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六个姐姐国色天香 第三百六十章 离开

《我的六个姐姐国色天香》第三百六十章 离开

作者:单纯的老猪 字数:1857 书籍:我的六个姐姐国色天香

  [[在妥刚喊着“不许说”的时候,坐于武英殿御案侧边的朱厚照,手持着题本,突然轻笑了声,虽然声音很小,但弘治皇帝仍觉察到了。

  “皇儿,你览阅甚么题本?居然还发笑呢。”弘治皇帝抬头望着他。

  “父皇,你看看这题本。”朱厚照嘴角带笑,双手将题本递了过去。

  弘治皇帝“哦”了声,放下朱笔,接过那题本,只见上面写着:

  “臣南京户部右侍郎郑纪谨奏:

  自去岁始,寇贼屡犯我大明边地。朝廷虽屡派官军征讨,然边患有增无减。

  臣愚以为,此乃朝廷缺乏英勇擅战之将材所致,为今之计须效仿唐宋重设武举科,以策论定去取、以弓马定高下。

  凡有志武艺者,俱许三年一次乡试,悉如民生应试者,例征聘名儒,以司考较。

  初场,试以武经、百将传并诸家兵法,试其论策七篇。

  ……

  如此,将材不必举荐而可得矣。

  伏乞圣裁,谨具奏闻。”

  洋洋洒洒数百字,弘治皇帝览阅了好一会才抬起头来,满脸不解地说道:“皇儿,此为重设武举科之奏疏,有何发笑之处?”

  “父皇,虽然儿臣甚为认同郑卿家所提的重设武举科,尤其是定三年一次乡试,但让儿臣失笑的,是奏疏里的一句‘以策论定去取’。”

  弘治皇帝眉头轻皱:“皇儿休要妄言,天顺八年所颁之武举法,即为‘先以之谋略,次之以武艺。’”

  “父皇,此乃本末倒置,”朱厚照很认真地说道,“既是武举,那应试者自应擅长武艺,如骑射、步射、刀枪剑戟等等……”

  在弘治皇帝沉吟之时,朱厚照继续道:“这奏疏提出‘以策论定去取’?那即是说,若应试者不精于策论,那怕武艺高强,亦只能弃之不取?

  儿臣以为,武举自应以武为要、以文为辅。诚然,若文武兼备自然最好,但世间又有多少文武全材之人?

  以策论设限,岂不埋没大量可用之材?何况如今正是缺将少兵之时。”

  弘治皇帝陷入了思索之中。

  朱厚照顿了顿,又道:“父皇,儿臣亦以为,重设武举科能充实我大明官军。但重设前,更应先厘定考试之法。不如将这奏疏发诸各部司议一议,集众思、广忠益?”

  过了片刻,弘治皇帝似下了决心,终于应道:“既然如此,重设武举科之事,就让各部司议议。”

  “父皇,各部司之议,尤应以兵部之意见为要。”朱厚照补充道。

  弘治皇帝略一思量,点了点头。

  若重设武举,中武举之人要归入兵部,那么兵部的意见自然最为重要。

  就在此时,一名宦官缓缓走过来,躬身道:“万岁爷,已近午时,是否设午膳?”

  “午时了么?”弘治皇帝自言自语,稍顷,望向朱厚照,问道,“皇儿,今日陪朕用午膳?”

  朱厚照没有犹豫,摇着头道:“父皇,这午膳,儿臣吃得不惯。”

  “这是为何?”弘治皇帝“哦”了声。

  “光禄寺太厉害了,居然能将普通的食材,烹煮出别具滋味的菜肴,儿臣的肚子可受不了。”

  “你啊,明明就嫌弃光禄寺烹煮的菜肴难吃,还说什么别具滋味……”弘治皇帝笑骂道。

  朱厚照没有否认,咧嘴一笑:“父皇,其实他们弄的斋膳,还勉强过得去。但今日八月十六,又不是父皇吃斋的时日。请恕儿臣不能奉陪了。”

  弘治皇帝吃斋的时日,从初二至十四,每月持续十三日,基本是雷打不动的。

  “既然你吃不惯,朕惟有自己享用,”弘治皇帝笑了笑,转而吩咐那位一直躬着身躯站于一旁的宦官,“准备午膳……”

  那宦官应了声诺便离开武英殿。

  “父皇,那儿臣先回清宁宫了。”

  弘治皇帝“嗯”地点了点头。

  在朱厚照站起向他躬身行礼之时,殿外突然闪进一道身影。

  弘治皇帝眼角瞥见这道身影,殿外当值的宦官竟然没前来通报?

  他抬头望了过去,嘴巴一张,正要责问,见来人是张皇后,不由得愣住了。

  身穿便服的张皇后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跨过武英殿大门的门槛,直接就往御案这边奔来。

  待她走近御案,弘治皇帝轻叹一声:“梓童,你为何要来武英殿?这是朕接见臣子之地。”

  张皇后听得有些愕然,这是弘治皇帝第一次以略带责备的语气和她说话,言外之意是她不该擅自前来。

  见弘治皇帝脸有不悦,此处确又是外廷所在,张皇后有些不安,解释道:“皇上,是妾身鲁莽。因事急,妾身才考虑不周,请皇上降罪。”

  “无论多急,你让宫女来传个信,朕自然知道,下次切不可如此。”弘治皇帝没有降罪的意思,只不重不轻地回应。

  “妾身明白。”张皇后躬了躬身,暗吁了一口气。

  “你所说的急事,又是何事?”弘治皇帝问道。

  张皇后随即指着朱厚照:“皇上,妾身来找他。”

  朱厚照挠了挠头,还没开口,张皇后又道:“昨晚,朱厚照动手打了鹤龄和延龄,两兄弟的脸都肿了。”

  朱厚照听得一愕,仅仅过了一晚,眼前这娘亲就知道我曾经动过手?

  昨晚,我明明已叮嘱那两名宫女,要她们莫要张扬,一口咬定张鹤龄和张延龄喝多了,立足不稳而摔倒的。

  难道她们一转头就把我供出来了?

  弘治皇帝听了却波澜不惊:“梓童,两位内弟太贪杯了。昨日,桌上的两瓶‘醉相思’,他两人每人持一瓶,一瓶就是一斤的份量。

  除了倒给朕几杯,余下的全进他们肚子。那‘醉相思’虽好喝,但后劲足。

  朕仅喝几小杯就已有些醉意。他俩几乎喝了足足一斤,怎能不醉?既然喝醉了,摔倒也平常,怎能怪在皇儿头上?”

  朱厚照所献的“醉相思”,自不是当下的普通低度酒。

  当下的普通低度酒,那怕喝个十来二十斤,其实也就和后世喝一两打啤酒差不多。

  张皇后嘴角一抿:“皇上,妾身不是乱说的,刚刚在乾清宫找到人证。”

  始终一言不发的朱厚照,听得暗叫一声不好,难道那两宫女受到威迫,真将自己供出来了?

  惊疑之间,他随即打定主意,就算那两宫女出来作证,但他也可以说她们空口无凭,一否了之。

  弘治皇帝“哦”了声:“有人证?”

  “皇上,昨晚妾身本就疑心鹤龄和延龄的脸,是朱厚照打肿的。但当时已夜深,妾身不能到仁寿宫惊扰皇祖母的,只能今日再作打算。”

  弘治皇帝静静地望着她。

  “数刻钟前,妾身问炜儿和荣儿,昨晚在仁寿宫除了赏月,还做了什么。本来两姐弟是说炙烤羊羔、吃什么姜葱焗蟹之类。

  但炜儿说漏了嘴,提到朱厚照曾离开仁寿宫。所以妾身猜测鹤龄和延龄就是他打的,这才匆匆来武英殿找他对质。”

  张皇后轻咬着嘴唇,瞪了一眼朱厚照。

  朱厚照挠了挠头:“母后,这只是你的猜测,这也叫人证呢?”

  他已暗吁一口气,没证没据,想自己承认?那是不可能的。

  弘治皇帝摇了摇头:“梓童,仅凭猜测,你就一口咬定是皇儿所为?太儿戏了。”

  “那朱厚照为什么平白无故要离开仁寿宫?”张皇后不依不饶。

  “母后,我昨晚吃得太饱,才离开仁寿宫到外面跑一跑。太奶奶和吴奶奶都可以作证的。”

  张皇后轻哼一声:“本宫不管,就是你打了他两兄弟。”

  朱厚照嘟囔道:“哎,母后,你这和风闻言事又有何区别?”

  近段时日,弘治皇帝对风闻言事已有些许抵触,微点着头:“梓童,你为何要这般猜测?两个内弟又没受伤,你如此大动干戈做甚么?”

  “皇上,他们没受伤?娘亲一大早就遣人来传信,他两兄弟现在还躺在家中,今日都没去朝参。”张皇后咬了咬牙齿。

  朱厚照顿时轻笑起来:“父皇,你看母后有些不讲理了吧?两位舅舅喝太多,是醉酒了。宿醉未醒才躺在家中起不来,自然就没法朝参,这怎能赖到我头上呢?”

  弘治皇帝朝他轻摆了摆手,示意他莫着急。

  “昨日我领着妹子和小弟到乾清宫的时候,就提醒过两位舅舅,让他们切莫贪杯,千万不能喝太多酒。”

  朱厚照轻叹一声,再道:“两位舅舅当时还答应的,结果他们喝多了,摔了跤,就来找我,那有这般道理?我好心提醒两位舅舅,难道还错了?”

  张皇后却不管不顾:“皇上,就是朱厚照动的手,你要惩治他。”

  弘治皇帝听得紧紧皱起了眉头。

  张皇后瞥了一眼弘治皇帝,迟疑了片刻,又道:“皇上,若不惩罚朱厚照的话,那你就赏赐百顷良田给妾身的两位弟弟,作为他们昨晚受伤的补偿。”

  朱厚照哑然失笑,这母后是听了谁的怂恿,居然来索求良田,而且一开口就索求百顷?

  原来兴师问罪只是一个幌子,索求良田万亩才是真正目的。

  但她又从哪里获得的自信,仅凭无从生有的受伤,弘治皇帝就会赏赐良田?难道弘治皇帝是傻子么?

  弘治皇帝还未回应,朱厚照已望向张皇后:“母后,是两位舅舅不自量,喝醉一回,摔一跤,这就要父皇赏赐良田万亩?这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呢?”

  话音刚落,他转头对弘治皇帝道:“父皇,刘先生上月所呈递的奏疏,不正正提到这般无理之事吗?”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望着张皇后,长叹一声:“梓童,不可强辞夺理,更不能借机生事。两内弟摔了一跤,并无大碍。若因此而获赏赐,那朕岂不被天下人笑话?”

  张皇后听得愣住了,以往只要有由头,她借机求赏赐,弘治皇帝基本都会答应,最多只是减些分量而已。

  但像今日这样完全拒绝,之前可从没出现过。

  虽然张皇后深深不忿,但她更知道自己的理由过于牵强,在弘治皇帝面前终不敢大发雷霆,只得狠狠瞪了一眼朱厚照,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