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数风流人物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节 汹汹,欲燃

《数风流人物》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节 汹汹,欲燃

作者:瑞根 字数:2656 书籍:数风流人物

    第2742章 癸字卷 汹汹,欲燃

    “怎么说?”黄得功舒展了一下身体,胯下健马一夹,呲溜溜便奔行了出去,一边问道。

    左良玉很不看不惯黄得功这等装逼作势的样子,不过这么多年过来了,对于黄得功这般把戏,也就看惯了,催马跟上:“闹得很厉害,看样子稚绳公也有些顶不住朝中那帮老家伙的压力了。”

    “真要裁减?照理说要裁减也该先裁减甘宁或者辽东那边吧?”黄得功引弓怒发,“嘣”一箭射出,直奔三十步外受惊狂奔的黄羊,一发中的,黄羊哀鸣着倒地挣扎不起,早有亲兵催马赶上拿下这个猎物。

    “这么大的裁军规模,怎么可能只在甘宁和辽东,现在甘宁是西征西域的第一线,据说要裁减也很少,而辽东那边因为紧邻内喀尔喀人,也都在喊兵力不足,不肯裁减,现在就是各家都在喊,不肯裁减,兵部现在是焦头烂额,而且现在兵部只是柴恪暂行代管,因为内阁尚缺一名阁臣,所以柴恪和稚绳公意见不一,弄得稚绳公如热锅上蚂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左良玉叹息了一声,“要裁四十万,而且都还嫌裁得不够,我都在想,这帮家伙就没有谁来这九边好好走一走看一看么?这万里边疆,难道不要人守御么?还是觉得土默特人、察哈尔人以及喀尔喀人都改成吃素的了?说裁就裁,问过咱们这些人了么?”

    “哼,你我这等武夫,谁在乎你我的意见?”黄得功也阴下了脸,把手中猎弓丢给亲兵,眼睛眯缝起来,“按照你的这说法,这裁人始终要裁到咱们头上来?”

    左良玉木着脸半晌,最后才叹息道:“只怕是逃不掉,关键还是裁人的幅度有多大,按照平均数咱们也的要裁掉四成兵力,就算是咱们是精锐,但三成只怕少不了,这还得要和其他边镇去争才行,……”

    “以贺世贤的性子,他能去争?”黄得功冷笑,“他现在就琢磨着如何安安稳稳退下去到五军都督府里去吃安闲饭,这两个月你可曾见着他?”

    贺世贤是和曹文诏一批调整的,从甘宁总兵调任蓟镇总兵,而尤世功转任宣府总兵。

    冯紫英对贺世贤其实并不太满意,但是贺世贤性格忠厚,但有些软弱,却成了当时顾秉谦、乔应甲这些人都能接受的,所以调任蓟镇总兵,但现在贺世贤年龄太大,而且身体也不行了,已经和内阁上书过希望退下来休养,但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任人选。

    冯紫英原本是希望让刘东旸接任蓟镇总兵,但是遭到了绝大部分人反对,至于原因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不过表面上还是说山西镇需要直面土默特人的威胁,暂时不宜轻动,而刘白川也以资历不够被否决,所以就拖了下来。

    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对贺世贤都不满意,认为贺世贤除了年长资历深外,一无是处,而且关键他现在心思不在军中,一心想要早些到五军都督府去吃闲饭,安稳着陆,对军中之事都不太管了。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已经升任副总兵,但黄得功是协守副总兵,而左良玉是分守副总兵,两人位置还是略有差异,黄得功要略高一分。

    “那我们就要吃亏了。”左良玉也冷下了脸,“尤世功不说了,刘东旸、贺人龙、刘白川、曹文诏、毛文龙,还有柴国柱、赵率教这些人,哪一个是易与之辈?贺世贤不吭声,那咱们就得要吃大亏。”

    “冯相怎么说?”黄得功看着左良玉,这才步入正题。

    “冯相病了,病得不轻,我去见也没见着。”左良玉耷拉着脸。

    “于是你就回来了?”黄得功一脸不信,“难道还要我去跑一趟不成?”

    “我打听了一下,冯相一个人都没见,除了最初三位阁臣外,恐怕唯一见了的就是练国事了。”左良玉目光里多了几分阴冷,“我去找了练国事,练国事也一推千里,什么都不肯多说,只说这裁军之事不归他管,让我去找孙承宗和熊廷弼,孙承宗态度倒是还行,但是只说要服从大局,如何如何,那熊廷弼却是满嘴官腔,还把我训斥了一顿,说我等武人只管安心训练打仗,没有资格来过问这等国家大事,他妈的,要裁我手下的儿郎,我居然还不能过问?兵变算谁的?弄得我险些就按捺不住了,……”

    对孙承宗,二人一开始还能称稚绳公,到后边就是直呼其名了。

    像黄得功和左良玉这些武人本来就对文臣嫌隙甚深,可以说满朝文臣,除了冯紫英外,没有人能入他们眼,就算是孙承宗、熊廷弼这些顶头上司,一样是心中不屑,只是碍于上下级和文武之分而不得不隐忍罢了。

    

    黄得功深有同感,这几年他和左良玉都一门心思带兵,可以说打造出这蓟镇最精锐的两部军队来,二人几乎全副身心都扑在了军中,也和手底下的儿郎们结下了深厚情谊,现在一句话就可能让他去裁掉三成甚至四成的儿郎滚回家去种田,这如何能让他们接受?

    “就算是要裁军,那打发儿郎们的安家费呢?总得有个说法吧?总不能都一视同仁,还和前几年一样吧?”

    黄得功也知道裁军是大势,不可避免,但是少裁,而且还要为裁掉的儿郎们多争取一分安家费,这却是必须要争的。

    “恐怕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甚至还要更糟糕。”左良玉吸溜了一下牙缝,摇摇头:“我找熟人问了一下户部,户部那边说裁军的安家费还是要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来,说裁军数量太大,就算是按照原来的规矩来,户部都支应不起,可能会分成三年来支付,……”

    黄得功懵了,“那意思是分成三年来裁军?”

    “并不是,而是先让被裁的儿郎们先回老家,然后安家费分成三年来分拨到位,由地方上来发放,……”左良玉嘴角已经多了几分狠辣和桀骜,“不说数量了,这么搞,我们怎么向还在军中的儿郎交代?这是存心要逼反我们,再演一次宁夏之变么?”

    “这是真不把我们当成一回事儿啊。逼着儿郎们造反么?”黄得功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其他各镇,还有京中诸军就这么视若无睹,太平无事?”

    先不说数量,但是这种裁人方式,铁定要出大乱子,起码他自己手底下这帮兵,他就摆不平,就算是他自己换位思考,也一样要闹兵变,到那时候还裁个屁的军,只怕又要招兵买马去镇压叛乱去了。

    终于说到关键处,这也是此番左良玉去京中的最重要的步骤,就说要去打听一下京营以及宣府军乃至其他各军镇的动向。

    这是涉及到整个大周百万大军命运攸关的大事,真要裁撤四十万大军,谁能受得了?

    “京营那边,也有异动,甚至包括可能不会牵扯太多的上三亲军也一样,都在串联,只是大家现在都还藏着掖着,都还在观望。”左良玉沉声道:“宣府军那边,尤世功倒是安抚得好,但是那也只是话说得好,说一定会和兵部交涉云云,但是真的保不住呢,要裁掉几万人呢?他尤世功觉得他面子够大就能让兄弟们不闹?做梦!”

    黄得功不耐烦了,“尤世功他没那本事,真以为他多当两年总兵就能压得住堂子了?笑话!刘东旸和刘白川以及贺人龙那边呢?还有毛文龙,我就不信他们几个能稳得住。”

    “毛文龙接任辽东镇总兵后倒是稳得住,但贺人龙那个毛躁性子,我不信还能坐得住,二刘不好说,太阴沉了,……”左良玉摇摇头:“我已经安排人去接触了,得看看,但是我得到一个消息,说冯相本来是不准备裁军的,但是下边人逼着他要裁军,所以争吵之后上了火,又受了凉才病倒的,……”

    左良玉瞟了一眼黄得功。

    黄得功一惊,不敢置信:“不裁军?那怎么可能,一百多万人,朝廷养不起啊。”

    就算是黄得功再不希望裁军,也知道这和平年代养一百多万大军是不现实的,能指望的就是少裁,比如意思一下,裁个十万八万就行了,这四十万就真的是无法接受了。

    “冯相原本是准备出兵征讨蒙古的,……”左良玉幽幽一句,立即让黄得功破了防,差点儿跳起来,“真的?!”

    “还能有假?”左良玉也有些激动,“可就活生生被朝中这帮禄蠹给否决了,现在内喀尔喀人已经膨胀到要吞下察哈尔人了,还不及早动手,难道真的要等到他势大不可制才来手忙脚乱地应对?”

    “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在等?”黄得功骤然冷静下来,“他们都知道这个情况了?都在观望?”

    “我估计应该是,就看是谁先把这把火点起来。”左良玉阴冷一笑,“一旦燃起来,裁军之事就不必提,而征讨蒙古就可以趁势而为了。”

    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