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第一女婿 第二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宋第一女婿》第二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抽刀短水 字数:1820 书籍:大宋第一女婿

  林家是扬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商贾之家,以经营酿酒、茶叶、盐引为主业。

  宋廷南渡,使得江南成为整个华夏科技文明最发达的地方,宋朝手工业发展极快,扬州作为南宋于江北最大的城池,繁华堪比临安城。

  林家家主林耀明年过六十,精神矍铄,正坐在林家主堂的正位上,头上挂“明礼知孝”的匾额。

  在他身边两侧的位置上,坐着林家如今管事的几人。

  一侧坐的是林耀明的两个弟弟,老三林耀洪、老四林耀坚。

  另外一侧坐的是林耀明的两个儿子,长子林廷光,和次子林廷选。

  林廷光也是徐思夜名义上的岳父,徐思夜于养病这段时间,见过林廷光几次,对林廷光唯一的印象,就是此人很憨厚,对于家主林耀明唯唯诺诺,不算是个有主见的人。

  也是因林耀明半生创业,使得林家已成为扬州商贸的梁柱,林家的晚辈都活在他的阴影下,很难有所作为。

  “父亲,徐思夜来了。”

  林廷光见到徐思夜进来,对主座的林耀明提醒一句。

  徐思夜年不及弱冠,尚且无表字,再者他未融入到林家,这个岳丈对他也是大名相称。

  林耀明从座位上站起身,用复杂的神色打量徐思夜。

  徐思夜到底是寄人篱下,恭恭敬敬拱手行礼,口中道:“见过太爷。”

  林耀明叹息道:“未曾想,跟令尊扬州一别,才不过五载,他竟然……可惜啊可惜……”

  徐有成当年被调江北戍卫军政时,曾跟林耀明有过最后的相见,正是此番相见,确定了徐思夜跟林家小姐的婚事。

  “父亲,故人已逝,由不得感慨,徐思夜他于灾劫中化险为夷,正是有徐家祖上的庇佑。”林廷光劝说道。

  林耀明分外无奈,还是重新坐下来。

  徐思夜在林廷光吩咐下坐在末席,以便聆听老太爷的教诲。

  “病可有好?每日是否用药?扬州住得可还习惯……”

  林耀明表现出对徐思夜的关切,嘘寒问暖。

  看似贴心却也不过是敷衍的相问,徐思夜能看出林家人对自己的冷落,还是认真回答。

  “丫头那边要去一趟湖州,过四五日便回,到时也能让你们圆房合卺。”林耀明提到自己孙女时,态度惭愧。

  虽是冲喜的婚事,但一成婚自己的孙女就跑了,丢下个新郎官在妻家,传出去始终不像话。

  林耀坚突然道一句:“身体也养好,是该让他回徐府老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非入赘,总不能长久赖在林家吧?”

  “咳咳。”林耀明咳嗽两声。

  显然这位林家家主,对于弟弟的话是有意见的,奈何林耀坚所说的也是实情。

  林家不但照顾了徐思夜,帮他治病,还把孙女嫁过去冲喜,才让徐思夜捡回一条命,对于林家来说已仁至义尽。

  哪怕也知其他房的人是在提防徐思夜,但始终林家女并非儿子,徐思夜也非入赘。

  林廷光摇头叹息道:“徐家老宅年久失修,这几年已有多处屋舍塌陷,亲家公尚在时,每年还曾派人回来打理,这两年……唉!”

  徐家随着徐有成入朝当官,早就把家搬到临安。

  再者徐家在徐有成高中之前,也不过是小门小户,养活自己都困难,不然也不会有林家接济之事。

  “还是留下吧。”

  老太爷林耀明发了话,“这边什么都好,读书应试方便一些,思夜不也过了解试?来年往临安赴考,或可一榜高中。”

  老太爷的话是管用的,他的话在林家等于圣旨。

  他让留下,剩下的人也就无从反对。

  如林耀明所说,徐思夜在临安是考过发解试的,有资格应省试,也就是礼部试。

  在明清,这相当于举人了。

  不过在宋朝,过发解试并无资格当官,这只是过了初级科举考试,过发解试的资格也并非终生有效,两次应省试不过,还是要回去重考。

  但现在好歹徐思夜是有资格去临安赴考的。

  而且徐有成曾为吏部侍郎,门生故吏众多,又是因跟权臣史弥远相斗而下台,朝中有很多正值大臣感念,若徐思夜去赴考,很有可能会得到“特殊照顾”,更有可能通过省试入朝为官。

  这大概也是在徐家落难后,林家仍旧对徐思夜不离不弃的原因。

  林耀坚道:“那就是让他继续读书?不务劳作?”

  林耀明一拍桌子,语气带着震怒道:“林家是缺了那几碗饭?林家子弟中,有多少是在读书的?连你的子嗣后辈,也在读书,你为何不说他们?”

  “兄长,那些孩子到底是姓林啊。”林耀坚强调道。

  林耀明冷声道:“就算思夜他不姓林,也是我林家人,只要一天有我在,他就可以在这里安心读书赴考。”

  随即他看着徐思夜道,“思夜,别把自己当外人,你自幼师出名门,学得宽广,林家子侄中有读书求学的,到如今一个能过发解试的都没有,有时间你多去教导一下他们,东跨院的书房你可随便进出,族中读书的晚辈,便暂且都是你的学生,你可随便教导。”

  听起来是对徐思夜的恩惠,但还是让徐思夜做事来“报答”林家。

  徐思夜心中很清楚,他继承了这副身躯皮囊,却并未继承记忆和学识,以他后世所学的数理化,显然是没法跟这时代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学子一同赴考竞争的。

  让他写个字,他绝对能写得很工整,书法为他所长。

  但让他作经纬文章,却是万万不能。

  且他无法再沉下心拿起书本读书。

  撂下书本二十年,难道还要重拾书本,去学那四书五经?

  就算学,要多少年方能小有所成?

  “晚辈记住了。”徐思夜只能应承。

  难道告诉他们,我留下只是为混吃等死,连书都不想读,只想天天钓鱼,看河船,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好了,你还在养病,这些天无须费神,一切都等病养好再说。等过几日那不成器的丫头回来,再给你们补办一些仪式,徐家不能在你这一脉断绝,不然对不起令尊对你的一番期望。”林耀明提到徐有成的时候,轻轻一叹,面色说不出的凄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