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待你如老鼠爱大米 009

  上官将军哈哈一笑道:“爹差点儿冷落了你们。”目光一掠尹靖接道:“今年主考官是你的老师,‘三塔文渊阁’天机丞相。”

  上官诗昭眉稍浮起喜色,娇声道:“哦!是仲达老师。”

  上官将军道:“尹公子来者是客,明天昭儿等他一道上‘三塔文渊阁’会试。”

  尹靖称谢一声,上官诗昭突然羞怩地浮上一层红云,低头不敢说话。

  几个老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风宴直到夜深兴尽,才席终人散。

  翌日清晨,尹靖早已起床,他急于参加秋祭,希望能与二公主见面,因此起得特别早,但偏偏不见有人来招呼,他来此作客自然不便到处乱闯,只好耐心地等候。

  看看寅时已过,才听到一阵步履嘻笑声往这厢过来,有一娇嫩嗓音,道:“声音小点儿,公子不知起床了没有?”

  另一位噗哧一笑,道:“读书的公子都是早起的,我看已经起床了。”

  “仔细听听看起床了没有。”那二人果然仅在门外倾听。

  尹靖故意干咳一声,门外“嘭嘭”地响着。

  “公子请起床。”

  尹靖立刻应声去启门,只见二位青衣小婢,一个端着洗漱盆,另一个捧着一件蓝色锦绘儒衫,深深万福道:“公子早!”

  “二位姑娘早,打扰了。”

  那位捧着蓝色儒衫小婢,道:“老爷吩咐,请公子穿上这应考制服,我们小姐在前方等候公子。”

  尹靖洗漱已毕,换上蓝色儒衫,倒觉得还称身,胸前绣着“蓬莱”二个白字,底下一个“八”字号码。

  来到前厅,席上早已摆满精致早点,但却只有上官诗昭一个人在那儿等候。

  一见尹靖忙起身裣衽,道:“小妹恭候公子,请用早点。”

  尹靖见她身着雪白罗衫,胸前绣着“上官”二字,底下有一个“七”。敢情会榜人均需穿规定制服,绣上族名以资识别。

  当下忙拱手还礼道:“有劳姑娘久等了,不知祭礼如何举行?”

  “寅辰以前皇上偕同其余族长,到‘飞来峰’顶宰牛祭祀,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噫,这么说来已经行过祭礼了,在下失之交臂,甚憾。”

  “秋祭之时除皇上与各族族长以外,其余的人均不得参与。”

  “令兄与耿姑娘不是去参加了吗?”

  “他昨晚就在玄冰石上打坐运功,听说这样会补益元神,家父令小妹陪同公子上‘文渊阁’”。说着羞怩地低下了头。

  尹靖觉得上官诗昭很害羞,但却别有一番文静的神韵,当即淡淡一笑,道:“小文生榜考后,想到武榜去看看,不知时间是否来得及?”

  “武榜考场就在‘三塔文渊阁’下,在阁顶鸟瞰,可窥全貌,同时参加两榜会考的人,可来往复试。”

  尹靖看看她胸前的“上官”,再低头看看自己胸前的“蓬莱”觉得甚是奇妙,不禁莞尔一笑。

  上官诗昭脸上一红,道:“这是应考人的制服。”

  “是不是每人服饰都不一样?”

  “不是的,规定男着蓝衣表示青云直上,女着白衣表示清高圣洁,胸前绣字以别士族。”

  “只不知武榜着什么制服?”

  “色泽一样,不过武榜是劲装,并以盔帽蒙面。”

  用过早餐,府外有两台轿子在等候,二人上了桥,走过一程,忽闻一声喧哗,轿子已停在一处巍然耸立的古塔前,上书着“文渊阁”三字。

  在“文渊阁”前,有一旷场,上凸下凹,成半圆弧形状,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坐满了四周,族旗飘扬,各个角落插着每一族的旗帜。

  由于人潮遮住视线,也看不出“天岳台”与“地岳台”坐镇何方?

  “文渊阁”却是冷冰冰地,文榜虽不若武榜热闹,但自有其庄严的气氛。

  上官诗昭身本虚弱,由二位侍婢左右扶持,上到塔顶已娇喘吁吁。

  这时各方会考的文生都已到齐,尹靖发觉其中竟有三位女生,除上官族外,是皇甫族与乔姜族。

  考场是个宽敞的厅堂,正中壁上悬着一幅孔圣肖像,底下是主考官的座席,左旁墙上贴着一张大白纸,堂上排着八张桌子,文房四宝放在桌子左角,按号次落坐,尹靖在最后一度与上官诗昭相邻。

  二人坐定,尹靖轻轻问上官诗昭道:“贵国裙钗不让须眉,与男子同临科举,不知可有女子当官者?”上官诗昭笑颜如花,曼声道:“天星族与乔姜族的族长都女人。”

  尹靖“哦”了一声,道:“贵国这种制度比起中原开明多了,在中原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学富五年,也不能与男子同赴科举,当官涉政。”

  突然外面传进一阵朗朗声:“主考官到!”

  诸考生全体肃立,敛手静候。

  只见一广额盈颐,美髯飘腹,身穿红色袍的相爷,踏着方步,踱入考场,诸生齐齐敬礼后才归坐。

  天机丞相目光一掠考场,观各族人数已齐,也不打话,提起狼毫,在左旁大白纸上挥手书道:四书题,论文“乐乐乐”

  写完后就回到席上,冥目静坐。

  诸考生纷纷翻阅考卷,绞尽脑汁,各显才华,将十年寒窗的工夫,尽在卷上一展。

  突然有一考生晃着脑袋,朗朗吟哦道:“独乐乐与人乐,孰乐?曰不若与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每读一句,想一想就写在卷上。

  众人不禁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只见那人胸前绣着“天星”正是天星族的文生。

  他虽然不住地吟哦,主考官却不去阻止他,这一来旁若无人,声音越念越高,有一考生实在忍不住,哼声道:“子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阁下云云朗诵,旁若无人,未免有扰左右文思。”

  文人自古相轻,天星族那人鼻孔哼了一声,犹自念念有辞,不过这次却不出声了。

  隔了一阵,“文渊阁”下传出一阵呼号,拍掌声,众生不禁停笔翘首向下张望。

  只见旷场中万头攒动,练武场里刀光剑影,映着晨曦、幻成万道银彩,敢情第一场武试正当高潮,二族的人各为其士呼喝助威,因此欢声喧天。

  主考官突然眼睛一张,只见各生都向楼下眺望,脸色一整,朗声道:“朗耳不听窗外话,一心只作案上书。”

  众考生脸上一红,都转回头来作文章,不再向下张望。

  过了半个时辰,尹靖已把文章作好,仔细读了一遍,觉得还算通顺,转目望去,只见上官诗昭早已合卷向他微笑,问道:“上官姑娘,你文章可已经作好了吗?”

  “我等着公子一起交卷。”

  “姑娘才思敏捷,小生万万莫及。”

  二人把文章送到主考官面前,这时尹靖才发觉众生犹自低头苦思。他们二人还是最早交卷的。

  上官诗昭是天机丞相的高足,他见学生第一个交卷,心中大为高兴,首先展开试卷在口中一面低吟,一面不住地点头,万般赞扬意,尽在不言中。

  看完了试卷,提起朱砂笔在卷上打了许多圈圈,显然圈子越多,表示成绩越好。

  他又随手提起尹靖试卷,看了几眼,觉得用字平平,眉头不禁微微一皱,突然眼睛一亮,一口气把它读完。

  心中大感惊讶,暗暗忖道:这人文章不以浮华为能事,但读其文却觉得胸襟开朗,如鹏程万里,气吞山岳,显见这人是大有作为的安邦定国良才,非俗流可比。

  上官诗昭的文章同他一比,就显出虚浮。

  当下不禁深深地打量了一下尹靖,只觉人同其文,英气横溢,诚然栋梁之才,提起朱砂笔一句一句地圈了下去。

  上官诗昭脸上一红,道:“尹公子文章胜我数倍。”

  “哪里,哪里,在下乡俗野墨,难登大雅之堂。”

  “公于匆用客谦,我看老师打圈就晓得。”

  尹靖淡淡一笑,道:“何以见得?”

  “仲达老师教书多年,我深知他的脾气,圈子打得越多文章越好,你卷上圆圈胜我多多。”

  说话之时,一阵急躁步履登上“文渊阁”,那人来到试场外,大声说道:“吉田族胜天星族,天星文榜考生是否参加武榜?”[文学库·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天星族考生冷冷道:“孔圣弟子不言齐恒晋文之业,无已则王乎?圣人以王道治天下,谨痒序之教,申之以考悌之义,趋之以礼,则民耻且格,干戈刀剑霸道之业,小生不屑为之。”

  主考官微微点头,道:“天星族文生不考武榜。”

  那报榜官“嘭嘭”又下了楼去。

  天机丞相一摇手中银铃,朗声道:“时间已过,交卷。”

  众生纷纷交了四书题文,有几个迟迟未交,主考官只好亲自下场收卷。

  第二道试题是辞赋,主考官在大白纸上书道:

  香玉公主御题:

  赋诗一则“思愁”,溪韵,须嵌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诸字。

  -------------------------

  第二十四章 天地岳台

  一阵“唰唰”翻卷声,众考生托腮深思,推敲字韵。

  尹靖想起二公主以“思愁”为题,心中不由顿生感慨,沉吟了一阵,提笔书道:

  六瓣仙兰九曲溪,

  蓬莱午夜忆关西。

  银河七夕鹊桥渡,

  玉枕三更翡翠凄。

  道路十千肠欲断,

  年华二八须初齐。

  山色四周百鸟啼,

  情波万丈心如一。

  这一首诗委婉缠绵,含蓄着他与公主之间的事,堪称隽品。

  这一次他作好之后转头望去,上官诗昭还在蹙眉深思,他不去打扰,静候着与她一起交卷。

  果然不一会儿,上官诗昭也已作好,二人相顾一笑交了试卷,这一次又是在群英之先。

  主考官把两篇“思愁”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哦玩味,连连赞道:“好诗!好诗!不过本官尚不能置评,须经公主御笔评审以定轩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