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饭吧,首席大人! 第112章 从不曾出现在他们身上

《开饭吧,首席大人!》第112章 从不曾出现在他们身上

作者:沐笙箫 字数:868 书籍:开饭吧,首席大人!

  “天象已然目睹,乾坤大转移运势,你该明白了!”

  但听白石老人微微一笑,随又肃然说道。

  刘伯温惊疑参半,沉吟着道:“大端已详,细节未释,尚有劳白石老人指点!”

  白石老人略一点头,道,“于大端之处,你明白什么?”

  刘伯温道:“元朝帝君乃白虎星临世,因此暴烈残酷,天下百姓受尽茶毒!目下紫微星已现,当主新帝星现世,但必经惨酷拼杀,方有作为,天下因而刀兵将起,杀伐势将难免!幸而终能克灭白虎帝星,天下幸能重复太平!”

  白石老人一听,不禁微笑点头,道:“好!既于大端处有此悟力,天下亦无人所能比拟矣!但于细节未处,尚有甚迷惑之处?”

  刘伯温沉吟道:“伯温方才目赌紫微与白虎剧斗之时,白虎势盛,紫微竟尔不敌隐晦,摇晃欲坠!幸而此时忽有中隔一星,射出蓝光,撞向白虎星,紫微因此才得以重炽紫光,一举克灭白虎金光!但这中隔一星到底主何朕兆?伯温便百思莫解了?”

  白石老人目注刘值温,微笑不语,忽然又道:“那中隔一星便即天机星是也!白虎帝星气势尚盛,紫微星光华尚不足将其克灭,唯有天机星一旦发出光辉,方能克制白虎星辉,届其时,紫微星便可大放光明,一举克灭白虎星矣!你明白了么?”

  刘伯温点点头,又道:“然则天机星到底是谁?”

  白石老人呵呵而笑,目注刘伯温,道:“此尚非其明白之时也,一旦明白,便是紫微星大放光明之时!你只须记住这点,日后自会明了。”白石老人一顿,忽尔又微微一笑,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九宫三元亦朦胧,不识自身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局中!”

  刘伯温一听,心中一动,似懂非懂,但到底难以明白,便不再问了。他听白石老人忽然道出“九宫三元”四字,心中突突一跳,暗道这岂非暗示那幻影壁上的天机图么?眼前放着这一位半仙半人的高士,倒千万莫错失了探究的机会!

  刘伯温这般转念,便连忙趁势问道:“白石老人提起九宫三元,伯温倒有几处不甚明白,老人家可否再行解答?”

  白石老人呵呵一笑道:“我平生最多只回答三个疑难,但碰上你,早就破了此例矣!好人做到底,你就只管发问罢了!”

  刘伯温道:“伯温见天机图第二十七幅道: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偶有真王。又道:惟日与月,下民之极,应运而生,其色曰赤。其图则有日凡悬于树顶,树上勾挂曲尺,伯温已然推知,此乃目下乾坤大转移之兆,但有数点尚未明了,请白石老人教我。”

  白石老人道:“有甚不明,你且道来!”

  刘伯温道:“此图虽已隐兆紫微帝星临世,但日后以何者为其国号?”

  白石老人微微一笑,道:“惟日与月,乃一个‘明’字。树顶悬日月,合起来亦是‘明’字。江东岸上光明起,意即光从明起,‘明’重现三次,然则新朝国号,你尚不明白么?”

  刘伯温点点头。他已领悟。日后新朝国号,便取一个“明”字了,他又续问道:“然则谈空说偈有真王一句主何朕兆?”

  白石老人道:“紫微帝星全凭天机星扶助,否则不足成其大业,谈空说偈,妙演天机,此乃天机星的专长,因此,亦就是说,只有天机星谈空说偈,才有真王出现!”

  刘伯温眼见白石老人又说到天机星的身上,不知其所指何人,但明知他是决计不肯泄露的了,无奈只好道:“那伯温明白了!但白虎星到底于何时陨落?”

  白石老人微笑道:“你于天象中看见白虎星是甚形状?”

  刘伯温道:“乃七星排列成白虎之状。”

  白石老人大笑道:“七星排列成白虎岂非七帝之数么!”

  刘伯温豁然悟道:“那伯温明白了,当今朝廷,自元世祖起恰恰是第七位皇帝,亦就是说,当今皇帝乃元朝最后一脉!”

  白石老人微笑道:“你领悟性奇高,果然大有来头!尚有甚疑问,便速速问了!”

  刘伯温此时已对天机图第二十七幅豁然领悟,由此而彻悟出破解天机图奥秘的天机心法,天机图奥秘的破解,他自信已足可胜任了,便不再发问,他知道白石老人行将消逝,心中不舍,便冲口而出道,“今日一聚,不知何时重逢?”

  白石老人大笑道:“你明白天机星是谁之日,便是你我相逢之时。吾道中人,切戒儿女私情,但你偏偏极重情义,因此日后凶险重重,切记步步为营便了!”

  白石老人说罢,突地向远处的一头白鹤一招手,白鹤使似通灵,扑腾飞至,伏在巨石上面,白石老人猛地一推刘伯温,刘伯温便身不由己,跨上了鹤背,白鹤呱呱而呜,白石老人喝道:“去!”白鹤随即腾空而起,白石老人大笑道:“鹤儿啊鹤儿,你呱呱吵叫什么?他从何处来,汝便送他往何处去便了!……”

  白石老人的话音未落,白鹤背负着刘伯温已然飞远了。

  白鹤在半空中大展翅膀,方圆竟及丈许,鼓起的气浪,足以乘载一人重量有余。

  刘伯温稳坐于白鹤背上,眨眼间便升上神山的顶峰。向下俯望,原来下面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峡谷。刘伯温叹了口气,暗道白石老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今后只怕概难相见了!

  忽尔又暗道,刘某人叠有奇遇,但自始至终无不与乾坤大转移运势有直接牵连,莫非刘某注定非得涉身其中了么?

  刘伯温叹了口气,但见下面的山野大地忽然停住不动,原来白鹤这时只是原地鼓动翅膀,却不移动,似在等候刘伯温的主意。

  刘伯温暗暗惊奇,使轻抚白鹤的白颈,道:“能带我去与紫云英三妹处重逢么?”

  白鹤不动,依然原地鼓动翅膀。

  刘伯温知这是白鹤表示不能违背白石老人的旨意,他与紫云英虽有相逢之日,但决非在短期之时!

  刘伯温无奈又轻抚白鹤,道:“既然如此,你定必知我从问处来,好!那便载我往何处去罢了!”

  白鹤一听,呱呱的叫了一声,表示领命,然后一个回旋,佝东南方向疾飞而去。刘泊温但见脚下的山畴大地、长江大川,如飞般向后掠移,眨眼间便已过了浩瀚的长江流域。

  下面的景物,人目已有点熟悉,原来已入了浙江地域。又一会后,家乡景物历历在目,原来已是青田县境了。

  白鹤忽地在一座山峰上面回旋,呱呱的欢叫。刘伯温向下一看,原来那是据闻祖父墓穴的白鹤山了,刘伯温心中一动,轻拍白鹤的背道:“白鹤呵白鹤,莫非你已有灵有性,竟如此欢喜,知道这是白鹤山上归白鹤么?”

  白鹤一听,又呱呱的欢叫连声,然后猛地向下一沉,眨眼间便降落在白鹤山上,伏在山地上,显然是示意刘伯温下来了。

  刘伯温从白鹤背上跨下来,他很感激白鹤的载送,但又不知如何表示,便走到白鹤的前面,摸着白鹤的长颈,亲了亲。轻声道:“有劳你了,白鹤兄!你可以回去了!”

  白鹤张嘴咬住刘伯温的衣袖,似乎舍不得与他分开。刘伯温又惊又喜,便轻声道:“鹤兄呵鹤兄!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我有大事要做,总不能终日伴着你呵!你若愿意,欢迎你随时飞来与我相聚!”

  白鹤一听,呱呱欢叫,然后竟把头连点了三点,随即腾空而起,眨眼已飞远,大概是回去向白石老人复命去了。

  刘伯温目送白鹤远去了,心中很有点惆怅,暗道我若能似白鹤,海阔天空任我飞便好了。

  刘伯温在白鹤山上游了一会,他听爹爹说,他祖父刘濠的遗骸是葬在白鹤山上,一棵巨树的洞穴之内的,刘伯温从来未见过祖父,此时忽然极欲见他老人家一面,就算能在祖父的坟前拜祭一下也是好的。

  刘伯温于是四处寻觅,但白鹤山上参天古木随处可见,要在其中寻出有洞穴的树木谈何容易?刘伯温四处寻觅,终于毫无发现,他叹了口气,无奈只好下山去了。

  白鹤山距刘伯温家仅五里,刘伯温片刻的飞掠便已抵达家门前了。

  他忽然看见一位年方五岁的男娃娃,正在地上用竹枝写字。刘伯温心中一动,便悄悄走到男娃的背后一瞧,只见男娃先在地上用竹枝写了“徐达”二字,又在旁边接着写了“彭莹玉、刘泊温、紫云英”等三个名字,然后哺喃的自言自语道:“我听义母道,我有三位义兄姐,但我又不知他们在何处?大哥、二哥、三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看徐达呵!……”

  刘伯温一听,知这男娃便是千里遥遥前来投靠刘家的徐达母子,心道准是爹娘甚喜徐达,便自作主张把他收为义子了!他心中一热,便一把搂住徐达,悄声道:“四弟!二哥不是回来看你了么?”

  徐达一听,拼命扭转身来,一见果然是曾救过他和娘亲的刘伯温,登时喜得一跳老高,拍着手掌向大门口冲去,一面大叫道:“义父!义母!娘亲!刘伯温――二哥!他回来了!”

  刘伯温与父亲刘钥、娘亲赵氏、徐大婶徐氏见了面,三几言不到,赵氏便急道:“你三妹呢?怎不见她回来?莫非有甚凶险?”

  刘伯温叹了口气,把此行的事略略说了。

  刘钥见儿子空手而回,十分失望,但未了却叹了口气道:“命数!命数!命数如此,乎复何言!”说罢,他就不再理会刘伯温的功名大事了。

  刘伯温安慰娘亲道:“三妹果然大有来头,伯温已然断定,她绝非夭折之命,娘亲放心便了!”

  赵氏见儿子虽然平安回来,但少了她视为心肝宝贝的紫云英,心情难过,又见刘伯温此次回来后,竟已判若而人,出言处处隐露要机,但又令人不明所以,心中益发苦闷,便也沉默少语了。

  刘伯温又向徐氏问了一下路上的情形,知道爹娘待她母子甚好,便放心地点点头,返回他的书房里面。

  一连数日,刘伯温除了三餐出来与各人见面外,其余时间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

  到第四天时,他忽然把徐达邀到他的书房,手把手的教他读书识字,又教他洞悉天下大事的阴阳术数,更进而传授徐达如何研习“孙子兵法”。

  每有空闲,刘伯温便带着徐达一道,上白鹤山去,不知他教徐达什么。但每次徐达回来时,均手损脚肿,似乎是练功去了。赵氏见了心疼,便责怪儿子刘伯温过于严厉急进,把徐达这位义子累坏了。

  刘伯温微笑不语。徐达却挺起小胸膛,一本正经的向赵氏道:“不!义母,徐达不怕累!二哥说,人欲成其大事,必先劳其筋骨!徐达誓要跟着二哥于大事!”

  赵氏不禁苦笑摇头道:“罢了!罢了!温儿把一班干大事的小子弄回来了!”

  这般又过了四年多,眼看第五个年头也将至。此时天下已烽烟四起,战乱频频。刘家所在的青田县虽暂时平静,但已有难民涌入,老百姓人心惶惶,唯恐朝不保夕。

  刘钥也知大世不妙,但又苦思无计。忽然想起刘伯温似早有预见今日的情形,便向儿子请教应变之法。

  刘伯温沉吟了好一会,才道:“目下有上中下三策!”

  刘钥忙道:“何为上策?”

  刘伯温道:“联合乡亲,以求自保!”

  刘钥道:“何为中策?”

  刘伯温道:“广积粮,以备荒!”

  刘钥道:“何为下策?”

  刘伯温叹了口气,苦笑道:“遁迹深山,不问世事。”

  刘钥奇道:“遁迹深山可避兵灾,不问世事可保头颅,温儿为甚却道是下策?”

  刘伯温苦笑道:“乾坤行将剧变,天下之大,只怕已没有一处容身的安乐土矣!爹爹宜早作决断,不然便太迟了!”

  刘钥被刘伯温说得心惊胆战,但大势已露端倪,他已不得不信了!

  刘伯温自从这次与父亲深谈后,便不再提及,每日加紫传授徐达的武功和学问。

  这般又过了月余。这天一早,徐达忽然跑来向赵氏和刘钥道:“义父义母!不好了!二哥他不见了!……”

  刘钥和赵氏一听,大吃一惊,连忙随徐达奔到刘伯温的书房,刘伯温果然已失了影踪。

  赵氏想了想,急忙拉着徐达的手道:“你这小鬼头!必定知道二哥的行踪!说,二哥到底上哪儿去了?”

  徐达一听,连忙摆手摇头,道:“不知道!不知道!二哥说行踪勿泄也!二哥又说日后他再返回带我出去!……”

  刘钥一听,已然明白,便对徐达道:“那好,不问便了!但二哥临走,必定有信物给你,你倒是拿出来看看呵!”

  徐达想了想,便点点头,道:“二哥说,待他走后三个时辰,方可开启他留下的锦囊!如今已足三个时辰,锦囊可以开拆了!”

  徐达说罢,果然在身上摸出一对锦囊,轻轻的拆开,但见内有一幅字条。刘伯温龙飞风舞的写道,“悄然离走勿悲伤,此行西去路悠长;有缘千里来相会,誓逐元蛮复汉疆!”

  刘钥和赵氏一见,登时作声不得。好一会,刘钥才安慰赵氏道:“温儿生时奇,去时奇,日后亦必定古怪稀奇!他虽生作刘家儿郎,但实为一代奇人,不可异义,我等凡夫俗子,又岂能参透他的行踪奥秘?可惜什么?由他去吧!”刘钥说罢,与赵氏一道,走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