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乔国桢,周铁忠夫妇纪念文集 乔国桢与农民武装

  赵和民

  乔国桢同志离开我们40周年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洪流中,我与他有过共同战斗的经历。他那忠心耿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至今仍清晰地存留在我的脑海里。

  陕西华县高塘塬上的农民运动是很有基础的,早在1925年,我们就开展过打土豪的斗争,杀了反动民团的总团长孙景福,组织过公民会。1927年5月,陈述善同志任高塘民团总团长,我任副团长。这是我党在渭华地区所掌握的一支民团武装。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陕西省委加速武装暴动准备工

  作,调整了高塘民团的领导。陈善述负责华县县委军委工作,我任总团长,并调乔国桢同志来高塘。国桢化名王拯民,任民团教练,人称“王教练”。他来到高塘总团后,就向党组织建议整顿团务,清除思想落后、旧习气浓厚的团丁,由苦大仇深的农民和党、团员充当团丁;特别是要撤换那些旧意识很浓的队长,由共产党员接任,如李丕山烈士就是这时候来民团任队长的。在政治、军事训练中,国桢同志以广州农讲所为榜样,努力实践毛泽东同志的农运思想。为了适应武装斗争的要求,上至总团长,下至伙夫、勤务一律参加军事操练。甚至连高塘学校里的一些党、团员也自动前来接受训练,使高塘民团工作的面貌为之一新。在训练过程中,国桢同志总是身先士卒,与团丁们同甘共苦,受到大家的爱戴。他还亲自前往许权中部队联系,争取军队对农民武装的支持。我记得他曾从许部带回很多的子弹和手榴弹。

  在武装暴动的准备过程中,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潘自力同志等曾来高塘镇视察工作。他们指出:为了扩大高塘塬的农民武装力量,除了加强对以民团为基础的广大贫苦农民进行政治、军事训练以外,还有必要积极主动地作争取青洪帮和其他民间武装的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R·B团,直接由省委领导,开展对民间武装和青洪帮的工作。国桢同志常亲自带领队伍镇压土匪头子,打击土豪劣绅,缴获到不少的枪支弹药,并为省委筹集到很多资金。我们用党的革命思想教育那些绿林人物,使他们逐渐放弃打家夺舍、劫富济贫的斗争方式,而与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粮食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成为渭华暴动中农民武装的一个组成部分。

  恶霸地主王文凤和姬捷三勾结县主薄李镇山(后为清乡局局长),向县长段紫光行贿5000元,买得高塘总团正副团长的委任状,同时对我又以擅自杀人罪(实际上是指乔国桢同志领人镇压恶匪头子武占彪之事)撤职查办。面对这种情况,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派人刺杀县长段紫光;另一种就是乔国桢、陈述善的主张。他们认为当前主要的任务是保持高塘民团武装的领导权,设计镇压王文凤和姬捷三。我们采纳了乔国桢的意见。于是,我们向县政府表示同意王、姬二人来高塘交接,并在1928年3月7日召开群众大会,“欢迎”新任团长上任。在大会开始时,突然将王、姬二人捆绑上台,“欢迎”大会变成了公审大会。会上群情激昂,纷纷要求枪毙这两个恶霸。大会接受群众意见,对王、姬二人宣判死刑,吓得他们面如土色。后来出于慎重起见,未对他们执行死刑。段紫光电告宋哲元,请求派兵“围剿”高塘民团、高塘学校和谷墩学校。

  不久,宋哲元果然派渭南驻军师长田金凯带领约一团人马,对高塘民团和两校发动突然袭击。但是,由于我们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军阀已有警惕,陆续将团丁和武器分散到各村,敌人扑了一个空,我们只损失了几杆破枪和一些手榴弹。敌人在袭击高塘学校时,抓走了李维俊校长,并将其杀害。

  田金凯部队返回渭南的当天晚上,我与乔国桢、陈述善三人秘密来到姬家河钟金耀(即钟师统同志)家里,在他家建立民团临时指挥部。我们白天在钟家不出门,晚上分头到各村活动,积聚力量,重整旗鼓。

  几天后,县政府就派李镇山带着50余人来高塘驻守。他住在镇上大商店敬胜隆号,神气十足,准备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我向县委(代号文华)写了一封信:请求由渭南调50支手枪来,并表示要与王教练亲自率队打进敬胜隆,活捉李镇山。国桢同志带着这封信去找县委,不幸在半路上被李镇山的人抓住,并搜出了他携带的信件。乔国桢被带到李镇山面前时,广盛义的经理吕建林对乔说:“你还不赶快向李大人跪下,说出赵锡琰(我当时的姓名)和陈述善的住处,就舍你一命!”国桢同志怒目而视,大义凛然地说:“跪下求饶?你看我是下跪的人吗?要杀就杀,岂有共产党员向人叩头求饶的道理。”李见威吓不成,就缓和一下口气说:“我和你们不结仇!你只要说出赵锡琰在何地,我想与他见面谈谈!决无他意。”乔说:“你不是已经看到他给文华的信了吗?信上明明说要打进敬胜隆,活捉李镇山。他调50支手枪来,不就是为了与你见面吗?你等着看,明天他就要来捉你了!”李镇山看到国桢同志充满信心,英勇不屈的神态,又想到高塘民团还能一次就从渭南调来50支手枪,说明这一带共产党的力量一定很强大,自己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就下令放了乔国桢。他自己也不敢继续待在高塘塬上,第二天就带领人马回华县交差去了。国桢同志这次传奇般地脱险,生动地说明了当年高塘塬上农民武装斗争的威力。

  1928年5月,渭华暴动时,高塘民团配合革命军,在打击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与国桢同志半年多来扎扎实实的工作分不开的。暴动失败后,我们都受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通缉,被迫陆续离陕而暂时分别了。

  (原载1985年11月《革命英烈》第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