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下安康 第二百五十九章 是战是降(上)

《天下安康》第二百五十九章 是战是降(上)

作者:鸣奇 字数:1790 书籍:天下安康

  正当李世民思索着下一步的动向,李世民的重臣巴东道行台工部尚书领秦国公府司马窦干来见李世民。

  窦干是窦抗的儿子,比李世民大十几岁,是李世民的表兄兼舅兄。窦干九岁而诵诗书,十龄而便骑射,早年间以亲卫入仕,也算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过他为人敦厚,性格温和,在窦家之中,一直是默默无闻。

  窦干很看好李世民,因此在李渊起兵后,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为官,直做到李世民的开府司马,兼领行台尚书,也算是李世民的心腹了。

  今日眼看李世民脸色不对,所以前来探寻一番。

  因为窦干的身份,李世民对其很礼遇。见窦干进屋,立刻起身说道:“师干(窦干字)来了。”

  二人坐定,窦干便说道:“世民,可是出什么事了?”

  因为二人的关系,窦干私底下都直接以名字相称李世民。

  李世民也没有瞒着窦干,毕竟这个时候,无论做何决定,他都得跟底下的谋士进行周密的筹谋,瞒着这些心腹没有意义。

  当然这种事瞒也瞒不住。

  所以李世民便将秦武通的信递给了窦干。

  窦干接过信来,粗略的一看,便是大吃一惊,满脸愕然,久久说不出话来。

  看完信的全部内容,此时窦干的脸上,较之之前,已显得格外的严肃。他一手握着信纸,一边盯着李世民说得:“秦公,此事是否验证过真伪?”

  李世民略一沉吟,便说道:“道明(秦武通字)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所以这封信,当是巴东的真实情况。”

  窦干听得,有些沉默。他寄希望于这是秦武通投降大明之后写的一封诈书,但李世民愿意相信秦武通,他也没法说什么。

  再说真是诈书,按照巫山之战的日期,早送到了,也不会耽搁到现在。

  李世民看出了窦干的心思,便说道:“巴东的局势,我很清楚。我那位好师弟,看起来平平常常,但老师的本事,学的比我多的多。还是陈克敌,也是老师精心培育出来的,就是我在,也不一定敌得过二人,更何况是君集(侯君集字君集,以字行)。”

  听到这,窦干也没法说什么。

  于是窦干坐正身子,向着李世民拜了一拜,然后说道:“既然如此,秦公该考虑自身和李家的出路了。”

  李世民听到窦干这话,也严肃起来。

  “师干何以教我?”

  窦干说道:“巴蜀两大门户,一在剑门,一在夔门。今二地皆失,整个巴蜀,已经是门户大开。北面过了剑州,到成都是一马平川。而东面过了夔州,则是水陆并进。明军势大,只需按部就班,我军绝挡不住数十万明军一击。”

  窦干看了李世民一眼,接着说道:“巴蜀这群人的德性,秦公应当清楚。不提北面的黄明辽,单说黄维扬这一路,我猜用不了一个月,他就能杀到成都,所以我军再守卫白马关,阻挡黄明辽部,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师干是怎么想的?”

  “既然成都已不可守,那不若退。”

  “退?”

  “对!”

  窦干拿过地图,放在二人面前。

  “秦公请看,大江以北,皆是低矮之丘陵,而大江以南,则是崇山峻岭,深涧险滩。我军在巴蜀腹地,不是明军的对手。可是若撤退到大江以呢?明军不可能用几十万大军追击我军,而我军倚仗地形,足以和明军周旋。”

  李世民听得,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着地图,过了一会才说道:“师干是让我远走南宁州。”

  窦干点点头道:“没错。南宁州之地,地泽千里,当初诸葛武侯远征孟获,在此设七郡治之。我军以数万人马,南下南宁州,联合当地大族,明军就是二三十万大军齐出,也拿不下南宁州。”

  听到窦干的话,李世民有些动心了。

  李世民在巴蜀多时,对于南宁州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大隋之前在古南中设南宁州总管府,统辖古南中之地的军政事。不过南宁州诸部多叛,文帝时期,几次派兵征讨,也没有完全控制。后来大隋废总管府,又没有重新在此设郡县辖之,算是将南宁州之地完全放弃了。

  现在的南宁州,为爨氏控制。爨氏乃蛮化的汉人,自称是东汉班氏的后人,到蜀汉时为南中大姓。东晋成帝康五年(公元339年),爨琛独霸宁州,其家族分统各地,后来分裂为两支,分别为东爨和西爨。东爨联合乌蛮,西爨联合白蛮,互相征伐,混战不休。

  李世民有信心带着军队,征伐两爨,然后抵抗大明。

  不过也不是没有问题。

  南宁州之地,素来被中原王朝视作蛮夷之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自五胡乱华之后,因为北方胡人入主中原,这些胡人为了寻找统治中原的合法性,华夷之辨便没有停过。关陇贵族虽然多出身胡人,但也自认为是中国人。

  但巴蜀跟南宁州却是两回事。

  巴蜀在中国文化圈里,被视为自己人。可若是李世民南下南宁州,建立政权,属于自绝于中原王朝,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们是一个夷狄政权,李唐将彻底失去法理性。

  眼看李世民不说话,窦干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担心。

  于是窦干说道:“秦公,万事先想法活下去,当初慕容、宇文诸氏,不都从蛮夷之地兴起,然后入主中原的吗?”

  “可南宁州毕竟贫瘠荒芜,若是我军撤出巴蜀,只恐诸将不愿啊。”

  这时窦干脸色一凛,斩钉截铁地说道:“巴蜀之中,与明军仇深似海者,不计其数。况且明军素来行强盗之事,重贱民,轻贤士,巴蜀大族,不知多少担心会受到明军戕害,秦公何必担心无人肯相随。”

  此时李世民也郑重起来,他很清楚,窦干今日的话,其实代表了军中相当一部分势力。以窦干这样的身份,是死都不可能投降的。

  当然投降了大明,他们也没有未来。

  “师干之言,我会认真考虑的。”

  窦干知道不能逼迫李世民,只得说道:“希望秦公尽快考虑,毕竟留给秦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