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启1985之巅峰岁月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重启1985之巅峰岁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作者:我一书封神 字数:1883 书籍:重启1985之巅峰岁月

  这让冯伟志彻底的绝望,而且赶来的人群越来越多。

  很多都是听到消息,从其他厂子赶来的工人,都是要冯伟志退钱的。

  “到底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一定要现在退钱?”

  冯伟志绝望了,但是心里也满是愤怒,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就不相信他们味美鲜饭店呢?

  直到有人拿出了南明日报,指着头版头条上面的‘谨防系统性经济衰落,做好预防性过冬准备’的文章。

  冯伟志看着上面的内容,他终于明白了,也彻底的绝望了。

  噗通,冯伟志一个摇晃,脸色苍白的坐倒在地。

  他知道自己完蛋了,心里也已经明白,这里面一定有陈华江的手段。

  不然上午在红旗厂门口,陈华江的那些话语,为什么跟南明日报这般相似。

  什么饱备干粮,晴备雨伞,什么参考北东省半年发不出工资的危机,如果说两者没有联系,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最最让冯伟志感到绝望的是,仿佛这一切陈华江一开始就知道,他跟着对方在工厂门口开店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对方的圈套。

  人越来越多,事情越闹越大。

  很快巡捕都赶到了,但是这个时代和以后不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就连巡捕都是催促冯伟志赶紧还钱,但是冯伟志又哪里有钱可还?

  就这样僵持了一下午,随着天色渐暗,愤怒的人群已经等的不耐烦冲入店里弥补损失。

  煤炉,锅碗瓢盆都被他们拿了一个空,能挽回一点损失是一点损失。

  第二天,味美鲜饭店全部沦陷,没退到钱的人为了挽回损失,将店里的东西搬运一空。

  甚至连冯伟志的家都没有放过,自行车,床,收音机,板凳桌子,甚至就连穿过的旧鞋子都被拿的一干而尽,留下一地狼藉。

  好在最后也没有出现什么群体性的危机,毕竟大家充的钱都是两块三块,多的五块钱,不像后世那种吸储暴雷,一炸就是一个家庭全部资产。

  冯伟志当然也被巡捕给抓了,等待他的惩罚可大可小。

  再过一年就是严打,到时候冯伟志能不能度过这一劫,只有天知道。

  但是这次的暴雷对南明市未来几年出现的老鼠会、兄弟会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味美鲜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在坊间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毕竟这年头资讯不发达,人民群众八卦聊天的内容也是少的可怜,一般都是家长里短,谁家谁家偷人了这类的事情。

  味美鲜炸雷自然就成了南明市坊间的大事情,上至九十老太,下至十岁孩童,都能就这个事情聊的热火朝天。

  以至于再过几年,老鼠会兄弟会这类吸储的组织在南明市发展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遇到了重重困难。不仅如此,更是创造了一个在后世互联网上被津津乐道的大事件。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而此时陈华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准确来说,是梁龙以为他遇到了麻烦。

  “陈哥,你这样不行啊。定价太高了,根本就卖不出去。”

  “我这几天嘴巴都说干了,那些老板没有一个愿意代销咋们昆仑煤炉的。”

  “你自己想想,煤炉厂的煤炉定价一块五,红旗厂的煤炉定价一块四,咋们的煤炉定价一块八。傻子才会选择买我们的煤炉啊。”

  梁龙找上陈华江,一开口就一连串的急声快语,要让陈华江重新给煤炉定价。

  “一块八的定价暂时不会变得,这方面你不要考虑了,我自由安排。”

  “对了,仓库里都装满了吗?”

  陈华江摆摆手,没有就煤炉的定价给对方细说,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品牌的说法。

  他给昆仑煤炉的定位就是‘高档’煤炉产品,只有先把定位立起来,以后打价格战才能一打一个准。

  “差不多了,现在堆放了大半个仓库。”

  “赵工,王工那边也有不好的说法,作坊里人心惶惶。”

  “这东西卖不掉,越来越多,对大家的士气都是一个打击。”

  梁龙拿着水杯灌了一口,焦急的看着陈华江说道。

  陈华江点了点头,这方面的确是这个道理。

  “你们继续生产,销售上的事情就别管了,我来处理。”

  陈华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梁龙见他如此,也只好点了点头,然后告辞离开。

  陈华江先是从厂里拿了些货,免费提供给张宝等摊主使用,当然是美其名“试验”,觉得好用再付钱,不好用则提出改进建议,不需要给钱。

  一听是免费的煤炉,众摊主自然乐意尝试,一用就发现‘昆仑’煤炉的好处。

  首先是可调节的入风口和聚能圈,火力大小自主掌控,大火力更加集中,这对做生意的摊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就像油炸食物,需要经常的调节煤炉火力,有客人的时候需要保持大火力快速热油,反之则需要快速收火,减少油的蒸发。

  其次便是保温层,‘昆仑’牌煤炉使用的是煤渣和秸秆颗粒,有别于当下煤炉使用粘土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第二天煤球依然在燃烧,大幅度减少了熄火再起炉子浪费的时间。

  就这样‘昆仑’煤炉首先在美食一条街的摊主使用下打响了口碑,覆盖了一些客户群体。

  不过这些群体还是过于稀少,相对于整个南明市的煤炉市场来说,只相当于湖中投入了一枚石子,掀不起任何波浪。

  直到梁龙再次找来,告知他仓库彻底堆满,陈华江安排二毛开始主动造势了。

  东门大闸口,北门菜市场,东区农贸市场,南区市道口。

  四个地点同步都有人开始推销展示昆仑煤炉。

  “南来的北往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新产品新研发,全国各地都知道。”

  “要看质量行不行,当场试验全知道。”

  “你不买,我不劝,谁家买了谁方便。”

  大闸口,这里陈华江亲自上阵,拿着老式的电池喇叭,对着人群大声吆喝。

  后世流行的顺口溜,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围观人群的关注,一时间将这边围挤的水泄不通。

  前方摆着三个煤炉,都是市面上常见的产品,其中昆仑煤炉放在最中间。

  不论是别具一格的造型,还是随着陈华江的吆喝和讲解,昆仑煤炉很快就吸引了人群的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