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第429章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第429章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

作者:青子花开 字数:1755 书籍: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

  第四百三十章陛下真是仁德之君

  顶得上一个州县两个月的税收了!

  陈叔达咧嘴一笑:“看看,这就是讨好陛下的好处!”

  萧璃没好气道:“什么叫讨好?”

  封德彝笑道:“就是,这只是咱们身为臣子,做了应该做的本分,陛下赏赐我们,跟这有关系吗?”

  “说的对!”

  裴寂笑吟吟点了点头,冲着文武百官道:“都回去吧,陛下忙碌这些天,也累了,今日就不要叨扰他了,陛下的赏赐你们拿在手里,可要时时记得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道理!

  下官谨记!”

  文武百官纷纷笑着道。

  长安城中,李秦从高句丽回来以后,顿时城内变得热闹非凡。

  各处都在议论,都在饭后闲谈中,赞赏君臣和睦的美德。

  “陛下真是仁德之君,自从坐上皇位到现在,才过去几个月,我大唐就能焕然一新。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咱们大唐,在小皇帝陛下登基以前,国库里什么都没有,把三省六部那些官员级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再看看现在。”

  “国库充盈,而且还惠及百姓。”

  “真应了先贤说的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下能看出这个道理,说他是千古名君也不为过。”

  “而且陛下今年才九岁,以后咱们有福气了。”

  平乐坊的一处酒楼之内,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的士子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就在此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我看未必。”

  众人回过头望去。

  就看到一个年轻士子,一脸嗤笑的说道:“我就搞不明白了,现在大家都在说君臣和睦,我就没看出来哪里有和睦。”

  说着,他摇头叹息道:“文武百官奉承陛下,这就叫和睦?古代那么多阿谀奉承之官员,最后是什么下场,你们还不清楚吗?国将不国,奸臣当道,不远了!”

  “荒唐!”

  听到他的话,其中一个中年人不由爆吼了一声,怒视着他道:

  什么叫做国将不国奸臣当道?

  “难道我大唐皇帝陛下,做的事情都不是为国为民?“

  “难道满朝文武,都是在尸位素餐?若是如此的话,听说今年这个冬天,供腰之事如何实行的下去?“

  那名年轻世子冷笑道:“咱们说的是件事吗,我说的是满朝文武阿谀奉承。”

  “陛下从高句丽回来,带了这么多钱。”

  “可是那些文武百官怎么做的,他们在用陛下的钱,来大搞什么迎接,小皇帝陛下缺的是这个吗?”

  年轻士子振振有词道:“钱就应该花在刀刃上。”

  “现在我大唐多少地方的百姓,都还在寒冬之中受苦,他们怎么忍心把钱用在这种地方?”

  旁的士子之中,一个头戴幞头的年轻士子哼了一声道:

  “陛下劳苦功高,拿一些出来,为陛下接风洗尘,来赞赏陛下之辛劳,这也有错?

  那名年轻士子淡然道:“我说了,钱就应该花在刀刃上,文武百官这样做,我看不下去!”

  最开始说话的中年人上下打量着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士子昂首道:“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狄名人杰。”

  说完,他站起身,看也不看那些人,便转身离去。

  酒楼内顿时响起议论声:

  “这个士子,太年轻不懂事了!”

  “就是,什么都不懂!”

  那名中年人摇了摇头,“一看就是愣头青。”

  “愣头青不愣头青我不知道。”

  有人莞尔笑道,“初心肯定是好的,但恐怕是才来长安城,对朝堂的事还不了解。

  其他士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如果了解长安城朝堂的事的话,这个名叫狄仁杰的年轻的士子,断然不会说出这种话或。

  就因为他不知道小皇帝是什么性格。更不知道前些日子,那些文武百官,也是想着将钱用在刀刃上,结果惹恼小皇帝陛下的时候,是怎么被小皇帝对待的。

  而此时,平乐坊那个酒楼之中发生的事,也传到了文武百官的耳中,顿时惹来一阵不爽。

  裴寂府邸。

  萧璃、陈叔达、封德彝、裴寂四个老头,围坐在厅堂之中,小口的饮酒。

  自从昨天小皇帝陛下大手一挥。给他们每人一箱黄金。

  所有人都感觉如沐春风,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觉得终于摸透了小皇帝。

  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小皇帝满意。但是今天,他们脸上却看不到笑容,一个个满脸怒容的坐在那里。

  萧璃怒声道:“那个叫狄仁杰的年轻人,竟然在长安城里,大四说咱们百官阿谀奉承,简直是荒唐!”

  陈叔达淡然道:“是啊,咱们这是阿谀奉承吗?”

  “让陛下高兴,就是阿谀奉承了?”封德彝冷笑说道:“要么怎么说他是年轻人呢,他根本不知道我大唐朝堂现在是什么样子。”

  其他三人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现在的朝堂,跟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截然不同。

  李渊还没有禅让之时,坐在皇位上需要他们鼎力相助。

  文武百官谁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重造这个百废待兴的大唐。

  可是现在不一样。

  自从小皇帝坐上皇位后,整个情况就变了。

  他们还想像以前一样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做好每一件重物,来想着如何给大唐开源节流。

  但是,他们转头发现。

  开源节流的事,根本不用他们,小皇帝一个人就能做得很好。

  而且不仅仅是赚钱之事。

  无论是蝗灾粮灾,甚至是突厥来袭,兵临城下,又或者是发生的大疫。

  他们束手无策时。

  小皇帝却是举手投足之间,轻易的化解了每一个问题。

  平蝗灾,消粮灾。

  收突厥,灭大疫。

  几乎是在转瞬之间,便解决了所有问题。

  文武百官事后才发觉,整个朝堂有没有他们都一个样。

  只要有小皇帝在。

  什么问题都能轻而易举得到解决。

  虽然发觉这个事实很让他们心里憋屈,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可能因为他们不去想就能改变。

  所以文武百官换了个心思。

  既然小皇帝在台前把所有事都做好了。

  那他们就做好另外的分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