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终于觉醒了 第五百零二章 举手之劳

《我终于觉醒了》第五百零二章 举手之劳

作者:蚂蚁很给力 字数:3091 书籍:我终于觉醒了

  赵长庚连人带椅往后一仰,摔倒在地。

  旁边人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来,赵长庚已经哭喊起来:“我的瑶妹子诶……我的瑶妹子啊!”

  赵长兴看他哭得声嘶力竭的,心中不忍,忙安慰道:“别急,别急,事情还不一定呢。咱们这么多人,肯定能把瑶妹子找回来。”

  赵长庚死死抓住赵长兴的手,哆嗦着嘴:“长兴,长兴,你可得帮忙把瑶妹子找回来啊。”

  偏远山村,被逼着写了一封假平安信,瑶妹子一定是被拐了!现在对赵长庚而言,什么出国,什么大学教授家保姆,什么高工资,这些都不重要,他只求女儿安全回来。

  “来了来了,地图册拿来了!”

  有人匆匆奔来,手里举着一本全国行政地图册。

  赵长兴也有些紧张,手有些颤抖,半天才翻到辽省地图那几页,在弥市周边寻找着与邮戳上形状相似的地名。

  “先找三个字的。”赵向晚冷静地指挥着。邮戳上方最后一个字明显不是市字,三个字地名的可能性最大。

  赵长兴的手指从地图上滑过,赵仲武也凑近来帮他找。

  “这里,这里,峰泰城,是不是这个?”

  随着这一声喊,所有人都凑了过来,对照着峰泰城与邮戳上的地名,越看越像,都叫了起来:“对对对,应该就是这个,笔划特别多,峰泰城!就是峰泰城。”

  再把峰泰城的地图打开,一点一点地寻找邮戳底下的街道或者邮局辖区名。

  “固宁镇!是固宁镇!”

  赵向晚的心往下一沉。

  峰泰城距离弥安市以北两百多公里,不通火车,相对封闭。固宁镇应该是峰泰城下辖乡村名,偏远乡村、天寒地冻,交通不方便,怎么寻人?

  赵长兴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对赵长庚实话实说:“长庚啊,既然这封信是从峰泰城固宁镇发出来,盖的是那边的邮戳,那说明瑶妹子不在弥安市。信上说什么在大学教授家里当保姆,要跟他们全家一起出国,都是骗人的。你得有个思想准备,我担心……我担心瑶妹子被人拐卖了!”

  赵长庚再没了侥幸心理,泪如雨下,完全没了主张。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赵向晚。

  赵向晚:“报警吧。”

  第31章 上门

  ◎他叫季昭,是我们市局的画像师◎

  赵向晚一句报警, 整个赵家沟都忙碌起来。

  今天是阴历12月24日,南方小年,赵长兴跑回村委办公室, 打电话报警。管辖赵家沟的派出所却说辽省太远, 峰泰城固宁镇那边多的是深山野林、民风彪悍, 如果人被拐到那里, 解救难度很大。不过,他们会请示上级,争取和峰泰城公安局合作,努力营救被拐女性。

  赵长庚哪里有心思等派出所请示上级?回家收拾行李, 带着女儿照片,把三个儿子叫上, 准备去辽省救人。

  赵长兴拦住他:“峰泰城固宁镇那么大, 你怎么找人?”

  赵向晚站出来:“长兴叔,我来打个电话。”

  赵长兴此刻对赵向晚十分信任, 赶紧说:“电话在这里,你赶紧拨吧。”

  赵向晚拨通市局重案组电话, 找到许嵩岭, 简单交代事情经过之后,恳求道。

  “赵清瑶今年才十八岁,和我一起长大, 她现在被拐到峰泰城固宁镇, 具体哪个村子并不清楚。对方既然让她寄出这封假平安信, 说明他心虚害怕, 担心被家里人找过来。既然对方心虚, 说明他的拐卖行为有迹可寻。既然有迹可寻, 又能寄信出来, 那他一定离镇上不远,只要我们出警快,就能把清瑶解救出来。许队,你在警队影响力大,能不能想办法和辽省峰泰城那边联系,我和村里人一起过去寻人。”

  上次女儿差点被拐,许嵩岭推动全省开展打击拐卖行动。作为一名警察,许嵩岭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极为憎恶。听到赵向晚的话,他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有战友在辽省省厅,我来帮你联系。”

  赵长庚听到赵向晚与许嵩岭的对话,眼中满是感激:“三妹子,如果瑶妹子回了家,我让她给你磕头!”

  赵长兴问:“你一个小姑娘,就不要和我们大老爷们一起去了。我听说北方一到冬天冻得要命,呵口气都能结成冰。你听话,就在村里等着,我带着村里几个壮汉子过去。”

  赵向晚的态度非常坚决:“让我去,我能帮上忙。”

  她有读心术,寻人更快。从赵晨阳那里虽然获得不了太多有用的信息,但至少她能确认赵清瑶是被拐卖到北方一个屯子,关在地窖里,对方是个娶不上老婆的男人。

  赵清瑶多在那里停留一天,就多受一天磨难,必须动作要快。

  在村委等许嵩岭回话的间隙,赵仲武匆匆跑来,挥着手喊:“三妹子,三妹子,家里来客人了——”

  客人?

  看看天色,已近黄昏,桔色的夕阳铺洒开来,冲淡了冬天的寒冷。

  这个时候谁会来做客?

  赵向晚站起身问:“谁?”

  村委位于村子上屋场,距离老屋大约几百米。赵仲武没有骑车,跑得气喘吁吁:“小汽车,两辆高级小汽车,好多礼物,姓季。”

  赵向晚愣了一下,季?难道是季锦茂?

  还真是季锦茂,他带着季昭拜早年来了。

  季锦茂想尽办法把季昭送进市局,就是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季昭多和外界接触,而赵向晚则是季昭与外界沟通的媒介与桥梁。

  赵向晚过年归家,季昭没人说话,有些蔫蔫的,一天比一天沉默,发呆的时间越来越多。

  眼看着快要过年,季家豪华别墅里布置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可是季昭却一

  直兴致缺缺,时常坐在二楼大阳台,看着远处苍翠林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季锦茂与妻子洛丹枫觉得不对劲,悄悄商量着。

  “自从儿子在市局上班之后,回应越来越多,我们喊他吃饭、散步,他都会点头或者摇头,现在这是怎么了?又回到过去的样子了。”

  “会不会又有人在他耳边说些不好听的话?”

  自从冯红英说过地主家傻儿子的故事刺激到季昭之后,季锦茂把季昭身边的人换了一个遍,确保忠心耿耿,按理应该不会有人再说类似的话。

  “应该不会。我看他这个样子,不像是难过,倒有点像……你记不记得儿子七岁的时候,我妈有事出了趟远门,季昭一声不吭蹲在角落?”

  “噫,你这一说,倒真有点。儿子难道是……”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同时看向季昭。季锦茂试探着问了句:“我带你去找赵向晚?”

  一直有点闷闷的季昭忽然就转过脸来,认真地看着季锦茂,重重地点了点头,乌黑的眸子变得亮晶晶的。

  季锦茂的心里既欢喜又惆怅。

  欢喜的是,被医生判定为自闭症的儿子,现在终于有了情感起伏,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惆怅的是,自己养了二十一的小子,只不过和赵向晚相处了半个月,就满心满眼都是她。

  看到儿子有兴致,向来对他有求必应的季锦茂和洛丹枫赶紧准备礼物,把后备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季家奶奶嘱咐道:“到了农村要有礼貌,要低调,咱们都是农村人出身,千万别拿架子压人。”

  季锦茂哭笑不得:“妈,我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还不知道这?”

  季家奶奶陈芳溪女士是个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瞪了季锦茂一眼:“我还不知道你?有了点钱就喜欢显摆,一点也沉不住气。赵向晚这姑娘我虽然没见过,但却是季昭的大贵人。要是没有她,我的乖孙子就没了。这次过去拜年一定要礼节周到,不能怠慢了她。你要是惹她不高兴,那就不要回家来!”

  季锦茂的父亲去世得早,对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的母亲十分孝顺,连连点头:“是是是,听您的。”

  星市距离赵家沟一百多公里,走国道转乡间小道,因为准备礼物花了点时间,再加上路不太熟,时近黄昏方才到达。

  季锦茂开了两辆车出发,他带季昭坐一辆,保镖和礼物坐另一辆。原以为两辆豪华汽车开进赵家沟,会引发一阵喧闹。没想到汽车停在村口之后,村民们态度挺淡定,几个孩子把他们引到赵家老屋,拿着糖果就跑开了。

  看到村民态度如此不卑不亢,季锦茂在心中感叹,难怪赵向晚荣辱不惊,原来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民风如此淳朴淡定。

  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

  村民们最爱看热闹,只是一来赵家沟刚刚送走赵青云,再看到豪华小汽车过来冲击感没那么强;二来赵晨阳与赵向晚真假千金案这个赵家沟迄今最强八卦,耗费了大家太多精力;三来呢,赵清瑶被拐牵动所有人的心神。正是傍晚时分,家家都在准备小年聚餐,哪里还有闲心管季锦茂开的是什么车。

  季锦茂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季昭六岁之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乡下,父子俩来到这里倒是很自在。把保镖留在车里,带着一个司机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走进堂屋,季锦茂礼貌地冲赵伯文一笑:“你好,请问这里是赵向晚的家吗?”

  不管是真假千金、还是清瑶被拐,赵二福家的老屋都是旋涡中心所在。好不容易现在安静下来,赵伯文和赵仲武正在收拾堂屋里的桌椅板凳、残茶瓜子,见到季锦茂和季昭迈步进屋,疑惑地直起腰来。

  赵伯文上前招呼:“我是赵向晚的大哥,请问您是?”

  季锦茂简单介绍完自己,问道:“不知道你们父母在不在家?我这次过来一是拜年,二来也是认个门,以后两家多多走动。”

  听到季锦茂这一说,赵伯文顿时就警觉起来,和赵仲武肩并着肩,一起用审慎的目光看向站在季锦茂身后不言不语的季昭。

  赵仲武撇了撇嘴,心里嘀咕:一个大男人,长这么漂亮做什么?漂亮能当饭吃吗?

  赵伯文眼眸暗了暗:脾气看着不太好,为人也不热情。赵向晚本来就面冷话少,如果他们在一起那家里岂不是一丝热气也没有?

  也不怪兄弟俩以为季锦茂是上门提亲的,实在是季锦茂来的时候不巧。

  赵家沟过小年要扫尘、祭灶、吃年饭,正是一家人忙忙碌碌的时候,很少有人上门做客。再说了,做客一般也是上午,如果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或者熟到一定程度,哪有快黄昏了才过来的?

  季锦茂原本是想先在县城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过来的,偏偏季昭不愿意,抿着唇坐在车里不肯下来,没奈何这才做了一回黄昏上门的客人。

  双方沉默了一秒,赵伯文说:“我爸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刚刚躺下休息,今天只能由我来招待两位贵客。你们稍等,我让仲武去叫向晚回来。今天村里发了一点事情,她在村委会打电话呢。”

  以前家里都是钱淑芬迎来送往,现在她被赵晨阳伤了心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赵伯文只得努力撑起一家之主的模样,端茶倒水,安排赵仲武去叫赵向晚回来。

  钱淑芬与赵二福在里屋听得清清楚楚,但一点也不想出去。

  娇养了十年、处心积虑送到城里享福的亲生女儿赵晨阳,绝情地拒绝了他们,毫不犹豫地跟着赵青云离开,这对他们是致命的打击。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认,掏心掏肺为了赵晨阳,到头来却养了一头白眼狼。

  他们更不愿意承认,处处打压、苛待的赵向晚,莫名其妙地成长起来,成为一个连赵青云都想讨好的厉害人。

  村里人骂他们丧良心,儿子怪他们欠考量,将来向晚出嫁他们一分钱彩礼收不到,过完年还得掏钱出力为三妹子盖间屋。

  弄到现在里外不是人,钱淑芬想死的心都有。

  报应啊,真是报应!

  钱淑芬脑袋上裹了条毛巾,躺在被窝里哼哼唧唧,赵二福坐在床榻板上抽旱烟,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堂屋里人来人往,不管是讨论瑶妹子被拐,还是季锦茂上门,他俩都没有放在心上。

  反正季锦茂找的是赵向晚,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这么一想,钱淑芬、赵二福连面都不想露。

  季锦茂指挥司机将大包小包提到堂屋放好,笑着说:“今天是小年,我特地带儿子过来拜个早年。按老礼呢,应该是上午过来,但因为准备礼物花了点时间,再加上路况不熟悉,边走边问,所以到得晚了。”

  远来是客,季锦茂的解释让赵伯文放下心里那一分不满,客气地回应:“你们路上辛苦了,请坐请坐。带这么多东西……”

  一句话没有说完,赵伯文的目光被季锦茂不断拿上来的礼物闪瞎了眼。

  礼物摆在堂屋,把一个角落塞得满满当当。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水果,包装精美的烟酒、坚果、饼干,用高档木盒装着的面料、服装,几个港城金铺专用的红色纸袋,里面装着的只怕是昂贵的黄金首饰!

  赵伯文额头有些冒汗。

  哪怕是做大官的赵青云,上门认亲都没有带这么贵重的礼物,季锦茂送这么多东西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赵向晚从哪里认得这样大方的有钱人?

  季锦茂看出来赵伯文的不自在,笑着解释:“赵向晚是我儿子季昭的救命恩人,这些只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谢谢你们把赵向晚培养得那么优秀。”

  赵伯文听他夸赵向晚,自豪感顿生,笑容满面:“向晚在家里排行老三,我们都叫她三妹子。她从小就喜欢读书,是我们村里这几年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呢。”

  一来二去,季锦茂成功地让赵伯文放下戒心,两人愉快地交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