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球对决:我的副本无敌了 第532章 一切的危机,不过是吓唬人的

《全球对决:我的副本无敌了》第532章 一切的危机,不过是吓唬人的

作者:L同学 字数:1923 书籍:全球对决:我的副本无敌了

  迎新交流会成功举办过两次,这次是第三次,应泽作为发起人之一,每次都会拿出一件藏品拍卖,这次他拿来的藏品是一件大清康熙青花釉里红松鹤纹瓶,估价在四百万左右,不出意外,应该是压轴拍品。

  协会事先考虑过拍品的安全问题,聘请了专业的安保人员,做了充足的准备,并提前做了演练,与会者基本都是知根知底的,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应泽被一位朋友拉去谈事情,叶晋登记好,将瓷器上交后,就被叶明涛带着去结交人脉。

  叶晋环顾四周,发现到场的除了韩宏广、伍裕以及钱景德之外,其他十几个人都是陌生面孔。

  而且,除了他之外,年纪最小的,看起来也有三十五六岁,四十多岁的都只有五六个,剩下的看起来都在五十岁以上。也难怪大多数人对古玩从业者的印象,都是年纪较大了。

  此时,韩宏广和钱景德他们,正和四五个人闲聊。

  看到叶明涛带着叶晋前来,韩宏广笑着主动介绍道:“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的后起之秀,老叶的儿子叶晋,上个星期在东湖那边的鬼市,要不是叶晋,我就打眼了。”

  叶晋在叶明涛的介绍下,非常礼貌地跟众人一一打了招呼。

  旁边一个人惊讶地说:“咦,什么东西,还能让老韩你差点打眼。”

  韩宏广口才不错,将那天的事讲得明明白白,特别是那只龙缸的表现,更是绘声绘色,大家都感觉身临其境,换作是自己,好像也有打眼的可能。

  这么一来,大家对叶晋的印象又都深了一些。

  叶晋连忙谦虚了一番。

  钱景德笑着说道:“小叶你不要这么谦虚,你的眼力我可是领教过的。”

  旁边有人说:“诶,钱馆长,你别话只说一半呀。”

  钱景德说:“抱歉了,当事人不想传出去。我只能说,那也是一件重器。”

  听他这么说,大家也就没有追根究底,同时对叶晋也更加好奇了。

  时间有限,闲聊几句后,叶明涛和大家告了罪,带着叶晋来到不远处,临时设置的休息处,并提前做了介绍。

  此时,有三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一张长桌旁讨论着,旁边有五六个人围观,不时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叶晋跟着父亲走上前,看到原来是长桌上,放着一幅画,这几位正在讨论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看到叶明涛过来,坐在居中位置的一位老人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叶掌柜,快来帮我们看看,这幅画的字,是哪位名家的风格。”

  叶明涛笑着说:“您三位都看不出来,我哪有这个本事哟。”

  坐着的这三位老人都是湖兴古玩界的书画鉴定专家,说话得这位老人名叫李禹武,在江南古玩界也是赫赫有名。

  李禹武笑道:“谦虚的话就别说了,咱们一会还有正事。”

  叶明涛点了点头,走到桌边细心观察,这么多人看着,还有儿子在场,他得拿出百分之百的本事来。

  叶晋也伸长了脖子,看了桌上的画作。

  这幅画保存得不好,有虫蛀、水浸、发霉,还有破损,好在画作部分影响不大,还能看得清具体内容。

  只见,画面中老树经霜,雪山苍茫,庭院环绕以树石围墙,有小船荡于微波之上,船上一渔人执笛吹奏,与外部湖山景色相互映衬,趣味盎然。亭子工整精巧,一老者举目远眺,若有所思,神态惟妙惟肖,一派闲情逸趣。

  旁边的诗文落款就没那么好运了,缺失了至少百分之九十,还只剩三分之一的钤印,由于角度不对,叶晋看不清楚,剩下的钤印是什么字。

  李禹武向叶晋招了招手:“你和叶掌柜是什么关系啊?”

  叶晋礼貌地回复道:“李老您好,我是他儿子,叶晋,您叫我小叶就行了。”

  李禹武恍然道:“哦,你就是叶晋啊。”

  叶晋好奇地问:“您听说过我吗?”

  李禹武面带着微笑:“李弘奇你认识吧,他是我远房侄子。前天,他来我家吃饭,就提起过你,说你眼力非常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

  叶晋谦虚道:“哪里,是他过奖了。”

  季禹武笑道:“小伙子,不要太谦虚,弘奇一般可不会这么夸奖人。一会等你父亲看过后,你也看看这幅画,点评一下,如何?”

  叶晋连忙摆了摆手:“我研究的是瓷器,对书画可不在行。”

  “你先试一试,不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在行呢?不要觉得我是故意为难你,做咱们这行,有一点是相通的,眼力好,那就表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李禹武说道:“没有审美鉴赏能力的人,就不懂得艺术品之间等级高低,那么就会经常丢西瓜捡芝麻,如果懂得审美鉴赏,就等于学会了鉴定真假的要素。就像你鉴赏一件粉彩瓷器,也要鉴定作者的绘画技法,是不是同样的道理?”

  叶晋听了这番话,觉得非常有道理,放到古玩的任何类别都适用,如果一件古玩做得太丑,又有谁会愿意收藏它?但许多人对此一知半解,也并不重视,殊不知没有审美能力,又怎能区分古代艺术品与现代臆造品?

  其实他仔细回忆,无论是初级陶瓷鉴定还是高级玉器鉴定,都有审美方面的经验,对古人的审美,对古代艺术品的构图、线条等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只不过,这二者都是系统直接灌输,他没有人教导,这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李禹武的提醒,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现“这座金山”。

  想到这,叶晋向李禹武行了一礼:“谨受教!”

  看叶晋的表情,应该是真的理解了,李禹武也非常高兴,李弘奇没有说错,还真是孺子可教。

  叶明涛微微皱着眉头,还是无法判断画作的作者到底是谁,大家都还等着,他只得放弃继续探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此画作者书法行笔稳健,转折圆浑,顿挫变化明显,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我观其中有“二王”的影子,只是记忆中,好像没有哪位名家的字体与其相符。”

  这也正是大家犯难的地方,这幅画,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展现出来的书法水平,都可以当得上名家,并且还有其独特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对应的名字,难道又是一位泯灭在历史中的人物?

  这时,叶晋抬了抬手:“诸位前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李禹武说道:“大胆地说,就算说错了,大家也不会怪你。”

  众人也纷纷点头,报以善意的微笑。叶明涛也给了儿子一个鼓励的眼神。

  叶晋心里稍稍有些紧张,指着画卷上的钤印:“我看这个字像是‘滋’字,会不会是何许人的作品?”

  李禹武心中一动,想了起来,这何许人是晚清民国时期的陶瓷美术大师,确实又名“华滋”,而且还是著名花鸟画家,雪景大王邓肖禹、余文襄就出自其门下。

  “来,你说说,为什么这么判断。”

  叶晋快速思索了一下,开始侃侃而谈:“何许人又名处、华滋,他不但是著名陶瓷大师,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我父亲刚才说的,就符合何许人的书法风格,还有就是这作者所展现出来的笔墨特征。

  何许人在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长,讲究章法布局,注重近、中、远三重构图,山势相叠,坡岸交错,层次有序。并且以艳黑为主勾画山岭,以赭石皴染阴阳层次,墨色秀润磊落,次第有序,再以敷粉留白表现雪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