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第十九章 找老公,找到我大明朝了?

《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第十九章 找老公,找到我大明朝了?

作者:白云牛仔裤 字数:2503 书籍: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盛暑之节,人厌嚣热。

  虽说行宫所在位置,清流萦绕,翠峰重叠,但即便是这样,也架不住今年这酷暑时节袭来的阵阵热浪。

  此时,大明朝的皇帝,也就是王迪,他仅是披着一件单纱袍,斜躺于软榻之上,翻阅着前线的战报还有后方送来的十几份奏本。

  “朕做不了诱饵,既然郭敬已有所察觉,那留他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念在这狗东西也是经历了四朝的老人,张榜公示其所犯之罪,当场处置掉以儆效尤吧。其通敌售卖军械武器和贪墨的家产全部充公,待朕用以犒赏正在前线奋勇征战的三军将士。”

  “另,传朕旨意,朝廷发过来的奏本,但凡有关议论声讨于谦的,往后通通交到太后手中即可,不要拿这些惹人厌的顽意来烦朕。”

  “一个个草包,打仗没多少本事,结党营私嘴皮子耍得倒是挺溜。”

  “其余…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按太后和内阁的意思照办即可。”

  前线有于谦和一干文武大臣,后方有孙太后和三杨为首的内阁以及六部,可以说大明朝的一切政务,对于刚刚亲政没多久的王迪而言,真正需要他亲自来处理的,也没有多少。

  送过来的奏本,有一多半都是和于谦有关的。

  有谏言皇帝不该将国之重器完全假手于人的,也有指责于谦在这短短上任的几天里,已是任人唯亲,排挤有功之臣的……

  甚至还有一份孙太后特意派人送来的密疏,里面的内容,在王迪看来,一多半是在告诫自己不该如此胡来,以及提醒自己既然已经做了,就不要朝令夕改半途而废。

  虽然密疏中没有明说,但王迪心里还是能够猜出一些,孙太后是担心于谦这位忠臣能臣,会被自己陷到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

  对于这些消息,王迪笑笑过后,也就懒得费神去管了。

  通过锦衣卫打探来的消息,他对这里面的事,基本上算是了如指掌。

  无非是于谦这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耿直家伙,将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勋戚贵族给收拾了一遍。

  说实话,于谦所做之事,正和王迪的心意呢。

  唱大戏嘛,总得有扮红脸的,有扮白脸的。

  更何况,若非现在正值御驾亲征担心有人领兵闹事的话,王迪都准备重新恢复朱棣针对武勋世袭一事而设置的考选之典。

  统兵将帅,对于王迪而言,如果他们只是好色贪财,倒也不是太过紧要的事情。

  女人和银钱能解决的问题,不算是真正的大问题。

  但是,王迪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些武勋后代连一丁点的军事素质都没有。

  此次如若没有于谦的辅助,一旦真让这些草包领兵上了战场,岂不是白白给寇虏送上一份人头装备大礼包?

  他们死不死倒无所谓,万一重现土木之变,王迪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喊冤。

  好在是…有了于谦这个能文能武且有带兵经验的多面手。

  当然了,最让王迪看重的,还是这家伙的忠心。

  “许院使,朕方才说到哪了?”

  “陛下,您刚刚说到蚊虫是寒热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安然立于软榻前的太医院使许璟,眼观鼻,鼻观心。整个人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似的,对于皇帝刚刚批复的奏本,他是充耳不闻。

  不过当他听闻皇帝的问话后,立即在第一时间内恭敬回复道。

  “对了,是寒热病一事……”

  “天分四季,北方还好说,这到了酷夏时节,南方水泽丰富,湿热潮闷,蚊虫肆虐。如若城内水道不通畅,街头巷尾的粪坑、污水沟清理不及时的话,朕能想象到那乌泱泱的蚊虫蜂拥在一起要吃人的样子。”

  “在治疗寒热病这一方面,许院使懂得多少?”

  寒热病,又叫打摆子,正儿八经的学名便是疟疾了。

  这种疾病,在后世国内已经是见不到了。患上此病的,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从非洲那片地被蚊虫叮咬以后感染上的。

  不过现在可是大明朝,刨除天灾瘟疫,这种致人性命的疾病,年年从头至尾,都是南方各地百姓最害怕染上的一种疾病。

  “陛下,《圣济总录》中有明确记载,治暑毒热痢,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即可。”

  “只不过…非经验丰富者,很难确定染疾之人是否患了寒热病。尤其是当患者自行发热出汗或是按照普通热病治疗以后,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郎中,也很难断定出患者是否得了寒热病,待到蛰伏期一过,大病便会彻底爆发出来,至此,一切…皆已晚矣。”

  听闻太医院使许璟口中之言,王迪愣神了一下。

  他是真没有想到,几百年前的古人,竟已有了针对疟疾的明确治疗方法。

  当然了,有了治疗之法并不算万事大吉了,难的是要如何断定患者得了疟疾。

  毕竟疟疾初期症状和普通热病,也就是和正常的感冒发烧没啥两样,万一被误诊‘治好’了,待到间歇期一过,那患者便算彻底玩完了。

  “许院使说得没错,青蒿的花叶,便是治疗寒热病的关键所在。”

  “传朕旨意,全国范围内找精通伤寒一脉的医生,看看能否将寒热病从预防到最终治疗整理出一份规范化的医书。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也足以令尔等名垂青史,受后世子孙感恩。”

  “朕,更是重重有赏!”

  怎么确认患上疟疾,放在后世,仅需通过检查血液中是否含有虐原虫便可一目了然。

  但放到大明朝就不同了。

  目前王迪只能是以皇帝身份,集全国之力,许下重赏和名誉,看看仅凭中医之道,是否能将疟疾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而王迪之所以如此关心疟疾一事,自然也是想尽最大的可能,去减少非天灾、战争、瘟疫带来的人口死亡数量。

  从袁彬口中他已经得知,目前户部登记在册的全国户数,不过是九百多万户而已。

  即便算是士族豪绅庄园中隐瞒不报的黑户人口,目前大明朝的实际人口总量,恐怕也没超过六千万这一数量。

  不到六千万的人口,距离一个亿的小目标,可是差了将近一半的人数呢……

  仅凭这么一点人,压根不用去考虑争霸全球的事情,也无需抱有占领整个亚洲的想法。

  就是彻底掌控现有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在王迪看来,都属实有点太少,少到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再说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是人造出来或是耕作采集回来的。

  羞答答的美娇娘,也是人生出来的。

  人口基数少了,无需多想,王迪都知道,这定会影响自己享福作乐的人生大目标。

  …

  受了许璟的一通马屁过后,王迪继续讲道:“朕于梦中,还曾得医祖传授有关于瘟疫的诸多道理。”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这种异气,仅凭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快速确认切断传染源,病患集中隔离治疗……”

  “最后便是,洪武三年设置的惠民药局,许院使你看看,若是将其尽快普及到各省各府各县的话,医士和银钱各需几何?”

  “有关这最后一事,你给朕列个详细单子,慢一点无所谓,呈上来的数据一定要精确,还得有说服力。”

  “行了,许院使,朕今日吩咐你的事情很多,不过这些事情理应便是太医署的职责。都退下吧,朕有点乏了。”

  午饭过后,有点困乏。交代完事情,王迪便躺在软榻上睡了过去。

  待到哺时,睡了好大一个午觉感到有点口渴的王迪直接喊到:“来人。”

  门开,紧接着又被关上,不过还是有一小股热风吹了进来。

  依旧躺在软榻上处于醒盹状态中的王迪,忽然闻到了空气中,传来一股较为淡雅的熏香味。

  这种味道,与寝殿内清幽舒爽的沉香味,还是有所区别的。

  锦衣卫这些粗鄙之人,王迪知晓,他们肯定不会佩戴香囊这种物什。

  刚意识到来人不是袁彬等人之际,一声中性且比较柔和的声音也传进了他的耳中。

  “奴婢兴宁,叩见陛下,陛下圣躬金安。”

  王迪睁开眼,入目所见之人,虽然仅是一瞥,不过其容貌却是让他有点震惊。

  “这眉眼间的神韵,也太像那个找老公的大蜜蜜了……”

  “怎么,这是找老公找到我大明朝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