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大唐新帝国 第39章 第0039 阴谋

《我的大唐新帝国》第39章 第0039 阴谋

作者:道邪残剑 字数:1836 书籍:我的大唐新帝国

  唐朝宰相的合议之处政事堂,开元后也称“中书门下”,设在东内大明宫里的中书省。若不是常朝之日,宰相们从丹凤门入宫,绕过含元殿,从朝堂廊下穿过观象门,左转进月华门,便可来到政事堂。

  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却是独立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皇帝沟通,宰相们在这里以天子的名义议定天下大政,“政事堂会议”是帝国最高行政机关。堂后设列五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堂后官”,负责行遣文书,虽是一般吏员,但地位极为重要,实权不比宰相差多少,可谓位卑权重。

  天佑元年(公元889年)二月的一个早晨,天气阴沉,雾霾笼罩长安,王抟正在中书门下大光其火,他对一位跑到他们身边指指画画的堂后官大声叱道:

  “你是什么身份?!敢在这里指手画脚?给某滚出去!”

  这位堂后官名叫朱易,在中书门下有不少年了,但尽管如此,他也只是个吏员,按理说绝不敢在宰执面前放肆,之所以有这个胆子,无非是仗着有枢密使王仲先给他撑腰,如今天子日渐信重宰相,宰相权势日长,堂状上的建议请求皇帝能应允的无不应允,枢密使权力逐渐被削弱。

  而王仲先又是杨复恭的人,杨复恭对中书门下的决策不时要按照己愿干涉一番,先前有首相韦昭度在,现在韦昭度挂帅去西川讨伐王敬瑄去了,剩下一个崔绍纬眼见要被同僚孤立,立马态度暧昧,变得首鼠两端,杨复恭不得已只能通过王仲先,指使这个朱易,对南衙诸相公们施加影响。

  宰辅中杜让能,王抟等人对此虽然也很不满,但在此事上却一直忍让,其中杜让能机智,有权变;王抟言语不多,老成持重,不想因此和北司争斗,避免激化矛盾。

  但王抟却是个火爆性子,入中书门下半年来,对于这个小小堂后官竟然敢骑到他头上,对他的决策指手画脚,他实在是忍无可忍,怒火终于爆发,朱易只得灰溜溜地退下。

  内廷,枢密房。

  王仲先仔细的听着朱易的哭诉,幽暗的灯火映在他无须的脸上,透着一股阴蛰之气。

  “那个王抟真是如此说的?”等朱易哭诉完,王仲先脸带寒霜的道。

  “此事千真万确,那王抟不仅呵斥唾骂卑职,还对王公你语出多有不敬。”

  “他对咱家说了什么?”王仲先一双鹰眼紧紧盯着朱易。

  “他说,他说,他说王公您是祸国阉奴。”朱易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战战兢兢地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王仲先闻言,一拍桌角,气得在房间里直打转。

  “那王抟如今仗着天子宠信,敢这么说您,分明是不把王公您放在眼里啊!”朱易还觉得不满足,继续添油加醋的道。

  “嘿嘿!”王仲先怒极反笑,抚掌道:“这王相公真是好胆识啊!了不得啊!”

  说完,对着朱易道:“速去通知北衙杨军容,就说我王仲先今晚求见。”

  “卑职遵令。”朱易拱了拱手,转身退出,等出了枢密房,他抬头朝政事堂的望了望,眼中凶光闪烁,口中冷哼了几声,便往北门行去。

  当天晚上,王仲先秘密造访杨复恭府,等进了内堂,微微寒暄了几句后,他突然开口:“杨公可知如今朝中谁忠谁奸?”

  杨复恭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嘿嘿笑道:“宗兄不必试探咱家,今日的事咱家都知道了,咱家何尝不是如此呢!连反贼一词都用在咱家身上了!”

  说完,又叹了一声,带着一丝委屈的口吻道:“你我二人皆北司宦官,前有田令孜之鉴,故而不为南衙朝臣,自谓清流者所容,谁能知我等忠于大唐的赤心?”

  王仲先恨声道:“当今天子英睿绝伦,竭力复兴大唐,深慰我心,如今却为南衙奸臣蒙蔽,听信谗言,不辩忠奸,实在让我等痛心!”

  说完,又痛心疾首的道:“我等若是再不反击,大唐三百年基业必定毁于此辈之手!

  杨复恭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不知宗兄有何良策?”上次延英奏对王抟讥讽的话语如今犹在耳边,每每想到此,他的心里就涌现出一股怒火,之前还打算忍一忍,如今人家开始变本加厉了,竟然敢驱逐他安排在政事堂的棋子!

  虽然只是个小卒子,这仍然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也觉得有必要给那些宰臣们一些颜色看看了,只是一时间没有想到完美的办法。

  王仲先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事不宜迟,当先下手为强,去宰臣王抟以清君侧!”

  “怎么清?”

  王仲先不答反问道:“杨公,依您看,古往今来之人君,最忌讳的事情是什么?”

  杨复恭脱口而出:“谋反!”

  王仲先阴阴一笑,道:“那么再依您看,如今的宗室亲王中,谁的威望最高、最有贤能之名、最得时人赞誉?”

  杨复恭再次不假思索的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吉王李保!

  说完,他立刻恍然大悟。

  王仲先嘿嘿一笑,道:“如今只要有人能指控王抟阴谋拥立吉王李保,再有人出面指证,这奸相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杨复恭点了点头,道:“宗兄所言极是,只是由谁来指控?由谁来举证呢?”

  王仲先拍着胸口道:“此事包在小弟身上,定不让宗兄失望!”

  杨复恭闻言大喜,连夜与王仲先谋划此事。

  第二日,王仲先找来两个人,一个是神策军都虞候王康,贞元以来,神策军侦伺朝廷大臣过失,也不是头一回了,如今由他来提出指控,可谓名正言顺。

  另一个叫李科,是专门负责十六宅采办物品的宦官,由他以自首的方式出面举证,证明宰相王抟的亲信幕僚张建曾经奉王抟之命与他暗中结交,目的就是通过他向吉王李保传达拥立之意。

  一切准备妥当后,杨复恭开始发难。

  先是王康奏上一本:户部尚书,参知政事王抟谋立吉王!疏中同时举报,参与此事的有负责为诸王采办的宦官李科、王抟侍从张建等人。

  翌日,杨复恭直接将奏疏呈到李晔案旁,奏称:“老奴得本军都虞侯王康奏状,告王抟与吉王谋反!”李晔一听,心中咯噔一下,晓得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