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286第一个,青海都护府

《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286第一个,青海都护府

作者:大唐谪仙 字数:2692 书籍: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贞观九年八月初二,已经是夏末秋始时节,满地的青草都已经稍稍的泛黄了,高原的天气已经凉爽了。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宫内,再次向吐谷浑人宣旨,被解救的慕容顺儿子慕容诺曷钵及一些残存的部落头人们,再次聆听大唐皇帝的旨意。

  "……文德怀远,列圣之宏规;……。封河源郡王,食邑四千户,仍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即遣使人,备礼册命。"

  "臣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叩谢大唐皇帝圣恩!"慕容诺曷钵跪地领旨。

  李靖稍稍的一愣后,把圣旨交给了慕容诺曷钵。

  让李靖疑惑的是,慕容诺曷钵只是自称河源郡王,而不是乌地也拔勒豆可汗。

  在仪式结束后,李靖留下与慕容诺曷钵密谈,并还有一些事儿相告。

  李靖身边只有王玄策和李成、李万三人,慕容诺曷钵身边站着两位族中的长者,也是这次保护他们逃出伏俟城的几名幸存者中的两人。

  李靖先是祝贺慕容诺曷钵任吐谷浑可汗,同时告知这位新任的可汗,唐~军将在伏俟城、曼头城、库山、沙柳河等地驻军,并准备修建城池,以帮助维护吐谷浑境内的安定。

  让李靖意外的是,这吐谷浑新任可汗对此没有意见,只是向他提出一个要求,这个要求让他异常震撼。

  "李大总管,作为吐谷浑新任的可汗和大唐的河源郡王,在下有一事烦请大总管转告大唐皇帝,不需要再复吐谷浑国了,吐谷浑境内所有族人都愿内附归唐,世代为大唐子民。"

  慕容诺曷钵一张稚嫩脸露出与年龄不相称老成,咬牙用力说出这话。

  "李大总管,这是太子,可汗与我们多次讨论,又与其他族人商量过以后才做出的决定,"慕容诺曷钵身边一位年龄稍大的族人说。

  这也是一位多年跟随慕容顺,对其忠心耿耿,曾到过长安的亲信。

  "可汗这不是开玩笑吧?"

  李靖对眼前这个才十来岁小孩讲出的话,很吃惊,这决定太出乎他的意料。

  王玄策也很是惊异,对吐谷浑新任可汗刮目相看,是否是这孩子经历过磨难,如此的早熟了,还是受人胁迫?

  "不,大总管,这是我和族人商议,考虑后做出的决定,族人们也都同意。

  这一年战争,还有这次动乱,吐谷浑族人死亡无数,我的父亲和母亲也都死于非命。

  如今各部落间为了利益,都还相互提防和攻击,若吐谷浑国还在,这种利益争夺不可避免,而且,周边羌人也虎视眈眈,想趁机占地盘。

  如此,死伤族人会更多。为了百姓安定,也为吐谷浑族人不再受战争伤害,我代表吐谷浑全体族人,请李大总管代我向大唐皇帝请命,让我族人内附,成为大唐治下百姓,得到大唐庇护。"

  慕容诺曷钵悲戚说,"我父亲因为族中之乱而死,还有我母亲也是如此,还有那么多陪伴着我长大的族叔们,我不愿再看到我的亲人再如此了。"

  李靖心内大起波澜,沉思着。

  慕容诺曷钵说完泣不成声,抹着眼泪唤出两个妹妹一同来见李靖。

  两个慕容家小女孩才六七岁模样,与慕容诺曷钵长得挺像,和慕容家族成员一般,都长得异常美貌。

  两个小姑娘看着李靖和王玄策脸上惊惧神情,躲在慕容诺曷钵后面不敢出来。

  慕容诺曷钵曾跟随着慕容顺在长安呆了五六年,常听慕容顺讲起长安繁华,汉人礼仪之道。

  慕容诺曷钵和慕容顺一般,向往大唐强盛,长安繁华,喜欢着汉服,以学汉礼为荣,还能讲一口流利汉话。

  一场战争,让慕容伏允和慕容顺先后死亡,慕容氏王族中只留下这三个小孩,都年幼无助,让李靖也感慨。

  李靖看着抹干眼泪,坚强的慕容诺曷钵说:"可汗,这个事需要你自己上表向皇上请命!"

  对于李靖来说,如此动乱过后,李世民没有除其国,再封慕容诺曷钵为吐谷浑可汗,甚是让他失望。

  而慕容诺曷钵自愿去国,内附于唐,更是让他大感意外。

  "李大总管,奏折我写好了,烦请大总管即传长安,待皇上同意,我想与大总管一道,赶往长安,亲自向大唐皇帝表明此意。"

  慕容诺曷钵站起,恭身一礼,取出一份写就折子,交给李靖,再施一礼。

  "好,本帅马上把此折送到长安,"李靖站起身,对着慕容诺曷钵恭敬还礼。

  如此大义者,虽然还是个少年郎,还是要得到尊重的。

  年幼的慕容诺曷钵,有如此考虑,心智也算是不错了。

  不论是因为受其他人影响,或者害怕国内族人和家人再遭遇此乱,还是真心内附。

  能做出这样明智选择,实在是吐谷浑族人福气,小小年纪能做出这样决定,实非常人。

  慕容诺曷钵这样做,也给李世民出了难题,若同意其内附,被俘虏的那些吐谷浑族人,也已经成了大唐子民,该如何处置?

  告别慕容诺曷钵后,李靖立即嘱人,将慕容诺曷钵请求内附,并想到长安朝见皇帝的折子,急速传往长安。

  并再次等待李世民的旨意。

  李世民收到李靖急送的奏折后,大喜过望,立即召集朝臣们商议。

  既然是吐谷浑新任的可汗举国内附,当然没有大臣们反对。

  贞观九年八月底,李世民正式下诏,同意慕容诺曷钵的内附请求,除吐谷浑国号,设立青海都护府,归陇右道所辖。

  这是大唐所设的第一个都护府。

  以伏俟城为青海都护府治所,下设伏俟、湟州、河源、赤水、且末、盐泽等都督府,都督府下设州县。

  同时扩建伏俟城、曼头城、树墩城等,并在青海湖南北两岸,及赤海边筑城,驻军守卫,各地镇守之将基本按原先的人选不变。

  待年后再任命官吏,并从兰州、鄯州一带及其他州府,向吐谷浑境内移民,先安置于河湟一带。

  原吐谷浑族人,内迁于兰州、鄯州附近,被俘吐谷浑人如何安排,待慕容诺曷钵到长安后,另行再议。

  这时,出征吐谷浑大军踏上归程。

  伏俟城外,被新任命为伏俟都督府都督的李大亮正与李靖话别。

  大军开拔,长长队伍往远方延伸。

  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及被封为县主的慕容诺曷钵两个妹妹,还有一些新选吐谷浑部落头人,与大军一同启程。

  高原天气冷了,士兵们很还没有换上新御寒衣服,穿的都是出征时冬衣,都破了,李靖将军中剩余不多物资全留给李大亮部。

  大军在青海湖东岸几场战役,还曾得到过从鄯州运送过来的物资,但进入伏俟城近后,补给的物资已经跟不上,必须得赶到鄯州城去,才有衣物之类物资补充。

  除李大亮部外,其他留守的段志玄部和薛孤儿所领士兵,都到曼头城集中。

  鄯州刺史李玄运有大批物资运送到这,这几部在分领物资后,在曼头城进行休整,再往各自驻扎地,修建城池驻防。

  此次李大亮部留驻伏俟城的有一万余人,皆是李大亮从凉州带过来的边军。

  此时这些士兵们已经扩建伏俟城,城外堆满石料和木头,这些石料和木头都从较远地方采集运送来的。

  伏俟城附近没有石头和森林,所需的这些建城用料都是从很远地方用马拉过来的,没有了远处冰山融雪,布哈河此时水流比较少,无法通过水道运送。

  原来的伏俟城,方圆不过里许,一些城墙都是用泥筑的。

  此次扩建后,比原来要大上十倍,城内不仅有街道,民居,在城门两侧都有营房,可以驻扎一定数量士兵,城外再扩建军营。

  原来城池,修建后,只作内城用,待以后青海都护府都护上任,大小官员配置齐全后,作为官员们管理事务的场所,吐谷浑的王宫,则成了青海都护府都护府弟。

  朝廷还未正式任命青海都护府都护,原吐谷浑境内事务,暂由李大亮和鄯州刺史李玄运负责。

  吐谷浑事务最终能如此解决,成为大唐青海都护府,让李靖大感心安。

  虽然因为李道彦和曾甑生延误军期,没有按要求到达目标点。

  但李靖及时的补救措施,使得这场战争最终取得了完胜。

  虽然李靖心中还有一些事儿放心不下,也还有一些羌人的叛乱还没有彻底扫除干净,但此次战争巨大胜利是不容置疑的。

  出征吐谷浑终于能凯旋而归,且战绩比上一次出征突厥还要辉煌,让李靖很有成就感。

  李靖也知道,说不定此战就是这辈子收官之战,而用如此辉煌一战结束一生征战,对他来说,也算是完美了。

  "大帅,我们这次是真的班师了吗?"王玄策骑在一匹高大青骢马上,跑到李靖边上,笑嘻嘻问。

  "是啊,这次我们真是回长安,不会再回头,年初出发时候,还是冬天,如今又快到冬天。"

  李靖感慨,虽然战事很顺利,但转眼离家又快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