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之合家欢 三百三十五章:没能扬名

《穿越之合家欢》三百三十五章:没能扬名

作者:谷香满园 字数:1903 书籍:穿越之合家欢

  一路顺利到了乐平,放下来赶考的几名学子,太可怜了,一府之地,秋闱的学子不足五人。而且,很有可能考不中啊!

  秋闱就在方明远努力赶路时,拉开了帷幕,董晓莹一天进好几趟空间,惋惜自己准备不足,不能给儿子炖好鸡汤,准备好食物放在空间里。

  开考第一天,长安进空间好几趟,进来翻书作弊,总之基础题照抄。你说他会背干啥要抄?有作弊空间不用,费脑子去背,默写多累啊!

  知道长安的号房,位置不错,前面有树遮阴,距离茅房很远,董晓莹总算放心了。

  路过官驿,方明远就以休整为由,停留在官驿中,让媳妇变着花样做饭,他给儿子带进去,免得儿子在考场吃不好。

  最后三日,长安几乎没有进空间,晚上进来匆匆吃点东西,接着出去改草稿。

  当爹娘的很有默契,不去问儿子考的咋样,方悦是没想起这茬,她正忙着当红娘,撮合飞羽和迟小公子。

  秋闱结束,方明远这边动身赶路,董晓莹遗憾,儿子中举的风光时刻,她没机会见证了。

  押送郑王世子的献俘队伍,终于在九月初赶到京城外,礼部官员在三十里亭拦住方明远,要求今日集体休息,梳洗整齐,明日一早往京城走,皇上在大昌门接受献俘。

  这玩意还搞个仪式?好吧!方明远觉得,这也算平叛大事。

  礼部官员没走,陪着有望成为新贵的方明远喝酒聊天。

  两人一起鄙视郑王,怪不得当年不让他当太子,看看干的啥事儿?造反啊!提着脑袋的大事儿,你能不能有点章法,让一个县令,带着一帮百姓就给弄死了,太窝囊!

  献俘仪式很浮夸,就连黄达都有礼部配发的衣裳,一帮土匪身穿统一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后背挺的笔直,只是举着县令的仪仗,略显不够看。

  前面有禁卫军开道迎接,仪仗后是郑王世子的囚车,再往后才是方明远的小轿。

  他也想骑高头大马,可是文官没那待遇,品级小轿一顶,跟前面一溜大马相比,他简直是坐在老年版三轮车里,还是奶奶接孙子用的,带棚子的那种。

  憋屈啊!坐轿还不如下来走呢!至少我能露面啊!

  献俘全过程,没方明远啥事儿,礼部官员宣读诏书,还是礼部的人,带着郑王世子上前,历数郑王种种罪行。

  跪倒腿发木了,皇上身边的太监出来,很有穿透力的尖细嗓音,宣读皇帝圣旨。然后郑王世子送去终身监禁。

  礼部侍郎代替郑王世子叩谢皇恩,这才有方明远出场机会。太监喊了一句,召富通方县令,入宫御书房见驾!

  全程只有方县令三个字,献俘,平叛什么的,一个字都没提到他,在这种万民围观的时刻,甚至连个全名也没留下!

  一路赶来献俘,完全没能风光一把的方明远,很是郁闷的进宫了。有太监领着,到了御书房门口,先看到一只大狗。

  “这是串儿?”方明远丝毫不惧大狗冲他嘶吼,歪着头仔细打量,“应该有山东细犬的血统,就是奇怪你这脸型,松狮?藏獒?”

  御书房里,皇帝哈哈大笑着出来,“爱卿有眼光,大将军的祖辈有藏獒血统。也的确是细犬串儿。”

  方明远忙冲皇上行大礼。

  “爱卿快请起,难得有人能看出大将军的血统,方爱卿也爱狗?”皇帝貌似很平易近人。

  我不喜欢狗,方明远心里回了一句,低着头回禀道:“回皇上,臣喜欢却养不起啊!”

  皇上回身往书房走,“哦?按你的家财,不至于买不起狗吧!”

  我买狗干啥?“回皇上,养狗不是买回去,给口吃的就行,就说山东细犬吧!要想养好了,要有足够的场地给它跑,隔几日要带去打猎,让细犬跑开了,身上线条才美。

  还要吃的均衡营养,不然毛色不好,还有,狗不能吃盐,所以,不能吧家里的剩饭剩菜给它,还有梳毛打理,这些都要亲自去做。”

  皇上听的眼睛放光,难得有懂狗的人才,这位方县令妙人啊!

  “狗不能吃盐?”皇上第一次听说这事儿。

  回头看了一眼狗狗,方明远摇头道:“回皇上,这只狗将军吃的不对,眼睛有泪沟,身上毛色看似油亮,却不是自身散发,狗粮有问题。”

  知音呐!皇上追问:“狗粮要如何制作?”

  “这个嘛!”方明远沉吟一刻,之前回去现代,在网上看到过狗粮制作视频,具体的没细看,“回皇上,狗将军的饮食习惯已经固定,突然改变,只怕会让狗将军身体不适。”

  “爱卿可会调配狗粮?”皇上期待的看着方明远,狗将军不吃,她的儿孙可以吃啊!

  方明远想想道:“回皇上,臣回去可让夫人试着做一些。”

  “好,你夫人做好了,朕命人去取,三日后如何?”皇上直接定了期限。

  方明远无语,叫他进宫,不是谈政事,是为了狗粮吗?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就如何养狗,如何训练狗的能力,比如现代有缉毒犬,导盲犬,这种服务型犬种的训练,君臣谈的相当投契。

  直到太子终于忙完过来,皇上才很不情愿的,把方明远让给太子,低头苦逼批阅奏折。

  “方大人辛苦了。”太子躬手客气一句。

  方明远起身行大礼,被太子拦住,让太监给方明远上茶,这才开始聊正事。

  关于北地治理,暂时还要方明远负责,就是说,这次功劳,让方明远升任五品知府了。

  然后说到各地赋税,方明远列举了自己的方法,种地是根本,农闲时,劳动力过剩,用不着都下田,那就拉出来干副业,衙门给做保障,经营所得,一部分归百姓所有,一部分充作地方税收,还有一份拿出来,为全县赋税做贡献。

  方明远列举了,富通没有城门税,街道摆摊也不收税,一切为了服务百姓。接着说人才培养,富通现在建立了小学,一切从娃娃抓起。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嘛!

  太子马上想到军校,询问方明远对军校的看法。

  还是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军校应该着重培养,忠君爱国,一切命令听指挥,重要的不是跟着那位将军,他是军人,一切为效忠圣上为己任。

  军人来自百姓,所以,百姓的子弟兵,更应该为了保卫家园,保卫祖国而战。

  “看来,方县令更适合做山长。”

  太子一句话,说的方明远眼睛都亮了,他有机会做一届军校校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