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异界之大秦崛起 第九十三章 偶遇诸葛瑾

《异界之大秦崛起》第九十三章 偶遇诸葛瑾

作者:十里竹林 字数:2980 书籍:异界之大秦崛起

  北角的客人谈论起了进日里名声大躁的大河府,黑骑军统领蒙毅。靠在西窗变的商贾则在议论着吕布一干降秦的大将。南来的旅客却是在议论昨日星夜直道上传来的马蹄声。

  两名书童,在长柜前将檄文展开,此时却有一名书生模样的青年,隔一段时间,便将檄文诵读一遍。

  他见赢奕一干人进了酒肆,即可朗诵了起来。

  “汉自武帝而兴,国事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历明, 殇,安,桓四帝。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五关易手,河西尽失。幽州沃野千里,异族南侵,致生民尸殍遍野,社稷飘零。汉虽有帝国之名,却如商周,群雄割据,千王并起。

  汉室衰微,僻居一隅,宗室操戈。为尊虚名,不顾黎庶于水火,万民于颠沛。国弱而民贫,诸夷寰视,欲分汉,灭汉而后快。

  今有百夷趁乱而作,扰乱河山,屠城掠地,肆无忌惮。劫汉室百年之财,掳女子数十万众,夕则亵淫,旦则炙鼎烹食。百夷过处,无恶不作,使千女投江而尽,易水尸浮断流,羯夷之暴,杀人为粮。

  国耻族恨莫大于此。

  今之夷狄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夷狄遍地,汉室黎庶几欲被数屠殆尽。乾坤倒转,风云色变,草木悲戚!四海有倒悬之急,家国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天下危矣!汉室危矣!

  秦公感念上苍有好生之德,致力图强,常思国耻,悲痛于心,国仇家恨,寄于一身,今秦公明告天下,欲使兵于幽,重建秦川。收复河山,驱除鞑虏。

  但有黎庶从者,必分土地屋舍,但有士卒随者,既予斧钺坚甲,共斩夷逑。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能出长策、奇计,而使天下恢复汉武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檄文遍传天下,当此子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圣人,驱除鞑虏,复我河山,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听着书生洋洋洒洒,诵读姚贾的迁幽州檄文,赢奕一时也有一股莫名的振奋之感。

  书生道,“诸位,幽州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秦公檄文传达诸郡,我等何不响应号里,前去投秦,在这等诸侯麾下致仕,何愁天地不平,瀚海不清?”

  书生走道赢奕身边,赵云却是挡在了赢奕身前,作出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待得赢奕将他叫退。这时那名书生才得以来到近前。

  他上下打量了眼赢奕,然后向赢奕抱扇礼道,“这位公子端地仪表不凡,身后家将亦是威风凛凛。晚生,琅琊,诸葛瑾,还未请教?”

  书生问道,“不知公子此行可也是收到了秦公檄文的学士?若是公子也要去往幽州赴会,我俩倒是顺路。”

  “诸葛瑾?”赢奕心中错愕,诸葛家的雏虎他怎么会在胶东,琅琊在楚地,与幽州岂止万里之遥,他的檄文虽已经发出,但绝对不会这么快传到楚地。

  赢奕没有着急回答,反而也打量起了诸葛瑾来,眼前这名儒生,年龄与他相当,只是不知,他为何会横跨万里,来到幽州地界。

  “原来是诸葛兄,久仰久仰。”赢奕随口问道,“琅琊与幽州相距甚远,诸葛兄为何会来到此处?”

  “我也快到了出仕年纪,诸葛家虽有家学,但也要在实践中验证学业。在此之前,便要游学八方,走遍山川万河,了解日下万物,方能学以致用,才可出山入仕。”

  “原来如此。”赢奕心道,“西北荒凉,幽州又是四战之地,学子西行,倒是能在游学中增长不少对天地家国的认识。”

  赢奕邀诸葛瑾同桌,两人是相见恨晚,点齐酒菜,便与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从诸葛瑾与他相仿的年纪,却有着对时势万物独到的见解,赢奕也不由得为之叹服,诸葛家一门三杰,此时诸葛亮年纪尚有,他是有了先攻破诸葛瑾,在对诸葛亮徐徐图之的心思。

  在与诸葛瑾的交谈中,赢奕却是得到了一个让他诧异的消息,诸葛亮,三岁便离家而去,距离今日已有六年,即便是作为兄长的诸葛瑾,也是不知道其低的去向,只是听闻其父说,诸葛亮有盖代之才,拜了一名学究天人的隐士为师。

  两人正谈着,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也是不止。

  “没想到大河府那一战,竟是如此结局。”

  “周兄,你可知昨日那数千铁骑,是那方势力的麾下,听闻今日客舍诸位,都在议论其军容之严谨,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一名儒生,向着身旁带刀的游侠说道。

  “我确也听到了响动,那数千铁骑经过时,我正巧在茅房如厕,初一听,只觉一阵踏踏,踏踏,极其整齐的飞马而过之声。”周姓游侠正色道。

  “这直道上每日往来之人岂止万人,隔着墙,只听闻其声,原本我还以为是有十几骑人马在星夜赶路。”周姓游侠边大块吃着烤肉,边大碗喝着好酒,口中还念念有词。

  “可那踏踏,踏踏的铁骑之声整整响了盏茶的工夫。我便觉不对。随后出门前去查看。”

  “陈兄你猜我出门看到了什么?”周姓游侠顿了顿,而后跟儒生打起了个哑谜。

  “昨夜我睡得迷糊倒是有所耳闻,却没有亲眼看见客舍外的响动。”儒生疑惑道。

  “千余重甲骑兵,每骑右手持戟,左腰别弯刀,背负五牛之力的铁胎弓,箭壶里装二十支符文箭。玄甲连人带马,覆盖得滴水不漏。而那玄甲之后左右更挂上强弩,在别了二十支弩箭。那千余重骑后,还有千余轻骑,也是装备精良。”

  儒生若有所思的遐想片刻,方才惊叹到,“这等精锐士卒,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即便是士卒,也得有四境的修为吧,不然,可无法携带如此重装。”

  周姓游侠也猜测道,“在这西北贫瘠之地,能装备如此精良,兵卒实力皆有四境的武装,我料想应该是秦公麾下先锋。幽州战事将起,只是这两千余骑,进入幽州大地,也许还未搅动风云,便已石沉大海。”

  “不过夜色之下,我确是无法分清是那方势力,想我们胶东郡内,应该没有那方势力,能拿出装备如此精良,而且以四境武者为士卒的军队吧?若不是秦公麾下中洲国都之兵,又是何处之兵?”

  儒生却有自己的见解,反而分析了起来,“我看不然,大军调动,怎么可能没有消息,也许是晋国的精锐北上也不一定。比较幽州,在名义上还是属于晋国,派兵前来,未必不是想秦公与异族交战正酣,而晋国从中渔利。

  “只要这只军队是派往幽州镇守,管他是那方势力,多一个人,这幽州大地便是多了份保障,那些张牙舞爪的异族,若不是仗着人多势众,兵甲齐备,加上各国无能,我幽州黎庶岂会遭受外辱。”

  周姓游侠思虑了片刻,反而心生向往,“也陈兄所言极是,我也是极为看好那位秦公。五千对上五万上梁精锐,都能轻易取胜,我幽州大地,有救了。”

  “我也看好这方势力,不但有勇,更具以谋略。周某若是有机会,倒是愿意从军效力。”

  两人围桌而论,一边却传来不一样的声音。来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这客舍内却是能听得分明。赢奕此时也能清楚听到,那来人正在诋毁他的声名。

  只见儒生如此道,“诸位可是不知道,丽水城,青田县各方大儒宿老,都在抨击这位立国为秦的新主。”

  一人迎合道,“从青田县流传出来的消息自然不错,传闻所说,这大秦新主,起兵造反,扰乱朝纲,饕餮放横,伤化虐民,凡赢奕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尸堆如山,饿殍千里。民不聊生,山河崩塌,是为妖魔之人。”

  与那儒生同行者,也跟风出言诋毁赢奕,“他们的主公我倒是有所耳闻,十六岁的年纪,生得浓眉大眼,身高九尺,听说每日四餐必以人肉为食,凶狠异常,而那数万降卒,皆是他圈养的腹中口食。”

  所谓人言可畏,赢奕只是取得一城的统治,这大河府境内倒是没有流言蜚语,反而出了北镇,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却是满天飞。到处都有散布他流言口舌之人,诋毁他声名之辈比比皆是。

  此时突一听到,赢奕心中却没想把眼前议论之人作何。反而身旁的桐梧卫已经拔出了腰间的佩刀,欲要前往砍杀这群满嘴恶臭的儒生。

  “散布秦公谣言该杀。”

  “赵力,把刀放回去。”赢奕急忙伸手去拦,“你若将他们杀死,岂不是坐实了秦公的罪名。”

  赢奕倒是镇定自若,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此事蹊跷,绝非空穴来风以讹传讹这般简单。背后自然有高人在操作惑民。

  稍加思考一番,赢奕便想到了对策。既然其他人可以买通儒生,让流言传遍千里,那自己也同样可以花钱,买出这幕后的主谋,然后让这群儒生,歌颂自己的功德。

  他向着赵力耳语一阵,而后又说道,“赵统领,你去到他们桌前,以百金悬赏,问出让他们传谣之人是谁!”

  赵力不知所以,却是按照赢奕的吩咐走到了散布谣言的那一桌旁。

  诸葛瑾心中不忿,听着四下诋毁赢奕的声音,他言辞中也微有怒意,“这几位公子,可是偏听则信,若是饿殍千里,百姓民不聊生,你们是亲眼所见,还是三人成虎?秦公何等慷慨之士,为幽州百姓,亲赴险地,直面敌寇,本是功在幽州,利在天下的好事。”

  “来往商队士族中不乏刚由大河府内出来的。他们便可证明大河府城之繁华,绝非诸位口中所说。”

  “尔等岂可诋毁这把圣人?”

  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道只在人心,有散布谣言者,只有匡扶正义之士,“某便是大河府罗家府卫,但某却只知新主仁厚,御下严明,士卒从不扰民,而府城之安全,足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秦公高义,为了幽州千万黎庶,甘愿驻守于荒凉,御敌于山河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