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铜驼烟雨 第四百一十五章:谢艾的“良言”

《铜驼烟雨》第四百一十五章:谢艾的“良言”

作者:过往不算 字数:3060 书籍:铜驼烟雨

  蒲怀归,略阳郡临渭县巴氐人,巴氐族首领。

  永嘉之乱,身为族人首领的蒲怀归聚众设盟,领族人先是占据陇山一带,后又投降于赵帝刘曜。

  刘曜兵败后,蒲怀归不敌石虎军的进攻,大败后逃入凉州,投靠了凉王张寔,后又率族众投降石虎。

  西府军进入秦雍二州后,蒲怀归曾率众跟随石虎与西府军作战,落败后再次逃入凉州,归顺于凉王张茂。

  如今,蒲怀归响应氐王句渠知的号召,带领巴氐族人加入了反叛军的队伍,想要借此在凉州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对于句渠知可能出现的进攻,骞韬与部下们做过推演,这种做法在仇池纵队时就存在,如今的西府军依旧在延续。

  众将商谈后的结论,一致认为防线的南侧应是重点,因为那里与祁连山脉相邻,若有不敌,对方可进入祁连山躲避。

  假如对方全力攻打仙提和兰池两县的话,势必要冒被围歼的危险,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撼动西府军的防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谓的知就是要辨明优劣势,而这又需要换位思考来寻找遗漏点。

  有了这个结论后,骞韬将整个防线紧缩了一些,并在防线的中心位置汉阳县布下了重兵,命都尉朱宇领兵驻守汉阳县,随时增援南北两端。

  同时,他又向守在防线南端的步战军校尉秦力增兵五千,命其做好迎敌的准备。

  果然,当氐族酋长毛贵率领六千族军进入西郡,强攻仙提城之际。巴氐首领蒲怀归则带着一万二千名巴氐军杀至弱水西岸,并强行渡过弱水,直扑向秦力的大营。

  蒲洪,蒲怀归的长子,遵父命主攻秦力大营。

  蒲洪为人悍勇,善骑射,也颇有谋略,深得父亲蒲怀归的重用,同时也颇受族人的敬重。

  强渡弱水后,蒲洪率三千巴氐兵最先与秦力所领的西府军交手,以图挡住西府军,让身后的父亲能够顺利地领兵跟进。

  利益的分配从没有均等,永远是强势者为先。

  巴氐人要想在凉州获得更大的利益,就要凭借自己的实力与战功打出威名,能够杀溃西府军就足可以立威,凭此在凉州不仅会割据一县,就算是占了一郡也不难。

  蒲洪的臂力惊人,手中的一根铁棍挥舞如风,不断扫倒砸翻冲上来的西府军卒,虽然自己与三千巴氐兵被重重包围,却是不惧,依旧有着势不可挡的悍勇。

  不过,西府军历来训练有素。

  每一名将士都将军阵的运用熟记于心,即便是身边的同袍倒下,也会有其他人迅速补充上来,保持围攻的阵型不变。

  如此一来,无论蒲洪如何冲杀,始终都被困在原地,而包围圈却在逐渐地缩小。

  步战校尉秦力并没有参与包围蒲洪,而是领兵冲向刚渡过弱水的蒲归怀,四千西府步战军如猛兽般杀进了近万的巴氐兵中,瞬间便冲乱了对方刚刚归拢的阵型。

  秦力负责守防线的南端,得知有敌来袭后,他并未阻止巴氐人过弱水,而是很痛快地让对方杀了过来。

  这里的防线有阻击的作用,可这一战却并非是阻击战。大将军和骞将军都说过,杀敌为先,杀光那些参与叛乱的胡夷才是首要之事。

  秦力允许巴氐人过弱水,只是他们不要再想回到西岸了,死人是不会涉水而行。

  蒲归怀曾与西府军交过手,知晓对方的战力强悍。

  因此,当秦力领兵杀来后,他急命所有军卒集中于一处,如同一支铁拳般迎向西府军,想要以此来抵住西府军的冲击,随后再反杀过去。

  一万对四千,依仗兵力上的优势差距,蒲归怀抗下了秦力的猛冲,却也没有占便宜,更无法对受困的儿子蒲洪进行增援。

  “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夷狗,今天就全死在这里吧!”

  秦力是汉人,也没有大将军李峻的那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心,他一直都痛恨造反行掠的胡人,对那些凌辱虐杀汉人的蛮胡,更是恨不得将他们剥皮抽骨。

  秦力大吼着,似乎毫不在意兵力不足的问题。

  的确如此,秦力真的不在意。

  因为,都尉朱宇的一万西府军就驻扎在汉阳县,两地相距不到二十里,西府军骑仅需一个时辰便可杀至。

  ★★★

  张掖郡,永平县城。

  对于氐王句渠知的进攻,张掖太守张坦先是采用固守城池的战略,等待其他兵马的到来,合兵后再与句渠知的叛军进行决战。

  这种策略固然稳妥,却给了叛军烧杀抢掠的机会。

  除了永平县城外,张掖郡内的其他县的百姓均遭到了杀戮,即便是有大户之家联合起来结垒自保,也多是支撑不到几日便被攻破,抵抗的人往往会被屠杀殆尽。

  “府君,咱们不能再等了。”

  府衙内,主簿谢艾再次说出了与张坦策略相左的话:“府君,再让那些胡叛杀下去,咱们凉州军即便打赢了又如何?百姓心里会有怨恨,民心尽失呀!”

  当下,若是凉州依旧在张茂的手中,无论百姓遭受何种战乱,只要凉州军能收复失地,这种苦难也就成为平叛中的一个过程,不会动摇张氏执掌大权的根基。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张氏一族尽亡,凉州军已无领主,西府军打着替凉州刺史张茂复仇的旗号进入了凉州。

  另外,李峻更是凭借大司马的身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了半个凉州,不仅剿杀了武威郡内的叛军,并且正在西郡与叛军征战。

  这其中的强弱对比,已然不是收复失地那么简单,而是李峻正在以朝廷的名义夺走凉州。

  如果再失去本土的民心,凉州真是要归于西府了。

  “你意欲如何?”

  张坦冷眼望着谢艾,质问道:“在其他二郡的兵马未到之前,你是想让本府单独领兵迎敌吗?”

  张掖郡的驻军并不少,兵力数量上原本是强于句渠知的羌氐军,由于大批胡蛮参与叛乱,才导致句渠知的兵力大大增强,超过了守城的凉州军。

  既然失去了先手,张坦也只能守在城中,等待其他兵马的汇合,才能出城反击。

  谢艾望着张坦,淡淡的问道:“府君,您有没有想过,一旦敦煌和酒泉的兵马离境,叛军若是派兵奇袭那两郡,您又该作何应对呀?”

  兵战伊始,谢艾曾力劝张坦主动出兵救援武威郡,趁着句渠知的兵力不强,一举将其杀溃,从而也能阻止西府军进入凉州。

  然而,在张坦的诸多顾虑下,谢艾的献策未被采纳。

  当句渠知领兵进入张掖郡后,谢艾同样主张应该以张掖的凉州军为主战,其他郡县的兵马为策应和围堵,将杀来的叛军赶进武威郡,让他们与西府军拼命。

  可是,张坦为了稳妥,依旧拒绝了谢艾的建议。

  正是张坦在战事上的犹豫不决,导致参与叛乱的胡夷越来越多,造成了眼下数万叛军围城的困境。

  张坦出自于敦煌张氏,他的族人皆在敦煌郡,那里是他的根基所在。

  此刻,谢艾提及敦煌郡,直接点到了张坦的关键处,这让张坦想要继续等待的心松动了起来。

  “你是说...他们在为批亢捣虚之计?”太守张坦虽然迟疑地问着,额头上却已然冒出了冷汗。

  “批亢捣虚”是指打击对方要害及防备不周的地方,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府君,叛军攻入张掖,虽有围城之态,却未有强攻之举,始终在周边的村县烧杀掳掠,此举何意呢?”

  谢艾望着张坦,眉头紧锁地继续道:“句渠知是在杀给我们看,他要让守城之兵心悸,继而摧垮凉州军的军心,同时也让世家大族与百姓不敢再有反抗之意,彻底臣服于他。”

  这一次,张坦没有反驳谢艾的话,而是默默地听着,心惊胆颤地权衡利弊。

  “杀完了张掖的人,他们必然会派人进入酒泉和敦煌二郡,那里也有百姓,更有世家大族。”

  谢艾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句渠知会以在张掖所施的暴行作为要挟,勒令酒泉与敦煌的大族归顺,也必然会让他们参与到叛乱中,否则便会死。”

  “届时,咱们的将士们还能分清谁是叛军吗?还会有多少凉州军卒能追随府君来平叛呢?”

  说罢,谢艾冲着张坦躬身施礼,跪坐到原位。

  凉州军虽属州府统辖,但不少军卒和将官都与当地的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有的大族选择投降句渠知,并且参与叛乱,所对应的凉州军将必然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军心动摇,甚至会带着所属的兵马加入到叛军中。

  谢艾所提的情况是一种可能,张坦却知道这种可能出现的几率非常大。

  只要有商讨的余地,没有人愿意被灭门乃至诛灭全族,即便是敦煌张氏亦是如此。

  另外,一旦叛军进入酒泉和敦煌,聚在张掖的凉州军必然要分兵回援。

  如此一来,凉州军的战线将被拉长,造成首尾难顾,极有可能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困境。

  届时,不但敦煌与酒泉不保,就连张掖郡也将会城破人亡。

  而且,若是...敦煌张氏也反了,自己这个领兵之将该如何做呢?继续平叛吗?杀光自己的族人吗?

  想到此处,太守张坦轻轻地摇了摇头。

  继而,他望向谢艾,问道:“谢主簿,你认为西府军何时能进入张掖境内?既然他们宣称替朝廷平叛,为凉王报仇,理应对张掖郡施以援手呀!”

  谢艾苦笑了一声,拱手道:“府君,属下对此也不知应该如何作答,您还是莫要将希望寄予西府,他们不会救援张掖。”

  其实,谢艾的心中还有一个直觉没有说出来。

  他觉得西府军之所以止步不前,驻兵于弱水北岸,并非只是要防止叛军回援武威郡,而是在等张掖的大败,甚至在等张掖太守张坦的死去。

  或许,只有张坦的死或是降,才能让西府对氐王句渠知发起全面攻击,才能彻底结束这一场叛乱。

  谢艾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也便说出了刚才的一番话。他希望能由此让凉州恢复平静,如此也能让百姓早一些脱离苦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