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511停乌骨,咱以逸待敌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511停乌骨,咱以逸待敌

作者:大唐谪仙 字数:2981 书籍: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李世民疑惑问道,"留在乌骨城?李格,我们为何要留在乌骨城?大军士气正盛,正要一鼓作气攻下平壤王城呢!"

  自从登极以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攻下辽东乃至覆灭高句丽,如今终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他怎么舍得停在乌骨城?

  就连长孙无忌也不愿意停留在乌骨城,虽然他反对急急进兵,但是打还是要打的,终究拿下平壤王城那绝对是值得史书大书特书的大胜。

  面对众人的疑惑,李格笑着解释道:"父皇,据儿臣得到的消息,高句丽攻打新罗的兵马已经回师王城。高建武又抽调了些精兵,共二十六万兵马,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已经浩浩荡荡杀来了!"

  众将对此倒也不觉多么意外,终究大家早就知道高句丽的兵马从新罗撤兵的事了。

  李世民笑言:"高句丽兵马的行军速度还真不慢,居然这么快就撤回来了!二十六万兵马,除去各地需要驻守的兵马,这应该是高建武能集结的最大兵力了!"

  长孙无忌沉吟道:"二十六万兵马!高建武这是要集结所有的兵力和咱们决一死战啊!陛下,高句丽人的战力不容小觑啊!

  不能因为这一路攻城拔寨就轻视高句丽人的战力,终究火~炮在野战上的用处有限,所以,臣觉得李格说的对,大军暂且留在乌骨城休整,以逸待劳!"

  听到高建武集结了二十六万兵马号称五十万大军,众人虽然不至于害怕,但是却也慎重了不少。

  二十六大军,论兵力可远胜于大唐了。

  李绩沉吟道:"李格说的有道理,既然高句丽的大军已经开拔进军,那我们就不必再急于攻城拔寨了。"

  李靖也点头赞成道:"继续进兵随时都有可能遇到高句丽的大军,我们不如高句丽人熟悉地形,倒不如留在乌骨城休整。"

  李世民颔首同意道:"和朕想的一样,那么大军就暂且驻扎在乌骨城,多派斥候探查高句丽大军的踪迹,朕要与高句丽痛痛快快打一仗!"

  一干将领也热血沸腾,若是击败了这支大军,那高句丽怕是再也无力、也没有士气再战了。

  李世民看向李格、李治,问:"可知道高句丽大军的主帅是谁?你俩的计策起作用了吗?"

  李治笑言,"当然起作用了,起了大作用呢!"

  "呃?这么说,不是渊盖苏文领兵?是谁啊?"李世民好奇心大起的问,其实他的心中还十分遗憾呢。

  因为李治一直都对渊盖苏文挺忌惮的,可见奶爸对渊盖苏文的领兵能力十分认可。

  所以,李世民还真想在战场上击败渊盖苏文,无他,就是想在李格、李治以及奶爸面前炫耀一下;

  将来也好在李格、李治这两个儿子面前吹吹牛逼,显示一下他们皇帝老子的能耐;

  只可惜,现在他在吹牛逼都是干吹,终究李格、李治太年轻,根本就没经历过他那些峥嵘的岁月;

  若是他现在击败了渊盖苏文,那么以后,他也能拍着李格、李治肩膀吹了;

  当初你两小子还当渊盖苏文是个人物,结果呢,还不是在战场上被你们的皇帝老子打的跟狗一般?

  可惜啊,高建武那蠢货居然上当了……让朕想吹吹牛逼都不可得!

  李治笑言:"正帅是高延寿,副帅是高慧真!"

  李世民怔住,急急问:"谁,你说谁是主帅?"

  不止是李世民怔在了那里,其他人也都怔在了那里,他们刚才一边竖起耳朵听,一边在心里猜测高句丽领兵统帅。

  却怎么也没想到高句丽领兵统帅居然是高延寿!

  高延寿?不就是一天就失陷了辽东城的主将,跑跑将军高延寿吗?

  不会是重名了吧?

  李格笑言:"主帅是北部傉萨高延寿,副帅是南部傉萨高慧真!"

  人名有可能是重名的,官名总不可能也是重复的吧。

  果然就是跑跑将军高延寿,众人瞠目结舌,即便说是高建武亲自领兵出征,他们都不至于这么惊讶,难道高句丽真的无人可用了吗,居然仍然让高延寿领兵?

  程大魔王挠头道:"高建武到底是怎么想的?莫非觉得高延寿失陷了辽东,不但无罪还有大功?"

  黑炭头尉迟恭摇头晃脑道:"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

  不止黑炭头尉迟恭和程大魔王想不明白,大家都想不明白,为何高句丽王非要选一个败军之将做主帅?

  李治了解高句丽国内情况,所以,他解释道:"高延寿家族在高句丽是名门望族,根深蒂固,人脉广泛。

  而且咱们攻城拔寨实在太过顺利了,让高延寿极力鼓吹气球、大~炮的利害,并非是他守城不利,而且他还极力宣扬说他对咱们最为了解,若是野战必能取胜。"

  众人都乐了,对于高延寿的德性,高建武或许不了解,但是他们却都了解……这家伙就是一个怕死的马谡!

  镇守辽东城的时候,高延寿被吓的躲在傉萨府里连城头都不敢上,而且城还没破,高延寿就准备溜之大吉。

  李世民笑了起来:"高延寿啊,竟然真的是他,当初没将他擒下,果然是件好事啊!"

  长孙无忌恭声禀奏:"高建武居然用高延寿做主帅,陛下大喜啊,这是苍天要灭高句丽啊!"

  李世民很高兴,他兴兵东征,就遇上了苍天要灭高句丽,为何?

  当然是因为他才是真命天子啊!

  李世民满意的点头:"确实是苍天要灭高句丽,李格、李治,你俩一个小小的反间计,居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李治谦虚的笑言:"儿臣不过随口一说,都是高建武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

  若不是李格、李治用了反间计,高建武也不见得会让高延寿做大军的出帅,所以说到底还是李格、李治的功劳。

  李靖笑言:"李格、李治,你俩这一个小小的反间计,可抵好几万大军啊!"

  程大魔王咧嘴笑言:"可不是嘛,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让高延寿做主帅,再精锐的大军也会变成一群狗熊!"

  李孝恭咧嘴大笑,言:"高延寿这厮自命清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既然是他领军,那咱们还用得着守在这里吗?"

  一干将领皆点头,既然高句丽的大军是高延寿做主帅,那还用得着在这里等吗,直接进兵不就完了?

  黑炭头尉迟恭大笑:"可不是嘛,既然是高延寿领兵,哪还用得着这么郑重对待?咱们直接进军杀他个人仰马翻就是!"

  不说一干将领了,就连李世民都禁不住心动,高延寿确实不值得他如此重视,想他乃是一世英豪,而高延寿不过是一个酒囊饭袋而已。

  就连长孙无忌都有几分心动,此次皇帝御驾东征,在他看来最要紧的是甚么?

  不是大获全胜,也不是神马建功立业,更不是覆灭高句丽,而是皇帝的安危!

  在他看来,皇帝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一路东征势如破竹,他才是最冷静、最谨慎的。

  既然皇帝安危最紧要,那东征就不能孤军深入,一定要稳扎稳打,求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退路。

  长孙无忌沉吟道:"虽然这是吴王得到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但是终究咱们身处异国,又距离平壤城太远,恐怕也无法确定这消息是真是假。所以,以臣之见,还是留在乌骨城休整,以不变应万变的好!"

  程大魔王不服气道,"这消息怎么就是假的?这一路上李格、李治得到了许多消息,后来证明都是真的,怎么到了这里,消息就成了假的了?"

  长孙无忌无奈的笑言:"我也没说一定是假的,只是说可能、有可能是假的!"

  黑炭头尉迟恭道:"就算是假的又如何?小小高句丽还能有甚么人才?谁来做大军的统帅都一样!"

  李治笑言:"儿臣和三哥,也不敢十分确定这消息是真的,也许高建武在故布疑阵,这也是有可能的,或者,高延寿经历了一场大败,蓦然顿悟,开窍了也说不定!

  所以儿臣觉得大军还是留在乌骨城以逸待劳的好,只要击败了高句丽的主力大军,那高句丽就再无可战之兵,只能任我们宰割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还蓦然顿悟,你当他是立地成佛了呢?"

  李靖沉吟道:"陛下,李格和李治说的是有道理,我大军在此休整以逸待敌,击败高句丽的大军,高句丽人必定人心涣散,到时候再进兵,也许还能更快地拿下平壤城也说不定!"

  野战啊,两国近四十万大军,在野外摆开阵势,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野战;

  那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画面,想想……都让人激动!

  好,就这样干了,李世民沉思片刻,也觉得李格、李治说的有道理,只能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点头道:"也罢,那大军就在乌骨城休整,等待高句丽的大军的到来,咱们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野战!众将士不得松懈,不得放弃警惕!"

  众将轰然接令。

  走出大营,李格和李治都长松一口气,从东征开始一路打到现在,实在是太顺了,太顺利了也未必是好事。

  这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李世民还是一干将领心中不自觉的就生出了轻敌之心。

  特别是李世民,东征是他多年的夙愿,眼看这东征越来顺利,他觉得李世民现在就像是入了洞房一般,根本就停不下,只想着冲,只想着快点,快点,再快点……

  所以,此时就必须得给他们的皇帝老子李世民降降温,还好这皇帝老子还是听劝的,不枉李治他兄弟俩一番苦心。

  神策军已经扎营,除了巡营的人马,各营将士都已经开始休息。

  大家的精神都很好,不过却也难掩疲惫之色,终究从长安到乌骨城实在太远了,这一路不断的行军,不断的打仗,实在是太辛苦了。

  好在大军拿下了乌骨城后,肯定是要休整几天的,将这乌骨城还有四周好好清理一番,免得大军继续进兵之后,后方生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