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进阶之路 第三十四章商讨计划

《农门进阶之路》第三十四章商讨计划

作者:照水晶 字数:2989 书籍:农门进阶之路

  “小妹说的对,今天去了镇上一趟,情况很不乐观,街上基本没人,如果发大水我们来不及逃,我手工不错,我准备多砍些竹子回来做几个大的竹筏,也能有个急救的工具。”李扬德补充道。

  李扬明听完三人的建议,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的是明天除了要去村长家里说下情况,还要将二爷爷家里的李思两兄弟接到我们家里来,让他们打包些必须的行李,我害怕到时候出乱子的时候顾不过来,所有人这几天最好都待在一起,做干粮、打包行李和、出行准备等事情。”

  李老爷子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女临危不乱,还能想到这些,“听了你们的话,我很欣慰,即使我们老的去了,你们也会守护好这个家,我们今天买的粗葛布,孩子娘和媳妇你们也给家里人包括李思兄弟共计十五个人,一人做一个方便携带的包袱,放上干粮、银子、衣服和水等东西,万一走散了也有个依仗,今晚我们都去准备干粮和打包粮食。”

  “爹,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觉得我们还要准备些武器,如果出现水患,后面可以想象世道会是如何之乱,况且南福郡和东临郡还在打仗,没吃没穿又没律法管制的世道,我们是不能保证人心的,所以我想让大哥明天去镇上买些铁器,虽然官府明令禁止老百姓持有武器,我们可以到几家铺子多卖几把菜刀、镰刀这些短小易藏方便携带的刀具,且属于农用与家用的东西,家里的锄头镰刀菜刀也要带上,一人有一个自卫的武器,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能一直在一起,走到最后,先提高每个人活下去的几率为先。”李扬清说的话题有些沉重。

  李邱氏听完便哭了起来,“那,那能就这么坏的情况出现了,我不想所有人都分离,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可怎么办啊?我已经送走了一个生死未卜的儿子了,呜呜呜……。”

  李文秋看到痛哭的李邱氏,上前抱住李邱氏,出声安慰,“奶奶,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步,只是先做好最坏的准备,至少我们就比其他人强啊!先做好了准备不是,奶奶你别哭了,我们等下还要抓紧时间做干粮呢!”

  李邱氏听到孙女的安慰止住了眼泪,感觉有些丢人,在孙辈们面前哭,不好意思的用袖子擦干眼泪,李邱氏毕竟一生都是围着丈夫子女们过活的,没出过远门没碰到过大事,现在眼前的困难吓住她了。

  两个儿媳妇倒是比较镇定,特别是李孙氏,李孙氏一直都是很要强的人,性子泼辣些,不是李邱氏莬丝花式的性格,能够依靠的李扬武走了,留下的两个儿子需要她保护,为母则刚,“小妹说的很对,除了武器外,还要多买些现成的鞋子,一人要有两双鞋子,以后可能要长途跋涉,费鞋的很,做是来不及了,再一人卖身粗葛布衣裳,耐磨耐穿,再多买些麻绳、麻袋,好打包东西,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二弟妹的提议很好,路上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要买些现成的药,一人分一份,一人一个火石和火镰,肉盐这些也多买些回来。”李文氏活跃道。

  “哈哈哈!好,很好,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人多力量大,思虑的也要周全些,今天我们买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银钱在乱世里不是最重要的,食物、武器、水、药物、衣物都是最重要的,听老一辈的讲过,遇到乱的世道,人吃人都是存在的,老大,你明天一早早点又跑一趟镇上,我明天去村长那里说情况,去二弟家叫李思两兄弟过来,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后面的就看运道了,现在大家赶紧舂米磨粉做干粮。”

  听了李老爷子的指挥,一屋人赶紧行动起来,李老爷子三父子去杂物房给稻谷去壳舂米,李邱氏带着其余人接着雨水清洗葛根做葛根粉。

  等清洗好后,先把葛根打烂,然后用水不停的清洗,然后把清洗过后的水进行多次过滤,最后沉淀出的粉就是葛根粉,一家老小忙到家里的公鸡打鸣的时候,还没做完,目前稻谷去壳了后有两石,做了一石多的葛根粉。

  “好了,家里还剩下很多粮食就先不做了,你们男的去休息,明天继续,我们几个女的先将这些稻米、葛根粉和家里剩下的蜀黍、粟米、麦粉混合在一起做杂粮饼子,饼子干放的也相对久些。”李邱氏这样说完,本来就很累的男丁就回屋里去歇着,留下了李邱氏带着家里的女辈进了厨房开始做饼子。

  李扬清照例生火,家里的两口大锅同时开火做事,李邱氏将一个锅里加满水,李文氏放下洗好的米类的粮食进去蒸,等了半个时辰,将蒸好的米、麦粉、葛根粉加上盐合到一起。

  除了继续生火的李扬清,李邱氏、李孙氏使劲和面,李文秋、文水负责擀面成大碗口般的大饼。

  李文氏将锅里放了很多的油,凝固的猪油遇到滚烫的锅化开了,“滋啦滋啦”的油花到处乱蹦,用铲刀将油水淋遍烧热的锅子,再将饼子贴到了锅里,贴了慢慢一大锅,一锅做好后,第二锅接着来,等到了亥时终于做完了这些粮食,一共做了一百来个个大饼。

  看着这丰盛的成果,李邱氏很高兴,“好了,今天就做到这里,明晚继续,今天就吃饼子吧!饭吃完了我们就做布包。”

  “娘,我有个好样式的布包,可以背着省力气解放双手。”李扬清想将现代的双肩背包捣鼓出来,可比这时候的用布简单包了东西斜背着好。

  “行,饭吃完了,就画样子给我看看,方便照着做。”李邱氏捡了几个饼子放到盘子里端到了外面。

  “你们快来吃饼子,休息会儿,今天就吃这个。”李邱氏对着屋檐下这会儿正在修理竹枝的李扬明、文山及李成刚兄弟喊道,今早他们几人冒雨去竹林砍了竹子回来,就等去镇上的李扬德赶回来一起做竹筏了。

  “好的,娘。”李扬明放下手里的竹子和刀,四个人就着屋檐下的雨水洗起了手,湿漉漉的手随意在衣服上擦了擦,接过李邱氏递过来的盘子,一人一个抓起饼子便狼吞虎咽起来。

  “奶奶,这刚出锅的饼子真好吃,呵呵!”李成刚嘴里嚼着饼子含糊不清的说着。

  “你们爷爷出去了这么久,也该回来了吧!就是不知道村长咋说?”

  “娘放心吧!我们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别人怎么做,我们管不了,也没能耐担这么大的责任,你就放宽心吧!”

  厨房里的人一人一个大饼拿着走了出来了,站在屋檐下看着远处灰蒙蒙的天际,聆听着雨身、风声交织演奏出的乐曲,要是没有未知的危险压在心头,这也是个难得的惬意时光。

  院里的门开了,李老爷子在前,后面跟着背着包袱的李思两兄弟,即便有斗笠蓑衣的护持,待三人到了屋里,还是打湿了些衣裳,脸上都是雨水直往下流。

  “哎,老头子、念小子、思小子,你们快擦擦水。”李邱氏将一早就准备好的布巾交到了三人手上,三人脱下蓑衣、取下斗笠,接过用力的擦了擦身上的雨水。

  看三人收拾妥当,李孙氏将装了三个饼子的盘子端到了三人面前,“爹、思弟、念弟,你们快吃点饼子垫垫肚子,刚出锅的,还热着呢!”李思两兄弟道了谢,客气接过饼子吃了起来。

  “孩子他爹,今天你跟李村长说了威县那事,李村长咋安排的?”李邱氏问完,其他人也好奇的看向李老爷子。

  “今天我去给李村长说了这事,他觉得应该不至于淹到我们村里这么严重,没有成为事实的事情,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到处乱说,免得引起众人恐慌,但是他说,他今天会带几个人分头到每户人家里去说下,让大家了解威县和镇上的消息,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发现苗头让大家就赶紧往山上跑,至于各家是个什么想法安排,他也做不了主,这是目前最妥当的处理办法了。”

  “爹,也只能这样了,反正我们家里还是要继续我们的计划的,饭吃了男的继续舂米磨粉、砍竹子,女的做布包准备每个人的行囊,晚上做干粮,就等大哥回来做竹筏了。”李扬清吃完手上的饼子拍了拍手道。

  吃完简单的饭食,加上了李思、李念两个干活的好手,做事的速度更快了,大家干的是热火朝天,雨天也没有淹没大家做事的热情。

  李邱氏带着家里的女辈在堂屋做布包,李扬清找了木炭在地上画起了双肩包的简约版,就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样式的大粗布袋子,上面开口,加了一圈抽绳方便封口,在加上了两条肩带。

  “小妹,你这样式还真不错,装的多不怕漏,不像用块布打包的包袱,背在背上还能解放双手,你这脑袋瓜子是咋想出来的呢?”李文氏见了这双肩包的样式,喜欢的不得了,忍不住夸奖道。

  “嘿嘿,就是我没事瞎捉摸的,我们快做吧!”李扬清抬起头有些得意道。

  李邱氏打开买回来的葛布,先裁了十五块均匀的大小,又裁了三十个肩带,大人的要长些,小孩的要短些,李孙氏和李文氏负责将布缝成布袋,李文秋和文水负责缝制肩带上去,李扬清最简单,负责将剪断的麻绳作为抽绳穿进布包最上面。

  做着布包,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直忙到了李扬德回来,看到李扬德背着背篓进了院子,李老爷子带着斗笠冒雨上前迎接。

  “爹,我把东西都买回来了,按照小妹说的,买了菜刀、镰刀,二嫂说的布履、衣裳、麻绳、麻袋,大嫂说的药、肉盐等东西,今天这趟可是花了整整二十两银子,我还兑换了十两银子,到时候大家身上好一人放点银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