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后我靠嘤嘤嘤成了团宠 139十两银子

  祝良宵便不再说太多,转头回了自己的院子睡觉,说起来这人呐也真是奇怪,明明是住了好久的地方,明明只是短暂的去其他地方稍微住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时竟然会有点不适应。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鸳鸯从那边过来,关切道:“小姐睡不着么?”

  祝良宵顿了顿,气鼓鼓的说:“是不是没晒被子?我总觉得不舒服。”

  鸳鸯没懂她,而是非常老实的说:“不会啊,被褥什么的肯定是都晒过的,这屋子也是干干净净的,姑娘睡不着是不是……饿了?”

  祝良宵呆了片刻:“饿了?”

  “是啊,小姐今天累了吧,方才看您晚膳都没怎么用,那肯定是饿了,奴婢去厨房给您叫碗面?”

  祝良宵想了想好像是有点饿,说不定睡不着就是饿的呢,便同意了。

  鸳鸯便出去替她叫了,过了一会儿又差了外院的丫头回来问她,说是厨房没有面条了,但是还有一碗辣炒螺蛳,问她想不想吃。

  祝良宵当即便眼前一亮——当然想吃啊!

  她都不知道多久没吃过了!但是这东西味道大,若是放在房间里吃恐怕这些被褥又得重新晒一一遍了,左右睡不着,她干脆起身,随着那丫鬟往厨房的方向去了,这丫头是去年才来的,又是外院的丫鬟,本也没见过她几次,只知道这个大小姐在府里是很受宠的,虽然人不住在这里,但是每日的洒扫庭除,被褥晾晒,东西摆放,是样样也不能出错。

  她们这些做丫鬟的,大多都是贫苦人家出来,胆小怕事的,之前一直战战兢兢的,见这个大小姐没什么架子不说,人还挺亲切的,自然也是放心不少。

  丫鬟一路引着祝良宵到了厨房,才刚刚到门口时就能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进去一瞧,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围着灶台有的添火有的翻炒,屋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鸳鸯笑道:“就知道小姐要自己过来吃了。”

  不多时螺蛳就炒好了,厨娘给她在院子里支了张桌子,替她将碗筷都摆好了,祝良宵只管吃就好,她吃了几个之后觉得确实很好吃,便叫了鸳鸯一块吃,鸳鸯便笑道:“可惜翡翠已经睡了,要不然让她一起来尝尝这个味道。”

  祝良宵也不禁失笑。

  几人正吃着饭,那边的厨娘却聚在一处聊起天来,说着说着便说起了自己村里的事,说是一户人家里面连着生了三四个都是女孩,居然一直没生出个男孩来,厨娘叹道:“那家的媳妇也是可怜,一直都生不出来男孩,村子里有一种习俗,叫做拍喜,说是拍了就能那怀男孩,媳妇还不愿意呢。”

  所谓的拍喜,就是认为不生育是一种罪过,一种求子的巫术,有两种,一种是让家里生过男丁的男性长辈在新婚之夜,用木棍子打新娘的屁股,打得越狠就越灵验,就能越快生下男丁。

  后来又演变成了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将没有生出孩子的媳妇拖出门,用木棍追打,也是打的越重越狠,有时候打的遍体鳞伤,但是丈夫和其家人不能阻止,反而认为是喜事降临,直到丈夫看着差不多了,向众人发了瓜果礼物,众人才会停手,但是要威胁媳妇说:“若是今年还不生,明年继续打。”

  众人听了,这都是啧啧称奇,这些厨娘们有的不是京城人,再加上京城里也没这个习俗,所以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其中也有厨娘提出了担忧,“这怕不会打死吧?打伤了怎么办?”

  祝良宵在一旁听了,不由得冷笑一声,“打死了不正好换个媳妇么。”

  哪知那厨娘听了,附和起来:“就是这样,这些人呐都是丈夫请来的,打的轻了重了,什么时候停不都是丈夫说了算么,丈夫若是存心想把媳妇打死,只需要让那些人打重一点不就行了?打死了那理由也是媳妇生不出来,官府追究不了责任。”

  祝良宵顿了顿,吃东西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追究不了责任?”

  这世道,杀了人竟还可以不负责。

  其他厨娘们连忙开始问那那家人怎么样了,那个媳妇既然不答应拍喜,丈夫都同意吗?

  这个厨娘说道:“这拍喜啊,本来就不用媳妇同意的,要的就是出其不意,越是意外,越是无处可逃,现在正是已经将人打死了,媳妇的娘家人将这事告到了官府,丈夫这边的人说媳妇是身体太差了,这拍喜本就是当地习俗,也没想到真的会死人,说的还振振有词的。”

  “说的什么?”

  “说他们家啊是一定要个男孩的,说是一直生不出男孩的话,家里的长辈百年之后,连个来上坟的男丁都没有呢。”

  祝良宵刚好吃完一盘,闻言嗤笑道:“说的好像有男丁上坟,家里的长辈能从坟里爬出来似的。”

  吃完了之后,祝良宵就打算打道回府了,这事在厨娘们嘴里也只不过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只是可惜一条生命就这样没了。

  临走前她问:“你是哪个地方来的?”

  厨娘答道:“沧州。”

  祝良宵想到刘顺平等人,蹙眉道:“沧州?你们那是不是旱了好几年?”

  “是啊,连续旱了三年呢,我也是去年才来的京城,沧州那地方又穷又苦,我们是实在待不下去才出来的。”厨娘没想到祝良宵居然还知道沧州的事。

  祝良宵心生一计,又问:“那你是怎么来的京城?”

  厨娘一下就以为是主子要盘问自己的来历了,登时有点慌,但还是老老实实答道:“我是去年夏天来的京城,之前想来京城的时候,就听说过进城的时候要给银子,总算是提前备好了来的,我在这府里做厨娘,我家那口子就在外头给人做力工,我们两个的日子都过得比以前好了许多。”

  “多少银子?”

  厨娘略一沉吟,“一人……一人十两,大人孩子都一样。”

  十两银子,抵得上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了,若是丰年,倒也不难,比如京城里的普通人家、或是在深宅大院里做活的奴婢,十两银子凑一凑便能凑出来,但是来京城避难的本就是逃荒为了逃荒,身上若是有多余的钱又何必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