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末新玄德 第152章 反击开始

《汉末新玄德》第152章 反击开始

作者:盏灯彧离 字数:2301 书籍:汉末新玄德

  却说袁术收到战报,得知桥蕤已经攻占谯县,关羽军远遁,大喜过望,重赏斥候,又召文武宾客,大摆筵席庆贺。

  宴会上,袁术有意让桥蕤追击关羽,主簿阎象听后,连忙劝阻道:“《孙子》有言:‘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桥蕤既已攻占谯县,理应固防,严防刘备反扑,明公绝不可令其追击。”

  又是你这个老家伙,每次都是你第一个跳出来!

  袁术见说话者是阎象,脸色顿时不悦,说道:“刘备不过是个织席贩履的骗子,手下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何来‘穷寇’一说?我意已决,再有妄言者,决不轻饶。”

  兖州失利对袁术的打击不小,心中更是对曹操畏惧如虎,这也使得他直接退出豫州故地,在扬州令立地盘。

  如今曹操、吕布争夺兖州,无暇他顾,徐州陶谦久病不起,徐州又连遭战乱,千疮百孔,环顾左右,此时正是夺取豫州,一雪兖州前耻,恢复威信的机会。袁术怎能轻易放弃?

  阎象闻言,也不气馁,劝谏不成,便又说道:“明公既然下定决心剿灭刘备,那么老朽以为,当以雷霆之力,并力北向,必能成功。”袁术沉默片刻,遂令袁涣书写调令,遣张勋领三千士卒,北上谯县支援桥蕤。

  翌日,袁涣写好调令,正要派人呈献给袁术。这时,下人来报,言何公子求见。袁涣闻言,欣喜不已,亲自出门相迎。

  下人口中的“何公子”本名何夔,表字叔龙,陈国阳夏人,身长八尺三寸,容貌庄重严肃,和母亲、哥哥住在一起,以孝顺母亲,友爱兄长而著称,名声不在袁涣之下。除此之外,何夔还是袁术的远房表弟。

  二人见礼,袁涣令人送上瓜果。何夔环顾左右,忽见笔记未干的竹简,于是拿来一看。袁涣也不恼,任凭他观看。

  片刻后,何夔惊呼一声,说道:“桥蕤危矣!”

  袁涣闻言愣了一下,心想:桥蕤攻占谯县,迫使关羽撤退,威风无量,左将军又派遣张勋领兵支援,何来危险一说。

  他正要反驳,可是转念一想:何叔龙聪明绝顶,所说之事无一没有应验,此刻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于是问道:“叔龙何出此言?”

  何夔放下竹简,神色凝重起来,说道:“昨日我在燕子楼遇到一人,偶然谈起豫州战事。那人断言,关羽撤出谯县,乃是刘备诱敌深入之计,意在缩短己方战线,保证粮道通畅,同时将桥蕤困在谯县附近,使其孤立无援,然后再逐一消灭。”

  “我本不信此言,可是当夜返回府邸,听下人谈及战事,这才猛然醒悟,发现一个所有人都忽视的重大问题——刘备现如今身在何处?”

  袁涣听到这话,顿时放松下来,笑道:“叔龙有所不知,昨夜左将军设宴庆贺,也曾向斥候询问此事。那斥候回答:‘刘备军被雷薄、陈兰二将拦截在竹邑,至今不曾突破’。想来所言不虚。”何夔听后,大笑不止。

  袁涣不明所以,蹙眉问道:“莫非叔龙不相信?”

  何夔收起笑声,说道:“曜卿何至于如此糊涂,莫非被黄澄澄的金子遮蔽了双眼?”

  “叔龙有话便说,何故打趣我!”袁涣少有不悦,催促道。

  何夔不在玩笑,正色道:“自蕤率军北伐,至今已有十日。而备有四千丹扬兵在手,皆是从陶谦之锐士。难道曜卿真的认为,雷薄、陈兰二将能以二千人止备于竹邑乎?”

  “话句话说,若刘备率军强突,即不能将全兵而行,亦能去半;又,其亦可回小沛。此二法,无论何者,陈兰、雷薄处皆宜有闻。然今无半点消,曜卿岂不怪哉?”

  袁涣恍然大悟,赶忙起身更衣。何夔拦住他问道:“曜卿何去?”

  袁涣答道:“固求见左将军,把叔龙刚才所言告之,叔龙亦当随行!”

  何夔劝阻道:“曜卿以为,袁术为成事者乎?”

  袁涣眉头一紧,问道:“叔龙此话怎讲?”

  何夔道:“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士。’术据九江,即不施展仁政,又不顺应天意,反而索取无度,欲得天人助之,实为可笑之极。你我都是豫州人,难道忍心看到家乡百姓,受到袁术的摧残吗?”

  袁涣沉默片刻,长叹一声,坐回原位,突然精神一振,问道:“在下还有一事不明,请叔龙相告。”

  “何事?”

  “昨日酒楼相遇之人,究竟是何来头,竟能一眼看破当中玄妙?”

  何夔道:“那人姓鲁名肃,表字子敬,下邳国东城县人。”

  ……

  十二日,大雨滂沱,张勋领兵从寿春出发,一天一夜仅行二十公里。与此同时,傅士仁率领骑兵,赶至太和镇,距离北白玉沟仅有一日距离。

  “将军,斥候回报,乐就两日前率军离去,现在军寨中有渠帅魏定国统帅的八百人。”

  傅士仁听后问道:“大金沟、连乡沟二地军士如何?”

  “虽有损伤,但无大碍。”

  傅士仁沉默片刻,说道:“你去告诉李元峰、许定,明日三更时分,与我并力突袭敌军营寨。”

  “这……”斥候听后大吃一惊,迟疑道。“使君有令,让我部屯驻太和县,以监视寿春行动。将军擅自做主,就不怕被军法处置吗?”

  傅士仁轻蔑一笑,说道:“关羽、张飞等人,多次擅动兵马,也未见使君惩罚,如今轮到我有何不可?况且此战我有十足的把握,想必使君知道后,也会功过相抵。”众人默然,斥候遂通报许定、李元峰二人。

  二人得到消息,以为是刘备命令,欣然同意,各自集结精锐,准备袭击乐就军寨。

  等到了第二天夜晚,细雨朦胧,林间雾气渐渐腾升。下一刻,雷声大作,傅士仁一马当先,冲开两个黄巾士兵,挑飞拒鹿角,杀入寨内。余下骑兵紧随其后,冲入军寨左砍又杀。

  搠翻一人,傅士仁瞧见帅旗所在,急催马而去。冲入帐内,空无一人,待回转时,只见魏定国只身一人,倒拖长矛,站在鹿车上。

  二人相见,魏定国挑衅的向傅士仁招了招手。傅士仁见状,感觉受到了侮辱,双腿猛夹马腹,挺枪刺来。

  魏定国跳下鹿车,侧身下蹲,长矛横扫,击打马腿。傅士仁大惊,赶忙勒紧缰绳,让战马止步,哪知地面泥泞湿滑,战马失蹄,将他甩飞出去,在地上连滚了三四圈。

  此时,傅士仁摔的七荤八素,犹如砧板上的鱼肉,毫无防守之力。魏定国握紧长矛,直搠将过来。就在这时,许定纵马从身后赶来。魏定国大惊讶不已,欲翻身再战,却被许定搠中胸膛。

  许定翻身下马,砍下魏定国人头,系在马颈前,对傅士仁说道:“傅将军伤势如何?”

  傅士仁见到手的功劳被抢走,自己又在许定面前丢脸,心中不悦,说道:“无碍。”起身走到帅旗下,斩断绳子,卷起帅旗放入怀中。

  半个时辰后,乐就军寨被攻破。傅士仁、许定二军合力杀敌三百余人,俘虏屯长、什长、士兵近四百人,余下黄巾士兵,在逃出军寨后,陆续被埋伏在外围的李元峰军捕杀。

  天明时分,雨停风息。许定、李元峰二军打扫战场,烧毁军寨,携带粮草、俘虏返回驻地,傅士仁则领兵占据猫势沟。

  两日后,刘备率本部兵马赶至宫村,召集三将议事。当他得知傅士仁擅作主张,进攻乐就军寨后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处死傅士仁。

  这次诱敌深入,围歼桥蕤军,最怕的就是走漏消息。如果有黄巾士兵逃脱,前往谯县告知桥蕤,必会导致此事失败。

  那时候,刘备孤军在后,桥蕤、乐就;孙香;雷薄、陈兰;寿春四方夹击必会败亡。

  众人见刘备沉默不语,皆一头雾水,不禁心想:使君今日怎么了,为何打了胜仗,脸上却无一丝笑容?

  突然,孙乾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在取下竹简上的一根空白竹条,默默写下一句话,悄悄低到刘备手中。

  刘备低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先赏后罚,功过相抵”八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