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唐枭雄 第五十七章守业更比创业难!

《盛唐枭雄》第五十七章守业更比创业难!

作者:黑男爵 字数:2713 书籍:盛唐枭雄

  “玉郎,朕听闻你有七步成诗之才,可否当场展示一下?”

  “微臣才疏学浅,岂敢在陛下、娘娘面前献丑呢!”

  “呵呵,盛名之下,必无虚士,你就不要再谦让了。”

  “既然如此,还请陛下出题!”

  用过早膳之后,李隆基突然来了兴致,想要考一考李昭的文采,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样厉害,可以七步成诗。

  李昭推脱不过,只好答应下来。

  “今日瑞雪纷飞,园中梅花盛开,着实让人心旷神怡,玉郎就以梅为题吟诗一首如何?”李隆基伸手指了指,在南薰殿周围的空地上、种植着大量的梅花,其中有宫粉梅、美人梅、御蝶梅……都是江南地区的品种。

  很显然,这些梅花都是为了梅妃而种植的,因为她就是江南人、而且一向酷爱梅花!

  另一边,李昭倒背双手,开始在大殿内踱步了……不多不少,正好七步,而后吟诗一首《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哈哈,好诗,真是好诗,如此意境优美之佳作,朕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嗯,玉郎,可否再吟诗一首?”

  “还请陛下出题!”

  “和刚才一样,还是以梅为题!”

  李隆基又伸手指了指,这次指的不是殿外的梅花,而是坐在自己身旁的梅妃。

  梅妃身材修长、体态婀娜,穿着白色的拖地长裙,脸色红润而有光泽,真好似一朵漂亮的梅花修炼成精了,以这样一位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为题写诗,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另一边,李昭开始踱步了……不多不少,还是七步,而后吟诗一首《咏梅》: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李隆基是位风流天子,拥有后宫佳丽数千人之多,这些佳丽们为了得到天子的宠爱,整日里浓妆艳抹、争风吃醋,嫉妒心一个比一个强!

  而在众多后宫佳丽当中,梅妃温柔婉约,淡妆素裹,而且自律、明理、知大义,从不与其他佳丽争斗,只是以抚琴、弄梅为乐。

  古人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梅妃从不拈酸吃醋,反而让皇帝特别喜欢她,皇宫上下人等,也对这位贤妃十分敬重。

  李昭的这首诗,以花喻人,把梅妃冰肌玉骨、国色天香的相貌,以及贤良淑德的品质描写的淋漓尽致,确是一等一的佳作。

  ……

  “玉郎果真大才,然而诗中称赞之言,本宫实不敢当,唯有自勉自励、不忘本份而已。”

  “哈哈,爱妃贤良淑德、品质高尚,足以为后宫数千佳丽之表率矣,朕能得此贤妃,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听完诗后,梅妃站起身来,万福行礼以示谦逊,李隆基则是哈哈大笑,对梅妃又是好一阵夸奖。

  看得出,夫妻二人的感情相当不错,称得上是琴瑟和谐。

  另一边,李昭神色平静如常,心中却是千回百转。

  常言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贤明的女人,而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或者是一群糟糕的女人。

  毫无疑问,梅妃就是一个贤明的女人,如果她能和皇帝一直恩爱下去,那么对皇帝本人、对大唐帝国都是一件大好事!

  问题是,李隆基可是有名的风流情种,素来见一个、爱一个,后宫中又是佳丽如云,想让他专情实在太难了一点。

  更重要的是,今年二月份,那位国色天香的寿王妃—杨玉环出家当了女道士,道号:太真!

  至于杨玉环出家的原因,聪明点的人全都知道。

  而按照历史进程,四年以后、杨玉环就会进入皇宫,被册封为贵妃,进而宠冠后宫,把李隆基迷的颠三倒四、糊里糊涂,再不复之前的英明果决了。

  可以说,杨玉环入宫,是李隆基的人生下坡路的开始,也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开始!

  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那个红颜祸水进宫呢?

  又或者,自己冒点风险、偷偷的辣手摧花,替大唐帝国除掉那个祸水?

  问题是,‘祸水’在太真观中修行,而太真观位于大明宫中,那可是皇家三大宫殿群之一,由精锐的龙武军负责驻守,日夜巡逻、戒备森严,想要潜进去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

  李昭暗自思量着,一时间还拿不定主意。

  另一边,李隆基意犹未尽,又想出了新题目:“玉郎,可否以朕为题,吟诗一首?”

  “啊,臣惶恐、臣不敢!”

  “哈哈,诗词游戏而已,有什么不敢的,你就放心大胆的作诗吧,纵然诗词中有不当之处,朕亦恕你无罪!”

  “臣惶恐、臣不敢!”

  br/>“嗯,你莫非要抗旨不成?”

  “臣遵旨!”

  以皇帝为题材写诗,绝对是古往今来最罕见的难题之一,不仅难写,还有危险,李昭拼命拒绝着、脑袋摇晃的跟拨浪鼓一样。

  可惜没有用,皇命难违,不想写也得写了,可是写什么好呢?

  李昭开始踱步了,而且故意放慢了速度,同时拼命搜刮肚子里的墨水……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诗,自己倒是记得几首,可就怕马屁拍在马蹄子上,落个佞臣的名声可就糟了。

  指桑骂槐、讽刺帝王的诗自己也记得几首,可就是借自己十八个胆子、也不敢写出来啊。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喜怒无常、说话不算数的,说是恕自己无罪,可真要触怒龙颜,来个秋后算账怎么办?

  溜须拍马不行!

  直言讽刺不行!

  究竟如何是好呢?

  诗仙、诗圣、诗佛、诗豪、诗杰、诗狂、诗囚、诗奴……谁能给我一点灵感啊!

  嗯,有了,就是它吧!

  第七步落下,李昭终于找到了灵感,随即吟诗一首:

  勤政爱民功无限,唯才是举纳百川,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平心而论,李隆基登基三十余年,勤政爱民,唯才是举,开创出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的确称得上是一位杰出帝王。

  可历史上有不少帝王,在建立了丰功伟绩之后,就变得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忘记了帝王的责任,结果是晚年凄惨、误国误民。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后被佞臣圈禁饿死的齐桓公。

  开创了元嘉之治,却因为好大喜功,而导致国家衰落,自己也死于非命的宋文帝—刘义隆。

  此二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李昭的这首诗,前两句歌功颂德、肯定了李隆基的功绩,后两句则在提醒李隆基,记住皇帝的责任,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争取做一辈子的明君。

  问题是,如此良言,帝王知否?

  再看龙榻上的李隆基,双目微闭、低头沉思,在脸色数变之后,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哈哈,好诗、真是好诗,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这两句真可谓是金玉良言……力士,速取笔墨纸砚来,让玉郎把这首诗写下,悬挂在寝宫当中,朕要日夜观看、引以为戒!”

  “老奴遵旨!”

  很快的,高力士取来了笔墨纸砚,李昭笔走龙蛇、把自己的大作写了下来,而后由几名小宦官动手,悬挂在了大殿的墙壁上。

  挂好之后,李隆基又反复看了几遍,满意的点点头,而后挥了挥手。

  梅妃心领神会,立刻带着宫女、宦官们退了出去,大殿内只剩下了李隆基、李昭、高力士三个人。

  诗词游戏结束,接下来,该谈一些国家大事了!

  ……

  “之前玉郎曾经对朕说过,东北、扶桑、南诏三地,有大量的金银矿山,若能取之在手,则我大唐永无钱荒之患矣。

  东北之地,可以徐徐图之,早晚纳入我大唐之版图,扶桑方面,朕已经责令工部官员,在东南沿海选择合适之地,修建良港、打造海船,而后派遣商队前往扶桑四岛,以中原之丝绸、瓷器、茶叶,换取彼之金银。

  至于南诏国,朕准备起剑南道二十万人马讨伐之,灭其国、并其地、取其金银以充国库,玉郎以为如何?”

  钱荒虽然平息下去了,可并没有彻底根除,未来的某个时间里,很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钱荒,对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

  对此事,李隆基忧心忡忡,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难题,这才有了攻打南诏的念头。

  这个办法是李昭提出来的,自然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了。

  “回禀陛下,以微臣之见,此事暂不能行。”

  “哦,为何?”

  攻打南诏,本是李昭提出来的,如今却出尔反尔了,这让李隆基有些诧异。

  “回禀陛下,攻打南诏是必然之事,不过眼下还不行,一则,南诏国一向对大唐恭顺有加,我若起兵伐之,实在出师无名。

  二则,南诏国位于西南深处,其国地形复杂,森林密布、瘴气弥漫,其民生性凶悍、骁勇善战,我大唐急切出兵讨伐,只怕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依臣之见,若要讨伐南诏,必须先训练一支善于丛林作战的军队,再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如此才能一战成功。

  三则,陛下有没有发现,今年的雪下的太大了,而且微臣听过往商旅们说,西北一带的雪下的更大!”

  李昭说了三个理由,前两个李隆基很是认可,可第三个理由什么意思?

  雪下的太大了,西北地区的雪更大……难道是说?

  略加沉思之后,李隆基突然瞪大了眼睛,瞭望西北方向,脸色阴沉如水……要出大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