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铜驼烟雨 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二十四章:尘埃落定,战火熄

《铜驼烟雨》第二卷:神州陆沉,烽火照西京 第二百二十四章:尘埃落定,战火熄

作者:过往不算 字数:3700 书籍:铜驼烟雨

  今夜无风,月影凝静在金水河中,偶尔才有的浅浅波纹,让这幅水中映月的画作生动起来。

  夷陵城外,一队兵马正贴着北城墙急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城池西南方位的中水门。

  此刻,中水门外空无一人。

  城门不远的镇江阁隐没于夜色中,唯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几声江鸦的啼鸣在那边响起,却也很快被奔流不息的江水声所掩盖。

  中水门是夷陵城离大江最近的城门,船运的人与物品多经此门进入城中。故此,城门到大江码头之间留有一块宽敞平整的空地,以便于车马的停靠与装卸。

  “攀上城墙,进去后打开城门。”

  城门处,一名将官模样的江陵军轻声地吩咐着,并抬头向毫无光亮的城楼望了望。

  此时,中水门虽是无人值守,但城门却是紧闭的,要想进去也只能是翻城墙而入,由内打开城门。

  将官的命令下达后,三架长竹梯很快被搭稳在了城墙上,几十名江陵军卒陆续地攀上竹梯,翻过了城头,消失在了黑夜中。

  片刻后,城头上有打斗声传出,但很快就没了声响。

  那名将官仰头望着,两道浓眉皱到了一起,正当他想要再命人登上长竹梯时,身前的城门处有了响动,两扇厚重的城门也随之慢慢地被打开。

  将官展眉笑了笑,扬起手中的长刀,一众兵马迅速地冲进了城门。入城后,将官勒紧马缰,小心地环顾四周,又将视线望向前方。

  中水门正对的是水运署府,偏北则是白衣庵,由白衣庵向南行有座大市,以供商船在此进行各种物品的买卖。

  此刻,目力所及之处都处于黑暗中,看不到一点光亮,没有任何防卫的迹象。

  将官放心地点了点头,冲着城南尔雅台的方位轻蔑地一笑,随即将手中长刀指向了那里。

  然而,将官口中的那个“杀”字尚未说出,前方的黑暗中突然响起了尖锐的破风声,密集的寒光也随之映进了他的瞳孔。

  穆仙儿的箭法寻常,双臂的力度也限制了她对硬弓的使用,可武威军的弩*弓没有这些要求,改进后更是极易操作,这让她与其他人都能够轻易地将弩矢激发,并迅速地连续发射。

  这是王瑚的安排,他将轻骑军所带的弩*弓全部交给了穆仙儿,让她领着城中部分的百姓守在中水门的水运署府处,防止有人经此门偷袭尔雅台。

  起初,穆仙儿对王瑚做出的命令很诧异,她毕竟是久居闺阁的女孩子,虽然自己懂些拳脚,但领兵作战的事却从未有过。

  “怕什么?穆姑娘领人只管将所有的弩矢射出去,剩下的活让我的轻骑军来做。”

  王瑚如此宽慰穆仙儿,并非是他对穆仙儿有多信任,只是兵力上的不足让他不得不如此。

  他需要有人守在中水门,可自己的三千轻骑军不能过于分散。否则,再强悍的战力也会被逐一击溃。

  故此,穆仙儿要领人凭借弩*弓做第一波阻击,剩下的江陵军也就由部署在中水门处的一千轻骑军来杀光。

  三千江陵军冲进来的轻松,心里自然会少些戒备,再加上穆仙儿放的是暗箭,即便是听到了弩矢的破风声,却也是来不及躲避了。

  故此,大批的江陵军卒在毫无防范下,被密集的弩矢射翻在地,就连那名将官也未能幸免,身中七八支弩矢,翻身摔落于马下。

  弩矢射尽,战马疾驰。

  一瞬间,五百名武威轻骑军从水运署府的两侧杀出,每人手中的硬木双刃枪如同摄魂的银蟒般,刺向了处于慌乱中的江陵军。

  “大家随我一同杀过去,咱们与武威军一同杀光那些畜生。”

  穆仙儿见状,放下手中的弩*弓,操起了地上的长枪,大声地喊着,挑枪向前冲去。

  突如其来的袭击与瞬间即至的冲杀,彻底让余下的江陵军乱了方寸,他们纷纷后退,拥挤着逃出了中水门,想要原路返回城东门。

  然而,他们刚逃出城门,自镇江阁处又有五百轻骑军杀出,瞬间便冲散了逃亡的溃兵,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向江边赶去。

  与此同时,中水门的城墙上燃起了火把,火光照亮了城门外的地面,也照清了那些四散奔逃的江陵军。

  此刻,逃至江堤的溃兵已经是无路可退,他们中的一些人起了背水一战的狠心,也便挥刀奔跑了起来,迎着武威轻骑军冲了过去。

  不过,这些人也仅仅是刚冲到轻骑军的马前,一柄柄的硬木双刃枪便将他们的身体凌空挑起,如同一块烂肉般甩了出去。

  “你们堵住城门,莫要放一个江陵军进入。”

  手持长枪的穆仙儿对一些百姓吩咐着,继而又对百十名青壮男子喊道:“跟我去杀那些落单的江陵军,替咱们死去的家人报仇。”

  说罢,少女提枪领着众人向前冲去。

  ★★★

  中书街,金水桥上。

  一辆装满柴木的牛车缓缓前行,县尉穆君逸和堂弟穆诚被紧紧地绑在车上,全身淋满了火油。

  牛车后,手持盾牌的江陵步卒小心地向前推进,生怕对面会有密不透风的箭矢射来。

  “穆文初,看清楚,牛车的是你的儿子与侄儿,他们身上浇了火油,你要敢乱动,我就烧死他们。”

  内史王机的声音在河对岸响起,在这相对寂静的瞬间,河两岸的每个人都能听得真切。

  “那...那是君逸和穆诚,是他们。”夷陵县令穆悠急声地说着,伸出的手臂在无法控制地抖动。

  王瑚也看清了绑在牛车上的二人,都是与自己年纪仿佛的年轻人,就那样被反手绑在两根木桩上,浑身湿漉漉的,应该是如王机所说的那样,被浇透了火油。

  望着他们的样子,王瑚的脑中突然忆起了一个人。

  当年,长沙王司马乂是否就是这样被绑着?是否全身也被淋遍了火油呢?大王是否也是如此无所畏惧的神情呢?

  在王瑚的心中,司马乂是长沙王,也是他一直敬佩以及想要毕生追随的人,当初没能护住长沙王司马乂,始终都是王瑚心中最大的憾事。

  “武威轻骑军听令,向后退百步备战。”王瑚平抬手中的长柄斩风刀,口中高声地吩咐道。

  武威军从来都是令出惟行,这是军规,不会有丝毫的犹豫。随着王瑚的军令发出,整队的轻骑军齐齐地退后了百步,独留了王瑚与穆悠二人留在了前方。

  穆悠回首望了望,迟疑道:“王将军,你要...?”

  王瑚摇头打断了穆悠的话,目光前望,冷冷地说道:“我只能退到如此,不能因两个人的命而丢了这座城。”

  穆悠望着神色逐渐生变的王瑚,清楚王瑚的话并没有说错,武威军要的是这座夷陵城,绝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放弃。

  “穆令君,你也退回去。”王瑚转头望向穆悠,眼中出现了让穆悠感到惊恐的凶厉之色:“我来救下令郎与令侄,绝不会让他们被烧死,绝不会。”

  说罢,王瑚双镫催马,提刀向已过金水桥的牛车冲去。

  王瑚要单骑救人,这让穆悠没有想到,更让对岸的王机出乎意料。他不清楚对岸的这名梁州军将要做什么,在两军对阵中,主将的如此做法极为罕见。

  更何况,此人单刀就想从数千兵马中抢人,即便是再悍勇也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故此,王机命人不得放箭引燃牛车上的柴木,他要以此为诱饵活捉这个鲁莽之人,或者在无法活捉的情况下,杀死也未尝不可。

  王瑚并不在意蜂拥而来的江陵军,他只是盯着牛车上的穆君逸和穆诚,仿佛看到了当年受难的长沙王,他要救下这两个人,以此来了结压在心头的遗憾。

  斩风刀在人群中飞舞,每一刀都会劈飞一颗人头,一支手臂,一条血淋淋的人命,同时也砍向了捆绑穆君逸与穆诚身上的绳索。

  “你们...你们就这样看着主将被困吗?”退后的穆悠望着身边的武威轻骑军,大吼地问向一名领兵的军校。

  此刻,他感激王瑚,但也清楚王瑚绝不能出事,否则夷陵城会在天明前陷入绝境。

  军校并没有理会穆悠,一双虎目只是紧盯着靠近牛车的王瑚,以及牛车上那两人的动作。

  就在穆君逸和穆诚刚一抖落身上的绳索之际,军校举起了手中的双刃枪,口中大吼道:“弟兄们,杀。”

  随即,两千武威轻骑军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直接杀进了过桥的江陵军中。

  王机见识到了王瑚的悍勇,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大意。

  当他急命身边之人点火放箭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在武威轻骑军的护佑下,穆君逸与穆诚顺利地退到了穆悠的身边。

  眼下正值暑初,再加上夷陵之地气温适宜,穆君逸与穆诚都脱下了身上的外衫,赤了上身,握起了身侧之人递来的兵刃。

  穆君逸望着前方依旧在拼杀的王瑚,转头问道:“父亲,小妹如何了?那位将军是何人?他们好像不是镇南将军府的兵马。”

  儿子与侄儿得救,穆悠欣喜万分,眼中不禁湿润了起来。

  听儿子问话,他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心中的狂喜,回道:“仙儿没事,她与一些梁州军守在中水门,这些兵马是梁州刺史李峻的武威军。”

  说着,穆悠指着王瑚道:“那人是李峻手下的将军,是他救了仙儿,也是他孤身涉险才救了你和穆诚的命。”

  穆家父子正说着话,突然听到一阵如同雷鸣般的喊杀声自中水门方向响起,震动了整座夷陵城。穆悠清楚那绝不是几百上千人的呐喊,至少该有上万的兵力。

  听到如此的喊杀声,穆悠的心中大骇,王瑚曾说后续的兵马会在明日正午时分才会赶到,此时的来人必然是江陵加派的兵马。

  然而,当镇南大将军的帅旗出现在眼中时,穆悠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两腿一软地跌坐在了地上。

  从昨日的正午时分,到此刻的即将天明,穆悠经历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也看到了无数的人死在了自己的面前。即便是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在濒死的边缘才转危为安。

  穆悠一直在努力地压制着心境的起伏,不敢让自己露出半分的软弱。他是夷陵城的县令,是守护妻儿的一家之主,必须要撑下去,等到真正安稳的到来。

  然而,当他看到镇南将军府的援兵已至,一直提在心头的那份坚强再也无法承受身心的疲惫,不得不放任自己软弱了起来。

  男人的坚强只是表象,坚强的背后是在刻薄着自己,以求能把所有的脆弱都隐藏起来。

  内史王机也听到了震天的喊杀声,更听到了从中水门逃回军卒的禀告。他也没有料到刘璠与李峻的兵马会来得如此快,这让他匆忙地想要退出夷陵城,退至城外三里的镇境山处固守。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临近江边的天然塔下,李峻领兵拦住了外逃的江陵军,冷冷地问向神色惊慌的王机。

  王机看清了李峻身后的帅旗,故作镇定地回道:“李使君,下官乃是荆州府内史王机,还望李使君能让开道路。”

  作为荆州刺史王澄的心腹之人,王机清楚李峻此次领兵前来的原因,他除了报上名号外,实在说不出其他的话来。

  自始至终,王机都不理解刺史王澄为何要扣下李峻的家人。两人若是有宿怨,寻机在暗下里都杀了便是,何苦搞得人尽皆知,惹得李峻兴兵而来。

  李峻望着神情不定的王机,开口道:“你可以走,回去告诉王澄,三日后我便会到江陵城接人,若是我家人掉了一根头发,我会屠尽江陵。”

  说着,李峻抬起了手中的长刀,指向王机身后的溃兵,高声道:“除了这个废物,其余的人给我全部杀死,一个也不准活。”

  虽然,李峻一直都说人生来是平等的,但与他无关之人的命,李峻从不会在意。与其将这些人放回去徒增王澄的兵力,不如此刻就全部杀光,少一些攻城的麻烦。

  王机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人会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犹豫,他既然选择了乞活,自然也就顾不上身后军卒的生死。

  一骑绝尘,内史王机抛下了所有的部下,独自逃进了黑夜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