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林晚 第八十七章 无意事

《春林晚》第八十七章 无意事

作者:桃桃和沾沾 字数:3049 书籍:春林晚

  21世纪的姑娘想得简单,而且如今在她心目中,回家见外婆这事大过天,沈复一个古代王爷,虽说对他也挺有好感,高富帅么,谁不喜欢,但两人各方面差距太大,而且继续跟着他,谁知道后面还有什么风险?

  现在已经知道是三公主看上了他,皇家可惹不起,周衡觉得自己还是麻利一点、早点滚回21世纪过自己的刷剧、玩手机、点外卖的美好生活比较好。

  而且因为跟沈复深谈过知道了他对婚姻一事的要求,想来这人应该不会轻易就范,要不然,皇帝、太后、三公主,都是权力最顶端的人物,直接找他面商不就行了,何苦还来做这么一个迂回的圈套一般?

  所以周衡觉得挺放心,一来沈复定然是不从的,二来么,最大的boss皇帝应该也不知情,而太后母女可能有些未可知的忌惮,不敢直接找皇帝或者沈复询问他的意愿。

  如此,虽然一开始敌在暗我在明,但现在已经是我在暗敌在明,事情就好办了。

  想到此,周衡觉得:“那咱们还是先等着吧,这帮人既然要建功立业,自然很快就会有动静,兴许,是想着要帮总督府立个什么大功,然后总督府在跟皇帝讨要封赏时趁机提出让三公主下嫁沈复的要求?”

  “没错!定然是这样!”周衡觉得自己摸到三公主那边的思路了,这样才能解释那帮人说的“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啊,或者说,总督府这边定然也是以此为诱饵的,要不然,光是跟靖王府结亲可不算建功立业,而只有跟皇帝那边有关联才有封妻荫子的可能。

  “而且吧,”见屋内其余三人此时都在认真听自己,周衡有点小得意,看来自己思路还可以啊:

  “那何大才子,我觉得应该是总督府的人,算是智囊团之类的,而且算是亲信,要不然当时不会直接跑到那死去船工家里造谣,但其余的人,其实跟总督府没什么相关,兴许还是他们为了不让大家察觉、特意从京城那边招募的,打的旗号便是有朝一日能让他们封妻荫子,如此,两边的人相互看不顺眼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当时柳湖上那杀我们的船工,应该跟招募的这帮人是一伙的,毕竟要对柳湖的情况很是熟悉,口音也要不让黄嬷嬷她们起疑,而如果出事被发现,大家一般也不会想到会跟远在中南道的总督府有关系,如此便可以不留下什么痕迹。”

  “只是他是杀人凶手,目标最大,以防万一,肯定是当天就逃出京城了。其余的人则待在汤泉镇,待了几天见没什么事,便再按原计划让他们过来中南道继续做事。”

  “现在想来,当时那河道两岸都没什么人,兴许也是为了方便他上岸逃跑,只是刚好我运气好,也因此而得以没被发现。”

  是了,正是如此,一切都解释得通了,包括当时黄嬷嬷等京城土著并没有发现船工的异常,包括后来何大才子在死者家的造谣,以及为何没有在汤泉镇宅子里找到那杀人凶手,人家早就跑到这中南道来了好不好?

  想到这里,周衡也是深吸一口气:“看来咱们要在这中南道好好地待一段时间了,原来三公主的根据地在这里。”

  周衡先是对沈复直呼其名,这让贺叔不禁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两眼,看来这位周小姐对此事也是上(吃)心(醋)了啊,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听闻这位周小姐对靖王爷是一往情深,如今确定三公主要跟自己抢夫婿,可不得急了眼么。

  后来听她分析得头头是道,心里又觉赞赏,看来这位周小姐以往是被深宅大院的生活给耽误了啊,没想到一朝落魄,不但能若无其事地迅速适应这等奔波在外的生活而毫无怨言,还能帮着自己出谋划策,怪不得之前能说服王爷、跟着自己来这中南道。

  当然,当着春雨和师姐的面,贺叔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暗自提醒自己,回头得跟这位周小姐再私下帮沈复解释一番,别说是皇帝亲妹了,就算是皇帝亲生的女儿,沈复也是不愿意的,倒不是说当了驸马就行事不便,本朝对驸马并无约束,这从当初那位昭怀公主的驸马被武帝封为镇国公就可见一斑。

  但靖王府作为异姓王,本就是个特殊的存在,自老靖王爷起就立誓只做纯臣,以效忠皇帝为第一要义,惟其如此,才能保得王府平安更替,如果跟皇室有牵扯,哪怕只是驸马,但焉知公主背后又是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这周家小姐所说,中南道这边还有“建功立业”的后续,可本朝自武帝以来,边疆安定,百姓安居,连带老天爷都赏脸,这数十年来也没有什么大的天灾人祸,除了当年那帮西北边境来犯的蛮族,后来也被老靖王爷打得差点灭族了,并无什么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贺叔自认这方面自己想得更长远,皇家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要说总督府只是单纯为了帮外孙女达成嫁入靖王府的心愿,贺叔觉得没法相信,毕竟,三公主性情为人如何自己不了解,但那位当年帮助皇帝登上大位的当朝太后可不是吃素的,这一点,如今再回想当初周家人进宫求赐婚时的情形,也可见一斑。

  照老王爷当时回来跟自己所说,周太夫人撂下一张老脸进宫去求太后,可太后并没有痛快答应,借口要跟皇帝商量。

  如今看来,兴许当时太后就有自己的打算,毕竟那位三公主也就比周小姐略小个一两岁,也在适婚年龄,而号称对三公主这位幼妹极为疼爱、对太后这位嫡母也一直敬重有加的皇帝,却并没有因此而让肥水先流自家田,听闻周太夫人进宫后更是直接召了老王爷进宫并主动提及了这门婚事,后来更是说服了觉得周家门第太低的太后娘娘,可说是一力促成了此事。

  有些事经不得细细推敲,当初太后娘娘给的理由冠冕堂皇,说是心疼沈复这位侄儿,觉得周家小姐一个五品官的女儿配不上他一个王府世子,而皇帝却跟老王爷说是感念周家祖上那位贵太妃的功绩,又感慨曾有公主下降荣耀的周家的没落,表示想要拉周家一把,又说周沈两家本就是亲戚,亲上加亲也未尝不好。

  皇帝都这么说了,老王爷虽然当时来不及细想,却也觉得周家并非不着调的人家,这些年多有来往,周家小姐也是个好姑娘,便也就痛快应了。

  只是后来没想到沈复反应有些大,听老王爷几次感叹,似乎是周家小姐剃头担子一头热,为此有些后悔当时答应得太过草率。

  后来老王爷病逝,沈复要守孝三年,这让自己也为他松了口气,毕竟如果当时就成婚,搞不好也只是徒增一对怨偶。

  当然,如果两人三年前就成了亲,倒是没有现在的这些事了。

  不过也不一定,既然三公主那边有胆白日行凶,焉知嫁入王府的周小姐会不会还是得个意外身亡的结局呢?

  想到此,贺叔顿觉太后母女都非良善之辈,这总督府也是为虎作伥,定然是那太后眼看自己女儿快要被蹉跎了,刚好三公主又属意靖王爷,便纵着她对周家小姐下了手。

  但是皇帝会乐见其成吗?

  她一个只有个公主傍身的皇太后,虽说当初皇帝登基得了她的助力,但如果三公主真的嫁入靖王府,如果能得沈复这等佳婿,在皇帝面前想必也会更有分量。

  那,一个总督府,一个靖王府,强强联合,一个管着中南道,一个对西北道有实际影响力,贺叔觉得,怎么想,都觉得皇帝不会乐意看到。

  但你要说皇帝对此一无所知,贺叔又谨慎地觉着不好说,从他对沈复只给半年期限的话来看,也许半年后下旨让他迎娶三公主也未可知。

  当然,也许这下旨也是因为太后等人的推波助澜,譬如说…总督府这边“莫名”做了什么大功绩?

  想到此,贺叔只觉整个思路豁然开朗:

  所以柳湖除掉周小姐只是开始,之后这中南道发生的事,兴许才是太后母女那边所谋之事最为关键的一环,虽然目前不知何事,但如果事情成了,对那帮人来说,可以得个大功劳,借此让皇帝对他们有所赏赐,“封妻荫子”,而总督府则可以借此通过太后之口对皇帝提要求了。当然,要求便是让皇帝答应三公主和沈复的婚事。

  真是好谋算!

  没想到啊,贺叔很是感慨地轻声一拍桌子:“不错,今晚我就写信派人送回京城,让王爷再多派点人手过来!务必要把这帮人后面所做之事给看紧了!”

  周衡听了自然很开心,可以啊,那样的话,就算找不到那船工又怎么样?知道沈复不愿意娶三公主,如果自己帮他防范于未然了,那后面岂不是可以顺理成章地要求他把马首玉雕给拿出来、然后跟那滞留在21世纪的周家小姐再换回来、沈复就可以按原来的婚约跟周小姐成亲以绝后患了。

  本来沈复看着很不想给自己拿传家宝的样子,为此在自己说服他来中南道时也还是“顺带”着提了提,结果那厮脸色变幻不定,到最后也还是没吐口同意。

  但如果知道三公主如此对他机关算尽、不达目的不罢休,那自己帮他破了这等阴谋,怎么着也得答应把宝贝玉雕给拿出来了吧?

  周衡越想越开心,便高兴地提议道:

  “那明天咱们去吃桃花鱼吧,下午我和阿雨已经打听过了,这里确实有条桃花江,桃花江里就产桃花鱼,味道据说可鲜了!明儿我请客,哦不,应该贺叔你请客,咱们找家酒楼,好好尝一尝,怎么样?姑母,阿雨,你们同不同意?”

  这话说得其余两人也都笑起来,贺叔看了下师姐难得一露的笑脸,便也笑着应了:

  “好,那今晚早点休息,明日中午咱们去吃桃花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