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第193章 百洛山皇太极战败而逃

《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第193章 百洛山皇太极战败而逃

作者:迷糊绿林 字数:3600 书籍: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易承惠好奇问道:

  “毛帅是早就知道建虏要攻后路么”

  毛文龙呵呵道:“早知道谈不上,不过料来虏酋伎俩也不外乎此,再加上那济尔哈朗故意把我军引到这里,如果只为正面阻截,大可不必假投降,建虏故意造假象,为的是啥, 再思量下也就不难明白”

  沈世魁道:

  “如今我东江军兵力占优,那建虏要打赢,就只能设法找我军薄弱处。他见我军后路兵少,让我军把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前,甚至用假虏酋放在铁岭城那边做诱饵。让我军中路和前路主力都扑向前方。却集中更多兵力向我军后路突袭。只要把后路攻破,供给被断, 败兵被赶过来, 全军皆乱。到那时建虏就可一举击溃这次东江出兵的全军。”

  毛文龙颔首:“说得不错,建虏战法传自老奴, 老奴战法又得自李成梁大帅,俺也曾在李大帅手下当过兵,这战法不外乎窥伺敌军薄弱之处,下定决心,拼力猛攻,只要击溃一处,再顺势而攻,便有望全军大胜。”

  “俺此次出兵布置,便故意把后路安排的兵少,行军之时叮嘱承禄故意让队列散乱,漫无章法。就是诱敌之意。虏酋如今果然上套,当真以为我后路薄弱,全力攻击。岂知承禄率领的却是我东江这一年训练下来最精锐之兵。只要我后路兵马能顶住建虏最初几波攻击,我前军再杀个回马枪,当可大破虏军。”

  陈继盛听了也不由赞道:

  “毛帅这法子果然不错,若是让建虏龟缩在城内, 就算能打下来,也要旷日持久了。”

  毛文龙和众将一边谈论,一边领军向百洛山而去。

  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急速赶到。

  此时张继善和毛有功、毛有杰率领的四万人在此前便已回援。

  三路军马会师之后,毛文龙简单了解战况。

  一天前,建虏主力忽然从后方涌出,杀向后路军。

  不过毛承禄因为得到毛文龙事先嘱咐,早就处于戒备提防状态。

  建虏想利用出其不意的突袭,迅速歼灭后路军的企图很快破灭。

  毛承禄站稳脚跟,利用百洛山的地形,建立起坚固的防守阵地,打退了建虏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这后路军承担押运辎重的任务,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军器和火器。

  作为东江军中的精锐,所用的武器在现在的东江军中又属最好,大量都是从江南运送来,做工极精良。

  接触近战时,东江军用的长刀,劈砍之下,竟然时常把建鞑的兵器斩为两段。。

  远距离时使用的强弩,也是江南高手匠人精心打制, 威力巨大, 有些情况下比火器更适用。

  当然火器是东江军善用的特长, 鸟铳、火炮的搭配使用, 效果也非常好。

  毛承禄率领的这部分士兵,在平常训练中的表现就出类拔萃,士兵的技能都娴熟无比。

  论战斗力,这后路军实可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

  因此,建鞑的七万主力扑过来厮杀,就如同碰上了铁壁。

  有些曾经经历过浑河血战的建鞑,惊恐的发现,眼前的这支东江军战力之强,完全超过了天启二年他们碰到的石柱白杆兵。

  白杆兵主要还是单一长兵器的运用,而这支东江军长兵器、短兵器、火器、远程发射武器的配合娴熟至极,天衣无缝。

  几轮冲杀下来,建鞑死伤惨重,而东江军的伤亡无几。

  亲自在阵中指挥的黄台吉,也很快看明白碰上了硬骨头。

  他觉得自己可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本来想找东江军最薄弱的地方击破,现在似乎碰上最坚硬的地方。

  但已经交战上了,即便明知是错误,也只能硬咬着牙继续贯彻下去。

  否则一旦军心动摇,那就是彻底溃败,再无收拾余地。

  即便最难啃,也必须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至少眼下在百洛山这个局部,后金的兵力仍旧占有优势。

  这里的东江军毕竟只有两三万。

  就算这些东江士兵战斗力再强,也是人身肉长的,只要鏖战的时间足够长了,他们终究也会体力耗尽,那时一定能战而胜之,就如后金当年浑河一战还是凭人数优势拖垮了川兵和浙兵。

  于是黄台吉下令鞑兵把裹挟在军中的剃头辽民,换上八旗军服,给一些简单兵器,驱赶上前冲杀。一批再换一批。

  先消耗东江兵锐气体力,然后鞑兵再轮换上前。

  这回不是猛冲猛打,而是尽可能使用楯车在前遮挡掩护,尽量减少伤亡,上去略微冲杀一阵。就退回,再轮换其他批次。

  也算八旗兵训练得力,进退严明,才能使用这种战法。

  如果指挥稍微混乱,这种一批冲杀一阵就退回再轮换的做法,很容易把有序退换变成恐慌式溃退。

  如此鏖战了两个时辰。

  退回的鞑兵向黄台吉报告,对战的东江军已经明显出现体力下降,战力减弱的迹象。

  对方射的弓箭弩箭,射程都已经大大缩短。

  近战时士兵格挡刺杀的力量也明显减弱。

  只是火器射击还依旧猛烈,看来所带的火药和弹丸相当充足。

  黄台吉知道,如果拖的时间太久,在大马山和帽子山的明军得到消息回援,那这仗就输定了。

  于是咬牙下令八旗兵再次全力冲击明军防线。

  这些建鞑士兵,也知道这一仗关乎后金存亡,要是输掉了,那他们继续随意奴役汉民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也都和打了鸡血一样,两眼通红,咬牙切齿的拼命上前冲杀。

  但说来也怪,对面的东江军见建鞑再一次全力冲杀过来,力气似乎突然又恢复了不少,鸟铳火炮的威力依旧不必多说,箭射刀砍枪刺也都凌厉无比,甚至似乎比最开始还强不少。

  建鞑前线官将见这情形都有些心寒胆怯,生出退意。

  但黄台吉在后面高处查看战场情形,知道此刻再退,只怕就真的完了。

  咬牙怒吼道,敢退者格杀无论。

  阿济格、岳托等贝勒此时也都亲自上前压阵催战。

  岳托等鼓舞士气说对面东江军分明力竭,现在不过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

  如此又酣战了近一个时辰。

  建虏死伤惨重,原本七万兵,已经死伤两万多。

  黄台吉也心急如焚,他知道再这么拼下去,要是还吃不下这支东江军,那等东江军前队杀回来,就大事不妙了。

  他早就派多铎去沈阳城,摧莽古尔泰倾尽沈阳城中的鞑兵,过来助战,为何还没有来?

  黄台吉正心焦间,多铎快马驰到,跳下马来,气喘吁吁冲到黄台吉面前。

  黄台吉见他并未和莽古尔泰一起来,便知不对,但仍旧阴沉着脸问道:

  “莽古尔泰呢?”

  多铎呼呼喘了好几口气,才愤愤道:

  “他不肯带兵来,说是对付区区三万东江兵,无须全军出动。相信汗自然手到擒来。说等击溃这东江后路军,和毛文龙决战时,他一定带沈阳兵来助战。”

  在黄台吉身边的豪格脸色铁青,怒道:

  “这莽古尔泰是真有叛心。他如此不听汗调遣,分明是要保存自己势力,消耗汗亲率的兵力。”

  多铎也是一脸郁闷:

  “我也是这般指责他。莽古尔泰却说如今东江主力未动,他守着沈阳,不能轻出,是防备东江袭占沈阳,是出于公心。还说府库宫殿都在沈阳城中。上次沈阳丢失,好在毛军立刻撤退。现在要再丢失沈阳重地,就全完了,”

  黄台吉哼了一声,下垂的三角眼闪动着冷光:“他倒是会找理由。”

  豪格又在山头看了一下战局,转过头,愤忧交加道:

  “这般打下去,我军凶多吉少,不如把剩下六万多兵力撤回沈阳,既能惩治莽古尔泰,也能用沈阳坚城防守。”

  黄台吉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一挥手,说道:

  “要撤,也得先把这支东江军歼灭再撤,否则我军若撤,这东江军在后面追杀,就是大溃败了。”

  豪格知道黄台吉若是打定了主意,他是劝不动的。

  只得咬牙道:“我也领兵上去厮杀。”

  说着一转身,便带领两千五百精兵,杀入阵中。

  这时东江兵已经厮杀接近一天,面对建鞑轮番冲杀的车轮战法,兵将的力气似乎终于开始枯竭。

  阵线开始被建鞑冲破。

  毛承禄下令暂时向后退缩,利用后面更狭窄的地形来抵御建鞑猛攻。

  黄台吉观察到这个情形,觉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抓住时机。

  于是一起身,在数百个护卫鞑兵簇拥下,跳上他的马匹,拔出腰刀,说道:

  “朕亲自上阵厮杀。”

  随即带领亲属于他的七千五百旗兵精锐,上向阵前。

  其他鞑兵见汗亲自上阵厮杀,原本也疲累不堪,忽然精神振起,陷入狂热状态,又拼命上前去打了。

  毛承禄也知这么打下去,自己这方面毕竟以寡敌众,终究难以一直支撑下去。

  正想着用什么办法,尽量减小损失地撤退。

  忽然从后方传来欢呼。

  毛承禄心中一动,让身边亲兵去北面查看。亲兵过去一看,却见北面的山坡,有一大波明军正在上来。

  仔细一看正是张继善和毛有功、毛有杰率领的中路军来支援。

  亲兵回报毛承禄。

  毛承禄大喜,立刻让一些士兵齐声高喊

  “后援已到。”

  这喊声一波又一波向交战前方传去。

  正在和鞑兵厮杀的东江兵听到后,人人兴奋,原本已经枯竭的力气,瞬间似乎又恢复了不少。

  奋勇向前冲杀,一改颓势,反而又把阵线向前推进了许多。

  此时一些能听懂汉话的鞑兵,鞑将也听到了对面喊声,知道发生了什么么事情。

  心中怯惧,开始主动向后退却,甚至逃跑。

  这时的退势,却是黄台吉这边的兵将接连砍杀多人,都难以阻止。

  萨哈璘身上血迹斑斑,冲到黄台吉身边,喊道:

  “汗,快下令撤退吧,再不退就晚了。”

  他说话间,张继善所带四万援兵已经冲上了战场,黑压压一片

  明军的人数已经开始多余后金了。

  黄台吉心中再不甘,也知道现在形势已经完全逆转。

  刚才三万东江兵,都战不下,又添这么多明军支援。

  结果不问可知

  如果再不退,只怕后金主力真的要在这里全军覆没,连自己都未必能跑得了。

  虽然下令撤退,就会造成事实上的大溃败。

  但事已至此,毫无办法,只得祈求能跑出多少就跑出多少。

  他嘶声下令道:“撤退。”

  撤退令下达,还算后金训练有素,一开始还是且战且退。

  直到后面,才开始出现大溃逃。

  明军再后面追,后金兵拼命狂逃。

  这一撤,建鞑主力一直回撤到了十里开外猪儿山的西北山麓。

  实际上一开始黄台吉就是把建鞑主力埋伏隐藏在猪耳山的山谷营地里。

  这里还有一些储备的粮食、武器,也修建过一些防御的石寨堡垒。

  明军就算追击到这里,后金也可以依托这里的工事,做一些抵御。

  如果明军没有马上追击,这部分后金军力就可以略微修整一下,然后回到沈阳去。

  黄台吉在众护卫兵的簇拥下,下了马,定了定神。

  随即又派人去清点讨回来的鞑兵数量。

  一番查核下来,逃回来的鞑兵只有四万多,也就是将近三万兵力都在刚才一战中死伤损失掉而来。

  黄台吉额头青筋跳动,眼睛中布满血丝。

  这次失败完全是他的决策错误造成的的。

  没有细查之下,误把东江军的劲旅当成了薄弱,原本想吃下去,没有想到却咬到了铁棒。

  这猪耳山也非绝对安全,黄台吉随即下令剩余残军回沈阳修整。

  他的命令传达下去,残军经过重新编组,排成队列,谁料刚出山谷南口,就迎面射来一阵箭雨,接着又是鸟铳齐射,顿时上百名鞑兵中箭中弹。

  鞑兵大惊,外面分明已经被明军包围。

  按理百洛山那支明军没有追击到这里啊。

  这时山谷外传来毛文龙的喊声:

  “尔等已被包围,若是放下武器,出谷降了大明,或者还可以给尔等一条生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