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机七隐传 第三卷 启封天下 第二百一十八章 父子离心

《天机七隐传》第三卷 启封天下 第二百一十八章 父子离心

作者:释隐子 字数:2536 书籍:天机七隐传

  嬴政召来了吕不韦,问吕不韦要十万人马攻打赵国的九原郡。吕不韦没想到儿子突然又冒出个花样来,就问他理由,嬴政如之前攻打雁门一般,说了些地缘政治上的理由。

  “舍近求远,并非明策!即使取了九原又如何?”吕不韦不以为然道。

  “寡人愿意,寡人想取九原,这还不够吗?”嬴政看大声回道。

  “即使是君王,也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意愿!如果大王恣意行事,臣子和百姓就会效仿大王,天下又如何能够平安太平呢?”

  “寡人不想跟仲父理论,寡人只想跟仲父交换!仲父不给寡人办冠礼,总不能也不给寡人兵马吧?”

  吕不韦听明白了,嬴政是拿冠礼之事跟他交换,二者取其一,故而沉着脸道:

  “大王是君,微臣岂能与大王交换?”

  “好!我是君,你是臣,这话是仲父自己说的!”嬴政气道。

  “微臣是臣无疑!”吕不韦向嬴政拜道。

  吕不韦没听明白,见嬴政不再说话,自己退下了。嬴政要带兵攻打九原,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得到在乌金之海偶遇的那名女子。之前攻打雁门,最终的目标还是拿下九原,嬴政构建的庞大的地缘政治设想,背后也是因为这名神秘女子。作为大秦之王,如果嬴政仅仅想要那名女子,他大可不必兴师动众,但嬴政不这么想,他是天生的王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思维,他只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得到一个女人!吕不韦不认同儿子的地缘政治理由,当然,他也不知道儿子心中还藏了另一个不能说的理由!

  次日临朝,众臣议罢国事后,吕不韦如常对嬴政问道:

  “大王可还有事要议?”

  “寡人有事要宣布!”嬴政突然站起身道。

  吕不韦一脸懵懂,不知道嬴政又有什么花样。按照惯例,嬴政尚未亲政,不能当朝发布政令,因此吕不韦刚刚所问,只是形式上的征询,没想到嬴政竟朕有话要说!

  “王翦听令!”嬴政道。

  “微臣在!”王翦驱步向前,同时也是一脸懵懂,看了吕不韦一眼。

  “寡人命你三日之后,点兵十万,随寡人北上,寡人要亲征九原!”嬴政道。

  众臣和吕不韦皆愣住了,王翦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殿中一片沉寂,嬴政见状对王翦喝道:

  “怎么?寡人的话将军没有听明白吗?”

  “回禀大王,微臣领命!不过┄┄不过┄┄微臣请问丞相,兵符何在?”王翦只能先接下王命,再把难题抛给吕不韦!

  战国时代,武将领兵大多凭兵符行事,兵符在手,就可以调动军队,所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兵符是调动军队的信物,实际上是君王的信物,所以君王是超越兵符之上的,没有兵符,君王也可以调动军队。此时吕不韦代嬴政掌管兵符,他可以调动军队,但作为大秦之王,嬴政本身就是兵符,嬴政自然可以命令王翦出兵,只是他尚未亲政。王翦故意问起兵符,就把这个难题又抛给了吕不韦。

  “哦┄┄上将军稍等!”吕不韦回过神来朝宦官喊道:

  “取兵符交与上将军!”

  吕不韦心里明白,嬴政这一招很厉害,仓促之间,他不得不依嬴政之令行事!尽管嬴政尚未亲政,但他的身份还是王,王就是王,古来王的尊严不可侵犯;如果吕不韦不肯拿出兵符,这意味着他不承认眼前的王,而王的尊严也受到了挑战!私下里吕不韦可以拒绝嬴政,但在朝堂之上,他无法拒绝眼前的王者,即使这个王者是他的儿子!

  三日之后,王翦点兵完毕,准备随嬴政亲征。前一天傍晚,吕不韦亲自拿了刚刚编撰好的全套《吕氏春秋》原稿交给了嬴政道:

  “军旅生活枯燥,大王闲暇之际可以看看,就当打发时间吧!”

  嬴政看了看显目的“吕氏春秋”四个大字,突然觉得吕不韦是在提醒他,他是他的儿子,遂将书往旁边一扔,道:

  “寡人已经读过了,不必再读!”

  “大王都读完了?”吕不韦皱眉问道。

  “读了一半,寡人读不下去!”

  “大王此话何意?”

  “墨家巨子黄蝮杀了自己的儿子,仲父却在《去私》一篇中称赞他是大公无私的人,寡人不以为然;惠子宁愿击打石头,也不愿击打犯了错误的儿子的头,仲父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吕不韦一愣,不知如何作答,叹了一口气道:

  “天下之大,除了微臣能够敲击大王,与大王抗辩,还有何人敢为呢?天下之人都顺从大王,如果微臣也顺从,大王又如何明白正反的道理呢?微臣一个人反对大王不要紧,如果微臣不反对,天下的人都反对大王,那就是微臣的过错了!”

  “仲父自以为善于管理一个国家,故而在《上德》一篇中讲道:‘治理天下和国家,莫过于用德用义。用德用义,没有赏赐人民就会向善,不靠刑罚邪恶也会终止。’仲父真以为德义能够替代赏罚吗?”嬴政又提出了质疑。

  “德义不能替代赏罚,但赏罚也不能替代德义。微臣重德义而轻赏罚,旨在让君王明白,赏罚分时有度,而德义却无止境!秦国素来以法治国,但秦法未必适合山东六国,未必能行天下,但德义可以行天下!”

  “仲父既然推崇德义仁善,又明白正反的道理,寡人请问仲父,黄蝮与惠施,谁更讲仁义呢?”

  “黄蝮杀子,乃为大义,正所谓大义灭亲!惠子之仁,乃为父慈子孝,亦在纲常伦理之中!”

  “父不慈子能孝否?依孔孟之言,仲父之论,父不慈谓之‘严父’,子不孝谓之‘忤逆’,此所谓纲常伦理!然而父亦为子,子亦为父,仲父不觉得这纲常伦理有些荒谬吗?”嬴政继续质疑道。

  “圣人所讲的道理,有些不合情理,有些不合逻辑,但却是至圣之言,微臣一时难以向大王解释,但以大王的智慧,早晚会明白的!大王是君,微臣是臣,微臣反对大王,同样不合情理和规制,但微臣还是这么做了,也是出于这个难以言说的道理!”

  “仲父是自比圣人吗?”

  “微臣不敢!”

  “寡人不想与仲父再论了,但劝仲父一句,莫要学那黄蝮,还是学学惠子吧!”

  “微臣┄┄明白了!”吕不韦迟疑地拜道。

  吕不韦与儿子话不投机,心中不快,无精打采地回了相府。李斯见了吕不韦,见他垂头丧气的样子,估计又是跟大王意见不合,遂道:

  “大王年轻气盛,丞相不要放在心上,让着他点就是了!”

  吕不韦不语,似有所思,隔了半响,突然对李斯问道:

  “你师父的《天论》、《君道》、《王制》和《大略》,这几篇你可有一一读过?”

  “烂熟于心!”

  “你在吕氏春秋中加上《无为》一篇,着重论述效法自然、与依法治国之间的优劣高下,讲明如何协调自然和律法之间的矛盾并使之统一!”

  “好,属下写完了就呈给丞相看!”

  “嗯┄┄再加上《似顺》一篇┄┄”吕不韦想了想接着道:

  “所谓似顺,就是看上去合理的其实不合理,看上去不合理的其实合理!”

  “好!丞相如是再无增减,定稿后就该刊印出书了!”

  “也好,你去操办此事吧!”吕不韦说完,想了一会儿又对李斯道:

  “等书印好了,你就到大王身边去吧!”

  “丞相不要属下了?”

  “你有大才,该当大用,在这丞相府做个长史岂不委屈了你!”

  “丞相过奖了!丞相栽培,属下岂能不知?能在丞相府上任职,属下觉得荣耀!”

  “大王早晚是要亲政的,等大王亲了政,我这丞相也就做到头了!”

  “丞相何出此言?”

  “唉┄┄”吕不韦长叹一声道:

  “我等尘俗中人,庸庸碌碌一生,到头来才明白,荣华富贵,功名虚荣,皆是身外之物,而像师父这样的世外高人,却一早就明白了!”

  “斯也是个俗人,可做不来像先生那样的高人!”李斯笑道。

  “我是真羡慕师父啊,但愿能早日归隐,随他而去,此生足矣!”吕不韦又叹道。

  李斯的确是个俗人,此时的他还没有吕不韦的见识和胸怀,也无法理解他的心境。吕不韦突然觉得,高处不胜寒,他有种预感,有朝一日,他的儿子也必将会感到高处不胜寒!

  嬴政出征之时,又带上了赵高,与嬴政同行的,除了王翦,还有蒙骜的儿子蒙武。数月之后,嬴政和王翦大军拿下了乌金之海,并找到了那名神秘的女子。一年以后,嬴政派赵高将她带回了咸阳,并给她取了个中原人的名字,叫胡姬。胡姬先为嬴政生下了两个女儿,多年以后,又为嬴政生下一子,取名胡亥,这个胡亥,就是史上二世而亡的秦二世胡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