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唐之杨铭天下 第二十五章石炭矿

《李唐之杨铭天下》第二十五章石炭矿

作者:喵呜星 字数:2631 书籍:李唐之杨铭天下

  “圣人,我的确想到一方法,可以有效的抵御水患保证良田不受损害”杨钊说道,“前几日也不知是哪些人,诬告于我。说我侵占良田,其实我是在为大唐尽忠啊”

  “好你个杨钊,吞并土地在你嘴里居然成了尽忠。大理寺,侵占良田,用作它用,该当何罪”王鉷直接开炮了。

  “我命我义子,在河边做研究。所用地大部分都是沙地,后来不够了,命人购下土地,或者用我杨家的祖地去换来的。如今已经有了成果,圣人请看结果”

  杨钊先诉苦,后展示成果。

  “将东西拿上来”杨钊直接朝一边的宦官说,随后两块石头,一袋水泥被拿了上来。

  “杨钊,此乃大殿之上。你带这些有失圣人天子之威”

  “圣人只要在这里,威严自在。况且圣人爱惜天下子民,威严自在。”杨钊先是堵了李林甫的嘴,然后立刻说道,“圣人,据我所知皇城建筑都是用糯米灰来修建。糯米灰质量上乘,但价格昂贵。平民造舍,都是用黄泥。我所发明的这个水泥,价格低廉,与糯米灰无异,且防水干的快”

  随后向众人展示了手中的两块石头,几个工部的官员仔细看了看。

  “怎么样,杨中丞所言如何”

  “回圣人,的确是一种新的物质。应该是混合砂砾共同使用,坚固异常”工部侍郎韦述看了看以后直接回到。

  韦述通晓百科,后编写文案入典籍,是工部的大能人。

  “但持久情况如何,抗冲击能力还需要考究”

  “好,那这事就交由韦侍郎和杨中丞共同解决”圣人直接将事情交予了下去,“这关于渭水的河堤加固,交由杨中丞主办吧,王尚书协办,户部,工部全力配合”

  一波操作,杨钊换来了一份立功的机会。

  当天杨铭回到家就被杨钊叫到了杨钊的书房。

  “水泥是你发明的?除了你还有谁知道”杨钊直问核心。

  “是我发明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煤渣,石灰石,和黏土烧制而成的。现在就东郊那些工匠会”

  “涉及的人真不少,这水泥能保存五年的时间吗”

  “额,以现在的质量十年应该没问题。再多做点加工,最多能用五十年吧”

  “很好,很好”杨钊喜形于色,“如果水泥没问题,这修筑河堤的工程算是拿下了”

  “恭贺义父,这造福万民的大工程必将书写到你的身上”杨铭一个劲的夸赞。

  “哪里哪里,这都要考圣人的信任。我们这些人都是为圣人干活的,当然你的功劳也不小,当赏”

  这爷俩就这么聊了一会,杨铭离开书房回了自己的屋子,继续给杨有为曹欣讲课。

  柳芒从东郊回来向杨铭汇报过情况,由于水泥产量高,水缸已经不够用了。水泥的存放应处于干燥的地方,但在河边干燥的地方很难找。

  “让他们将地面铺上一层水泥,等干了放上面。记得放之前在刷上一层漆,防潮”

  修兰负责长安城内的几个工坊,去的最多的就是杨家老宅。杨家老宅的纺织工坊,已经越来越好。

  织布已经进入了程序,过几天就能看到最新的布料了。机器的改良也越来越慢,众人好像已经江郎才尽。

  五月十三。不知不觉时间过了五天。天气越来越热,雨季到来了。关中地区果然下了不小的雨,河两岸受灾程度不同。

  杨铭在东郊的工坊已经成了室内工坊,水泥建的房子已经建成。是按照华筝大师的设计与杨铭的建议,对下水管道的增加和能源的多次利用。

  瓷窑已经盖好,按照杨铭的要求制作了不少小嘴瓶。转炉已经基本搭建好,由于没有纯氧。只得用管子将空气直吹到底部进行炼钢,酒提纯也做好了准备工作。

  一个多月的时间,千匹绢已经花完了。不过几个工坊的成功建造,让杨铭信心大增。

  关于修筑河堤的事已经下拨到了工部,工部会率先去勘探河道,选取河道流向,计算工程用料以及需要的劳工数量。

  等一切计算好,会汇报给户部。由户部核算,户部审批过了递交给中书省,中书省盖章后才能开工建设。

  这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还是杨钊有一定的地位和拥护的人。

  此时杨铭所发明的水泥,已经在朝中人人知晓。询问过价格后,这些人的确很是心动。

  水泥的价格杨铭直接定在了每石五十文,价格上稍微有些高。但初期使用肯定要限制住,即使这个价格,据说朝中有些人想要订购上一些。

  有不少与杨钊关系好的人,都订购了一些。这第一批买卖算是做成了。一时间城内不少建筑匠人接触到水泥,给这些大户盖房,搭院的。

  从西南运来的酒不过三天就处理完了,四十四大坛子的酒。最后收集的酒精用烧制出的小口瓷瓶收集起来了,一共收集了五十四瓶。

  烧制瓷瓶的窑,也改成研究玻璃的窑了。

  直到此刻杨铭建的高炉都要开始运行了,才发现少了一样东西“焦炭”。

  长安有煤,但是量很少。大部分都是使用柴薪,大户人家使用的也是炭火。

  现在杨铭是真的犯难了,炼铁煤炭用量一定很多,大量运煤需要火车,可没有大量的钢材也没法搞火车,真是陷入了恶行循环中。

  这时杨铭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从成本上考虑已经很不值了。

  杨铭只得求助于杨钊去了,当天下午杨钊在家并未出门。杨铭已经很熟悉杨钊的脾气,敲门进屋后。

  杨钊正在看一本书,还不时笑笑。

  “义父,我有一事需要义父帮忙”

  “哦,何事啊。说来听听,看在这次研究出水泥的份上,我怎么也得帮你一把”

  “是这样的,我打算炼钢。可是手里的资源不够”

  “我记得你在东郊建了个不小的炼铁炉吧,还不够吗”

  “是这样的,不少工坊不够是铁矿石不够还有大量的煤炭”

  “煤炭是什么”

  “就是那种黑色的矿石,可以烧的那种”

  “那东西啊,烧起来挺呛的没什么人用。石炭嘛”

  “义父可知道哪里有此物?”

  “这个不清楚,但你要是想大量开采的话不好办。等我明日去一趟少府监,这种事情都是那边在管”

  “谢谢义父”

  “你是又要铁矿又要石炭,这会被别人抓到把柄的。”

  “义父,那我门就打一个为圣人取暖的名义去做,可行吗”

  “取暖?的确可以用于取暖,但烟太大缺点太明显”

  “义父,我有解决此缺点的方法”

  “看来你得谋划好了啊,明天我会试尝试着和圣人提一下”

  杨钊这个人大事不怎么会办,但好话会说讨人喜欢的事爱做。圣人就是喜欢杨钊这点,一般都不会和杨钊计较什么。

  杨铭感觉还有希望,便回房继续当老师去了。

  讲完了最简单的地理,就涉及到了生物的一部分。杨铭拿着进化论和俩人聊了一段时间,又将生物种类开了一个头。

  第二日上朝期间,杨钊果然勇猛无比。能言善道,顺利的将煤矿资源拿到手。

  午饭后直接到少府监去要了石炭资源的分布图,距离长安最近的石炭资源就是渭南,而且经过询问渭南铁矿也又不少。

  杨钊突然笑了,“这小子运气真好啊,这都能碰到”。杨钊和少府监报备,将渭南的石炭开采权拿到了手。

  下午杨铭回到家,杨总管将一张工部颁发的文书交给了杨铭,杨铭一看内容心里激动坏了。

  “杨大爷还交代了一句话,渭南有铁矿资源,需要暗中开采”

  “是,多谢杨总管指点”

  杨铭听完爽死了,不久前他都要打算把炼铁工坊开在朔方那边了。朔方可是山西的煤炭重地,地下埋的都是宝贝。

  杨铭将文书交给了修兰,让她去代自己办事。杨铭将需要做的都吩咐给了她,找了杨家的一名伙计,让他去城东把柳芒叫回来。

  等柳芒回杨家的时候已经到了饭点,柳芒就在杨铭的屋外等着。

  “柳芒回来的挺快”

  “少主的命令一到,我就立马赶了回来”

  “嗯,很好。这样讲高炉拆了,转炉停止建造。你带人跟着修兰去渭南”

  “啊?刚盖好的就拆了,会不会太浪费了”

  “不拆放着碍事啊,难道点火烧你啊。拆了继续建水泥窑,明年会大量的用到,再招一些匠人。水泥窑记得让他们改进一下,配方也得加强。就说改进大的赏金”

  随后柳芒就下去了,杨铭感觉一路走来还是顺风顺水。

  杨家的势力果然强大,靠着大山就是舒服。杨铭今天就和杨有为曹欣讲了一些微生物知识。俩人听完都觉得不可思议,一直说想看看。

  “想看啊,等着。什么时候玻璃好了才有机会看”

  “就那个玻璃工坊吗,有这么神奇吗”

  “没有眼力见”

  “哼,你也不过如此”杨有为不服的说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