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幻柳 第三十九章 战乱再起

《幻柳》第三十九章 战乱再起

作者:豆咪 字数:2971 书籍:幻柳

  昭若恤一怔,奇道:“什么不对?”

  柳霏霏摇摇头道:“不对,我总觉得不对,应该有什么环节没有想到。”双眼眺望着远方。

  楚王和昭若恤很是奇怪,也不打搅他。

  过了良久,柳霏霏突然道:“我想到了,三个使者都跟益阳王有关,却与平阳王无关。第一个虽然之前在户部,革职之后却在益阳王府上做门客;第二个是武安军指挥,益阳王的下属;第三个是益阳王管家的弟弟。如此说来,此事都是益阳王干的,平阳王却未参与其中。”

  楚王道:“何以见得?”

  柳霏霏道:“自粤国使团事件发生后,益阳王连续派出三拨使者,而在几次商量如何处理时,他一言不发。平阳王却很激进,想要挑起战端。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战功来提升自己的声望。益阳王的表现却很奇怪,以前任何事情都会与大王作对,这次却保持沉默。其中的缘由只有一个,他在酝酿一件大事情。因为之前平阳王一直闹着要开战,故粤国一旦大举犯境,大王肯定首先会派遣平阳王前去御敌。然而平阳王本来兵少,再者从未上过战场,多半是要失败。到时大王必然派大兵前去抵抗,甚至举全国之力战于南方。益阳王趁京城空虚之际夺权,除掉大王、殿下、桂阳王等人,顺利登上王位。而平阳王在不管战场上如何,只需在其身边安插卧底,趁其不备将其刺杀。这样轻松除掉几个对手,便没有人再能与益阳王争斗王位。”

  楚王心下明白柳霏霏说的没错,自己的这位大哥多年来一直盯着自己的位置。

  昭希惕是先王长子,却非正室所生,乃是庶出,故先王在传位时跳过他,直接传位于二子。昭希惕年少时便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多立战功,自以为王位应该是他的。可是先王却并未传位于他,这让他很是气愤,却也无可奈何。

  第二任楚王即位后,知道昭希惕不会善罢甘休,迟早会和自己争斗王位,故思想着先下手为强,以强硬手段对付昭希惕。不但降低其官职,还收回兵权,并限制其活动范围。本来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没想到即位不到两年就薨了。

  楚王薨了,昭希惕看到了夺位的希望,便想着联合旧臣和武将逼宫。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朝中许多大臣反对,因为在先王薨时曾有遗命,王位兄终弟及。故朝中多数大臣以此为由,立先王第三子为楚王。

  第三任楚王即位后,采取了和其兄一样的策略,以强硬手段对付昭希惕。然而不到两年,又薨了,朝臣又立第四子为楚王,是为现任楚王昭希惶。

  昭希惶见两位兄长即位不久便不明不白的死了,即位后便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一上位,立即大封功臣。将先王兄弟,已经是衡山郡王的昭賨封为衡王;之后又将昭希惕封为益阳王、武平军节度使;封昭希恒为平阳王、武戕军节度使;封昭希悟封为桂阳王、静江军节度使。他本想着昭希恒和昭希悟是自己一母所生的兄弟,提高他们的权力可以制衡昭希惕。可是没想到昭希恒却倒向了昭希惕一边,这让昭希惶很是气愤,也无可奈何。

  如此大封官职,使得昭希惕放松了一些警惕。之后昭希惶又自领武安军节度使,因昭希惶曾跟随先王打过仗,有一些忠于自己的将领,趁着昭希惕放松警惕之时,把王城禁军和武安军所有将领全部换成自己心腹。当昭希惕反应过来时,禁军与武安军已经完全掌握在昭希惶手里。

  虽然这样使得昭希惶的王位得到了巩固,也使自己与昭希惕的实力达到了平衡,然而这样做也出现了许多弊端。昭希惕等人被封为节度使后,也全部换上了自己的心腹,使得军队脱离了朝廷管控。虽然这些军队名义上仍然属于朝廷节制,朝廷却无法调动。若是需要调动这些军队,需要节度使同意才行,这也成为昭希惶之后的一块心病。

  昭希惶与昭希惕多年来一直明争暗斗,希望能除掉对方。但是因为实力差距不大,又有些朝臣在两人之间游走,谁也不能奈谁何,便这样僵持着。后来跟随先王的老臣多有亡故,昭希惕又开始嚣张起来,却始终奈何不了昭希惶。

  高郁接任户部侍郎后,提出与各国建立商市,各国均派遣使臣朝见。由此昭希惕看到希望,便想出了这个计策。他本想借夏朝之力来夺位,又惧怕夏朝实力太强,到时候得不偿失。几经思量后,遂选择了实力和楚国差距不大的粤国。

  柳霏霏在得到情报后分析出了昭希惕的计策,此时昭希惶听后,心下也很明了。

  柳霏霏继续说道:“但是如果这样,楚国内斗,粤国便会趁机一举北上,将整个楚国灭掉。我想益阳王为了争夺王位,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楚王道:“若真是如此,我们该当如何?”

  柳霏霏道:“如今没有其他法子,只能削弱他们的实力。一旦开战,立即将平阳王的三万武戕军全部调遣到前线。在将益阳王的武平军调一部分过去,归由平阳王节制。削弱了他们实力,我们却将最精锐的部队布防在京城周围,益阳王就没办法。”

  楚王道:“就以你说的办。只是益阳王不愿分兵,又该如何?”

  柳霏霏道:“他只要敢在朝堂上拒绝分兵,我们就可以以抗旨之名将其拘捕。国家危难之际,作为王室宗族却不愿调兵抗敌,怎么都说不过去,拘捕也就名正言顺。”

  商量好之后,柳霏霏来到天雄军军营,让王龛、梁镇父子等人加强训练,因为随时可能上战场打仗。王龛等人领命,加强了训练,尤其是王龛和梁敏领军的左军,打起来他们肯定会作为主力。

  随后每天柳霏霏都会到军中巡察,同时关注益阳王和平阳王的动静,除了武平军和武戕军内部换防之外,没有发现其他异常。一切都如什么事情都未发生,这让柳霏霏觉得很奇怪,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错误。

  这样过了十余天,突然有天探子回报:“粤军夜间突然偷袭,已经夺取梧州、连州,仅桂阳尚未攻破。”原来粤军十万大军分三路出击,一路出韶关北上,攻取桂阳;一路循连水北上,攻取连州;一路循西江西进,攻取梧州。其中梧州和连州守军一触即溃,粤军兵不血刃便占领数城。只有桂阳郡,其守军为衡王昭賨的部下,战力较强;且离衡州不远,若是桂阳一失,衡州就会被围;若是衡州再失,将直逼京城长沙。故桂阳守军拼死抵抗,粤军一时无法攻下。

  柳霏霏听说梧州和连州的守军根本没有抵抗就跑了,气的直摔东西。如不是女孩子比较矜持,不然早就骂人了。饶是如此,依然怒道:“这都是什么人?就是放条狗在那里,也会咬上几口,一群大男人居然还不如一条狗。”

  粤国进攻,楚国举国震惊,朝廷立即商议对策。平阳王看着朝臣小声议论,多数面有惧色,幸灾乐祸的道:“若是依着我的,现下该忙活的就是他们,你们一个个也不用害怕了。”

  楚王怒道:“够了,现在不是说风凉话的时候。你不是一直叫嚷着打么,寡人就让你去打。你带着你的人马,再从武平军抽调两万人给你。若是赢了便罢,若是输了你也就不用回来了。”

  平阳王大喜,道:“臣弟一定将粤军赶回去。”他以前与楚王势如水火,从来不会称呼一声哥哥,或是自称弟弟。此时楚王同意他带兵打仗,终于有机会建立战功,一时高兴居然自称“臣弟”了。

  平阳王大喜,益阳王却很愤怒,道:“大王为何要调派我的武平军?他们是要保卫楚国北方边关,岂能轻易调离!大王的武安军不是离南方更近么,为何不调派?”

  楚王料到益阳王会反对,说道:“如今国家有难,你也是王室宗亲,自然也要为国出力。如今战事在南方,自然要调派军队到南方去,而且还有三万人固守北边,也够了。至于寡人的武安军,当然也是要派遣的,只是另有将令节制,故未说明。”

  益阳王知道楚王是想趁机削弱他的实力,他当然不会愿意,且谋定很久的计划正在执行,不能半途而废,说道:“国家战乱,大王要抽调军队,原不该拒绝。然而大王已经将武戕军全部调走,西面无军队驻守,若是当地苗人作乱,武平军可及时镇压。若是将武平军抽走一些,剩下的要镇守西、北两面,力有不逮。”

  楚王恍然大悟一般,连连点头道:“王兄说的甚有道理,是寡人思虑不周。那就武戕军调二万五千人、武平军调二万五千人,总计五万人,归平阳王节制,赴南边战场。”

  益阳王甚是恼怒,却又不敢明言拒绝,只得道:“不知大王的武安军派遣多少人?”

  楚王微微一笑,道:“这个王兄就不用操心了,寡人已经安排好,不日就会出动。”

  益阳王道:“既然大王已经安排好,为何不愿说出来,让臣等心下明白。若是大王的军队不动,却让我等军队上前,只怕说不过去。”

  楚王冷笑一声,道:“寡人的安排不需要告诉你。这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命令你执行。你若是想抗旨,大可甩袖而去,寡人也最多罢了你的军权,还是不敢杀你。当然,若是有人想趁火打劫,兵变夺位,那又另当别论了。”

  益阳王心头一凛,猛然抬头看着楚王,心想自己的计划被他知道了么?楚王嘴角微微上扬,一副蔑视的样子,像是在说你的计划我都知道,别自作聪明。益阳王深吸一口气,道:“臣遵旨,即刻调派两万人交由平阳王。”

  楚王微笑道:“好,王兄果然深明大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