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兴汉使命 第2016章 纳新风波

《兴汉使命》第2016章 纳新风波

作者:开先洞人 字数:2281 书籍:兴汉使命

  文武综合评测的前三名尘埃落定之后,接着就是第四名孔玉,第五名田树,第六名罗锐,第七名萧昌,第八名杨春,第九名徐瑞,第十名薛丁香。

  很多在国考中表现出色的寒门进士,到了殿试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刘正也对发挥失常的人才颇为惋惜,却没有办法给予照顾,只能失之交臂。

  殿试结束之后,科举同学会积极纳新,很快便发展到了120人。

  会长李丹为了联络感情,便在太行酒楼举办大型宴会,邀请所有会员论道。

  青年才俊济济一堂,畅所欲言。

  李丹进入宴会大厅之后,萧昌立即汇报情况。

  当众人得知5号会员缺席,纷纷出言不逊,杨春更是把缺席上升到了无视同学情谊的高度。

  萧昌只得解释说:“人家可是赵王卫队,肯定有执勤任务,抽不开身也情有可原。”

  杨春冷笑道:“究竟是抽不出时间,还是瞧不起人,想必大家的心中自有公论。”

  就在众人对5号会员群情激愤的口诛笔伐时,刘正走进了宴会大厅。

  李丹望着刘正手中的5号徽章,忍不住的问道:“难道您当初所说的同名同姓只是托词?”

  刘正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不错!”

  李丹立即端正了态度,与参加殿试的同学一起向刘正行大礼,并异口同声的呼喊道:“学生拜见赵王!”

  刘正示意众人免礼,还入乡随俗的与大家推杯换盏。

  李丹发表了科学同学会第一次集会主题演讲,结束之后还邀请刘正为大家鼓劲。

  刘正并没有推迟,而是即兴演讲说:“你们都是国考的优胜者,按照学而优则仕的基本原则,要不了多久就该进入官场接受锻炼了。希望大家谨守同学情谊,相互帮衬扶持。一起同过窗作为人生四大铁最坚不可摧的情谊,无论何时何地皆不能丢弃。”

  众人深知官场宦斗刀光剑影,稍有不慎就得粉身碎骨,甚至遗臭万年。他们作为新人,若是不知抱团取暖,很有可能还没有摸到门槛便被大浪淘沙所淹没。

  李丹接着说道:“大家都是同学,合理的竞争可以有,却不能损害彼此的身家性命。毕竟同学之间打生打死,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同学情谊的牢固程度。”

  在李丹的倡议之下,同学会成员支持将不得坏同学性命写进章程。

  刘正公开承诺,赵国内阁为同学会的章程背书。无论犯了多大的错,也罪不至死。

  这样的承诺,不仅激起了众人的斗志,还给了同学会成员一块免死金牌。

  李丹劝道:“大王三思,若是有人恃宠而骄,后果不堪设想。”

  刘正笑道:“同学会的督查不是摆设,遇上胡作非为者主动清理门户也未尝不可。”

  科举同学会虽说进了官场,可是根基过于浅薄。若是没有高层大力扶持,很有可能被隶属于各大世家的阵营完全瓜分。面对世家的资源攻势,同学会的人很难坚守本心。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人家凭什么留在同学会。

  同学会成员拥有免死金牌,这样的福利诱惑才足以诱惑大部分人。特别是寒门进士,为了获得立足资本,肯定会打擦边球,甚至明目张胆的乱搞。

  寒门进士没有靠山,也没有后台,经常都得孤军奋战。因而做的事多了,再完美的结果也能找到错漏。他们每时每刻都得直面危险。是以免死金牌的存在,足以让很多人疯狂。

  刘正的表态,代表着赵国对同学会的扶持态度。至于李丹等人能否守住这份荣耀,并没有人关注,也不会有人在乎。

  在内阁和军部的通力合作之下,军部情报机构为所有进士提供了历练机会。

  司马府的二公子司马昭,派特使郭阳求见刘正。

  刘正并没有支持司马昭上位的计划,怎料郭阳却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内阁支持绞杀司马师的计划。

  郭阳拿司马懿作为司马府次子却成功上位现身说法,向刘正描述了河东司马府次子掌家的传统。

  刘正刚要婉拒,仙境系统却给出了提示,认定司马昭上位拥有极大的成功率。

  刘正一时无法下定决心,干脆旁敲侧击的问道:“据我所知司马师自从上次败逃之后,便被剥夺了持国大运,按理来说失去继承人资格仅仅是时间问题,为何让你家二公子如临大敌?”

  郭阳叹道:“司马府顽固派实力强大,坚定不移的维护嫡长继承制度。毕竟很多人已经下了血本,即便是司马师已经失去了持国大运,也有人逆天而行,他们抱残守缺,置司马府的兴衰于必死境地。”

  刘正不想司马府团结一致,便问道:“赵国出手,有什么好处吗?”

  郭阳回答说:“大公子司马师已经被剥夺了兵权,发配到了元州。以他的实力,一年半载就可以练出一支强军。因而元州当前极其虚弱,赵国以举国之力讨伐,可得一州之地,这就是二公子的诚意。”

  刘正为了试探司马昭的底线,干脆说道:“大军征伐,未必有机会斩杀司马师。”

  郭阳却道:“无妨,只要元州战火连天,二公子就可以实施计划一劳永逸。”

  郭阳把话说开了,刘正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双方达成了口头合作协议,各行其是,保持默契。

  郭阳离开之后,刘正与军部和内阁联合推衍,拟定了攻打元州的作战计划。

  郭嘉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与之合作就是与虎谋皮。更何况司马府有次子当家的传统,作为嫡长的司马师也不是傻白甜,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破局。

  李靖同意出兵,可是凉州的主力不能动,于是就说道:“大王,科举十大英杰横空出世,虽负盛名,却无实势。我以为令其组十部大军,各领一万攻伐元州,给司马府来个遍地开花,司马昭的小算盘就打不响了。”

  郭嘉也觉得李靖的安排大妙,拿司马师练兵,不仅可以检验十大英杰的成色,还可以让天下人见识赵国的发展潜力。

  刘正说道:“既然让十大英杰出战,干脆让小家伙们自己拉队伍,搞资源,咱们只管给编制,人数也不要限制了,自由发挥便好。”

  方案敲定,李靖立即召见十大英杰,给了各部一个月的时间招兵,然后到雁门关集结。

  李丹问道:“李将军,若是我在一个月内召集10万人马,也能拿到编制?”

  李靖回答说:“只要按时抵达雁门关,便是正规军编制。”

  十大英杰这才明白自募队伍的核心内容,徐瑞争辩说:“将军这样安排,对寒门子弟很不公平。”

  李靖冷笑道:“战争从无公平可言,招兵的权限给了你们,能做到哪一步军部不会过问。”

  徐瑞反对无效,只得返回凉州招兵。

  李丹马不停蹄的赶回壶关,二话不说就找李桥。

  李桥决定给李丹5万大军,还让家族独力承担后勤保障。

  李丹找到李业,一通撒娇之后,成功的弄到了3万大军。她并没有满足,而是找到云岚,一通糖衣炮弹之后,再次拿到了2万大军。

  这样一来,李丹仅用半天功夫,便凑足了10万大军。

  李桥问道:“孩子,你有能力保障10万大军的供给吗?”

  李丹冷冷的说道:“这是军部对科举十大英杰的厚待,机会仅有一次,你这个当爹的必须要支持我。”

  李桥总算是知道了赵王门生的威力,干脆说道:“你放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保障好你的队伍。只是咱们家也不富余,只能支持你三个月。”

  李丹说道:“若是三个月还做不到自给自足,我也没有资格拿军部的编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