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团宠小福妻靠抽奖家财万贯 第114章 回到落霞村

《团宠小福妻靠抽奖家财万贯》第114章 回到落霞村

作者:周大哥 字数:2194 书籍:团宠小福妻靠抽奖家财万贯

  赵炆在绯霞观住了两天,通过和道观里的人交谈,得知这里人丁十分稀薄,一点也不像传承数百年的道观。

  一个神字辈长老常年闭关,一个涵字辈掌观管理道观,一个涵字辈道士常年游历,下面两个小道童一男一女,一个叫黄静露,一个叫黄静茵,轮流在道观和山下值日。

  赵炆的到来给这里注入了生气,让小道童的脸上多了笑容。

  临走之时,两小在山下相送,金童玉女好不般配。

  “涵清师叔,以后常来呀,我们继续给你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赵炆笑着告别:“有机会还会来的,你们要好好诵读道经,锻炼身体,不要早恋。”

  随着赵炆走远,黄静露对黄静茵问道:“师姐,早恋是什么意思啊?”

  “嗯……不知道,咱们回去问问师父吧。”

  “算了,不管它,涵清师叔给了我一瓶培元丹,他在的时候我不好拿出来,现在他看不到,我分你一半。”

  说着,黄静露拉起黄静茵的手就往山上跑,让黄静茵的脸色微微发红。

  “谁要你的丹药,师叔也给我一瓶,你的自己留着吧。”

  这次赵炆租了一辆马车,载着他向西北方行驶,路过郧阳,在这里短暂停留。

  郧阳不出名,但这里的武当山却是闻名遐迩。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是神州道教名山,也是武当派所在。

  由于元末明初的张真人在此立派,以太极阴阳之道登仙飞升,一时名声大噪,许多人一提到太极就想到张真人。

  太极当然不是张真人首创,但赵炆刚学了灏渊道人的阴阳变化之道,一时兴起,花费十天时间拜山论道,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同龄修士的崇拜。

  年纪轻轻,不到十八岁就炼精化气圆满,这份成就,在整个当代武当山都找不到一人。

  又租了一辆马车,继续向西北,直奔长安,沿途气候渐渐干燥,让这一世一直生活在南方的赵炆有些不适。

  “老板,前面有一处道观,要不咱们去歇歇脚?”赶车的汉子走过这条路,对着车里问道。

  “这里是什么地界?”

  “到鄠邑县了,距长安不远。”

  “鄠邑。”赵炆遥望前方,那里有一座高耸云峰,山腰道观虽连绵众多,却破旧不堪,倒塌了几乎一半。

  “好了老乡,到这里就行了,你回去吧。”

  汉子没有多说,钱是事先给过的,少走一段路就相当于多赚了一点钱。

  赵炆脚步轻盈,一跨两米,沿着山道走向道宫。

  离得近了,可以看到道宫外围开辟了一片菜地和鸡圈,一个老道士在地里干活。

  目光落在一座道宫上,那里挂着一个匾额,上书“重阳宫”三个大字。

  金漆早已脱落,古拙的字体难掩破败。

  “难道是王重阳的那个……”

  这时,耳边有脚步声传来,地里忙碌的道士已经走到身边。

  “贫道青山,见过道友。”

  赵炆还礼:“贫道涵清,见过道友。”

  青山道人并无修为在身,看上去能有六十岁,虽然缺衣少食体魄羸弱,可矍铄的脸上满是淡然,这是一个隐居山林的道士。

  “来者是客,道友是否愿意进观歇息?”

  “自无不愿。”

  青山老道将他引入一处偏殿,可以看出,这个地方被好生修缮过,屋顶和墙壁都有修复的痕迹,人气比较足,可能是居住的地方。

  “道观简陋,道友不要介意。”虽然这道人卖相如同老农,但待人接物十分和气。

  他说这些话也不是谦虚,整个屋子里也就一张好桌子,上面摆的还是三清塑像。

  没一会,一个年轻一点的道士带着道童过来,他们的衣服也十分寒酸,手里提着一壶山泉水。

  “师兄,来客人了也不说一声,热水都还没烧。”

  小道童拿出新鲜的松针,上面带着水露,是刚清洗过的。

  赵炆帮着一起烧水,好奇的询问:“此地可是全真祖庭重阳宫?”

  青山老道点点头,“正是。”

  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既没有骄傲,也没有失落。

  “这,重阳宫怎么落魄成这个样子?”赵炆感到不可思议,一个道派的衰落和兴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鼎鼎大名的重阳宫,竟然连宫殿都修不起了,成员也只有这么几个。

  大清顺治年间,龙门派王常月入京给皇帝讲道,得朝廷认可,龙门派复兴,重阳宫理应被照顾到才对,可如今连支派都不如。

  王重阳当年创立全真之后,七个弟子每人得了一份传承,比如马钰创立遇仙派,丘处机创立龙门派,分支不少,有的近几百年渐渐式微,可也没式微到这种地步。

  真可谓是造化弄人。

  眼看就要天黑,赵炆也不急着赶路,便与这几个道人闲聊起来。

  言语交谈之间,两个老道引经据典,说话条理清晰,出口成章,若是放在普通道观,掌门之尊都未必有他们道经理解的好。

  可惜,这几个道人只读经典,不修道法,并无法力在身,又无良田产业,便是道经水平再高,也没人看得上他们。

  “重阳宫乃全真祖庭,诸位也是海纳百川,何以沦落至此啊。”

  话说到一半,赵炆忍不住感慨一声。

  闻听此言,青山老道却是一笑:“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你看看我,七十多岁,活得也好好的,当年同村的百姓,现如今早就在土匪刀下化为枯骨了。”

  “是啊,师父把我捡回山门,教我读书明理,教我种菜养生,我现在已经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要快活,全真的真谛,不过是求得一颗心安气定。”青水老道附和。

  赵炆听明白了,二位老道无大法在身,又收不到天资高的弟子,一旁的小道童虎头虎脑,一看就不太灵光的样子,要他振兴道统显然不太可能。???.BiQuPai.Com

  所以这是已经躺平了,平时有吃有喝就好,没有额外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