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国系年传奇 章六:访老鼋寻麟迹见神童

《战国系年传奇》章六:访老鼋寻麟迹见神童

作者:拂柳长春 字数:3315 书籍:战国系年传奇

  一阵瓮声瓮气的声音,凭空传来:“仙师何时来此,此一别可有数年未见,想煞老鼋了。”这声音竟是这金甲老鼋的,若是被那寻常人听见定要惊坏,这不成了妖怪了吗。

  再看那赤松子却是见怪不怪般,笑呵呵道:“你这老鼋,恐怕不是想念我,是想念我的丹药吧?”

  “呼哈哈,哪里哪里,仙师也想,丹药也想啊!”

  “哈哈哈哈,你这老鼋,可算说出心里话了。”赤松子大笑道,“你也别这个样子和我说话,化作人形吧,避免惊世骇俗。”

  就见那老鼋身躯一震,一阵风起,再看,老鼋已经不见,出现的则是一体型清瘦的黑衣老者,颌下无须,头顶一个金色小帽,就见这老者开口道:“这个样子总不如本体方便。”话题一转,问道:“仙师此次出山,可是有何事么?”

  “正是。”赤松子寻了一块青石,一屁股坐了上去,“这世间即将动荡,每逢乱世出英才,此番我推算,世间将有一位奇才出现,或可成就我等之道,我此来也是为寻找此人而来。”

  “哦,那可是好事,想我世间,众生芸芸,能得道者寥寥无几,确实是需要一些志同道合之人,相互扶持方可大进。”

  赤松子点头道:“是啊,自从羲皇娲皇得道,开创昆仑境,时至今日,也才一两百位,人才凋零啊。”一边说话,一边取出那包草药,手掌一动,一团火焰出来,凭空炼起丹药来。

  那老鼋一见,满面笑容,搓着手,嘴角咧着:“仙师注意力集中些,别把丹药毁了啊。”双目紧盯着赤松子的双手,嘴里说道:“前番不是有两位得道者,他们可有进那昆仑境?”

  “你说的是孔丘和老聃吧,孔丘已去,老聃还在四处云游,说是要好生体会苍生,更有助于修为精进,此倒也是修行的法门。他那《道德经》,我也看过,确实是不俗,也不知他是怎么修炼的,一身修为着实不低,甚至比一些修炼千百年的都强。”扭头看了看老鼋,“我说老鼋啊,你一直在这具区泽修炼,有什么意思,又没人交流,何不也进那昆仑境,多好?”

  “算了吧,我还是等等看,那昆仑境虽好,但也是一个江湖场所,我这人脑袋不灵活,玩不过他们。”

  “你啊,就不会学着人类一般变通些么?”赤松子说话间,那丹药也已经炼好,熄掉火焰,将那热丹丢给老鼋。

  “哎哎哎,我说你小心点!”老鼋手忙脚乱的将丹药接住,两手轮换着抛接着那滚烫的丹药,一张嘴,一道青气喷出,包裹那丹药进入口中,“真舒服啊,仙师炼的丹药可比我胡乱炼制的强多了。”

  赤松子拍了拍手,站了起来:“老友见了,丹药也炼了,我也该走了,咱们后会有期!”

  “哎,这刚聊几句就要走,又得不知多少时间没人说话了。”老鼋起身相送,“日后将那传人引到我这,我也传他几手本领,助其早日得道。”

  “哈哈,正有此意,老友留步,我去也!”一道疾光飞走,转瞬间消失天际。

  “哎呀,我这是亏本的买卖做的,一颗丹药换几手本领。”老鼋此刻方才回过神来,赤松子故意不提,就是诱导自己上门呢。一边摇头晃脑嘀咕着,一边抬腿迈入水中,不一会消失不见。

  不说老鼋回巢,单表赤松子,告别老鼋后,一路北行,根据推算,那奇人当在滕州附近,赤松子知晓那滕州北面即为曲阜,那里乃是孔子的家乡,数年前还曾在嘉祥附近的山上见过一只祥兽麒麟,那麒麟也有修炼天赋,不知此时进展如何,正好顺路去看下,如有可能再指点其一二,加快其修炼。

  这修行有为之人速度就是快,赤松子走走停停,这一日来到鲁国嘉祥(今山东济宁嘉祥县)南面的群山中,释放出神识,查看那麒麟的位置,可是一遍遍搜寻,那麒麟却是不见踪影,心道,莫非这麒麟自己跑出这片山域去其他山不成。闭上眼睛,掐指一算,眉头顿时皱起,怎么回事?这麒麟竟已死去。再一推测,却是埋骨于此山西侧的某一处。身形一晃消失原地,再显现时,却是在一处山脚,那里有一个土堆,前面立有一石碑,上书“麒麟冢”。

  怎么会这样?那麒麟也算是有些修行,寻常人等根本不是其对手,怎么死去。赤松子有些悲痛,沿着小路向山下走去,一路行来,路边有几户人家,还有一个茶棚,遂走了进去坐下来,那掌柜的立刻上前招呼,赤松子要了壶热茶,那掌柜刚要转身离去,赤松子叫住问道:“掌柜的,向你打听个事,我沿这条路走来,在那前面有一个麒麟冢,那是怎么回事?”

  听闻此问,那掌柜叹了口气,伸手拉过板凳坐下来,将那毛巾放在桌上,开口道:“一看客官就不是本乡之人,客官有所不知啊。”

  这掌柜是个热心人,见赤松子相问,就将此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

  那一年,也就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国主鲁哀公心血来潮,决定领着他的大臣们狩猎,围猎选择的地点是大野(今山东巨野县)南部,下面的手下通过轰赶野兽,将其聚到一起方便国王打猎,却突然惊扰了一只神兽,也就是麒麟。这只神兽被惊扰之后仓皇逃窜,鲁哀公和他的大臣们见到一只从来没见过的神兽,感到非常的好奇,于是在后面拼命的追赶。其中有个大臣孙叔氏叫车子鉏商的马跑得较快,车子鉏商在后面对麒麟射了一箭,麒麟中箭后继续向西奔跑。后来大家根据战马奔跑的速度测算应该是很长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嘉祥到大野这段距离。最终麒麟因为负伤在大野卧龙山西部被车子鉏商一班人马围住捕获,这是一只从来没见过的母兽,很快鲁哀公等人也相继赶到,大家围在一起讨论,谁也不能确定这个神兽到底叫什么名字。鲁哀公遂请来了很多大家前来辨识,其中就有当时一代名家孔子。孔子看到神兽负伤惊魂未定的样子心中万分悲痛,对鲁哀公道:此乃麟也,天下第一仁兽。随后又悲痛的对鲁哀公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仁者爱天下所有的生命,悲怜之情难以言表,并建议鲁哀公将麒麟带回去疗伤。可不曾想麒麟因惊吓过度不吃不喝很快就死了。于是鲁哀公下令将麒麟葬在大野,并立了个碑,亲笔题字“麒麟冢”。

  那掌柜的述说完此事,不住的摇头道:“祥兽人杀,乃国之不幸,天下不幸啊。听闻那孔老先生因为麒麟一事,本来还在写一部著作《春秋》,却因心情悲痛,遂绝笔于获麟啊!”拿起那毛巾,掌柜的站起身来,“自祥兽死,天下纷争不断,也不知是人祸还是天灾,客官赶路还是小心为是。”

  竟因狩猎而死,赤松子心中暗叹,那狩猎中人,必有修行之人,否则断难杀死麒麟。

  饮了一壶热茶,这赤松子决定还是先把正事办了,寻到那奇人,稍作休息,开始徒步云游,茫茫人海寻那奇人,堪比大海捞针,全凭那机缘。

  恰巧这一日,这赤松子行到宋国边上一个小的诸侯国任国都城任城,正在一个酒馆自饮自酌,就听边上一桌的两位壮汉,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

  甲说:“我说老兄,你可听说一件奇事?”

  乙问:“什么奇事,说来听听。”

  甲押了口酒,夹了口菜,放在嘴里吧唧吧唧的嚼了两口道:“南面腾城徽山脚下,听说出了一位神童,此子极其不凡啊。”

  乙好奇的问道:“如何不凡?”

  “听我一个朋友说,那小娃聪慧至极,三岁就能背下《六韬》,五岁背下《管子》,八岁背下《子鱼法理》,不满老兄说,我到现在连那《六韬》都没背下,否则也可凭此到一些诸侯国谋生了。”

  “哦?这么厉害?这种神童,那是谁家子弟?”

  “嘿嘿,这可是关键。”甲眯着眼睛不说话。

  “哎,我说老兄,你这可不对,话说一半儿勾引人怎么的,来,我敬老兄一杯!”

  那甲得了面子,‘吱’的一下喝下杯中酒,放下酒杯身子前探,道:“据说这小娃乃是名门之后,其祖上乃是商汤时的徽子,近代宋国的目夷后人。”

  “哇,果然名人之后,不同凡响啊!”乙羡慕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这甲乙二人闲谈,却引起赤松子的兴趣,这番小娃的描述,正应那奇人的特征,徽山脚下,赤松子点了点头记下了。又再吃了几口酒,也没再听到什么有价值的,遂丢下几文酒钱,飘然离去。

  这一番行走,却是有了方向,直奔徽山而去,一路之上,总是时不时的能听到有人谈论徽山神童一事。

  那个年代,读书人本就是十分稀少,很多读书的都是贵族世家,寻常百姓,连书简都不曾见过,更别提读书了。因此谁家出了一位会读书的小娃,那定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不得的事,十里八乡都会相传。

  离那徽山越来越近,听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有人说那小娃不光书读的好,还练就一身好本事,熬得一身好筋骨,七岁时赤手空拳打死一条恶犬,救了一个三岁的女娃。

  这小娃意志十分顽强,自六岁起,每年入秋之后,必定赤脚去那河边,冷水洗脸,冷水洗澡,待结冰之后,每日还去河边,凿开冰面,取那冰水洗脸洗澡,在冰水中练拳打坐,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便寒风凛冽,即便鹅毛雪花纷飞,从不间断。

  这小娃手工尤巧,跟随其父,各种木工都上得了手,机关消息城池模型,刀兵剑棍样样玩具制作的有模有样。

  这小娃年龄虽小,但却深得人心,众多家长都安排家中孩童跟随这小娃,做那追随者,这其中不乏年龄大的少年。

  整个一个别人家的娃,每每谈起,均露出羡慕的眼神。

  这赤松子离那徽山越近,越加确定这小娃正是那奇人,脚步也越来越快。

  待行到离那徽山脚下不足三里的地段,一则消息却是惊呆了赤松子。那小娃出生于公元前480年,今年却是公元前472年,也就是说那小娃今年九岁。这小娃出生那年恰遇荧惑守心,宋景公竟能奇妙的化解。但令赤松子惊异的却是公元前481年,大野祥兽麒麟遇难,孔子停写《春秋》。难道是巧合么,还是真是如此神奇。

  天意不可测,天意不可违。即便强如赤松子,也知世事都有天注定,个人即便强行努力去改,也不过去改那百分之一二的机会。

  赤松子晃了晃脑袋,不去想那天意之事,将身上灰土弹打干净,发髻整理整齐,恢复那得道高人的打扮。此去上门收弟子门人,总不能邋里邋遢的丢了师父的脸面。

  这赤松子稳步向子简家走去,来的路上已经打听明白,子简家就住在一颗银杏树下。

  时间不长,来到子简家院外,穿过篱笆墙,能看到院内银杏树下,一个八九岁的孩童,面色有些黑,穿着青衣,正在使用一根木制长刀快速飞舞着,那刀法沉着有力,有章有法,那刀虽是木刀,但赤松子相信,这刀若是砍刀人身,也必定如真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