡,拐了道,穿过几幢新起的宅第,蹒跚又迷惘地爬上了老虎坡。

  老虎坡的长度要比白果坡多一倍,但胜在缓和,仍是泥道,泥里裹着一些不明显的青石粒与偏红色河沙。

  爬到坡顶,再冲一截山路,她隐藏在山窝里的家就到了。

  她家掩藏在一片蓝竹林里,挤挤地靠着山坳。

  若从山下往上看,压根觅不到一点踪迹。

  只有每当青烟燃烧时,大家才会想起,山上还住着那么一户穷苦人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