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机七隐传 第二卷 谁主沉浮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九鼎之秘

《天机七隐传》第二卷 谁主沉浮 第一百一十一章 九鼎之秘

作者:释隐子 字数:3511 书籍:天机七隐传

  鹿毛寿带队拉着九鼎神器下了周王室祭坛,很快出了洛邑,一路上看着神鼎,突然心有所思,走上前伸手摸了摸神鼎。鹿毛寿手摸到鼎身之际,隐约感觉神鼎有些特别,遂暗中聚集意识,想看看凭他的意术修为能否有所发现。鹿毛寿本不期望发现什么,只是出于对千古神器的好奇,才对神鼎发出了意识来感知,然而这一随意的行为,却让他大吃一惊。鹿毛寿对神鼎发出的意识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丝毫没有感觉。修炼意术能够对人的意识思想进行感知,但修炼到一定程度也能对物体有不同的感知,此时鹿毛寿的意术修为已经达到了第四级,能够对物有一些微弱的感知了,但从未有过今日这总石沉大海的感觉。鹿毛寿暗中反复运用意术去感知神鼎,只觉得神鼎很安静,静得出奇。

  鹿毛寿等人拉着九鼎和田文会合之后上了路,大军到达新郑以后,依丹等人也到了临淄城。当日夜间,依丹等人准备向齐王宫发起进攻。

  此时的临淄城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齐王宫也是当时规模最庞大的王宫之一。齐王宫虽大,但依丹等人久居洛邑王城,熟悉王宫布局,所以很快就进入了王宫内殿。依丹的人捉住几个太监问了几次齐王栖身地点,问完即一一格杀。

  几人找到了齐王寝宫乾清宫,从大门杀了进去。侍卫们一边大喊:“有刺客!”一边向他们涌了过来。四人利箭齐发,来者毫无反抗之力,当场一一毙命。四人迅速向殿内推进,不见齐王身影,依丹捉住一太监逼问道:

  “大王在哪里?快说,不然要了你的狗命!”

  “大王不在这里,大王今夜息在长春宫!”太监慌忙答道。

  依丹等人一惊,正在此时听得有人大喊:

  “快!长春宫护驾!”

  几人迅速向外撤退,到了门口,一群侍卫涌了过来。四人皆是数箭齐发,箭无虚发,几十个侍卫顷刻之间倒地而亡。

  此时依丹等人使用的弓皆是短弓,箭皆是短箭,但杀人却毫不含糊。战国时期打仗的士兵们使用的弓箭皆是竹木弓箭,弓越大、箭越长力道和射程也越大。依丹等人的箭不但短小,而且十分轻巧,与蒙婴的铁弓和铁箭也全然不同。短弓短箭是专门为近距离杀人而备置的杀人利器,由于箭身又短又细,便于大量携带,所以依丹等人每人身上背了四只箭袋,可以射杀数百人。

  四人出了乾清宫,直奔长春宫而去。齐王宫一向太平无事,内宫夜间值守的侍卫本就不多,几人移动迅速,上来一群杀一群,很快到了长春宫门口。

  一群侍卫手持青铜盾牌挡在门口,但盾牌只能遮住半身要害。战国时期盾牌有很多种,使用青铜制成的盾牌十分沉重,所以长度和宽度都有限制,只有像狼鹰锐士这种特殊兵种的人才能够使用可以护住头脚的落地长盾。依丹等人朝护卫腿脚射箭,侍卫们很快乱了阵形,随即被一一射杀。

  依丹等人捉住了齐王,关了长春宫大门。齐王田地惊慌失措,吓得直发抖,得知对方来意之后,松了一口气。

  齐王答应了依丹的要求,派人向田文传令,将九鼎移至商丘大翌陵安置。在依丹看来,九鼎本为大翌所有,将九鼎安置在商丘,一来行程方便,且大翌陵距离商丘突孤山神箭门不远,二来也算是物归原主。

  田文等人行至魏国都城大梁之际,收到了齐王发来的命令。田文不解齐王之意,遂在大梁逗留了一日,准备随魏将拜见魏王。此时魏襄王魏嗣年迈体衰,不便见客,遂让太子魏遫接待了田文。

  魏遫带着儿子魏无忌见了田文,魏无忌听闻田文携九鼎而归,又听他说要将九鼎至于商丘,十分不解,遂对田文问道:

  “齐王欲取九鼎,何故又要移至商丘?如此岂不是便宜了宋国?”

  “我王取九鼎,公子以为此举如何?”田文故意问道。

  “非明智之举!”

  “公子乃明理之人!这九鼎本不该取,果真取了,天下诸侯会如何想?”

  “齐王若取九鼎,必会引起天下诸侯嫉妒!难道是齐王后悔了?所以又将九鼎移至宋国?”

  “我王欲将九鼎置于商丘大翌陵,或许有些悔意吧!”

  “既有悔意,何不送回洛邑王庭,移至商丘又是为何?”

  “这个还是道长来说吧!”田文对鹿毛寿道。

  “昔日神射手大翌从黄帝九族后人手上夺得了九鼎,九鼎从九个氏族部落手里汇集一处,几千年来不曾分开,因此置于商丘大翌陵,算得上是物归原主!”鹿毛寿道。

  “九鼎乃天下神器,触碰之人必有嫌疑,齐王岂能单单只是为了物归原主?此间事怕是另有隐情!”魏无忌道。

  “我王想取得九鼎,也应该听取魏王和韩王的意见才对,太子说是也不是?”田文对魏遫道。

  魏遫是个不爱多事的人,只淡淡说了一句:

  “薛公所言有理!”

  “我王果真取了九鼎神器,必会为我齐国引来祸水!且不管它有何隐情,如今将九鼎置于商丘,也算为我齐国免去一灾!定是苏秦一班小人为哄大王高兴,糊弄大王,待我回去必要和他理论!”田文道。

  “听闻九鼎藏有惊天秘密,不知薛公听说过没有?”魏无忌突然问道。

  此时的魏无忌已经长大成人,田文到达大梁之前,就听说了他携九鼎归齐之事。魏无忌门下门客众多,交游广阔,也曾听过九鼎藏有惊天秘密的传闻,故而以此相问。

  “九只大鼎而已!天下哪有什么秘密能够藏得住数千年的?定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田文不以为然道。

  “说的也是!九鼎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几千年了,要是真有秘密,这秘密又从何而来呢?”魏无忌道。

  “二位大人此言差矣!”鹿毛寿突然说道。

  “道长有何高见?”田文疑道。

  “二位大人有所不知,有两个神秘的组织为了九鼎已经争夺了几千年了,若是一般的秘密,绝无可能会持续几千年之久!齐王突然改变主意放弃九鼎,或许和守护九鼎的神秘组织有关!” 鹿毛寿道。

  “哦?道长可否说个明白?”魏无忌疑道。

  “大翌是神射手,到了后羿之时成立了神箭门,专门守护九鼎神器。神鼎本为黄帝时期九个世族部落所有,后来大翌从九族手上一一夺了神鼎,此后九族后人便联合起来和大翌争夺九鼎,如此双方相争了一千多年。二位大人,试问有哪一种争斗可以持续上千年的?”鹿毛寿道。

  “道长此言不差,此间必有惊天之秘!如今还有昔日的九族后人存在于世吗?可还有人知晓其中秘密?”魏无忌问道。

  “只怕早已失散,所以无人能够道出其中隐秘之事!九鼎原本为九族所有,其中秘密失传,定然和九族有关!小道猜测,那九鼎之秘原本隐藏在九个氏族部落中间,因九族互不信任,都不愿说出各自的秘密,时间长了,秘密自然就失传了!”鹿毛寿道。

  “那和九鼎本身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秘密究竟是隐藏在九鼎物件之中,还是只是和九鼎相关呢?”魏无忌连问道。

  “必和九鼎本身有关!若非如此,九族和神箭门又何必争夺九鼎呢?” 鹿毛寿道。

  “那九鼎就在那里,风吹日晒几千年了,有什么秘密早就被世人看穿了!”田文还是不以为然道。

  “也许那秘密就藏在九鼎之中,须得将九鼎敲破才能发现!”魏无忌突然道。

  “天下神器,谁人舍得将他敲碎?一旦敲碎了,里面什么也没有,岂不是追悔莫及!”田文道。

  “正是因为无人会敲碎它们,所以至今没有人发现!”魏无忌道。

  “就算打碎了它,难道里面还有金银玉器不成?哈哈哈哈┄┄就算有,你我也不稀罕!”田文大笑道。

  魏无忌和田文聊得正起劲,突然听见鼾声,转头一看,他的太子父亲已经睡着了。

  “太子连日劳累,我替父亲向薛公赔罪了!”魏无忌道。

  “无妨无妨!魏王年迈,太子履行监国重任,自然十分劳累!”田文道。

  魏无忌之言也不是他一个人想到过,但那九鼎只只皆实心铸造,想到过的人也不可能真的就会将鼎敲碎。几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相互告辞离去。

  田文带着九鼎离开大梁去往商丘,匡章则带着大队人马回了齐国。田文出了大梁不久,洛雪和天盖找到了他的人马车队,一路跟在后面,不久后依丹等人也跟了上来,和洛雪会合在一起。

  天盖了解情况之后对依丹道:

  “既有九族人参与其中,我等何不乘机解决了他们,也免得日后多事!”

  “眼下我神箭族力量薄弱,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身在暗处,如果保持神秘,可以震慑九族,一旦暴露了弱点,反而得不偿失!”依丹道。

  “还望师妹能早日还原九宫连诛箭,恢复昔日之荣耀啊!我天盖做了这么多年的神箭门掌门,自己也觉得窝囊!”天盖道。天盖年纪比依丹大些,所以称依丹为师妹。

  “一个射手既要天资卓绝,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神箭手!倘若九宫连诛箭中有一个缺陷,他日败于人前,反而辱没了先祖威名!”依丹道。

  “师妹乃师门嫡传正宗,恪守师门祖训,我天盖本不该置喙,但天盖愚昧,有一事不解,还望师妹指教!”天盖客气道。

  “掌门请讲!”依丹道。

  “几千年来我神箭门人拼命守护九鼎,意义何在?无论九鼎身在何处,不都是一样吗?即使九族人得了九鼎,又能怎样?不也和我神箭门人一样只是苦苦守护吗?难道还能把它们都吃下去不成?”天盖质疑道。

  “唉┄┄谁知道呢?”依丹摇头叹道。

  “师父┄┄我倒觉得掌门之言有理,与其苦苦守护,何不先搞清楚这九鼎究竟有何神秘之处!”洛白道。

  “呵呵┄┄几千年来人们求而不得,岂是你我凡俗之人能够如愿的!”依丹道。

  “世上定有人知晓其中秘密,徒儿以为,那媚门神仙必定知晓一二!”洛白道。

  “也许吧┄┄但愿你我生平能够解开这个秘密吧!”依丹听洛白这么一说,心中倒也有了一些想法。

  田文到了宋国商丘,先见了宋王。宋王闻得田文欲将九鼎在商丘大翌陵安置,虽然不解其意,但凭空得了九鼎神器,自是不亦乐乎,此时的他根本没想到这九鼎竟成了日后宋国被齐国所灭的祸害根源。

  九鼎从洛邑移至商丘,大力罴和穷蝉、苍舒作为九族后人,看着眼前的大鼎,心中充满了疑惑,感觉咫尺天涯,似乎毫无得失之感。鹿毛寿围绕着九鼎看了又看,虽然心存妄想,却又不知从何着手。

  依丹等人在暗处看着九鼎落地,在大翌陵安置妥当之后,跟着天盖去了突孤山。突孤山离大翌陵不远,依丹等人便在突孤山居住下来看护九鼎。天盖多番以掌门之位相让,依丹执意不肯。依丹此时不光想着意欲再收几个徒弟,恢复昔日的九宫连诛箭箭阵,也想搞清楚九鼎之秘,所以不愿意接受掌门一职,免得俗务缠身。

  王诩听九天玄女叙说九鼎秘事之后,对九鼎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从王诩和灵均子等人昆仑山一行之后,所见所闻皆是上古秘闻,远远超出常人想象,作为鬼谷门人的他越来越困惑,原本心中的自信和淡定也荡然无存,于是决心明察暗访,解开千古之谜。

  九鼎落户商丘之后,周边来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人出现在了大翌陵,凝视九鼎良久之后方才离去,此人正是公孙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